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房价走势 > 房价为什么如此高

房价为什么如此高

发布时间:2021-02-10 02:25:52

㈠ 中国的房价为什么那么高

我们所谓的房价高,其实就是一线城市(例如北上广)和核心城市(例回如南京重庆)房价高。

一线答城市(例如北上广)和核心城市,全国一共能有多少个,全国不超过20个,而中国富人有多少,都去那里买房子,自然把房价推高了。

而一线城市周围的房价根本就不高。举个简单例子,上海市里房价好几万,但是昆山只有1万,杭州好几万,而湖州只有几千,南京好几万,而马鞍山只有几千,而他们之间,用高铁少则15分钟,多则也就半个小时。

其实在马鞍山居住,在南京工作是很正常的事,但是为什么不能这样,原因有以下几个:

1、既得利益者反对。

2、我们在北京买房子,真正要享受的不是10万元一平的房子,而是北京的教育、医疗等等。我在马鞍山买房子,只能享受马鞍山的教育医疗,而无法享受南京的。

所以北京必然房价高,你是河北考生,自然享受不到北京的分数......

这就是中国房价高的根本原因。说白了,为了自己活得久(医疗)、为了下一代(教育)!

㈡ 房价为什么这么高,根本原因是什么

城镇土地并不稀缺,一到春节,还不是一座空城?越来越多地农村人是涌向了城市,但是也只是工作,不要想的太多,房价并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实际上买房的的人并没那么多,越来越高原因:
一是国家政策。某种情况来说,现在的情况只不过是国人,简单效仿西方对房地产发展过程,国家对经济的中存的问题没处理好的缘故。
二是农业和重工业这大核心产也快速消失,注重股票、基金等等的虚假经济,股票和基金的运用不是西方国家一般,大偏离了本身的定义,因此产生了很多畸形的经济问题,经济澎胀。如骗人集资而卷走的事件屡见不鲜。
三是国家大力发展公路、铁路和飞机场等的基础设施,造成钢筋、水泥供一直处于不应求,造成价格过高,也是其中一个原因,其它原因还有泛滥的地产行业等等情况,造成了所畏的一般概念的建筑成本高。
四,房子的实际价值不高,定价虚高,已到有‘有价无市’,即有价格没人买,就像把一个鸡蛋卖到1亿元那样的不切实际。
目前房地产大部分买房的人,其实入住的应该在20%—35%,空置房子可想而知,而一般房子寿命只有70年,商业房20-50年,中国每年那么多房子空闲着,不用多久将都是危房,只能说,一起见证这种迟早会崩溃的实体经济的。

最终大概会是以一场经济泡沫为结局。

㈢ 现在房价为什么那么高

中国房价之殇,其实保障房的缺失赋予了商品房这种金融商品一个硬性消费的强大支撑力,导致商品房价格过高。

如果听起来难懂,我就给你打个比方,车

一般人出行,通常是坐公交,租车,打的,或者电瓶车自行车等方式,只有有钱人才能自己买车,如果我是一个中产阶级,稍微有点宽裕,可能买辆差一点的车,几万块钱,加上每年养车1万5,大概5年的成本是三万多块钱,在一般的二三线城市,出行是比较方便的。如果我觉得买车不划算,每天打的的话,平均一次10元钱,一年可以打三千次的士。这样作为我本人来说,选择性比较强。
但是如果有一天,的士公交都被取缔了呢?要坐车只能买车了,后果会怎么样?后果肯定是汽车的售价水涨船高,因为你的出行是离不开汽车的,除非你提早1个小时出发上班,否则你就只能买车,那汽车的售价可不是调控就可以调住的哦。

我们的房地产市场就是那么一个原理。
住房分两种,第一种是保障性住房;第二种是商品房。
保障性住房是政府用国家的土地,建造的房屋,一般又分为经济适用房、廉租屋、公租屋、棚改房等等。居住人没有对房屋的所有权,居住价格也相对便宜,经济适用房的价格,一般国家设定为当地人均年收入的六倍,但是不能转卖,要卖也是能原价卖还给政府。保障房的建设,其目的是为了达到人人有房住的目标,这也是一个正常政府的基本义务(保证公民的衣食住行教育)。
商品房则是另外一种概念,商品房的所有人拥有房屋的所有权以及土地的所有权(在中国例外,是土地使用权),私人房屋及私人土地的升值后带来的财富也由个人拥有(产生财富后纳的税称之为房产税),所以,商品房是一种典型的金融产品(这里请注意,为什么炒大蒜是违法的,炒房子是合法的,就是因为大蒜不是金融产品,然而商品房是金融产品),是一种很正常的投资渠道。

那么搞清楚了商品房和保障房的差别,我们在来说说商品房和保障房之间的关联。
刚才我提到了房产税,没错房产税正是连接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之间的关键点。
政府为了达到居者有其所的目标,就必须为中、下产阶级的人建造保障房,(首先给你住的地方,然后再由你自己决定,是要多努力赚钱买商品房,还是赚多少花多少潇洒走一生,你自己决定)那么政府造保障房的资金怎么来?当然是房产税了!
那么什么是房产税呢?可以这么理解,商品房的所有者,因土地的增值,而得到的利润当中,缴纳部分的税。
而缴纳房产税本身不会对商品房的所有者带来任何不利的影响,因为土地增值了,有钱赚了才达到纳税的标准,所以商品房的所有者会很愿意纳税给政府,而政府索取了房产税后,就有这个资金去建造保障房。所以,在一般国家的一般情况下,保障房和商品房是个共生的关系,商品房的价格越高,保障房的建设就越完善,而且还不单单收益的是保障房的建设,房产税还被用于地方治安和教育事业。所以毫不夸张的说,合理的征收房产税,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居住环境。
但是这是一般的情况,中国情况特殊,是不适合房产税的,因为其他国家征收房产税的目的不是让商品房的房价跌,而是让商品房的房价涨,再拿涨的部分取出税来补贴保障性住房,而中国目前是要让商品房的房价不涨,所以中国还没有达到征收房产税的先决条件。
中国房地产的现状和形成原因。
刚才说道保障房和商品房是个共生关系,然而在中国则比较特殊。不同的国家,保障房和商品房的比例各有不同,有的是8:2的比例,有的是9:1,但是有个基本点,就是先有保障房的前提,然后有商品房的市场,但是中国却是相反的,保障房比例是1,商品房是9。
那么为什么我们国家的保障房会那么的少呢?
我们应该都记得,现在的80后,小时候和父母居住的房子,很多都是单位里分的。这个分的房子,就是保障房,在我们小时候,保障房的占比足有90%。但是现在基本上都没有了。为什么呢?
那要从98年说起!
中国在98年后,由于改革开放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这里可以详细查阅网络:下岗),下岗危机到达最高峰,失业率高,就业率低,当时政府想到的办法,就是停止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增加商品房的建设,然后让原本应该买保障性住房的老百姓自己掏钱去买商品房,政府拿了土地出让金后,再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把城市美化好后,再进行招商引资。而在建设的过程中,自然会产生众多就业岗位,就业问题得到缓解,就业率得到报障后,周边行业(比如钢筋水泥)就得到发展,就业人数多了,零售业生意就好做了,中国经济就得到了喘息的时间。然而这样,必然会产生住房问题。
由于保障房的建设停滞了,商品房的刚性需求则日益凸显,而商品房也是一个金融产品,将一个金融产品赋予强大的刚性需求,其结果是非常恐怖的。我刚才说过了,商品房本身就是一个金融产品,不同于炒绿豆,炒大蒜,绿豆大蒜属于民生食品,炒作这东西是犯法的,属于违反“反垄断法”,抓住要坐牢的。但是商品房本来就是金融产品,金融产品的作用本来就是包含了投资用途,炒房虽然不合情,但是却合理合法。恰好有正值80后年轻人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对于房屋的需求越发的大,再加上近年来投资环境恶化,经济前景堪忧,大量热钱流入房地产,故此,房价来了个大爆发。

所以,我们的商品房价格高昂,最重要的起因是因为我们没有保障性住房的市场,导致商品房价格肆意高涨,而解决办法就是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市场。故此,未来房价的趋势,最终要的指标,就是保障房市场是否会建立,建立到什么地步。楼主的下一步指多少长时间呢?

温总理承诺,5年建造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我就以5年为界线,说下我自己的看法。

我觉得不出意外,5年内,房价和成交量,是随着政策的而定的,政策松,价高量升,政策紧,涨停量减!
而五年后,随着保障性住房市场的逐渐完善,商品房的价格随着保障性住房的增加而逐渐回归合理。
当然,这是建立在政府坚定不移的坚持建设保障性住房市场的基础下做出的判断

中国房价之殇,其实保障房的缺失赋予了商品房这种金融商品一个硬性消费的强大支撑力,导致商品房价格过高。

如果听起来难懂,我就给你打个比方,车

一般人出行,通常是坐公交,租车,打的,或者电瓶车自行车等方式,只有有钱人才能自己买车,如果我是一个中产阶级,稍微有点宽裕,可能买辆差一点的车,几万块钱,加上每年养车1万5,大概5年的成本是三万多块钱,在一般的二三线城市,出行是比较方便的。如果我觉得买车不划算,每天打的的话,平均一次10元钱,一年可以打三千次的士。这样作为我本人来说,选择性比较强。
但是如果有一天,的士公交都被取缔了呢?要坐车只能买车了,后果会怎么样?后果肯定是汽车的售价水涨船高,因为你的出行是离不开汽车的,除非你提早1个小时出发上班,否则你就只能买车,那汽车的售价可不是调控就可以调住的哦。

我们的房地产市场就是那么一个原理。
住房分两种,第一种是保障性住房;第二种是商品房。
保障性住房是政府用国家的土地,建造的房屋,一般又分为经济适用房、廉租屋、公租屋、棚改房等等。居住人没有对房屋的所有权,居住价格也相对便宜,经济适用房的价格,一般国家设定为当地人均年收入的六倍,但是不能转卖,要卖也是能原价卖还给政府。保障房的建设,其目的是为了达到人人有房住的目标,这也是一个正常政府的基本义务(保证公民的衣食住行教育)。
商品房则是另外一种概念,商品房的所有人拥有房屋的所有权以及土地的所有权(在中国例外,是土地使用权),私人房屋及私人土地的升值后带来的财富也由个人拥有(产生财富后纳的税称之为房产税),所以,商品房是一种典型的金融产品(这里请注意,为什么炒大蒜是违法的,炒房子是合法的,就是因为大蒜不是金融产品,然而商品房是金融产品),是一种很正常的投资渠道。

那么搞清楚了商品房和保障房的差别,我们在来说说商品房和保障房之间的关联。
刚才我提到了房产税,没错房产税正是连接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之间的关键点。
政府为了达到居者有其所的目标,就必须为中、下产阶级的人建造保障房,(首先给你住的地方,然后再由你自己决定,是要多努力赚钱买商品房,还是赚多少花多少潇洒走一生,你自己决定)那么政府造保障房的资金怎么来?当然是房产税了!
那么什么是房产税呢?可以这么理解,商品房的所有者,因土地的增值,而得到的利润当中,缴纳部分的税。
而缴纳房产税本身不会对商品房的所有者带来任何不利的影响,因为土地增值了,有钱赚了才达到纳税的标准,所以商品房的所有者会很愿意纳税给政府,而政府索取了房产税后,就有这个资金去建造保障房。所以,在一般国家的一般情况下,保障房和商品房是个共生的关系,商品房的价格越高,保障房的建设就越完善,而且还不单单收益的是保障房的建设,房产税还被用于地方治安和教育事业。所以毫不夸张的说,合理的征收房产税,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居住环境。
但是这是一般的情况,中国情况特殊,是不适合房产税的,因为其他国家征收房产税的目的不是让商品房的房价跌,而是让商品房的房价涨,再拿涨的部分取出税来补贴保障性住房,而中国目前是要让商品房的房价不涨,所以中国还没有达到征收房产税的先决条件。
中国房地产的现状和形成原因。
刚才说道保障房和商品房是个共生关系,然而在中国则比较特殊。不同的国家,保障房和商品房的比例各有不同,有的是8:2的比例,有的是9:1,但是有个基本点,就是先有保障房的前提,然后有商品房的市场,但是中国却是相反的,保障房比例是1,商品房是9。
那么为什么我们国家的保障房会那么的少呢?
我们应该都记得,现在的80后,小时候和父母居住的房子,很多都是单位里分的。这个分的房子,就是保障房,在我们小时候,保障房的占比足有90%。但是现在基本上都没有了。为什么呢?
那要从98年说起!
中国在98年后,由于改革开放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这里可以详细查阅网络:下岗),下岗危机到达最高峰,失业率高,就业率低,当时政府想到的办法,就是停止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增加商品房的建设,然后让原本应该买保障性住房的老百姓自己掏钱去买商品房,政府拿了土地出让金后,再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把城市美化好后,再进行招商引资。而在建设的过程中,自然会产生众多就业岗位,就业问题得到缓解,就业率得到报障后,周边行业(比如钢筋水泥)就得到发展,就业人数多了,零售业生意就好做了,中国经济就得到了喘息的时间。然而这样,必然会产生住房问题。
由于保障房的建设停滞了,商品房的刚性需求则日益凸显,而商品房也是一个金融产品,将一个金融产品赋予强大的刚性需求,其结果是非常恐怖的。我刚才说过了,商品房本身就是一个金融产品,不同于炒绿豆,炒大蒜,绿豆大蒜属于民生食品,炒作这东西是犯法的,属于违反“反垄断法”,抓住要坐牢的。但是商品房本来就是金融产品,金融产品的作用本来就是包含了投资用途,炒房虽然不合情,但是却合理合法。恰好有正值80后年轻人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对于房屋的需求越发的大,再加上近年来投资环境恶化,经济前景堪忧,大量热钱流入房地产,故此,房价来了个大爆发。

经济的萧条对于房价来说,也是非常大的助推,因为我们的房地产市场有很大的硬性消费,所以当我们的实体经济面临困境以后,大量的钱自然投入到房地产。我们应该切身体会过,06年开始,大量制造业倒闭,钱流入股市,导致07年傻瓜都能在股市里赚钱。08年股市崩盘,资金又流入楼市,继续兴风作浪,由于楼市有强大的硬性消费力的支撑,所以一直保持在高位。

所以,我们的商品房价格高昂,最重要的起因是因为我们没有保障性住房的市场,以及热钱无法顺利导出,导致商品房价格肆意高涨,而解决办法就是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市场,以及为热钱建设合适合理的投资渠道。故此,未来房价的趋势,最终要的指标,就是保障房市场是否会建立,建立到什么地步,以及民间资金的投资合理程度而定。

㈣ 中国房价为什么上涨那么高

这个原因很多,说几个硬性的1房价高可以拉动房产相关行业,特别是钢回材行业,这样可保证钢答材行业的兴旺(钢材行业是国营企业),这样国家会有钱建造大量的基础设施,还能让高铁轮船飞机等在国际上更有竟争力(这些也是国营企业,选材肯定更好更便宜)。2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没有钱的人再低也不买,有钱的人买了就涨钱越来越多。3如果没有实体经济也没有房产可投资的话,那么很多钱就会流到国外去,对于国内的经济会产生重大打击。这也是重要的一点。如果在国外遭受损失那就无法挽回了,在国内至少可以不会损失不会贬值。4房价越高的地方配套就越全,其实也是城镇一体化的一种方法,不然房价卖不出价格,就没有人愿意出资做配套,比如医院学校等等。先说这几点,当然还有很多方面,希望能帮到你。

㈤ 房价为什么那么高

建议: 房地产正在绑架中国金融。中国金融机构在房地产里的贷款(包括开发商贷款、土地贷款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已经达到几十万亿,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是不敢轻易紧缩房贷政策的。否则,房地产价格迅速下跌,银行存量房贷将面临巨大风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一句“房地产业已成中国经济直接命脉”,这两日在媒体迅速蹿红,备受社会各界瞩目。 余斌在明年经济面临的七大挑战中把房地产视为第一挑战。他说,2010年内地房地产业能否保持稳定发展,将对中国经济产生直接的影响。在中国,房地产行业是与国民经济高度关联的产业,占GDP的6.6%和1/4的投资,与房地产直接相关的产业达到60个。 就是说,中国经济已经被房地产所绑架。房地产在GDP中占比如此之高,在投资中占比如此之大,就决定了房地产稍有闪失和起落对经济的影响是相当大的。特别是在投资主导下的保增长中,各级政府自然会把拉动经济的产业放在房地产上,也必须放在房地产上,否则,经济不可能立竿见影拉动起来,GDP不可能立竿见影出现高位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说,中国的房地产已经左右着中国经济。大家都在谈中国经济结构不合理,其实最大的不合理在于房地产比重太大,经济增长过分依赖于房地产行业。在中国经济保增长为第一要务的关键时期,谁都不敢得罪房地产,谁都要宠着、惯着、让着甚至敬着房地产。其实,不但中国经济被房地产绑架,而且社会许多方面都被房地产绑架。 地方政府特别是官员们已经彻底被房地产绑架了。地方政府特别是官员们有了GDP高增长才有政绩,有了政绩才能把官帽越戴越大,而房地产大发展哪怕是泡沫式发展对GDP贡献率最大,地方政府特别是官员只有“求爷爷告奶奶”地巴结房地产商开发房地产。地方政府的税收甚至自己支配的预算外收入都得依靠出让土地和向房地产征收税金来支撑着,这是一块大肥肉,地方政府岂能放弃。甚至一些官员都依靠开发商供养着,这个利益链条和既得利益集团岂能轻易打破?房地产正在绑架中国金融。中国金融机构在房地产里的贷款(包括开发商贷款、土地贷款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已经达到几十万亿,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是不敢轻易紧缩房贷政策的。否则,房地产价格迅速下跌,银行存量房贷将面临巨大风险。金融机构只有依着开发商继续增加贷款,继续给投资投机者提供按揭贷款,维持房价继续走高,这样其贷款才会安全,房产作为抵押物才不会缩水。 房地产正在绑架中国普通百姓。城市居民为一套住房耗尽三代人的积蓄。一些百姓为一套住房几乎用一生的收入来归还银行按揭贷款,成为可怜的“房奴”。 就一个房子问题使得城市居民幸福感全无,生活压力倍增。更有一些家庭在高房价面前只有望房兴叹,根本就不敢有买房的奢望。现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的房改房已经不可能容下下一代年轻人的结婚等对住房的需求。一个城市家庭如果有子女结婚,子女双方父母甚至三代人也不能买一套房。子女双方父母和子女三个家庭都不得安宁。房地产也已经在绑架农村百姓。现在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许多都打算在城市安家落户。但是,就一个住房问题使得农民工想都不敢想。在住房问题面前,农民工很自卑,自感低人一等。 因此,可以说中国房地产正在绑架整个社会。但是,在上述四方面中只有普通百姓愿意挤干房地产泡沫,希望畸形高房价尽快下降。而前三者在抑制高房价中都没有积极性。就是房地产有泡沫,也不愿意看到其破灭,更不愿意、也不敢主动亲自去刺破;就是百姓再呼吁抑制高房价,痛恨高房价,前三者也不愿意、也不敢采取切实措施。房地产泡沫一旦破灭,高房价一落千丈,导致GDP增速迅速下降,谁能负起责任?影响到官帽不是得不偿失吗?地方政府为何要自断财路?出现金融风险甚至引发系统性风险或者金融危机,事情就彻底闹大了,谁也不敢贸然为之。能纸里包火就越包越厚,反正延缓一天是一天。 房地产绑架中国社会已经非常可怕。可以说,如果不痛下决心,纵然有阵痛,也要刺破泡沫,使房价回归理性,那么,一个房地产最终将给中国社会特别是中国经济闯下一个大祸,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㈥ 中国房价为什么那么高

一、 中国的人口数量与结构决定着住房高增长的需求。 中国的人口数量的增长让中国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住房生产。改革前的三十年中国并未合理的解决人口增长与居住的问题,1978年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仅为3.6平方米,低于建国初期4.7平方米的水平。虽然改革的三十年中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市场化之后,每年的开复工总量都在扩大,但仍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纵观全球曾经发生过的房地产泡沫中又有哪个国家或地区是在人口告诉增长中发生的呢?当人口增长下降且住房能满足基本需求时,房价就失去了上涨的压力,如现在的德国家庭总数少于住房总套数,房价自然也就难以上涨了。 中国的人口结构也决定着家庭分裂的速度。中国的家庭人口平均数已从1990年的3.96人/户下降到了2008年的2.96人/户,并在不断的下降中。正是因为70年代之后的高生育率决定的,80—90后的家庭分裂速度在不断加速,这种加速会延续大约至少十年。 中国的城市家庭新增户数从2000年的约700多万户上升到2008年的约1100多万户。而每年市场化竣工的住房大约只有500多万套,仅能满足不到一半新增家庭的需求。如果不能加大投资与供给,长期的供不应求现象无法缓解,政策的调控可以平衡一时的供求关系,但不等于满足、释放了需求,最终反而让镇压中的需求膨胀,严重的冲击市场的稳定性。 二、中国的城市化需求。 中国正处于经济数十年持续的高增长中,这个增长中的贡献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城市化的需求。没有哪个国家的房地产泡沫是在这个国家经济的高增长中出现的,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在不实现城市化率的提高中实现经济的高增长。 历史上中国遗留下来的最大问题就是城乡的二元结构所引发的贫富差别和发展不平衡问题。改革前的三十年中国是重重工业而轻城市化的进程。世界上,特别是亚洲的多数国家都在二战之后迅速的用低成本完成了本国的城市化进程。大多在人均1000美元GDP时实现了城市化率65—70%。而我国1949年时仅有城市132个,市区人口仅为全部人口的7.3%。到1978年只有城市194个,城市化率仅为17.92%,处于城市缓慢发展的阶段。而1978—1995年期间承包制解放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城市化率开始加速。1995年已有城市640个,城市化率达到了29.04%。 从世界各国情况看,30—70%的城市化率为加速和快速发展的阶段,70%的城市化率之后为稳定发展的阶段。而我国正处于这个高速和加快的城市化率阶段,1995年至今城市已达660个,城市人口已超过6亿,城市化率已达45%,虽然低于49%的世界水平,但仍以年均1.26%的速度在增长,最高年份达4.65%的增长率。 中国用了三十年的改革时间解决了2亿农民的进城问题,但还需解决4亿农民的进程问题。如果同样的速度将需要60年的时间,必须以成倍增长的速度才有可能在未来的20—30年,当我国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一时实现城市化率65—70%的水平。 中国现有存量住宅约145亿平方米,至少还要建设240亿平方米才能在不断拆旧与拆除中实现这一目标,而长期的供给严重滞后,尚无法满足这个城市化率的需求。 从近十年城市化进程的情况分析,外地非农户籍人口约占用城市住房的16.4%,外地农业户籍人口约占用城市住房的15.3%,两者合计约占用30%以上。不管这些房子是用什么方式提供的,至少应有这么多数量的住房,而目前的生产能力是无法达到满足条件的,市场化的供给条件只能在其中择优录取了。这个竞争与选择的手段大约就是价格了。 三、土地资源的稀缺性。 中国现有城市建成区的面积约3.84万平方公里,仅占国土总面积的0.4%,而农村宅基地的面积约16.8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75%。如果拿出1%的国土面积来建设城市,则至少可以解决14亿人的居住问题。实际中国是不缺少土地的。 但中国面临着土地制度的约束性条件,无法让农村的土地,特别是宅基地产生集中的效应,并让农民的宅基地可以变成进城的资本。尤其是中国对粮食安全的顾虑不得不出台严守十八亿亩红线的政策。于是土地在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工业生产与城市发展的多项选择中成为了资源极度稀缺的产品。 土地是再生的资源,但土地的用途则是多样性的。目前国土的可耕种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7%,但实际的农田只剩了18亿亩多一点,其中约13—15亿亩用于粮食的生产,其余用于经济作物等。但从土地利用的变化看,变成只剩18亿亩耕地的原因与建设用地的增减直接关系并不大,而最大量的则是退耕还林的生态保护。 而全国的建设用地中又有基础设施用地、工业项目用地、交通水利用地、旅游用地、军事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等多项。城市建设用地中又有商业、办公和住宅用地之分。住宅用地中还要分保障性住房用地和商品房用地等多类。结果最终的全部建设用地中房地产用地只剩了4.5%,而商品住宅用地就更少得惊人了,于是土地的稀缺性就埋下了招拍挂中不断出现天价的种子。 文章参考 http://51ajia.com/News_Detail.aspx?id=1816

㈦ 为什么房价那么高

简单阐述几大原因:
1.国家对住房市场的货币化。03~07年时多次出抬多项措施来鼓励促回进房地产发展,把房地产业答定性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以至于房价大涨之门由此打开。
2.货币供应量撑起高房价。货币的超发越多,房价就涨得越多。其实次贷危机一定程度救了地产商,使到ZF不得不实行“曲线救市”。使房价变成一匹脱缰之马。
3.延续上面原因,楼市一定程度上成为货币吸纳的“海绵”。货币需要需找对货币吸纳的“海绵”。而房价的连年上涨充当了这一角色。
4.有利可图,一本万利的暴利,使到不少企业转而投资房地产,投资过热,需求强烈,而消费者的恐惧心理(怕买不到房),纷纷买房,又进一步推高房价

㈧ 房价为什么越来越高

你好!这个问题是社会关注的重点。房价是升还是降主要是看你所在的区域环境。从整体上专讲一、二线城市房价属已经下降,部分繁华商业圈还是会持续上升;不过,三、四线城市房价整体还是会上升。
三、四线城市房价上升的原因有三
第一、受炒房群体的影响,很多炒客投入
第二、开发商和房产中介有意抬高房价,炒作推高房价【例如:一些开发商和旅行社合作,底价出团旅游,实际上就是拉皮条,故意给当地有购房需求的市民制造恐慌】
第三、刚需,全国各地都在开发,所以部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以上仅代表个人看法,如有怠慢,请提示删除

阅读全文

与房价为什么如此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地产培训机构有哪些 浏览:243
十年期房货利率 浏览:239
天津小户型中单怎么装修 浏览:506
怎么卖个人二手房 浏览:888
房地产投资长期看什么短期看什么 浏览:168
柬埔寨期房 浏览:603
大型开发商维权 浏览:224
南通开发区新开苑房价多少 浏览:801
房产达人怎么买锤子手机版 浏览:70
沙特阿拉伯需要什么样地产地证 浏览:442
商品住宅房产证 浏览:733
农村房产证没有怎么办理 浏览:587
外滩的房价多少钱一平 浏览:639
青岛最贵房价是多少钱一平米 浏览:519
二手房比喻什么 浏览:135
楼盘派筹是什么意思 浏览:319
镇江枫苑二手房怎么买 浏览:230
衡阳市有哪些好楼盘 浏览:459
房地产模型设计费入什么科目 浏览:619
晶福园最新房价是多少 浏览: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