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業為什麼要交房產稅和土地使用稅
房產稅和土地使用稅是因為該公司擁有的房產和土地使用權而交納的.
房產稅是以內房屋為征容稅對象.按照房屋的記稅余值和租金收入為記稅依據,向房產所有人徵收的一種財產稅.
而土地使用稅則是指以實際佔用的土地面積為計稅依據,依照規定由土地所在地的稅務機關徵收的一種稅賦.
2. 國家為什麼不收房產稅
這是要根據國情來的。房產稅比較關繫到國民和國家長久生存發展的大計,不版會輕易的收受。稅收是國家的權一個財政收入,房產稅觸摸的角和面比較廣,也是調節房產的重要杠桿。所以不到一定需要的時候不會收。但今後一定會逐步的收受。
3. 什麼情況下要叫房產稅,為什麼要交
房產稅是以房屋為征稅對象,按房價或出租租金收入徵收的一種稅。專又稱房屋稅。屬
1.房產稅屬於財產稅中的個別財產稅,其征稅對象只是房屋;
2.徵收范圍限於城鎮的經營性房屋;
3.區別房屋的經營使用方式規定征稅辦法,對於自用的按房產計稅余值徵收,對於出租房屋按租金收入征稅。
注意房屋出典不同於出租,出典人收取的典價也不同於租金。因此,不應將其確定為出租行為從租計征,而應按房產余值計算繳納。為此,《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128號)明確規定,產權出典的房產,由承典人依照房產余值繳納房產稅,稅率為1.2%。
房產稅徵收范圍
稱房產稅「課稅范圍」,具體指開征房產稅的地區。房產稅暫行條例規定,房產稅在城市、縣城、建制鎮和工礦區徵收。城市、縣城、建制鎮、工礦區的具體征稅范圍,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
4. 為什麼說房產稅是一定會收的
近日,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G20會上表示,受制於信息徵集能力弱及利益調整阻礙,目前房地產稅制改革尚未推出正式方案,但下一步將「義無反顧」推進改革。自2003年提出物業稅以來,房地產稅的探討已歷經13年。人們為房地產稅征與不征、稅率如何、免稅設計、沖擊樓市、與土地出讓金的關系等問題進行了無數討論。房產稅是一定會收的。
之所以這樣講主要是因為房地產稅符合政府執政需求。第一,開征房地產稅能為地方政府提供源源不斷的稅收收入,政府有足夠的動力開發新稅源。現在,政府嚴重依賴土地出讓收入,營改增全面推開後,培育地方稅主體稅種成為財稅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西方國家的房地產稅佔了地方政府支出的超過一半,美國的房產稅幾乎是基層教育經費的來源。房地產稅是基於不動產價值徵收、稅收額相對穩定並可長期持續的稅種,可以解決「土地財政」的問題。
第二,開征房地產稅能有效限制房產的投資性需求,遏制房價快速上漲。用稅收杠桿把投機炒作限制住,讓住房市場真正成為消費市場。只要用稅收政策把住房的賺錢功能去除,房價上漲就會得到遏制。這是解決房價瘋狂最重要最簡單的辦法。
第三,在基尼系數不斷上升的情況下,開征房地產稅有利於收入再分配。全球調節收入的四大稅種個人所得稅、財產稅、遺產稅、資本利得稅,我國目前只有個人所得稅「一根獨木」,顯然不利於調節收入分配。可以說,在財富聚攏與傳承、保值增值上,沒有哪一項資產能匹敵房產。房地產稅屬於財產稅,擁有大量房地產的富人將承擔更多稅負,能彌補能促進公平分配的稅收機制目前的短板。
所以,從執政需求來說,房地產稅真的會來。但是,又不會馬上就來,因為推行房地產稅也有利益阻力。當前我國經濟信用都以不動產為基礎,為保證資產價格不大幅下跌,中央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甚至地價也炒得火熱,以期用地價撐住房價。房地產稅出台,房產的投資價值將大幅萎縮,影響政府和企業信用,保資產價格這件事將充滿變數。
另外,房地產稅的立法是一項重大的系統工程,其影響遍及政府、開發商和每一個民眾。不僅僅是新設的一個稅,而是要對房地產領域的稅費體系進行重新設置,甚至可以講,這是一項推倒重來的工程。這么重大的工程,估計沒有幾年時間是拿不下來的。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07-31,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領取看房紅包,百元現金直接領
5. 究竟為什麼要開征房產稅
你好。
對於持有(擁有、保有)的不動產徵收物業稅,是稅制改革的一個方向。所謂的物業稅,就是對持有(擁有、保有)的不動產,徵收一定的稅款,擁有不動產越多,其負擔的稅款也就越多。對不動產投資客而言,該稅種的開征將明顯增加其投資期間的持有成本。然而,因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問題,該稅種遲遲沒有出台。
在當前針對房地產宏觀調控的背景下,作為調控手段之一的稅收,寄希望予物業稅的即可出台,是不現實的。怎麼辦?那就只能在現有的稅法框架下進行,它就是房產稅。
可見,其中所提到的「開征房產稅」的爭論,其實是有一個演變的過程,即:由對物業稅的討論,演變為對房產稅的討論。由此,討論由物業稅的開征,演變為了房產稅的開征。這種演變,媒體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當然,猶如題中所言,房產稅是現行實際徵收的一個稅種。所以,「房產稅的開征」的說法,是個誤會。
另一方面,根據現行稅法的有關規定,個人所有非營業用的房產,免徵房產稅。
一般情況下,個人對房產的使用可大致分為四種情況:1、自用自住;2、自用營業;3、對外出租;4、空關閑置。
這四種情況中:第一種情況免稅;第二、三種情況,依法征稅,但大多是與營業稅等稅種綜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綜合稅率計征的,因此,納稅人不一定了解其納稅額中包含有房產稅;第四種情況,目前政策下是免稅的。
由此可見,由於上述現實情況,個人並不一定了解、感受到房產稅的存在。在討論利用稅收手段調控房地產市場時,自然而然地從字面上變成的「房產稅的開征」。
所以,這場討論演變到現在,應當是「房產稅的修訂」。 當然,最終稅制改革的方案,是開征物業稅(當然,物業稅的開征,應當是會整合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的),還是暫時修訂房產稅,還需關注國家相關政策的出台。
6. 為什麼很多人要支持收房產稅
1、由於個人出租房產,屬於房產用於出租經營,所以按我國房產稅法規規內定要交房產稅容。
2、房產稅是以房屋為征稅對象,按房屋的計稅余值或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向產權所有人徵收的一種財產稅。
3、徵收稅率
(1)按房產余值計征的,年稅率為1.2%;
(2)按房產出租的租金收入計征的,稅率為12%。從2001年1月1日起,對個人按市場價格出租的居民住房,用於居住的,可暫減按4%的稅率徵收房產稅。
7. 買房為什麼要交房產稅
買房交稅這是國家規定,也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一部分,國家通過收稅專,再將這筆錢用來國家屬基礎建設,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讓人民享受更多的福利和好處。如果都不收稅,國家財政收入從哪來,政府機關怎麼運做,國家基礎項目和國防開支從哪裡來,所以國家規定,買賣商業行為都要強制收稅。
因為房子也是商品,用來買賣,而任何商品買賣都要交稅,商品買賣交稅是天經地義的事,只因為買房交的房產稅比較高,比較多,我們買才比較在意,認為買房交那麼多稅錢不公平,誰也不願意掏出辛苦賺來的血汗錢,就會產生一種情緒,買房為什麼要交房產稅。
從本質上說買房就是一個商業行為,商業行為,買賣交稅就是天經地義之事,我們要這樣想,國家將收上來的稅收再投入到公路橋梁建沒,公共場合環境建設,及一切與民相關的生活基礎建設中,讓我們社會環境更好,社會福利更高,促進和諧社會,造福人類。所以也就坦然,買賣要交稅,買房為什麼要交房產稅了。買房交房產稅也是每個人為國家做貢獻,這樣想就明白了買房為什麼要交房產稅。
8. 為什麼要收房產稅
房產稅收是為了增加zf收入。而且目前基本是發達國家在徵收,這些國家房回價平穩、交易低迷,通過答房產持有階段收稅增加稅收。而我國房價飛漲、交易量巨大,zf獲得的出讓金、稅收、房產稅已經占房價的70以上。房產稅只會增加持有房子的成本,最終是要被買房的人承擔。現在卻被專家解讀為降房價的靈丹妙葯,真是匪夷所思啊。房價跌了是個冷笑話。真實的案例:2017年八月買的四線城市56萬,現在掛牌的都是80萬。新聞媒體天天報道房價跌,不知數據從哪裡來的???長期看假新聞你會三觀盡毀,價值觀崩潰,智商被侮辱……
9. 為什麼要交房產稅
一、上海房產稅徵收對象
上海房產稅徵收對象分為兩類:
1、本市居民家庭在本市新購且屬於該居民家庭第二套及以上的住房(包括新購的二手存量住房和新建商品住房);
2、非本市居民家庭在本市新購的住房。
從此徵收對象中可以看出對本地居民有首套免徵優勢,也有限購規定。要多買可以,但是得繳納房產稅!
二、上海房產稅計算依據
1、計稅依據:住房市場交易價格的70%。
2、稅率:實行0.4%~0.6%差別化稅率。適用稅率暫定為0.6%,但對應稅住房每平方米市場交易價格低於本市上年度新建商品住房平均銷售價格2倍(含2倍)的,稅率可暫減為0.4%;
3、征稅面積:對本市居民家庭給予人均60平方米的免稅住房面積(指住房建築面積)扣除。合並計算的家庭全部住房面積為居民家庭新購住房面積和其他住房面積的總和。
因而,上海房產稅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應稅面積*新購房單價*70%*稅率
納 稅人可到住房所在區縣的房地產交易中心稅務窗口申報繳納個人住房房產稅。還可以到住房所在區縣稅務局辦稅服務廳的申報納稅專窗,就近的上海銀行、上海農村 商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自營)在本市辦理個人業務的營業網點,或登錄付費通網站按網上流程繳稅。
三、上海房產稅減免條件
注意:房產稅是每年都要交的,在年底的時候交付當年的稅費。如果這套房子是首套房,上海戶籍首套房免徵,非本市戶籍則需要交納。不過非本市戶籍居住證滿三年後,那麼交的這些稅費還是可以退還的。
房產稅是取得房產證以後就要交的,如果是12月取得房產證,那今年是可以不用交的,往後推算一個月。
凡逾期納稅的,應到住房所在區縣的房地產交易中心稅務窗口繳納,其他徵收點不再受理。稅務機關將按規定對滯納稅款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對經催報催繳仍拒不納稅的,稅務機關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和本市試點辦法有關規定處理。同時,根據《上海市個人信用徵信管理試行辦法》將未納稅信息納入聯合徵信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