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二手房產權面積比實際面積小很多會有什麼問題呢
不會有什麼問題的。
二手房交易涉及到面積的稅費一般都是交易手續費用。這個稅費是按照房產證上的面積來計算的,和房子的實際使用面積無關。
房產證上的面積小於實際的使用面積,一般存在於復式住宅,或者是別墅類型的住宅,有時候有些普通住宅開發商附送面積也有可能產生這種情況。
「二手房」由於大多是隨著住房商品化才成為個人消費品的,「身份」比較復雜,了解其產權狀況非常重要。特別注意的是,產權有糾紛的或是部分產權(如以標准價購買的公有住房)、共有產權、產權不清、無產權的房子,即使房子再好也不要買,以免成交後拿不到產權證。
(1)二手房如何檢查房屋面積擴展閱讀:
今年9月,何女士通過一家房屋中介,以29萬元的價格,買下了這套位於菏澤市區曹州路信息工程學校家屬院的二手房。很快,菏澤市牡丹區房管局為何女士辦理了過戶手續,房產證上顯示,房屋地址為這個家屬院的3號樓2室,建築面積為74.91平米,房子建成於1998年。
但是入住不久後,何女士在繳納燃氣費、水電費的時候卻發現了一個小問題,交費地址是2號樓2室,3號樓變成了2號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何女士立馬找到了房屋中介。
中介說,可能是物業把樓號標錯了。這個解釋並沒有打消何女士的疑惑,她隨後來到牡丹區房管局進行查詢。這一查詢,對於何女士來說無異於來了個「晴天霹靂」。
3號樓2室的房屋產權竟然有兩個「主人」,一個是何女士,另外一個是姓董的一個人。而何女士現在所居住的2號樓2室,房屋信息上「戶主」一項卻是空白,這個意外的發現著實兩口子驚著了,難道自己被人騙了?
何女士房產證上所對應的房屋位於她實際入住房屋的南側,不同樓號,不同單元。在發現房屋產權信息與自己所住房屋不符後,何女士讓牡丹區房地產測繪大隊出具了2號樓2室的分層分戶平面圖。
而這份平面圖顯示的卻是:房屋建成於1993年,面積僅為60.93平米,與房產證上的信息相比,不僅面積小了近14平米,房子也老了5歲。
自己花盡積蓄買的房子,莫名其妙少了14個平米,這無論換成誰都接受不了,那麼,到底是房產證上的信息出了錯兒?還是何女士買錯了房呢?這消失的14平米,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呢?
12月14號,記者與何女士一同來到菏澤市牡丹區房管局。說明來意後,房管局工作人員調取了何女士房屋產權的所有信息。記者發現,這套房子為房改房,最初的業主為張某,2013年,張某把房子賣給了何女士的上任房主汪先生。
房管局工作人員解釋說,在辦理過戶手續時,由於張某提供了錯誤的房屋信息,才導致房產證出現了錯誤。雖說業主提供了錯誤的信息,房管局在為他們辦理過戶的時候,難道就沒有進行核實嗎?
這位工作人員給出的解釋是:這個樓已經在2012年測繪完了, 也就是說電腦上已經有這個信息了。汪某來申請的時候,他申請的又是3號樓,所以房管局輸圖的時候,就不用上現場去了,就已經有數據了,不用再採集數據了。
原來,正是基於這個原因,何女士所買房屋才莫名其妙少了14平米。多付了14平米的房款,再加上5年的房屋折損,何女士感覺很虧,不過事到如今,房子是沒法更換了,何女士只想修改房屋信息,討回自己的損失。那麼,在這件事情中,誰應該承擔起這個責任?相關各方,又都是怎樣一個態度呢?
房管局表示會修改房屋信息,但至於應該由誰來承擔責任,並沒有作出回應。而房屋中介的工作人員說,房屋信息出現問題,他們能做的就是積極與原房主協調。而上一任房主汪先生也表示,何女士提出的6萬塊錢的損失賠償,他是不會承擔的,他只願意退個三五千,多了就沒有了。
那麼,何女士的損失到底該由誰來承擔?這幾方到底誰的責任最大呢?有律師認為,這裡面,牡丹區房管局顯然存在嚴重的失職行為。
㈡ 二手房買賣中面積發生誤差怎麼辦
在二手房買抄賣中,除非雙方在合襲同中有明確的約定:「該房屋按照具體面積計價,出現面積誤差參照新商品房買賣面積誤差解決方式解決。」否則購房人不能要求退還面積差價款。
根據目前的二手房交易習慣,二手房買賣雙方一般都會親自到實地看房。買賣雙方對房屋的實際情況包括面積情況都非常清楚。所以一般情況下,二手房都是按套計價,並非按每平米單價出售,因此不存在補交面積差價款的問題。
在購買二手房的時候一定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避免不必要的糾紛:
1、核實房主身份信息及房產證;
2、到房產交易中心查詢待售房屋的情況;
3、核查待售房屋的租賃情況;
4、搞清戶口問題;
5、重視違約責任的約定。
㈢ 買二手房,去看房時,需要注意哪些細節
買二手房看房注意事項有哪些?
看房分為兩大部分,分別是房子自身情況和房子周邊的情況。
看房要注意五點:
1、房屋性質。一般有普通商品房、經適房、商住房等,相應的土地年限為70年、50年或40年。普通商品房交易比較純粹;商住房不涉及限購,但首付比例、貸款成本、稅費較高;經適房上市交易需要繳納土地收益金。
2、查看房屋產權時間。滿五唯一的普通商品房交易成本最低,如果無法做到滿五唯一,那麼購房者還需承擔一部分個稅或增值稅。
3、看房子所處的位置。樓層要優先注意,如無特殊需求,最好不要選頂層和一層的房子,看看牆皮是否有滲水的痕跡。
4、房屋居住成本。主要體現在水電費、燃氣費、物業費、暖氣費等方面。北方城市郊區的房子有可能是小區自供暖或地暖,相對於市政供暖,小區自供暖成本較高,地暖成本最高。
5、房子質量問題。除了房主和中介說的之外,購房者要仔細核實,現場查看是必要的,最好也去該小區的網路社群里了解相關情況。
看房子周邊有五點:
1、看房的時候,注意了解小區周邊是否有高壓鐵塔、加油站等高輻射和較危險的公共設施;如果房子臨街、臨鐵路、臨地鐵,還需注意噪音問題;小區周邊如果有垃圾站或貨運站,夜間或許有噪音問題。
2、小區停車問題。有的老小區沒有地下車庫,地上停車庫又不夠,停車問題比較突出。
3、小區的物業服務水平。安保情況最能反映物業服務水平。
4、周邊交通。小區周邊的交通狀況要仔細考察,特別是每天上下班的必經之路。
5、周邊的配套。學校、醫院、超市等必要的生活配套不能少。
看房有下面幾個小技巧
1、不看白天看晚上
入夜看房能考察小區物業管理是否重視安全、有無定時巡邏,安全防範措施是否周全,有無攤販等產生的噪音干擾等。這些情況在白天我們是無法看到的,只有在晚上才能得到最確切的信息。
2、不看晴天看雨天
下過大雨後,無論業主先前對房屋進行過怎樣的「裝飾」,都逃不過雨水的「侵襲」,這時候房屋牆壁、牆角、天花板是否有裂痕,是否漏水、滲水就能一覽無遺。尤其要格外留意陽台、衛生間附近的地板,看看有沒有潮濕發霉的現象。
3、不看建材看格局
購買房屋最好是看空房子。因為空房子沒有傢具、家電等物遮擋,可以清晰地看到整個房子的格局。理想的格局是打開大門從陽台進入客廳,然後是餐廳、廚房、卧室。如果客廳的門直接面對卧室,則私密性比較差。好格局的房子應該有效地把各種功能區分開來。如宴客功能、休息功能等。
4、不看牆面看牆角
查看牆面是否平坦或潮濕、龜裂,可以幫助購房者了解是否有滲水的情況。而牆角相對於牆面來說更為重要。牆角是承接上下左右結構力量的,如發生地震,牆角的承重力是關鍵,而牆角嚴重裂縫時,漏水的問題也會隨時出現。
另外,北半球的冬天光照較少,冬季看房可關注採光,觀察有無障礙物遮擋,以及光照時間是否足夠。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12-28,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查看更多房產信息
㈣ 房屋面積有誤差,新房二手房應該這么處理
在購買房子的時候,其實大家都面臨著很多的問題,因為購買房子是一件比較大的事情,因此很多的人都非常的在意。不過,大家在購買房子之前都會認真的去了解房子的面積,有很多的房子,在最開始的時候,告訴你的面積和它的實際面積其實是有著很多的差距的。
而現在在法律的規定之上,大多數都有兩種情況,一種就是根據面積誤差比的絕對值來進行判斷。如果說是小於3%的話,那麼就按照現實面積去結算房款,實施多退少補的一個政策,但如果說是最後購買的面積,它的誤差比絕對值大於3%的話,那麼購買房子的人就有權利將這個房子退掉。也就是說你在購買這個房子之後發現它的誤差比較大的話,可以實行退房這一項權利。
㈤ 二手房交易的時候是根據房產證的面積還是實際面積的
二手房交易涉及到面積的稅費一般都是交易手續費用!
這個稅費是按照房版產證上的面積來計算權的,和房子的實際使用面積無關!
房產證上的面積小於實際的使用面積,一般存在於復式住宅,或者是別墅類型的住宅,有時候有些普通住宅開發商附送面積也有可能產生這種情況!
㈥ 二手房的建築面積怎麼算
或許你知道房子有建築面積和實用面積之分,但是你知道哪些算建築面積哪些不算嗎?如果二手房買賣面積與房產證面積不一致,由誰承擔責任呢?知其然未必知其所以然,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下。
在二手房交易過程中,看房環節是雙方達成意向的關鍵。然而賣家有必要了解,二手房買賣一般都是以房產證上記錄的建築面積為准,或許您家雖然空間很大,但也不能全算在建築面積內。
那麼不算做建築面積的空間主要有哪些呢?
(1)突出牆面的構件、配件和藝術裝飾。比如柱子、垛、勒腳、無柱雨篷、台階等。雖然一些藝術裝飾品能為房子帶來美感,但是不能計算為建築面積。
(2)室外爬梯。如果室外爬梯是用來檢查諸如消防設備一類專用的,一般也不能算建築面積。
(3)房子之外的其他建築物。其中包括:獨立的煙囪、油罐、水塔、煙道、貯油池、貯水池、園庫、貯倉、地下的人防設施等。
(4)建築物內外的操作平台。如建築物外屋頂的水箱。單層建築物內分隔的操作間、控制室、儀表間等。
如果二手房買賣面積與房產證面積不一致,由誰承擔責任呢?
(1)約定面積和單價
在二手房交易過程中,買賣雙方一般遵循意思自治原則,即交易雙方在二手房買賣合同中如果有明確的約定:「該房屋是按照具體面積計價,出現面積誤差參照新商品房買賣面積誤差解決方式解決。」或者約定其他解決方式,則按照約定方式解決。
(2)按套計價
如果二手房買賣合同中並沒有約定單價,或是約定為「房屋面積以房產證為准」等內容,一般情況下認定為買賣雙方房屋交易是按套計價。這是因為根據目前的二手房交易習慣,二手房買賣雙方一般都會親自實地看房,雙方對房屋的面積情況應事先了解,因此對一方當事人在交易後要求補交面積差價款的,一般不予支持。
在二手房交易過程中,買賣雙方一般關注的重點為單價與總價,而談到面積也會過度相信購房合同或房產證上的數字,而對真實的房屋面積往往關注不夠,如果交易後期出現實際面積、產權面積有相差,就十分容易產生紛爭。
對買方而言:對房屋面積的了解,應不僅限於賣方手中的購房合同,也不僅限於房產證上的登記面積,進行簡單測量是很有必要的;對賣方而言:交易前對房屋的真實面積進行測量能成為交易的依據,了解產權證或實測面積的前後差異,不僅影響定價,同時也會給自己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11-17,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買新房,就上搜狐焦點網
㈦ 通過中介買了一套二手房,現在中介告訴我房子實際面積比合同上寫的面積少十五平米,請問如何處理
要求退不足房屋面積的價款,也可以也可要求退房。也可起訴至法院要求法院判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㈧ 賣二手房,是按房產證上的建築面積算,還是實用面積應有哪些特別注意的事項
以房產證上的面積來操作的。
賣方注意事項:
1、合同條款的解讀;
2、買方版購房條件(限購政策權、貸款還涉及個人徵信);
3、房屋附屬設施:家電、家居、車庫、車位的歸屬;
4、產生的物業費用時間以及歸屬;
5、交易稅費的歸屬。
流程:
草簽、網簽、資金託管、貸款(全款)、貸款下發、過戶、繳稅、領取新產權證、領取房款、物業交割。各地流程不統一,但以上都是需要做的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