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房產證上建築面積和土地使用面積為什麼會是一
首先,房產證上的面積和土地證上的面積不一致,甚至有較大差距,這種情況是正常的回。
1、房產證上答的面積是房屋的建築面積,包含房屋建築分攤面積和實用面積;
2、土地證上的面積是土地的分攤面積,一般來說,樓層越高,戶數越多,土地證上的面積也就越小。
3、如果是多層甚至高層,土地面積可能大大小於房產證上的建築面積;
4、不過如果是獨棟別墅,土地面積也許還會多於房產證的建築面積。
5、對於商品房來說,土地面積只是體現了土地的產權,並沒有實際面積。土地證上的面積大小無影響,只是在繳納土地出讓金時候有點影響。
6、關於土地面積的分攤方式有多種,但一般採取的方式是:按照建築物面積進行分攤。某部分分攤的土地面積=土地總面積*(該部分的建築物面積/建築物總面積)
因此,房產證和土地證一個是「房屋」,一個算「土地」,面積自然各不相同。
『貳』 房產證按什麼面積算
公產房和企業產的房產證,都按使用面積算,也就是計租面積,而商品房和私產房的房產證,都按建築面積算。
『叄』 房產證上的「分攤土地使用權面積」是什麼意思
分攤土地使用權面積是指土地所有者或土地使用者在共有土地面積中所分攤的面積,標注在土地證上。
分攤面積是指由整棟樓的產權人共同所有的整棟樓公用部分的建築面積,標注在房產證上。二者不是一個意思。
計算方法:
1、房屋分攤土地使用權面積=房屋建築面積/樓房總建築面積×樓房佔地面積。
2、分攤面積=分攤系數×各套內建築面積。
分攤系數=需要分攤的公用面積之和/各套內建築面積之和
土地使用面積有以下幾個方面:
1、佔地面積,即建築物及其周邊環境共占的面積。
2、建築面積,僅指建築物的建築面積。
3、居住面積,指室內居住面積。
此外,土地共用人之間所佔地表和空間位置及不同用途對土地利用有一定影響,可在分攤面積時將這些因素摺合成不同系數加入到分攤面積的計算中去,從而使土地共有使用權面積的分攤更接近實際、更合理。
法律依據:
《物權法》
第九十三條規定:動產或者動產可以由兩個以上單位、個人共有。共有包括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
第九十四條規定:按份共有人對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按照其份額享有所有權。
多層住宅的各業主對本棟樓所佔用的土地使用權屬於按份共有的用益物權,土地使用權證上的使用權面積,其中分攤面積即指本土地使用權屬按份共有所分攤的土地使用權(依本業主房產建築面積占整棟樓建築面積的比例計算)。
(3)房產證的面積是什麼面積擴展閱讀
國有土地使用證上的分攤面積,是經分攤擁有的土地使用權的面積。
《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中規定:土地使用稅以納稅人實際佔用的土地面積為計稅依據。對於「實際佔用的土地面積」是這樣理解的:
1、納稅人的土地用於自用經營的,按照土地使用證上所載的面積作為計稅面積;
2、納稅人沒有土地使用證(或房產證),或者實際佔用的土地比土地使用證上所載的面積大,則按實際佔用的土地面積作為計稅面積;
3、納稅人的土地用於出租的,按實際出租面積作為計稅面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公共分攤面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土地使用面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土地共有使用權
『肆』 房產證上的產權面積與實際面積不一樣,是什麼原因
房產證上的產權面積與實際面積不一樣是正常的,因為房屋的建築面積比使回用面積大。不答管用於什麼用途 ,面積都方面都是按產權證上的面積為準的。
一般房產證上的產權面積是建築面積,實際面積是沒有那麼多的。另一方面,贈送面積是不屬於建築裡面的是不會寫上去的,一般房產證只能更改產權人的相關信息,其它的信息一般是不予更改的。
建築面積房產證上一般會有套內建築面積和共有分攤面積,二者相加就是所謂的建築面積。
(4)房產證的面積是什麼面積擴展閱讀:
公攤面積:公用建築面積是指由整棟樓的產權人共同所有的整棟樓公用部分的建築面積。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等,以及為整幢服務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築面積,以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伍』 房屋面積和房產證上的面積不一樣,以後會有什麼影響啊!
合同上的房屋面積和房產證上的面積是會出現不一樣的情況的,這個是正常情況,回不會有什麼影響答的。
商品房按「套」或「單元」出售,商品房的銷售面積即為購房者所購買的套內或單元內建築面積(以下簡稱套內建築面積)與應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之和。商品房銷售面積=套內建築面積+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
房屋的產權面積系指產權主依法擁有房屋所有權的房屋建築面積。房屋產權面積由直轄市、市、縣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登記確權認定。
(5)房產證的面積是什麼面積擴展閱讀
房屋面積相關注意事項
1、房屋面積和房產證上的面積本來就不是一樣的,房產證面積是建築面積,建築面積大於實際使用面積的。
2、房產證上的面積是產權登記面積,包括公攤面積和套內使用面積;
3、產權登記面積是指房屋竣工驗收後,購房合同內填寫的測繪後面積(一般簽定正式購房合同後,開發商應在90天內將此合同到當地房產管理局進行注冊,合同內的建築面積也就是將來的產權證上的產權登記面積)以及房屋產權證上的面積。
『陸』 房產證上的面積是什麼
1,房產證上的面積是產權登記面積,包括公攤面積和套內使用面積;
2,產權登記面積是指房屋竣工驗收後,購房合同內填寫的測繪後面積(一般簽定正式購房合同後,開發商應在90天內將此合同到當地房產管理局進行注冊,合同內的建築面積也就是將來的產權證上的產權登記面積)以及房屋產權證上的面積。
『柒』 房產證上的佔地面積和土地證上的面積是什麼意思
房產證上的佔地面積和土地證上面的面積是兩個概念:
1、房產證上的佔地面積是指房屋的建築面積。
2、土地證上的面積是指整個房屋和其他建築物和附屬物總共所佔用的土地面積。
『捌』 房產證使用面積和實際使用面積的區別是什麼
您好!《房屋所有權證》上登記的是建築面積,不是使用面積。使用面積是內實際測量各自然間容的長和寬,然後相乘,把各自然間的實測面積相加之後得到的和。建築面積,是地產名詞,與使用面積及使用率計算有直接關系。因國家地區不同,其定義和量度標准未必一致。建築面積一般大於使用面積。建築面積是建設工程領域一個重要的技術經濟指標,也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指標之一。建築面積是指建築物外牆勒腳以上的結構外圍水平面積,是以平方米反映房屋建築建設規模的實物量指標。建築面積總比使用面積大。仔細算起來比較復雜,通常簡單的演算法是:使用面積=建築面積x70% 假定您的《房屋所有權證》上登記的建築面積是100平方米,那麼,使用面積就是70 平方米。謝謝閱讀!
『玖』 什麼是房產證證載面積
一、證載,就是房產證上面記載的數據。
二、建築面積與證載面積一版樣,都含有公攤。二權者有時可能相等,但建築面積是圖紙設計計算面積,一般按照單位工程(一整棟樓)進行測量計算,證載面積是經過房屋面積測量部門實施測量的建築面積,是按照分戶進行測量計算的,是房屋所有權人實際擁有的面積,包括套內使用面積,公共分攤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