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房產稅什麼時間開始徵收,怎樣收法
房地產稅不會立即開始徵收,而必須要通過一系列立法程序。財政部部專長肖捷指出,力爭在屬2019年完成全部立法程序,2020年完成「落實稅收法定原則」的改革任務。
房產稅徵收標准:房產稅徵收標准從價或從租兩種情況:
(1)從價計征的,其計稅依據為房產原值一次減去10%-30%後的余值;
(2)從租計征的(即房產出租的),以房產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從價計征10%-30%的具體減除幅度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如浙江省規定具體減除幅度為30%。房產稅稅率採用比例稅率。按照房產余值計征的,年稅率為1.2%;按房產租金收入計征的,年稅率為12%。房產稅應納稅額的計算分為以下兩種情況,其計算公式為:
1、以房產原值為計稅依據的:應納稅額=房產原值×(1-10%或30%)×稅率(1.2%)。
2、以房產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的:應納稅額=房產租金收入×稅率(12%)。
買買房子要注意房屋房產稅的徵收范圍,如果自己的房屋在交納房產稅的范圍內,就要履行自己的義務,及時的交納房產稅。以上就是關於房產稅如何徵收和房產稅徵收范圍是什麼的相關介紹,大家可以針對上述事實詳細的了解一下。
② 假如國家開征房產稅,後果會是什麼請看吧。
對於普通百姓來說,繳房產稅,至少相當於多養了一個孩子。 房產稅這個事情,原先只在專家口中論及,早年決策層無人搭理。但近一年來,官方談論的頻率越來越高,這相當於給民眾吹風,說著說著就要成真了。 很多人對這個稅沒什麼概念,它可比物業費要貴多了:如果你的房子市值100萬,按照1%的稅率每年要交1萬,按照3%的稅率則是3萬,如果你幸運的舉三代之力買了間稍大點的房子,一年可能要交上10萬。平時連衛生費都想逃單的屁民們,現在有福了,房產稅對於普通百姓,至少相當於多養了一個孩子。 很多房奴以為這個稅只會征在富人頭上,首套房免徵,別傻了。如果那樣富人會把他的房子合法分散到七大姑八大姨的名下,最後一分錢都征不上來。所以一旦開征,不管第一年如何「試行」,第二年都一定會普征,不要抱有任何幻想。 有人以為房產稅可以抑制房價,又錯了。現在中國的房價已經漲的比美國還高,還能漲到哪去?還需要怎麼抑制?抑制還有用嗎?——如果馬後炮有用的話,諸葛亮至於含冤而死嗎? 如果說房產稅能夠抑制房價,要分什麼時候:假如七八年前果斷開征,肯定能對當時的暴漲迎頭棒喝,也許就不會有後來這些年的畸形與狂熱,但是他不。直到最後房價漲到頭了,再也漲不動了,房產稅卻要出台了,你說想幹嘛,是要挽回歷史?還是另開財路? 實際上房產稅我們已經交過了,開發商買地的時候,就一次性繳納了70年的「土地出讓金」,再把它算到我們的房價里,要不然我們的房價哪來這么貴? 早些年開發商提過房產稅的事情,是覺得前期負擔太重,建議把土地稅費後置給小業主自行逐年繳納,這樣大家的首次成本都能降一些,雙贏。這個懇求顯然沒被採納。 我們的土地屬於國有,以前叫做「全民所有」,但現在知道和全民實際沒什麼關系。我們所謂「買」來的房子,不過是一紙70年的租約,我們從未擁有一寸土地,這個「買」字本來就很牽強,而對我們並未擁有的東西還要征稅,則更加荒謬。誰見過向租房客徵收房產稅的道理? 當然為了斂財人家可以生造理論,早已輕車熟路,所以這個稅很可能為了避嫌不叫房產稅,而叫做「物業稅」、「住房使用稅」之類的名堂。 邪惡的資本主義國家,個人竟然真的擁有土地,神聖不可侵犯,高速公路修到門前也得拐彎,所以他們的老百姓負擔著房產稅,但說不出啥來。況且高速也不收費,國家總不能拿西北風來修。 但我們這,土地是國家70年批租給我們的,高速公路是老百姓自己繳費修的,竟然也還要繳房產稅,我們命咋就這么苦? 這些年被高房價所累,很多人都覺得只要能降房價,什麼招都不妨一試,房產稅也被一些人寄予厚望。可惜的是,所有的希望都寄錯了地方。 房產稅能不能降房價?從前也許有可能,今天呢,絕對沒可能。那麼降房價是不是一定非房產稅不行?當然不是。 房地產行業有幾個最基本的要素,原料(土地)、資金(銀行貸款)、銷售政策,是不是放任的自由市場?如果不是,掌握在誰手裡? 要降房價,在老百姓這頭千難萬難,在另一頭實際上根本不難。地產商不過是個提線木偶,有一千種辦法可以左右房價。地產商能夠做主的只有那點建安成本,不到房價的十分之一,其餘的錢都通過各種途徑,交到了政府手裡,包括明的也包括暗的,當然你懂的。所以我們以為自己是從萬科[簡介 最新動態]手裡買房,實際上收錢的是萬歲,萬科不過是個太監。房價難控?是本世紀最大的笑話。 我們的可悲之處,就是一天到晚還在一本正經的探討笑話,還出謀劃策,夢想以夷人之技來解決問題。 夷人的確有很多成功的經驗,比如你去看看他們的醫療保險,是不是像我們一樣只能報銷一半,大病還不管?——這些我們怎麼不學?我們學來的怎麼竟是些怪怪的經驗? 不說大家也咂摸出來了,這么多年,我們每一次和國際接軌,大都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是為了找理由扒皮。不能收費的國際慣例,我們是永遠不會接的。 我們調控了大幾十回了,從來也沒有把土地款調一分錢下來,直至今日還在不斷的涌現地王。只有百姓卻一直在為調控買單:不是想買錢不夠,就是錢夠卻不讓買,總算跑到遠郊區買下了蝸居,第二天就縮水的肝顫。這是神馬調控? 反正左右降不下來,最後房價也終於漲不動了,該買的不該買的都買了,沒買的也不再買得起了,眼看土地是沒法再出貨了,終於祭出房產稅的大旗,要直接跟弟兄們收錢了。這也叫調控? 如果明天房[簡介 最新動態]產稅開征,發生的第一件事情是什麼?——絕對不是房價下跌,而是房租暴漲! 擁有多餘房產的人,會第一時間把房產稅加到房租裡面,有多少算多少,還得加上利潤,誰也不會眼睜睜賠本。那麼是不是說漲就能漲?當然是的。租房屬於絕對剛需,是比買房還要剛的剛需,而且這個市場不會萎縮。租房客處於絕對弱勢,完全沒有議價的能力,所以當房東次第漲價的時候,只能瞪眼接受現實。君不見這幾年來租金一路上揚,一個人租不起只好合租,合租不起只好群租,最後擠到地下室里當了鼴鼠,也總得生活下去。 而租金暴漲之後,租房變得不再合算,一部分略有能力的觀望者將加入購房者的隊伍,從而重新推動房價上漲……房租房價都漲了以後,還有什麼不漲?隨後接踵而至的是又一輪的惡性通貨膨脹…… 也許你會問,中國人到底要被洗劫幾次?——那要看我們的承受能力。這個民族向來以堅忍著稱,只要有口飯吃,就願意苟且偷生。所以我們能夠跟同事賽著加班,去爭取一個崗位,也能夠憋著咬緊牙關照章納稅,只求平安。我們有底線,但是很低很低。所以我們能被扒多少層皮,誰能說的清楚?
③ 多大房子要交房產稅幾套房子要開征房產稅
有的朋友了解了買房需要繳納房產稅費,就在選購房子的時候小心翼翼的,因為在這部分朋友們心目中,房子的稅費金額和房子的面積是有關系的,所以為了避免自己少繳納房產稅費,在選購房子的時候就比較關注房子的面積,那麼大家知道多大房子要交房產稅?幾套房子要開征房產稅?
多大房子要交房產稅?
目前,我國對城鎮的經營性房屋,房產稅是和面積沒有關系的,有以下有兩種方法計算:
1、按房產原值一次減除30%後的余值計算。其計算公式為:年應納稅額=房產賬面原值×(1-30%)×1.2%
2、按租金收入計算,其計算公式為:年應納稅額=年租金收入×適用稅率(12%)所以,多大的房子都要交房產稅的。
幾套房子要開征房產稅?
首套房就要繳納房產稅的。房產稅是以房屋為征稅的對象,按房屋的計稅余值或租金收入為計稅的依據,向產權的人徵收的一種財產稅。房產稅在城市、縣城、建制鎮和工礦區的徵收。以下三種情形需要繳納房產稅:
1、個人擁有的獨棟別墅:存量增量都收,認定標準是:在國有土地上依法修建的獨立、單棟且與相鄰房屋無共牆、無連接的成套住宅。部分教授、幹部居住在單位提供的獨棟別墅里,由於只有使用權,沒有產權,就不需要交稅。
2、個人新購的高檔住房:高檔住房是指建築面積交易單價達到上兩年主城九區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建築面積均價2倍(含2倍)以上的住房。
3、無戶籍、無企業、無工作的個人新購的第二套房子,不管是高檔房還是低檔房,都得繳稅。
以上就是多大房子要交房產稅?幾套房子要開征房產稅的全部內容了房,其實房子需要繳納的稅費和房子的面積並沒有太大的關系,大家只需要了解房子稅費的計算方式,然後代入公式中的數據就行,這篇文章也大傢具體講到了稅費的計算公式,大家可以算算看。
④ 開征房產稅新消息有什麼影響 房產稅如何徵收
房產稅的徵收范圍,具體指開征房產稅的地區。房產稅暫行條例規定,房產稅在城市、縣城、建制鎮和工礦區徵收。城市、縣城、建制鎮、工礦區的具體征稅范圍,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
以《重慶市個人住房房產稅徵收管理實施細則》為例,個人住房房產稅的徵收對象為個人擁有的獨棟商品住宅,個人新購的高檔住房,在重慶市同時無戶籍、無企業、無工作的個人新購的第二套(含)以上的普通住房。未列入征稅范圍的個人高檔住房、多套普通住房,將適時納入征稅范圍。
獨棟商品住宅是指房地產商品房開發項目中在國有土地上依法修建的獨立、單棟且與相鄰房屋無共牆、無連接的成套住宅。
高檔住房是指建築面積交易單價達到上兩年主城九區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建築面積均價2倍(含)以上的住房。
新購住房是指《暫行辦法》施行之日起購買的住房,包括新建商品住房和存量住房。新建商品住房購買時間以簽訂購房合同並提交房屋所在地房地產交易與權屬登記中心的時間為准,存量住房購買時間以辦理房屋權屬轉移、變更登記手續時間為准。
三、個人房產稅如何徵收,個人房產稅怎麼計算?
個人房產稅的納稅人:以《重慶市個人住房房產稅徵收管理實施細則》為例,個人住房房產稅的納稅人為應稅住房產權所有人。產權人為未成年人的,由其法定監護人納稅;產權出典的,由承典人納稅;產權所有人、監護人、承典人不在房產所在地的,或者產權未確定及租典糾紛未解決的,由代管人或使用人納稅。
應稅住房產權共有的,共有人應主動約定納稅人,未約定的,由稅務機關指定納稅人。
個人房產稅怎麼計算?獨棟商品住宅和高檔住房建築面積交易單價達到上兩年主城九區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建築面積均價3倍以下的住房,稅率為0.5%;3倍(含)至4倍的,稅率為1%;4倍(含)以上的稅率為1.2%。
在重慶市同時無戶籍、無企業、無工作的個人新購第二套(含)以上的普通住房,稅率為0.5%。
個人房產稅稅的應納稅額:個人住房房產稅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應納稅額=應稅建築面積×建築面積交易單價×稅率
應稅建築面積是指納稅人應稅住房的建築面積扣除免稅面積後的面積。
個人房產稅的免稅面積的計算:納稅人在《暫行辦法》施行前擁有的獨棟商品住宅,免稅面積為180平方米;新購的獨棟商品住宅、高檔住房,免稅面積為100平方米。
免稅面積以家庭為單位進行扣除,一個家庭只能對一套應稅住房扣除免稅面積。
納稅人家庭擁有多套應稅住房的,按時間順序對先購的一套應稅住房計算扣除免稅面積;其中:納稅人家庭擁有多套《暫行辦法》施行前的獨棟商品住宅,允許納稅人選擇一套應稅住房計算扣除免稅面積。
在重慶市同時無戶籍、無企業、無工作的個人的應稅住房均不扣除免稅面積。
以上就是對「個人房產稅如何徵收」「怎麼計算個人房產稅」「房產稅的徵收范圍」所作的介紹。雖然目前來說房產稅並沒有在全國范圍內統一推廣,但是大家還是有必要對房產稅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這樣如果政策發生變化,可以及時和靈活應對。
⑤ 北京房產稅開征最新消息!房產稅如何計算
北京房產稅開征何時開始?最新消息頻傳,到底未來趨勢怎樣?伴隨著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的不斷落實與完善,政府對房地產的調控政策將會有更多的數據支撐,也將會更加科學和具有針對性,中國的房地產市場終會回到一個相對理性的狀態上來。
房地產稅開征後對樓市可能會產生哪些影響?
在房地產市場上,住房概念的產權房、商品房,需要有一個保有環節的稅負來調整和優化各個方面的利益預期,使市場供需狀態盡可能趨向於平衡、減少泡沫,特別是遏制那種肆無忌憚的炒作力量,這樣來提高市場與產業的健康度,同時,也會提高我們的土地集約利用程度——因為在保有環節有稅收以後,市場上的真實需求會更多表現為中小戶型,而更大比例的中小戶型這種需求前景,一定會影響開發商們的通盤決策考慮而調節供給,結果就是在提高中國土地集約利用程度。
而且,這個稅負也會激發原來的空置房有很多要轉入租房市場或交易市場,在社會並無一分錢新投入的情況下,有效供給會增加不少,這當然都是資源配置的優化。從長期來看,此稅雖然不能改變我國各中心區域(即還要不斷擴大的建成區)的不動產(包括住房)均價是一個上揚曲線這個大模樣,但是它會使這個上揚曲線的斜率不那麼高,表現得不那麼陡峭,即泡沫少些。這對於整個社會生活來說也是一種正面效應。
中國房地產稅不能照搬美國普遍徵收模式,為什麼?
在可以預見的歷史時期之內,中國要做這個稅制改革不能簡單照搬美國的普遍徵收模式。
美國是見到一平方米就征一平方米,中國必須給出第一單位的扣除,扣除以後調節高端。那麼第一單位扣的是一套房,還是扣人均多少平方米?這可以討論,各有利弊,但一定要堅持「調節高端」這一點,不堅持「調節高端」我認為會毀壞這個改革,因為整個社會會進入不能接受的狀態。
且不說其他先富起來的階層,或希望通過奮斗買套房的普通老百姓,就說咱們體制內的這些官員,他們也不會接受。公務員不受勞動法保護,工作狀態是「白加黑」、「五加二」為常事,辛辛苦苦幹這么多年,房改以後最讓他們感覺心理安慰的是在城市裡有套還不錯的房子,然後現在要對這一套房子征稅,在目前薪資水平下,我估計體制內的官員們首先就會抵觸和反對,他們首先就接受不了。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所以我認為第一單位扣除,是一定要在以後的立法過程中規定清楚的。
小編下面給大家提供有關於2015年最新房產稅計算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房產稅有兩種辦法計算:
一、從價計征的房產稅,是以房產余值為計稅依據。房產稅依據房產原值一次減除10%~30%後的余值計算繳稅。
二、房產稅採用比例稅率,依照房產余值從價計征的,稅率為1.2%。從租計征房產稅。
1、從租計征的房產稅,是以房屋出租取得的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
2、房產稅採用比例稅率,依照房產租金收入計征的,稅率為12%。
3、對個人按照市場價格出租的居民住房,用於居住的,暫減按4%的稅率徵收房產稅。
以上就是北京房產稅開征的一些最新消息,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征房產稅不要緊,關鍵是公平,讓居者有其屋,但願房價會真的藉此降下來。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5-10-22,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領取看房紅包,百元現金直接領
⑥ 幾套房子要開征房產稅
房產稅是中央決定是否允許徵收,地方政府決定是否開征,以及徵收方法。個人覺得兩個可能性!第一、完全不起作用。和以前的調控一樣,老百姓就當多交一點物業費了。第二、作用過份,導致房價下挫,而且是一發不可收拾。這點本人是很擔心的,但是,擔心的不是個人問題(本人同樣為工薪階層),而是中國經濟的問題(當然個人也是這個經濟體當中的一部分)。之前的調控基本無用,我怕就怕在繼續調控的力道把握不好,導致用力過猛,不但摧毀房地產業,更會摧毀中國經濟。為什麼我會那麼想呢?聽我慢慢說。本人在網路知道里這方面的問題觀察了很長時間,發現有一些回答者,和那些被郎咸平教授稱之為「寵物經濟學家」的人一樣,說房產稅好啊,能夠打擊炒房者和多套房的持有者,更有像「黃天聿」之流,把房產稅稱之為「殺富濟貧」的好稅種,這真是滑稽之極,天真無邪啊。首先我想先說說,為什麼中國的房地產會那麼熱,房價為什麼那麼高,其實我想細心的網友都發現了,高的何止的房價啊,從人一出生,破腹產貴不貴?順產也不便宜!;喝奶粉,貴不貴?圖便宜就是三聚氰胺!;上幼兒園,貴不貴?還要徹夜排長隊!;然後讀小學中學,什麼培訓班啊,補習班啊,擇校費啊……其他諸如穿衣,吃大米,汽油,又有哪個是便宜的?我們可以發現,很多人都把憤怒的眼光投入到房地產,但是我們發現,關乎我們的衣、食、住、行、醫療、教育等生活必須的所有東西,都是貴的!而且越來越貴,為什麼會這樣!我覺得這來源於中國經濟的極其不景氣,中國民營企業生存環境過於狹窄,而導致企業的利潤過低,而過低的利潤只會導致三個結果,一是企業產品的品質和技術含量低下;二是從業人員的工資低下!三是大量企業把投資目光投入人們必須消費的產業里來,比如醫葯,比如教育,比如房地產。那麼為什麼房地產會在那麼多昂貴的行業里脫穎而出呢,成為大家所抨擊的重點呢?那要從98年說起!中國在98年後,下崗危機到達最高峰,失業率高,就業率低,當時政府想到的辦法,就是停止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增加商品房的建設,然後讓原本應該買保障性住房的老百姓自己掏錢去買商品房,而在建設房子的過程中,自然會產生眾多就業崗位,就業問題得到緩解,就業率得到報障後,周邊行業(比如鋼筋水泥)就得到發展,就業人數多了,零售業生意就好做了,中國經濟就得到了喘息的時間。然而這樣,必然會產生住房問題。說的通俗點,就是犧牲住房,滿足就業;解決「衣、食」,放棄「住」「行」;把房子,轉化為了一日三餐,拆東牆補西牆!一般國家,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的比例,通常在2:8左右,而我們的比例是反過來的,理由剛才已經說過了,是房子換麵包政策,所以,我們國家幾乎就是全民商品房,保障房很少,,而10年來,國家並沒有利用這寶貴的機會改善經濟,反而利用土地來維持財政,地方政府更是非常依賴土地財政,已經到了欲罷不能的地步,剛好中國在80年代實現了土地國有化,70年後土地還可以在收回繼續賣錢。這才在最近08年的蕭條經濟中東窗事發,大量的實體經濟撐不下去了,轉而湧入房地產,致使房價走高,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那我為什麼說房地產不是治理目前高房價的合理手段呢?首先我們得了解一下,什麼是房產稅,為什麼要收房產稅!所謂稅,就是老百姓在勞動後產生了財富,由於財富來源不止是個人勞動的成果,也有社會給於的勞動機會與環境,所以,將部分財富拿出來與社會共享,這是公平的體現。而房產稅,則是在房產在增值後,拿出部分增值後的財富與社會共享;而徵收房產稅的目的,大部分國家,都是收取商品房的房產稅,用於建造保障性住房的,給於中下階級人群居住,保證人人有房住。包括美國,新加坡,香港等地都是如此。而我們國家,房產稅根本無從說起。理由一、政策只堵不疏。我剛才說了,導致高房價的原因,在於經濟的惡化,企業的生存空間狹窄照成。而治理房價,不管是最近宣揚的「中國式的房產稅」還是之前的限購令,都是屬於大禹治水的「堵」的過程,而事實證明,去年把房地產的「熱錢」通過調控政策趕出房地產後,由於缺乏可靠的投資項目,熱錢經過一番周折後,又回到了房地產,可見是有堵無疏!所以,在現在的環境下,房產稅的出台,根本無法起到調控房價的作用,因為這是屬於治標不治本,況且房產稅還有擊垮中國經濟的風險!理由二、開征房產稅,無房一族未必得到實惠,開征未必有實效。這個理由應該是很充分的,事實上有房一族,在買房的時候就已經納稅了,而且納的稅還很高,也是房產稅,再徵收等於是重復交稅,而發改委明文規定,土地出讓金有10%是必須用於保障房建設,如果按照這個比例計算,再加上房屋轉讓過程中的個人所得稅,是可以達到人人有房住的目標的,但是從去年看來,全國所有省市自治區造廉租房的目標沒有一個地方是達標的,可見地方政府對政策的抵製程度。那麼就很容易分析了,如果是沒錢造保障房,你收稅,為了平衡財富分配,那還算個理由,問題是有錢不造,不去督促地方政府,反而跑來增加賦稅,這合理嗎?老百姓已經面對了極大的生活壓力,生活成本不斷提高,通貨膨脹日益嚴重,而且中國本來就是賦稅最重的國家,幾乎沒有之一,我想請問,再加稅,老百姓吃得消嗎?你增稅,有沒有考慮過在別的地方減稅呢??理由三、加速社會矛盾。有房一族和無方一族會因為房產稅的問題產生對立。理由4:房產稅容易導致中國經濟滯漲。這個後果是非常嚴重的第一、銀行系統很有可能奔潰。第二、中產階級直接被打回成低收入階級,一個國家的支柱,往往不是那些富翁,而是中間的中產階級,一個國家是否強盛,同樣也是看中產階級人數的佔比,如果房產硬著陸,就等於摧毀了中產階級,第三、中產階級被摧毀,會連帶各行各業。那些針對中產階級為消費群體的商家,將不可避免的收到牽連,然後繼續蔓延到其他的各行各業。從此,金融危機開始!以上,就是我覺得現在的中國不存在開征房產稅的條件的理由,我覺得胡亂的治理房價只會亂上加亂。回答樓主的補充問題這個合理避稅很難,首先你完全無法預知北京下一步的徵收方法,故此就無從應對;然後你也必須明白,我們政府的收稅手段可謂是世界領先水平,你很難迴避,換名字這種做法很難奏效,這等於交易,而交易過程中,也是要收取個人所得稅的,如果是贈與,也有贈與相關的稅收。如果名字不是你的,你就不必煩惱了,加入寫的都是你父母中的一個,就非常麻煩了,我認為,最好等到政策出台後再比較一下,到底是交房產稅比較劃算,還是改名字比較劃算
⑦ 房產稅什麼時間開始徵收,怎樣收法
3月1日,將要施行的《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會對你兜里的錢有多大影響?網上有傳言稱,未來10年,房子將是最不值錢的東西,因為隨之而來的房產稅內容會是——
對擁有兩套住宅的家庭,人均建築面積80平方米以上的部分,視為奢侈型住宅消費,每年按市場評估價徵收1%到3%的房產稅,且沒有減除額;
家庭第三套住房,每年徵收4%到5%的房產稅,且沒有減除額;
家庭第四套住房及以上住宅,每年徵收10%的房產稅,且沒有減除額;
取消原《房產稅暫行條例》有關個人住宅可按租金收入12%交房產稅的規定;
所有商業房產,每年按租金收入的12%交房產稅;
家庭僅有的一套住宅,免徵房產稅。
目前商業房產的房產稅確實是按照租金的12%來徵收。正因如此,消息一經網路傳播,就有人信以為真,覺得房產稅真會有那麼高,連邦哥也不得不得不佩服造謠者的能力——假消息里混含真內容,怎能不讓人信以為真?
可是,再高模擬的謠言,也改變不了謠言的事實。Why?原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多次透露過房地產稅改革的初衷,是調節貧富差距,而不是調控房價,並且第二套房應從輕徵收。按照這個目的,上述征稅的規定顯然不符合房地產稅改的初衷,在實際中也缺乏操作的可行性。
如此說來,隨著不動產登記制度越來越成熟,對稅源的控制就會越來越嚴格,這就為征稅提供了極大便利。唯一不確定的就是征稅時間表。賈康此前曾表示,產權登記 2015年很難完成,有媒體報道,2016年城鎮區域要完成不動產登記,2018年全國城鄉全部登記完畢。如果在2016年底之前,全國人大最後審批通過 房地產稅立法,使保有環節也有稅,那麼2017年就是依法執行問題,而不是擴大試點范圍的問題。
也就是說,3月份不動產登記開始後,房地產稅不太可能立馬開征,登記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征稅也不能一蹴而就。坐擁房子無數的「房哥」、「房姐」們,可以未雨綢繆了。
根據賈康和其他稅收政策制定者所說,結合重慶和上海兩地的試點情況,我們可以預期,將在2017年或者更晚時間推出的房地產稅大概有這樣幾個特徵:
一是第一套房基本可以確定免徵。
二是第二套房從輕徵收的可能性很大。
三是享受公共服務越多,征稅越多,一、二線城市房產的稅負將會大於三、四線城市;
四是高檔房被徵收的可能性很大。
五是稅率不太可能像本文開頭提及的謠言那般誇張,為避免增加老百姓稅收負擔,稅率超過3%的可能性非常小。
這個是我在網上看到的報道,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