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日本房產稅徵收標準是什麼 日本房產稅如何徵收
日本的房地產稅制始於60多年前,源於美國人的提議,目的是給地方提供穩定財源。1949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一名教授帶著一個調查團訪日,並提出戰後日本稅制改革的方案。
Ⅱ 日本的房產稅徵收是什麼情況
針對房產的保有來環節,自日本並未設立專門的房產稅,而是將房產作為固定資產的一種,統一列入「固定資產稅」的對象加以徵收。自1950年起,日本在地方稅制中增加了「固定資產稅」。根據日本《地方稅法》,固定資產稅的徵收對象不僅包括土地和房屋,也包括如機械設備、汽車等折舊資產。固定資產稅是市町村(相當於中國的市級以下區域)級稅,由地稅機關徵收管理。《地方稅法》規定,固定資產稅的標准稅率是1.4%,但這並非是強制標准。除固定資產稅之外,日本部分地區還對市區房產徵收稅率約為0.3%的「城市規劃稅」(各地稅率略有不同)。
Ⅲ 日本是怎麼收房產稅的
日本徵收房產稅方法:
1、在日本,不動產保有稅還分兩部分,即固定資產稅與城市規劃稅。日本土地是私有制,買到手以後,就世世代代是自己的了,當然也要世世代代要繳納資產稅的了。目前,日本的固定資產稅標准稅率為1.4%,都市規劃稅的稅率上限為0.3%,在具體執行過程中不同地區的實際稅率略有差異。
2、而對土地、房屋的課稅依據是市場價值計征的,日本稱之為「適當的時價」。日本一般每三年進行一次基礎評估,估價的當年稱為基準年度,該年度的價格稱為基準年度價值。在其後的兩年中,如無重大變化,一般不重新估價。
3、固定資產稅:名義上的稅率是1.4%,但計算相當復雜,是根據專業人士調查和計算的重建成本加上折舊率等等得出一個應納稅年份的額度的叫「固定資產評價「的接近於實際價值的東西,平均下來大概等於新房價格的七八成吧,對土地和上面的房屋分別征稅。
(3)日本房產稅如何收擴展閱讀
日本免徵房產稅條件
估價低於30萬日元的土地和估價低於20萬日元的建築,免徵物業稅;政府、皇室、墓地、學校等特殊用途的建築也免徵物業稅。正常情況下,在東京市內土地面積為150平方米的兩層建築,土地和建築的物業稅合計為6.8萬日元。
不動產轉讓所得類課稅是不動產轉讓或出租獲益部分的課稅,包括所得稅和居民稅兩種。所得稅為國稅,居民稅為地方稅。
徵收不動產轉讓稅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抑制炒地、炒房等投機行為,穩定房地產市場。保有五年以上的房地產轉讓收益所得稅稅率為15%,居民稅稅率為5%;保有五年以下的房地產轉讓收益所得稅稅率為30%,居民稅稅率為9%。
日本房產稅開征規則
1、房產稅徵收標准從價或從租兩種情況:
(1)從價計征的,其計稅依據為房產原值一次減去10%-30%後的余值;
(2)從租計征的(即房產出租的),以房產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從價計征10%-30%的具體減除幅度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
2、房產稅稅率採用比例稅率。按照房產余值計征的,年稅率為1.2%;按房產租金收入計征的,年稅率為12%。
3、房產稅應納稅額的計算分為以下兩種情況,其計算公式為:
(1)以房產原值為計稅依據的:
應納稅額=房產原值×(1-10%或30%)×稅率(1.2%)
(2)以房產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的:
應納稅額=房產租金收入×稅率(12%)
Ⅳ 日本什麼時候出台房產稅的,房產稅怎樣
日本從1950年開始徵收房產稅,在幾十年的實踐中不斷完善形成了一套比較成版熟的徵收體系和權較為完善的減免制度。目前日本與房產相關的稅收主要包括不動產取得類課稅、不動產保有類課稅和不動產轉讓所得類課稅三大類
Ⅳ 日本,韓國房產稅怎麼樣
目前日本與房產相關的稅收主要包括不動產取得類課稅、不動產保有類課稅和不動產轉讓所得類課稅三大類,涵蓋了獲取、保有和轉讓不動產的全過程。所有者均有義務繳納該稅,土地和住宅的不動產取得稅稅率為3%。
非住宅類建築取得稅稅率為4%。根據不動產的具體情況,日本還有相應的不動產取得稅減免制度。繼承稅和贈與稅是不動產接受方繳納的國稅,採用10%至50%的六檔累進稅率制,不足1000萬日元的部分按10%的稅率征稅,而超過3億日元的部分其稅率則為50%。
韓國房產稅其實就是不動產稅。在房產稅徵收之前,韓國已經有了財產稅,比如一套1億韓元以上的住房每年要徵收0.5%的財產稅,不過由於征稅的標的房價不到市場價的50%,所以實際稅率只有0 .2%左右。韓國房產稅是在財產稅之上額外徵收。征稅對象是6億韓元以上的住房,稅率是1%至3%。
但由於征稅的標的房價是市場價的60%至70%,實際稅率要低很多。綜合不動產稅實際稅率達到最高峰的0.87%。再加上普通財產稅,稅收負擔不輕。李明博上台後,從2008年開始實行減稅政策,調整了綜合不動產稅,把征稅對象上調到價值9億韓元以上的住房,把稅率下調到0.5%至1%。
房產稅屬於財產稅中的個別財產稅,其征稅對象只是房屋;徵收范圍限於城鎮的經營性房屋;區別房屋的經營使用方式規定征稅辦法,對於自用的按房產計稅余值徵收,對於出租房屋按租金收入征稅。注意房屋出典不同於出租,出典人收取的典價也不同於租金。
不應將其確定為出租行為從租計征,而應按房產余值計算繳納。為此,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規定,產權出典的房產,由承典人依照房產余值繳納房產稅,稅率為1.2%。
房產稅的征稅對象是房產。所謂房產,是指有屋面和圍護結構,能夠遮風避雨,可供人們在其中生產、學習、工作、娛樂、居住或儲藏物資的場所。但獨立於房屋的建築物如圍牆、暖房、水塔、煙囪、室外游泳池等不屬於房產。但室內游泳池屬於房產。
負有繳納房產稅義務的單位與個人。房產稅由產權所有人繳納。產權屬於全民所有的,由經營管理單位繳納。產權出典的,由承典人繳納。產權所有人、承典人不在房產所在地的,或者產權未確定及租典糾紛未解決的,由房產代管人或使用人繳納。
Ⅵ 日本每年需要繳納多少錢的房產稅,大致需要多少錢
房產購買時會有:
1)固定資產稅與都市計劃稅
所有的房子都需要付固定資產稅,家每年一次徵收,每年 4 月到第二年 3 月截止 4 月開始支付。固定資產稅稅率按固定資產稅課稅標准額的1.7%。政府的房產評價額不等於房產買賣價格,一般市區的房產實際買賣價格都高於房產評價額。有的房產買賣價格1000 萬但是評價額 100 萬都不到。所以買房時請確認固定資產稅與都市計劃稅。
2)房產取得稅(不動產取得稅)
房產取得稅是在房產交易時所要交付的稅,一次性徵收。稅率按房產評價額(固定資產稅評価額)的 4%徵收。
3)管理費
購買公寓時會產生管理費,也就是國內所說的物業費。購買一戶建時自行管理不需要支付物業費。購買一棟樓時如果不委託管理公司管理的話,自行管理也不需要支付物業費。
4)修繕費
購買公寓會產生修繕費,修繕費用於房子公共部分的維修以及上下水道等各種設備維修。一戶建或一棟樓自行管理時就不需要。
5)房產交易時買方需要支付的中介費手續費,中介費手續費由日本國家規定的費率來執行,200 萬日幣以下的房產按 5%收費,200 萬到 400 萬日幣的房產按4%收費,400 萬以上的房產按 3%收費。
6)印紙稅
印紙稅就是印花稅,也是在房產交易時產生,一般在買賣合同上使用。1000 萬以下的房產需付 5000 日幣印紙稅,1000 萬以上的房產需付 1 萬日幣的印紙稅。
詳細可以搜索熊貓出國了解。
Ⅶ 日本人要每年交房產稅嗎
日本從1950年開始徵收房產稅,在幾十年的實踐中不斷完善形成了一套比較成熟的徵收體系和較為完善的減免制度。目前日本與房產相關的稅收主要包括不動產取得類課稅、不動產保有類課稅和不動產轉讓所得類課稅三大類,涵蓋了獲取、保有和轉讓不動產的全過程。
不動產取得類課稅包括不動產取得稅、登記許可稅、印花稅、繼承稅與贈與稅等稅種。其中,不動產取得稅屬於地方稅,在不動產買賣、贈與、交換、改建後,所有者均有義務繳納該稅,土地和住宅的不動產取得稅稅率為3%,非住宅類建築取得稅稅率為4%。根據不動產的具體情況,日本還有相應的不動產取得稅減免制度。
登記許可稅是取得不動產者進行登記時須繳納的一種國稅。登記許可稅的稅率按不動產取得方式不同而有所不同,通過購買獲得的房地產稅率為2%,同時該項稅收也有相關的減稅和免稅規定。
印花稅是不動產交易簽約過程中產生的國稅,稅額因簽約金額而異。如6000萬日元的簽約金額需要繳納的印花稅稅額為6萬日元。
繼承稅和贈與稅是不動產接受方繳納的國稅,採用10%至50%的六檔累進稅率制,不足1000萬日元的部分按10%的稅率征稅,而超過3億日元的部分其稅率則為50%。
1 1 不動產保有類課稅主要由物業稅和都市規劃稅兩部分組成。物業稅是地方稅,日本《地方稅法》規定,物業稅徵收對象涵蓋土地、建築和折舊資產(如機械設備等)三類。在房地產領域,物業稅徵收對象主要是土地和建築兩個部分。目前,日本的物業稅標准稅率為1.4%,都市規劃稅的稅率上限為0.3%,在具體執行過程中不同地區的實際稅率略有差異。
物業稅在日本地方財稅收入中所佔比重較大。日本物業稅稅收從1979年的2.8萬億日元增至1999年的9.1萬億日元,之後一直穩定在每年8.5萬億日元左右。如2005年和2006年的物業稅稅收分別為8.86萬億日元和8.57萬億日元,分別佔地方政府稅收收入的45.3%和42.5%。
為緩解社會矛盾和體現公平課稅原則,日本針對物業稅和都市規劃稅也有相應的減免制度。如根據住宅用地面積大小、建築新舊程度不同均可獲得一定的稅收優惠。估價低於30萬日元的土地和估價低於20萬日元的建築,免徵物業稅;政府、皇室、墓地、學校等特殊用途的建築也免徵物業稅。正常情況下,在東京市內土地面積為150平方米的兩層建築,土地和建築的物業稅合計為6.8萬日元。
不動產轉讓所得類課稅是不動產轉讓或出租獲益部分的課稅,包括所得稅和居民稅兩種。所得稅為國稅,居民稅為地方稅。
徵收不動產轉讓稅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抑制炒地、炒房等投機行為,穩定房地產市場。保有五年以上的房地產轉讓收益所得稅稅率為15%,居民稅稅率為5%;保有五年以下的房地產轉讓收益所得稅稅率為30%,居民稅稅率為9%。
Ⅷ 日本房產購入後稅費如何計算
1.固定資產稅(每年1次)
土地評估價格×1.4%土地評估價格內×1.4%
房產評估價格×容1.4%房產評估價格×1.4%
2.都市計劃稅(每年1次)
購買土地:土地評估價格×0.3%
購房住宅:房產評估價格×0.3%
3.每月管理費,修繕金(每月1次)
物業管理公司不同而有所不同
4.代理管理公司的管理報酬
租金的5%(未加稅),5.4%(加消費稅)
5.每年收入所得申報
稅理士代理,
Ⅸ 日本什麼時候開始交房產稅,房產稅交多少
買房開始就要交。每年1.4%左右。
Ⅹ 日本房產持有稅是怎麼算的
1、稅金來
固定資產稅、都源市計劃稅,是對每年1月1日時的房地產的所有人課征的市區町村稅。每年4月份左右發出通知,從6月份起每年分4次繳納。
如果是新建住宅,在購買後5年內可以享受減稅措施,因此稅額較低,在第6年稅金會增加,這點需注意。
2、每月支付的費用
管理費
管理費,指小區用地和建築物的共用部分(電梯、走廊等)的清掃、檢修、電費等,進行日常定期管理所需的費用。費用交給由小區全體業主組成的「業主委員會」。該費用通常都是由物業管理公司代為收取。
維修基金
維修基金,是為了讓建築物保持長久,為定期對建築物進行必要的維修而建立的基金。如果維修基金過少,有可能在需要時卻無法充分進行維修。
與管理費一樣,以「業主委員會」的名義進行儲蓄。
停車費等
使用停車場和自行車停放場等小區公共設施時,每月(或以年為單位)要支付使用費。閣樓和私人花園等也視為是公共部分,因此也需要支付使用費。這些費用充當管理費或維修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