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看看古代怎麼徵收房產稅
中國古籍《周禮》上所載「廛布」即為最初的房產稅。此說似乎不太准確。廛(chán)雖指古代城市平民的房地,但「廛布」則是西周時期對商人儲存貨物的店鋪所收的費,屬於市稅中的一個名目。
唐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國家大量用兵,按照舊制,諸道軍隊出征,皇帝應優恤士卒,賜予酒肉,士卒本道口糧仍發給其家屬,計月費錢130餘萬緡(緡即串,每串一千文)。由於國庫一時難以供給,於是便課征「間架稅」。徵收方法是:以每屋兩架為間,再按房屋的優劣分為三等。上屋征稅2000錢,中屋征1000錢,下屋征500錢。
「間架稅」徵收過程中,官吏常闖入民宅強計強征。如有隱匿一間不報者,罰杖60,並賞舉報者50緡。這一苛重而欠公平的稅,自然引起老百姓的強烈抵觸。唐興元元年(公元784年),涇原兵受命東征,在長安發生兵變時即提出「不納間架、除陌(對市場交易所得及公私支付錢物所課征的稅)兩稅」的口號,以爭取民眾的支持。唐德宗被迫廢除「間架稅」與「除陌稅」。
清朝明文規定課征房地產契稅。順治四年規定:民間買賣土地房屋者,由買主依賣價每一兩交稅銀三分,由官府在契紙上蓋印為證。
雍正七年規定:每兩納稅三分外,加征一分作為科場經費。契尾加蓋官印後給業主。
乾隆十二年,定契稅之例。凡民間買置田房,由布政司頒發契尾格式於州縣,編列號數,前半部備書買賣者姓名產業數、價格、稅銀。納稅後,填寫以上數字,蓋官印。當面截開,前半部給買主,後半部冊匯送布政司核查。蓋印者為紅契。不納稅無契尾者,按漏稅論罪。稅率:買契9%,典契4.5%。
② 推行房產稅有多不容易,看看韓國就知道了
韓國房產稅其實就是不動產稅。在房產稅徵收之前,韓國已經有了財產稅,比如一套1億韓元以上的住房每年要徵收0.5%的財產稅,不過由於征稅的標的房價不到市場價的50%,所以實際稅率只有0 .2%左右。
③ 海外房產稅大盤點,看看徵收空置稅的還有哪些國家
目前我國復部分大城市住房空置率已接近制或超過國際警戒線。
房屋空置浪費了稀缺的土地資源,造成資源享有的不公平,貧富差距加大。因此,徵收房產空置稅十分必要房產空置稅就是政府為了充分利用資源,而對空置的居民房產進行收取一定量的稅收。
房產空置稅與房產稅並不是一回事,房產稅是保有稅,將對抑制投資和投機房地產產生一定的作用,但作用是有限的。而空置稅是在房產稅的基礎上針對因房屋空置而造成資源浪費的新一種稅收政策。
④ 看看萬惡的資本主義社會是怎麼徵收房產稅的
房產稅主要包括:
(1)契稅。符合住宅小區建築容積率在1.0(含)以上、單套建版築面積在140(含)平方米以權下(在120平方米基礎上上浮16.7%)、實際成交價低於同級別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價格1.2倍以下等三個條件的,視為普通住宅,徵收房屋成交價的1.5%的契稅。反之則按3%。
(2)印花稅。買賣雙方各繳納房價款的0.05%。
(3)營業稅。購買時間在兩年內的房屋需繳納的營業稅為:成交價×5%;兩年後普通住宅不徵收營業稅,高檔住宅徵收買賣差價5%的營業稅。
(4)城建稅。營業稅的7%
(5)教育費附加稅。營業稅的3%
(6)個人所得稅。普通住宅2年之內:{售房收入-購房總額-( 營業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稅+印花稅)}×20%;2年以上(含)5年以下的普通住宅:(售房收入-購房總額-印花稅)×20%。出售公房:5年之內,(售房收入-經濟房價款-土地出讓金-合理費用)×20%,其中經濟房價款=建築面積×4000元/平方米,土地出讓金=1560元/平方米×1%×建築面積。5年以上普通住宅免交。
⑤ 中央突然敲定房產稅,看看你的城市房價會跌嗎
第一,徵收房產稅這事兒,不但板上釘釘,還得快馬加鞭。先是徵收的原則定了: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而且推進計劃也出來了:力爭在2019年完成全部立法程序,2020年完成「落實稅收法定原則」的改革任務。也就是說,傳聞很久的房產稅,大概率2年內完成立法,3年內就有實質性的徵收措施出台!從中央近期的表態來看,這無疑是「長效機制」的一部分,甚至是最有力的一環。
第二,也是更重要的一點,就是中央不僅明確表態要徵收房產稅,而且把徵收標准也明確了。那就是按「房屋評估價值征稅」,適當降低建設、交易環節稅費負擔。「評估值」什麼意思?就是不是你房子面積有多大,不是你買入時付了多少錢,征稅標準是按照當前市場的價格。
這裡面的學問就多了。如果按照居住面積來算,估計三四線城市的財迷們就坐不住了。房子越值錢,評估值越大,要繳的稅也越多。至於你這個房子到底值多少錢,很大可能會按照當地房地產交易中心近期的成交均價來確定,在這個均價上給你打個折,確定計稅基數。再想一想前段時間,銀行放款都要按照網簽價格來定,這可真是一環扣一環啊!另外,到時候肯定會出台免稅面積的相關配套方案,這個面積大概率會由各地方政府決定。
第三,房地產稅的出台,會讓地方政府今後調控更加游刃有餘。之前房價之所以控不住,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地方政府得靠賣土地活啊。所以以往每次調控,各地政府總是遮遮掩掩,風聲緊了就嚴點,風聲過了就松點。要真的沒人買賣房子了,政府財政是會出問題的。等稅制改革、房地產稅出台後,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就會變得合理了。不但在可開發土地越來越少之後,開辟了一條新的稅收收入,還能幫助穩定未來的地價和房價。
中央這個政策出台之後,樓市可能會出現下面幾個現象:
1、房地產稅一定會在短期影響到房價。
之前政府調控樓市一直被大夥所詬病,政策稍微一松就暴漲。出現這種情況,歸根到底還是大家有房價會一直漲的幻覺。大家總覺得,調控政策風頭一過,一切肯定還會回到原樣。
現在不同了,房地產稅的推出,會使得空置捂房等升值的代價越來越大。在這種預期下,「房哥房姐」今後將會拋售手裡的多套房產,減少了這部分投資需求,同時增加市場上房源的供給。這種變化,在短期內必定會改變大家認為樓市會只漲不跌的預期,即使政策鬆了也很難再度暴漲。
2、房地產稅不會改變樓市漲跌的長期趨勢。
歸根到底,稅收對價格起到的是調節作用;決定價格的,還是市場的供需。房地產稅也是這樣。房價長期來看是漲是跌,取決於真正的供需,也就是一個城市的人口、收入,以及貨幣政策。如果一個城市裡,人口凈流入、收入持續增加,貨幣增速可觀,房價必然會上漲。這時候,房地產稅的作用,也就是讓上漲的速度慢一點,幅度小一點。
3、今後的樓市投資,會是一個更加專業和有風險的事情。
今後房價肯定會是一個波動的趨勢,眼睛閉著一把梭追漲就能賺的日子,將會結束了。想要真正賺到錢,需要去研究具體的城市、地段,同時還要考慮政策面、貨幣情況,會是一件更加專業的事情。另外,房地產稅徵收後,房產持有期間也要不斷付出成本。如果趨勢沒踩准,房價只要不漲,是會不斷虧錢的,這也會增加房產投資的風險。
4、樓市大漲不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按照評估值徵收還會導致一個現象——房價暴漲會不符合所有人的利益。原來房價上漲只是影響剛需買房者,現在按照評估價徵收,將會影響我們每一個家庭。房價上去了,全民的稅收都會上升,這是不符合所有人利益的。
再加上上面也說了,今後樓市怎麼走,完全由政府說了算。如果房地產稅疊加嚴厲的限購限貸政策,房價肯定在幾年內不會大漲。
總之,因為房地產稅的出台,今後一二三四線樓市的房價都會被壓制,雖然整體的房價漲跌仍取決於具體的城市和地段,但波動肯定會變得小一些。總擔心錯過最佳買點的剛需,也不用太著急了。
⑥ 房地產稅開征路漫漫 看看外國房產稅都是怎麼征的
德國:多管齊下來 抑制投自機
德國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房產稅,由於對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房地產泡沫心有餘悸,各種類似的稅收名目不少,主要包括土地購置稅、土地稅、二套房稅、收入所得稅、資本利得稅等,這些遏制措施多管齊下,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壓制了炒房現象。
韓國:富人多繳 打擊炒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