⑴ 大產權房有土地使用證和房產證,小產權有什麼
正規小產權房會擁有綠皮的房產證。綠皮房產證是在農村集體土地上建設的住宅,沒專有房管部屬門的蓋章,而是鄉(鎮)政府或村委會的蓋章,也叫「鄉產權」證。按照現在的法律規定,村集體享有土地所有權,個人享有土地使用權和繼承權,但不能轉賣。
小產權房是指在農村集體土地上建設的房屋,未繳納土地出讓金等費用,其產權證不是由國家房管部門頒發,而是由鄉政府或村政府頒發,亦稱「鄉產權房」。「小產權房」不是法律概念,是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形成的一種約定俗成的稱謂。該類房沒有國家發放的土地使用證和預售許可證,購房合同在國土房管局不會給予備案。所謂產權證亦不是真正合法有效的產權證。
⑵ 買了新房除了房產證還有什麼證
現在房屋擁有房屋產權證一本就行了。它是《房屋所有權證》和《土地使用權證》的一體。
「兩證合一」只是一個形象上的稱呼,主要是指房屋的「房屋所有權證」和「土地使用證」合二為一證,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不動產登記證。但有些地方也可能是由房屋管理部門和土地管理部門統一開據的《房地產權證書》。
買房人即使交 了房款,辦了入住手續,但從法律意義講,房子還是不屬於買房者所有。《城市房屋權屬登記管理辦法》規定:國家實行房屋所有權登記發證制度,房屋權屬證書是 權利人依法擁有房屋所有權,並對房屋行使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權力的惟一合法憑證。
(2)大產權房有房產證還有什麼證擴展閱讀
房屋產權證的辦理有以下:
1.購房者要審查發展商的資格手續是否健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五證是否完備。
2.買賣雙方進行房產交易後一個月內持房屋買賣合同和其他證件到房地產交易所辦理買賣過戶登記。去辦理登記需要攜帶身份證、戶口本、《商品房銷售合同》等證件和資料。
3.買賣雙方接到交易所辦理過戶手續的通知後,應攜帶身份證、戶口本、圖章等,在交納了手續費、契稅、印花稅後就可以辦理過戶手續。
4.辦理完買賣過戶手續後,買方應持房地產交易所發給的房產賣契,在三個月內到房屋所在地的市或區(縣)的房屋土地管理局登記申請。
5.經房地產管理部門審查驗證後,買方可領取房地產權證。
⑶ 大產權房的雙證是指什麼證
大產權的雙證即《房屋所有權證》,《土地使用權證》。
大產權證
開發商首先要取得房屋的預售許可證後,開發商開發的房地產項目竣工後,應到房地產權屬管理部門申請房地產權屬登記,由登記部門通知房地產測繪部門進行現場勘測。
待勘測數據確定後,權屬管理部門需要通知土地管理部門最後核定地價,還要審核該項目是否按規劃批準的用途實用土地、是否按規劃的面積建房、地價款最終繳納的情況。
以及拆遷安置結案情況等。只有在上述內容全部審核無誤後,才能確認產權,頒發房屋所有權證,即俗稱的開發商的「大產權」。
(3)大產權房有房產證還有什麼證擴展閱讀:
房產權本來是不分大小,只有一種定義,但由於我國的一些特色,形成了社會上一些約定成俗的說法,對「大產權」和「小產權」在不同情況下有不同解釋。
第一種解釋
發展商的產權叫大產權,購房人的產權叫小產權,這種叫法是因為購房人的產權是由發展商一個產權分割來的,相對講發展商的大,購房人的小。這種解釋對購房人分清買的什麼房沒有太大關系。
第二種解釋
國家發產權證的叫大產權,國家不發產權證的,由鄉鎮政府發證書的叫小產權。購房人要注意的是鄉鎮政府發證書的房產實際上沒有真正的產權。這種房沒有國家發的土地使用證和預售許可證,購房合同國土房管局也不會給予備案。
第三種解釋
買的房再轉讓時不用再交土地出讓金的叫「大產權」,再轉讓時要補繳土地出讓金的叫「小產權」。按這種解釋普通商品房就是「大產權」房,經濟適用房就是「小產權」房,對這個區別購房人可從合同第一條土地使用權的取得形式中加以確認。
房地產商提供的土地證明如果是通過「劃撥」得來,就是這里說的「小產權」;如果是通過「出讓」或「轉讓」得來,就是這里所說的「大產權」。
⑷ 大產權房有房產證嗎,了解的說說
前幾年剛買了房,所以對這些還是有一定了解的,下面給您簡單的說說。大產權回主要是答有開發商開發,是國家承認的,都是有房產證的。國務院《關於繼續積極穩妥地進行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通知》中規定:凡按市場價購買的公房,購房者能夠擁有全部產權。市場價也就是住宅市場的行市價格或牌價價格。國家和地方政府不予壓低和抬高,隨行就市,任由買賣雙方商定,只要雙方能接受,即可成交。按照市場價購得住宅的房主,也就擁有了住宅的各項支配權利,也就是擁有了房屋、住宅的佔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分權。
⑸ 房產證分哪幾種,大產權證和小產權證如何區別
大產權是房屋建成後經過各相關部門驗收後,交清土地出讓金房屋管理部門給整棟樓發的產權證,產權人是開發商,大產權證號為:京房權證X(區縣簡稱)股字第XXX號,開發商將房子買出後到房地產交易機關辦理過戶手續後發給買房人產權證(有些人管這叫小產權),個人最終的房產證的號為:京房權證X(區縣簡稱)私字第XXX號,和大產權證區別一個是"股"一個是"私".
另:簡單解釋,國家發產權證的叫大產權。如開發商辦理合法的立項開發手續後,辦理土地出讓手續並按規定上繳給國家土地出讓金和使用稅(費),由國家發放給開發商土地使用證和房屋預售許可證,這樣的房屋稱為大產權房屋。而國家不發產權證的,由鄉鎮政府發證書的叫小產權,也就是說在農民的集體土地上,僅有鄉(鎮)政府或村委會的蓋章以證明其權屬,並沒有國家房管部門的蓋章,這種房屋被視為鄉產權,即小產權房屋。
大產權即完全產權,包括房產使用權證與國有土地使用權。大產權的房屋在進入二級市場時,無需繳納土地出讓金和收益收成。小產權即不完全產權,只包括房屋的使用權,它與大產權的本質區別在於土地使用權。通俗的解釋,買的房再轉讓時不用再交土地出讓金的叫「大產權」,再轉讓時要補繳土地出讓金的叫「小產權」。
嚴格來說,小產權二手房包括:已購公房,鄉產房和使用權房。根據這些房屋性質的不同,在房產轉讓時也會區別對待。「已購公房」,購房人只要補齊土地出讓金,也就是購買房款的1%,就可以等同為商品房上市出售。「鄉產權」,歸農村集體所有,產權關系很難改變,很難過渡為完全產權,否則將會動搖國家的土地制度。而對於「使用權」房來說,上市出售則會有一線希望,因為,國家也在一直提倡並做著改革試點的努力。
購買小產權房屋存在哪些風險?
第一,根據北京市建委發出購房風險提示指出,「使用權」、「鄉產權」、「小產權」的房屋無產權保障,不具有房屋所有、轉讓、處分、收益等權利,且不能辦理房屋產權過戶手續。
第二,像小產權中的「鄉產房」、「村產房」等並沒有國家的產權證書,只有鄉政府或村委會給的產權證,不能像大產權的房子一樣抵押、流轉。如果遇到國家征地或拆遷,購房人的利益將很難保證。雙方簽署的購房合同也不是法律認可的正式購房合同,如果房產出現糾紛,缺少法律支持。
第三,購買鄉產權那樣的小產權房無法辦理貸款,只能一次性或分期付款,這樣無形中會加大購房人的資金壓力,增加購房風險。
記者了解到,根據政策,國家是不予支持消費者購買小產權房屋的,對此,購房者要慎而為之。不要因為省錢,或一味跟隨「潮流」而「貪小利、吃大虧」,得不償失。
⑹ 只有房產證的房子是大產權嗎
不動產是分土地和房產2部分
按法律如果出了房產本 土地必然是國有土地
如果是房產內本肯定是大產權容
但是也不排除集體土地的可能性
(現在開發商和房管局黑啊先上車後買票的事多啊)
建議你去土地局去查下您購買的房子是不是國有土地
如果是那就肯定沒問題了
土地證原型是大的集體的只有開發商到土地局做分割才可以分成小戶到個人手裡的小土地證!
所以但說產權就看房本就行了
集體土地還是集體土地證這個概念非常關鍵!
集體土地是沒有證的
集體土地證是國有土地性質的集體證。
⑺ 大產權房有幾個證,證書是什麼樣的
大產權房主要有5證2書,證書你可以上網搜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