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房產證上的面積和實際付錢房屋面積不一樣,怎麼辦
第十四條出賣人交付使用的房屋套內建築面積或者建築面積與商品房買賣合同版約定面權積不符,合同有約定的,按照約定處理;合同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以下原則處理:
(一)面積誤差比絕對值在3%以內(含3%),按照合同約定的價格據實結算,買受人請求解除合同的,不予支持;
❷ 房產證上的產權面積與實際面積不一樣,是什麼原因
房產證上的產權面積與實際面積不一樣是正常的,因為房屋的建築面積比使回用面積大。不答管用於什麼用途 ,面積都方面都是按產權證上的面積為準的。
一般房產證上的產權面積是建築面積,實際面積是沒有那麼多的。另一方面,贈送面積是不屬於建築裡面的是不會寫上去的,一般房產證只能更改產權人的相關信息,其它的信息一般是不予更改的。
建築面積房產證上一般會有套內建築面積和共有分攤面積,二者相加就是所謂的建築面積。
(2)房產證上面積和實際面積相差多少擴展閱讀:
公攤面積:公用建築面積是指由整棟樓的產權人共同所有的整棟樓公用部分的建築面積。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等,以及為整幢服務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築面積,以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❸ 房產證面積與實際購買面積不符怎麼辦
1、按照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的處理。
2、看其與合同約定面積的比例。低於3%,按合同價格結算。如果少了,應退回多收的房款。
3、實際面積比合同約定面積多的,誤差在3%以內的,超出部分按實際增加的面積計算,由業主補交購房款。
4、誤差在3%以上的,業主只追加3%的房款,3%以上部分由開發商付款。
5、如果實際面積少於合同約定的面積,誤差在3%以內的,售房單位按實際減少的面積退款。
6、誤差超過3%,業主有權利要求退房或者按實際減少的面積退款。
(3)房產證上面積和實際面積相差多少擴展閱讀
去年7月,李小莉(化名)通過中介公司與秦池(化名)夫婦簽訂了購房合同,房屋產權證顯示,這套房屋的建築面積為86.41平方米。
由於急於安排父母入住,在看過房後,李小莉便決定購買這套房屋,並與秦池簽訂了購房合同,約定李小莉以350萬元的價格購買秦池名下的房屋。
房屋過戶後,在裝修期間,李小莉就被裝修師傅提醒,這套房屋的面積可能不對。不僅如此,就連同樓的鄰居和物業公司都向李小莉確認了房屋的問題。「我去看了二層的同戶型,確實少了一間房。」
但在李小莉詢問秦池時,秦池表示可能是因為一層的公攤面積大,導致房屋內部面積小,產權證肯定是真的,不會有錯。
李小莉不放心,便委託了專業的測繪公司進行測繪。測繪結果讓李小莉大吃一驚,房屋實際面積僅有67.63平方米,也就是說,她多掏了18.78平方米的購房款。
李小莉隨即向國土局提出了面積更正申請,經測繪,國土局為李小莉換發了67.63平方米的房產證。拿著新的房產證,李小莉要求秦池退還相應房款,但被秦池拒絕。
因認為秦池故意隱瞞房屋面積缺失的事實,造成了重大誤解,李小莉將秦池起訴至豐台法院,要求對方退還購房款差額76萬余元及測繪費。此外,由於中介公司在提供服務時,沒有如實告知房屋情況,違反了忠實義務,故一並要求中介公司退還中介費8.7萬余元。
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葛磊律師認為,對於實際房屋面積與房產證登記面積的差額,如果經實際測算屬實的,應當退還差價。
本案中,房屋管理部門已經實際確認,李小莉所購買的房屋確實存在18餘平方米的面積差額,因此李小莉起訴秦池要求返還購房款差額的請求是正當的。同時,李小莉還可以要求秦池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而對於購房款差額的認定,葛磊律師表示,在二手房交易過程中,雙方將房屋總價拆分成房屋價款與房屋裝修款兩部分是很常見的。而在司法實踐中,法院在審理此類案件時一般會按照房屋總價,即房屋價款與房屋裝修款的總和,來確定違約方所應承擔的賠償數額。
因此在本案中,購房款差價計算的基數應當是350萬元,在此基礎上,按照面積折算,即可算出秦池應當返還的錢款。
對於房屋登記面積與實際面積的出入,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規定,
房屋交付使用實際面積與合同約定面積不符的,如果面積誤差比絕對值在3%以內,只需補足差額款項即可;如果差值在3%以上的,受買人可以解除合同並要求返還房款及利息。
而在我國「房改」政策的施行中,葛磊律師表示,公有住房在分配和購買時,經常會出現過戶的房屋實際建築面積與房產證所登記的建築面積不符的情況。其中包括對一套房屋的部分進行分割並將分割部分並入另一套房屋,或將一套房屋拆分為多戶的情況。
「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是公有住房在根據政策分配或出售給國有單位職工時會根據職工的工齡、級別等因素作為劃定分配房屋建築面積的標准,所以出現了職工取得住房的實際建築面積會與房產證上所登記的建築面積不一致的情況。」葛磊律師說。
針對這一問題,葛磊律師建議房屋產權人在房屋上市出售前,應及時與原有產權單位進行溝通,並會同原有產權單位一起到房屋管理部門申請對房屋建築面積進行重新測繪。
在取得登記建築面積與房屋實際建築面積一致的房屋產權證書後,再進行上市出售,這樣可以避免因房屋面積而產生的糾紛,甚至導致被買方追究違約責任的後果。
❹ 房產證上面積和實際面積不一樣是什麼意思,實際面積70平,而房產證上的面積寫的55平,為什麼呢
商品房一般有兩個面積。
一個建築面積,就是買房時用來算總價的那個面積,版這個面積不但包權括外牆在內,還包括公攤(樓梯、電梯、公共設施等平均到每戶的數據)。
一個市套內面積(也叫實際使用面積),就是內牆皮內、可實際使用的面積的大小。
❺ 為什麼房產證上的面積和實際面積相差很大
房產證
上的面積是建築面積,包括
公攤面積
在內,肯定比
使用面積
大得多。
❻ 房產證上的面積比實際面積小該怎麼辦
可以先請房屋測繪公司對房屋的實際面積進行測量,並出具測繪報告,然後帶房產證和測繪報告、戶口本、產權人身份證到房產登記部門進行更正登記。
我國《物權法》第十九條規定,權利人、利害關系人認為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事項錯誤的,可以申請更正登記。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權利人書面同意更正或者有證據證明登記確有錯誤的,登記機構應當予以更正。
(6)房產證上面積和實際面積相差多少擴展閱讀:
相關內容
建築面積亦稱建築展開面積,它是指住宅建築外牆外圍線測定的各層平面面積之和。它是表示一個建築物建築規模大小的經濟指標。它包括三項,即使用面積、輔助面積和結構面積。
但不一定產權面積大於建築面積有時產權面積還小於建築面積。他的公攤面積少有時就是小於建築面積。
面積范圍
根據《房產測量規范》的有關的規定,房屋產權面積系指產權主依法擁有房屋所有權的房屋建築面積。房屋產權面積由直轄市、市、縣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登記認定。
根據《住宅設計規范》、《房產測量規范》的有關規定,房屋使用面積是指房屋戶內實際能使用的面積,按房屋的內牆面水平投影計算,不包括牆、柱等結構構造和保溫層的面積,也未包括陽檯面積。
根據《房產測量規范》的有關規定,房屋建築面積系指房屋外牆(柱)勒腳以上各層的外圍水平投影面積,包括陽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樓梯等,切具備有上蓋、結構牢固、層高2.2米以上(2.2米)的永久性建築。
面積計算方式
就是實際使用面積,住宅的使用面積,指住宅各層平面中直接供住戶生活使用的凈面積之和。計算住宅使用面積,可以比較直觀地反應住宅的使用狀況,但在住宅買賣中一般不採用使用面積來計算價格。
計算使用面積時有一些特殊規定:躍層式住宅中的戶內樓梯按自然層數的面積總和計入使用面積;不包含在結構面積內的煙囪、通風道、管道井均計入使用面積;內牆面裝修厚度計入使用面積。計算住宅租金,都是按使用面積計算。
一般計算公式:建築面積/1.33(板樓)或1.44(塔樓)=使用面積!
(一)面積誤差比絕對值在3%以內(含3%)的,據實結算房價款;
(二)面積誤差比絕對值超出3%時,買受人有權退房。買受人退房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在買受人提出退房之日起30日內將買受人已付房價款退還給買受人,同時支付已付房價款利息。
買受人不退房的,產權登記面積大於合同約定面積時,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含3%)部分房價款由買受人補足;超出3%部分的房價款由房地產開發企業承擔,產權歸買受人。
產權登記面積小於合同約定面積時,面積誤差比絕對值在3%以內(含3%)部分的房價款由房地產開發企業返還買受人;絕對值超出3%部分的房價款由房地產開發企業雙倍返還買受人。
❼ 實際面積比房產證上大
如果我沒說錯的話你說的房子應該是商住兩用房,不是純住宅房,商住40年,宅住70年,實際面積比房產證上的面積大,足以證明房子性質不是純住宅,影響以後的使用
❽ 為什麼房產證上的面積和實際面積相差很大
還有的是附加面積,比如公共走道,陽台,開發商在賣房的時候有時候都不是按照回實際面積介紹的,他算面積,答全是算的附加值,附加值算多了面積自然就多,沒有哪個開發商那麼傻,如果都按實際面積,會少算好多錢,習慣就好,現在的房子都這樣子,百姓是占不到便宜的,用通俗的一句話說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❾ 房產證與實際面積的誤差
按照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的處理。
看其與合同約定面積的比例。低於3%,按合同價格結算。專
3%。
如果少了,應退回多收的房屬款.
實際面積比合同約定面積多的,誤差在3%以內的,超出部分按實際增加的面積計算,由業主補交購房款。誤差在3%以上的,業主只追加3%的房款,3%以上部分由開發商付款。如果實際面積少於合同約定的面積,誤差在3%以內的,售房單位按實際減少的面積退款。誤差超過3%,業主有權利要求退房或者按實際減少的面積退款。
❿ 房產證面積與實際面積不符怎麼辦
房產證面積與實際面積不符可以申請辦理更正登記
根據《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第七十九條:權利人、利害關系人認為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事項有錯誤,可以申請更正登記。
利害關系人申請更正登記的,應當提交利害關系材料、證實不動產登記簿記載錯誤的材料以及其他必要材料。
不動產權屬證書或者不動產登記證明填制錯誤以及不動產登記機構在辦理更正登記中,需要更正不動產權屬證書或者不動產登記證明內容的,應當書面通知權利人換發,並把換發不動產權屬證書或者不動產登記證明的事項記載於登記簿。
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無誤的,不動產登記機構不予更正,並書面通知申請人。
第八十一條 :不動產登記機構發現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事項錯誤,應當通知當事人在30個工作日內辦理更正登記。當事人逾期不辦理的,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在公告15個工作日後,依法予以更正;但在錯誤登記之後已經辦理了涉及不動產權利處分的登記、預告登記和查封登記的除外。
(10)房產證上面積和實際面積相差多少擴展閱讀
權利人申請更正登記的,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不動產權屬證書;
(二)證實登記確有錯誤的材料;
(三)其他必要材料。
利害關系人申請更正登記的,應當提交利害關系材料、證實不動產登記簿記載錯誤的材料以及其他必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