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二手房買賣,客戶給價,房東很容易就答應了,該怎麼跟客戶說
和客戶說房東價格沒什麼問題了,要求當面聊一下細節問題,然後確定好雙方時間一起出來就可以簽合同了。
② 二手房談判價格需要注意什麼
房價在二手房買賣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那麼在購買二手房時,怎麼跟對賣家談判價格呢?華律網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供您參考!
1、影響房價的因素有哪些?
(1)樓層。如果是多層住宅,則3至4層單價最高,2、5層次之,底層和頂層又次之。如果是高層或小高層,7至9層的價格可作為基準價,往上則貴,往下則便宜,每層價格差在50至150元左右。在同一層里,中間套的價格往往作為基準價,東邊套即東南向最貴,差價在3%左右,而西邊套即西南向其次,差價在2%左右。同一個小區的房子,景觀差異是不可避免的,一般來說朝中央庭院的房子安靜而且空氣好,售價最貴;朝大路的房子嘈雜而又空氣差,售價最低
(2)房屋面積。一般來說100平方左右面積的房屋是最走俏的,也是最適合三口或四口之家居住的,而面積過大的房子因為總價制約了消費者的購買能力,所以並不好銷。因此,面積在200平方以上的房子,在一定情況下單價應相對低一些。但是,躍層式的房子因為格局優勢或贈送露台,所以定價可參照基準價。
(3)戶型。除了有明顯的缺陷的戶型,一般只要有一個朝南的主卧室,客廳採光、對流好的,都是可以賣個好價錢,同時,帶明衛的比帶暗衛的值錢;客廳、主卧開間大的比開間小的值錢;面積緊湊實用的相應更貴等等。因此,無論是賣房者還是買房者都要記住千萬不要信口開河,要在充分衡量房屋的各種條件後,再敲定適當的房價,以保證房屋的正常成交。
(4)隨房贈送物品。業主換房或移民後會重新購置新的家私電器,所以用過的家私電器便隨房一起打包,隨房物品是可以作為購房談價的條件,但購房客戶是否可以接受是比較難定的,所以定價前要考慮好贈送物品的價格。
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濫竽充數,一些過時物品在房內不但影響房屋賣相,還會帶來不好的反映。所以,業主應先了解市場走向,衡量後再做決定,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多向幾家中介了解情況,因為中介在三級市場的專業性和地位是有一定可參考性的。
2、二手房買賣價格談判過程中的重點
(1)摸清市場走向(平時多積累);
(2)判斷雙方中的弱勢方(根據市場、心理,聯合強勢功弱勢);
(3)盡量避免買賣雙方直接面談(先解決大爭議如價格,最後面談細節);
(4)心理拉鋸戰;
(5)介紹目前進展;
(6)做好重點問題記錄;
(7)控制局面,避免爭執;
(8)提成折中或交換方案;
(9)磋商不成,約下次面談。
3、怎麼進行談判?
首先,確定自己所能承受的最高房價。上家在掛牌售房時,也會有一個心理價位。因此,掛牌價往往高於上家的心理價。如果下家在看房過程中,不經意地通過語言、表情等流露出對此物業有極大興趣,上家往往會抓住這點乘勝追擊,咬住價格不放鬆。
其次,摸清上家的底細和心態。了解上家出售房屋所得款項擬作何用途。如果上家急於出售換取現金,或者,上家必須在幾天之內賣房,愈接近上家的賣房期限,上家就越急於出售。在此時議價,將對下家殺價非常有利。否則,價格很難談攏。
最後,注意多收集所要談判的物業的相關資料。下家在談判前可以先做實地考察,詳細了解物業的建築和裝修質量、小區的交通、物業管理、配套設施是否齊全,房屋在設計或規劃中是否存在不足和缺陷等問題。等到正式與上家談價格時,下家可以把所了解的該物業的這些不足之處,不失時機地亮給上家。此舉讓上家明白,你已經為此做了最充足的准備,只有他讓出多少個「點」,才有把你留住的可能。
③ 買二手房如何跟業主談價格
如果購買二手房是通過中介買的話,是可以讓中介去談價格的。
④ 如何讓房主降價二手房怎麼談
經常溝通想買,但是價格稍微降點就可以了。可以從房子存在的瑕疵說出來,這些後期都要花費很多時間和金錢去弄;房子的中介費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希望互相諒解下
⑤ 買二手房,怎麼和房東談需要注意些啥
房東有意思要賣可以談,從年限,面積,金額,手續,有沒貸款,這些方面談起。
1、核實賣方的身份。如果是個人,看他的身份證;如果是單位,到工商局看它的檔案資料;如果賣方有代理人,看他有沒有經過公證的授權委託書。
2、到房管局查驗賣方的房產證。看該房屋是否有房屋共有權人,如果房屋為多人共有,則須賣房人提供所有共有人的身份證件及同意出賣房屋的書面文件;如是夫妻共有財產,是否經過賣方配偶的書面同意;如果房屋已出租,則須賣房人提供承租人同意出售的書面意見;如果房屋已被抵押,則須賣房人提供抵押權人同意房屋出售的書面文件。
3、如通過房屋中介購房,購房者要選擇正規的、有一定信譽度的中介機構,必要時可查閱中介機構應具備的"兩證",一為工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二為房屋土地管理局頒發的中介代理資質證書。
4、仔細核對賣方身份證或工商檔案中的名稱與房產證上的房屋所有人是否一致,原則上是一個字也不能錯。
5、如購買公房,須了解所購公房是成本價還是標准價,標准價購買的公房在出讓時須按成本價補足費用。由於公房原單位對公房一般都保留優先購買權,因此,應要求賣房人提供單位放棄優先購買權的書面意見;另外,軍隊、醫院、學校的公房,由於其特殊性,在沒有取得單位同意的情況下,一律不得出售。
6、如果所購房屋是已購公房或經濟適用房,還須賣房人提供政府部門對其上市交易的批准書。
7、如果了解到欲購房屋屬於下列幾種情況,則千萬不能購買:已列入拆遷公告范圍的房屋或被國家徵用的房屋;被人民法院或行政機關依法查封的房屋;屬違法或違章建築的房屋;存在產權爭議的房屋。
8、對房屋質量及其他配套主設施的審查。在這一環節,購房者除對房屋戶型、結構、用材等較直觀的方面進行查看外,還須進一步了解有關供用電情況、水質、水壓、煤氣、供暖、管線走向等細節;了解物業公司提供的服務項目及收費標准。
9、關鍵性承諾應體現在房屋買賣合同當中。交易雙方當事人對房地產管理部門申報的成交價明顯低於市場價時,或者以所購房屋進行抵押貸款時,要對所購房屋進行評估;簽約過程中應特別注意,對交易的任何關鍵性約定或賣方的任何承諾均應體現在合同中,不能以口頭約定代之,因為口頭約定在一旦發生糾紛時則無法舉證。合同的必備條款主要包括:房屋面積及附屬設施、價款及給付方式、土地使用年限、房屋交付期限、違約責任等;如果選擇了按揭貸款的付款方式,則須按照規定辦理貸款手續。
⑥ 如何確定二手房的價格,購買二手房時如何砍價
二手房交易雙方都是個人,並非開發商,談價的空間較大。可以打探業主賣房動機。同時專,也要了解屬市場狀況。購房者對市場越了解,越能掌握想要購買地段房子的價格區間,容易識破賣方的定價破綻;對賣方越了解,越能有針對性的砍價。例如賣方急於出售房屋,購房者選擇全款支付議價較為容易。
要注意二手房過於低價時,是否存在房屋問題。
⑦ 要買二手房,跟房東談判需要注意什麼
一、搞清售房者的身份
很多售房者打著產權所有人的旗號,其實並不是真正的房主,購房者往往因為一時疏忽就上了當,所以一定要注意搞清楚售房者的身份。
購房者在選定房產後要同轉讓人協商轉讓價格,並核對售房者的身份證和房產證上的「房屋所有權人」是否一致,如果房屋有多個共有人,需要全體共有人共同簽訂房屋買賣合同。
二、實地查看房源
很多人在購買二手房時,都不注重實地看房環節,總覺得太麻煩,其實這是不對的,只有實地看房後才能知道這間房子是不是真的合自己心意,還能發現售房者隱瞞的質量問題。所以,購房者在看房的同時,應詳細得考察房屋細節,核實中介公司、廣告媒體以及互聯網提供的房源信息的真實性。
三、核實房屋產權
在看房屋產權證時,最好到房地產管理部門查驗房產權有沒有瑕疵,即產權是否完整、有沒有抵押、房改房是否符合上市條件以及產權單位是否存在限制出售約定等,確保房屋的產權沒有問題再進行交易。
四、明確戶口遷移的時間和條件
簽訂合同時要把戶口遷移的問題書面說清楚,不能模糊了事,因為房屋交易一旦戶口發生糾紛,處理起來非常復雜。戶籍的遷入和遷出均歸公安機關管理,不屬於法院的受案范圍,而公安機關在處理戶口糾紛時,又受到戶籍政策的限制,所以糾紛往往無法得到解決為了避免這種情況,還是提前明確為好。
五、保留過程中的費用清單
購房者買二手房時需承擔的費用包括房款、中介費以及相關稅款,要記住的一點就是,在繳納費用過程中要保留費用清單和發票,以便以後查對,同時還可以作為證據使用。
六、避免全權委託中介
很多購房者怕麻煩,往往全權委託中介幫助購買二手房,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做法。因為不良中介很可能會吃差價,這會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因此,在委託中介時不可全部放權,關鍵的權力應該掌握在購房者自己的手中。
依據我國《合同法》及業務實踐,下列內容在一份二手房銷售合同中是必不可少的:
一、當事人的名稱或姓名、住所。
二手房買賣合同。
這里主要是搞清當事人的具體情況、地址、聯系辦法等,以免出現欺詐情況;雙方應向對方做詳細清楚的介紹或調查;應寫明是否共有財產。
二、標的。
同時還要寫明房屋產權歸屬(要與第一條銜接);原售房單位是否允許轉賣;是否存在房屋抵押或其他權利瑕疵;是否有私搭亂建部分;房屋的物業管理費用及其他交費狀況;房屋相關文書資料的移交過程。
三、價款。
及付款時間約定。一般新建的商品房及預售的商品房都是按所買賣房屋的建築面積來計算房屋的價格,即約定每平方米建築面積的售價為多少元,然後用單價乘以建築面積來計算房屋所需支付的價款。舊房的買賣有時就直接約定每套房屋或每幢房屋所需支付的價款。
在合同中一般要列一個付款時間進度表,買方按該進度表將每期所需支付的價款交付賣方。
四、履行期限、地點、方式。
這里主要寫明交房時間;條件;辦理相關手續的過程;配合與協調問題;雙方應如何尋求中介公司、律師、評估機構等服務;各種稅費、其他費用如何分攤;遇有價格上漲、下跌時如何處理。
五、違約責任。
這里主要說明哪些系違約情形;如何承擔違約責任;違約金、定金、賠償金的計算與給付;在什麼情況下可以免責;擔保的形式;對違約金或定金的選擇適用問題 。
六、解決爭議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