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疫情過後,如果你去買房,你會關注哪些方面舉例說明
1、容積率一定要低
容積率過高,對生活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很直觀的表現就是人口密度大,過去過來感覺小區都是人。綠化肯定也不到位,小區的安全安防也很難保證。容積率不高於2.5,綠化率得在35%以上。
2、樓間距大
這個很好理解,樓間距小了以後,感覺樓挨樓,壓抑的不行,當然,通風效果就會差。可能樓層不好的,一天到晚都見不上陽光。因樓盤而已,50米以上的樓間距會比較好。
3、樓層要厚實、達標
這個指標我很有發言權,我們小區的房子,開發商真的是能省則省,首先是層高不夠,再次是層厚度不夠。上面要是裝修的時候裝地暖,砸地板的時候,感覺樓板都能砸踏了。像我喜歡跑步的,疫情期間出不去,都不敢在家裡跑,我擔心樓下提著刀就上門來找我了。把人在家裡都能憋瘋。
4、陽台大一些
陽台大一些的好處很多,可以搬一把椅子坐上面曬太陽,關鍵的還可以在上面種菜,用塑料框子裝上土以後,種上一些時令蔬菜,還是挺不錯的。這次疫情,你就發現家裡能吃的都吃光了,還出不去,采購不成。
這個就不用多說了。物業正規不正規,大家從這次疫情就看出來了。好的物業都是別人家小區的。人家正規小區的物業,這次組織有序,臨危不亂。把小區管理得井井有條,消毒、辦證、測溫、登記、送菜、送證等等,都非常人性化。我記得在汶川大地震的時候,我們在15樓上班。突然之間就感覺樓層的玻璃嘩啦嘩啦的往地上掉,我們還以為這棟樓要倒了,當初根本沒有想到是地震,全公司的人立馬就跑出了公司,從樓道一層一層的往下跑,樓道裡面都是人,到處都是尖叫聲,高跟鞋掉的樓層都是。好不容易到了一樓大廳以後,我們看見的是物業人員分列兩隊,整齊有序的告誡大家不要慌張,當初一下心就踏實了。這就是訓練有素的物業。這是值得尊敬的物業。永遠銘記於心。
⑵ 疫情對你的買房計劃有沒有影響,具體造成哪些影響
總之,疫情地突然到來,打亂了購房的整個計劃,影響了方方面面,更重要地是,打亂了購房的心,買不是,不買也不是,簡直是一團亂麻。
⑶ 疫情過後,房價是否會下跌,回到16年的水平
疫情過後房價不會下跌,但是也不會上漲,因為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跟16年的時候有著很大的區別,所以說我們大家在面臨這種情況的時候,也要保持一種樂觀的心態,因為疫情雖然結束了,但是對房地產的沖擊也不會太大,畢竟每年的人工成本也是在不斷地上漲,房價應該是處於比較緩和的階段了,大部分人內心想的疫情結束後,然後房子沒有人買了,肯定會下降的,其實並不是這個樣子。
房地產的價格更不會回歸到16年的水平,因為這根本就不太現實。
⑷ 疫情結束後,會迎來買房最佳的時機嗎
每個人對於這個買房子也是抱著一個很大的希望的,總認為這個房子可能會是下跌,或者說房子這個價格變得比較便宜一點,其實並不是這個樣子的,因為在疫情結束之後所有的房地產他不可能就說將所有的這個商品房進行一個價格的下調,因為這裡面還要包括人工的一個成本,甚至是這個銷售的成本都要加在裡面。
所以說在疫情解除之後,買房子也是根據你個人的一個需求來決定的,並不是說根據你當地的一個市場來決定的,如果說你不需要買房子,那麼也就沒有必要去花這個錢,如果說你想在這個城市有著一個固定的家,那麼可能就需要買到一些個房子吧,這也是很正常的一種現象。這是根據每個人的需求不同吧,但是如果說存在僥幸心理去買房子的話,應該是不行的。
⑸ 疫情過後房地產走勢將會如何各位打出來我們學習一下。
疫情過後房價可能會漲,因為這次疫情讓很多們明白了沒有房子就回不了家,買房就是他們的首要目標了,所以認為房子會漲價
⑹ 疫情過後,各地房價會如何
疫情爆發後破壞的不僅僅只是人們的健康,還有對於產業經濟的破壞也是不可估量的,而房價受到的沖擊也很大。自從武漢疫情毫無徵兆的爆發後,為了防止病毒的進一步傳播造成更多的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很多地方不得不採取限行的方案,而為了盡早解決疫情,很多的企業也宣布推遲復工日期,直到疫情結束。但是一些企業迫於隱形增長的固定成本的壓力,一直都想要復工,只是這不僅僅是國家不允許的問題,市面上現存的口罩等防護物品也完全滿足不了企業復工的需要。
為了應對現在的經濟困境,已經有房地產企業開始降價打折銷售房地產。比起坐以待斃,這樣的方式雖然在一定的程度上掌握了主動性,但是因為人們購買力和購買慾望的下降,即便是在線上銷售外加打折促銷,房地產行業的經營狀況依然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