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谁该为高房价买单
高房价已成国人之痛,从近期房价调控政策出台的密度和质量上看,房价调控明显已带有了政治色彩,矛头所指的房地产商、炒房者一时为千夫所指。但是把高房价的原罪都归结与彼,未免也是他们所不能承受之重。 房地产开放商卖高房价有错吗?如果我们有廉租屋制度,有住房保障制度,如果我们不从房地产开发商手里买房也可以解决基本的居住,那么房地产开发商卖多高的天价都与我们基本的居住保障无关,只是单纯的愿意卖和愿意买的市场问题,政府看不下去了,认为有风险了,你别给他们贷款就是了,人家花自己的钱,买自己的地,卖自己的房,何错之有?炒房者花自己的钱,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进行投资又有何过错? 那么谁该为高房价负责?答案是政府。高房价的产生我们政府应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多年前实行的单一的住房商品化政策直接导致了高房价的恶果,无论房价卖到多高你都必须从开发商手里买房,不然你就无房可住;只要开发商统一价格,就是宰你没商量。随着房地产业的高涨,各级政府也从卖地中分享到了巨大的利益,有报道苏北一个曾经的贫困县就靠卖地卖成了全国百强县;可以说房地产商的巨额利润是和各地政府的利益紧紧绑在一起的,所以近几年来,国家出台的很多调控政策都是越调越高,因为各地政府始终在抵制。他们支持开发商炒高房价,进而炒高地价,增加财政收入,拉动GDP,粉饰政绩,更有官商勾结,牟取私利;而房地产商在政府得利益捆绑和驱动下,在上层建筑中的声音也越来越响;房地产商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绝对垄断的既得利益群体。这其中既有中央政府的政策导向失误,也有各地政府的特殊利益驱动。所以从根源上说,高房价的始作俑者是政府,而多年来为高房价买单的则是那些无房可住者。从本质上说这是一场掠夺,类似“圈地运动”的财富掠夺,多年来在这场掠夺中很多人甚至在强制拆迁中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人的生存权,财产权和尊严丧失殆尽。 高房价走到今天,已经危及到国家政治稳定和经济稳定,中央政府连续出台严厉措施,务求降低房价,可矛头所指的对象却是开发商和炒房客,这却是个误导,这个误导的潜台词是:政府都是对了,是没有责任的。如果这些政策把房价打压下去了,那么又要有一批人为此买单,而政府又在税收中大赚了一笔。这就形成了:炒高房价,政府卖地,买房者买单;打低房价,政府收税,房地产商和炒房客买单;政府永远都是赚的,真是百赚不折的好买卖。可长此以往,我们政府信誉何在?我们党的执政宗旨何在?我们的执政基础又何在? 所以到了必须政府为此负起责任,为此买单的时候了,我们应该还富于民,还房于民。房价调控的目的应该是居者有其屋,而不应该是单纯为了调低而调低,单纯依靠调低房价来解决经济收入较低人群的居住问题不是一个明智之选,单纯的盯住高房价不放并针对这些盲目出台政策其实是在舍本逐末、转移视线。解决问题的根本我认为必须将房地产市场划分开来,一块是居住保障房,一块是市场商品房。居住保障房的问题需要由政府负起责任,市场商品房的问题则交给市场自身来解决。 过去的安居工程住房,虽然价格上比商品房低一些,但是绝对房价还是非常高,对于低收入无房户来说,很多还是买不起,或者买起了房子同时又带来了极大地生活压力和困难。只能说,安居工程看上去很美。如果安居工程充分发挥了作用,现在的高房价也不会有产生的土壤。 居住保障房的问题可以作为安居工程的改进和完善,必须由政府解决,一部分钱甚至应该由国家投资,在土地使用上要根据各地的住房情况制定一个居住保障房和市场商品房的使用比例,大比例优先居住保障房的建设用地,并给予极低的使用成本甚至零成本,必要时中央政府可以出台用地比例和限价措施。居住保障房以政府为主体,采用招标建设,在这一领域,不再存在房地产商,只有建筑商。房屋建成后以成本价出售、出租给符合条件的低收入无房家庭,在相关方面必须出台一部住房保障法,而不能以地方政策为主导,从根本上杜绝一些住安居工程却开豪车的现象发生。从宏观经济上来说,这个庞大的住房保障市场产生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会超过很多盲目的经济刺激政策,它既能产生良好的政府投资拉动效应,又会在解决了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问题以后产生相关的消费拉动效应,改善经济,改善民生,增加政府的凝聚力;同时也给了那些散布打压房价会导致经济增长陷入衰退论的既得利益集团一记响亮的耳光。 解决了居住保障房,剩下的市场商品房部分应该是一个可以单纯由市场自己解决的问题,这只手应该留给市场自己,因为这个市场会比居住保障房市场小很多。政府在商品房上的态度应该是管住国家的钱,银行的钱,不要让国家和银行为商品房市场或将出现的泡沫买单。然后就是严控用地,限制炒房,毕竟我们的土地资源太少。在做好居住保障房的基础上,对拥有多套住房尤其是豪华住房的人群,可以加大税收调节力度,并做到专税专用,将税收贴补到居住保障房的建设中,降低国家财政支出。 做好了这一系列文章,以后无论是市场商品房的地价炒上天还是房价炒上天,只要开发商愿意,投资者愿意,买房者愿意,我们都很乐意做个看客。
B. 高房价的最大得利人是谁
要想知道这个,先要分析为什么房价会暴涨不跌
导致房价爆涨的第一个因素:银行竞争下的贷款开放。
其实房价的爆涨的因素主要是因为百姓在替政府所犯下的错误买单。比如以前一个开发商通过某银行贷款了1000万开发了一个房子。如果还不起那他就倒霉了,因为所有的银行都是一个体系,你欠了钱没还就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但是中国在银行改革的基础上开了一条口子,为了各银行之间的竞争所以把工行,农行,建设银行等等全部独立运营。这本来是好事。但问题是这些银行都不是私有的,而是国家的。我们不难想象。当一个开发商从工行贷款1000万的后果。他只需要用500万来开发房子,然后把售价提升,再把这个开发中的房子按他的售价标准抵押从农行再贷款 2000万,然后再用这 2000万中的1000万开发一套售价更高的房子来找建设银行抵押贷款4000万。就是这样一个滚雪球的疯狂贷款模式。
房子卖不卖得出去不重要,关键是房价要高,不得降价。反正银行的钱不是私人的,所以稍微疏通一下行长加之又有'合法的'高零售价的楼盘做抵押所以自然就越来越好从银行贷款。
那么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房子价格只攀不跌!因为不能跌!一跌银行贷出去的款就再也回不来了。这可是政府的银行,政府的钱!所以为了堵住这个资金黑洞一些被收买的专家、媒介便开始疯狂制造舆论用各种舆论手段威逼利诱人买房子。
比如土地资源严重紧张,再不买房将来就只能住在郊区呀之类的。导致人们不得不去买房。其实住不了市中心这种情况这根本不可能发生,城市居民是一个新老替换的过程,要上班的住城里,老人退休喜欢住郊区。只要人口不爆炸就不会出现上班族住不了市中心的情况。虽然这些舆论造成了很多人买房子,但是仅仅是这样,房价还没有高到现在这样的离谱。紧接着政府又犯了第二个错误。
导致房价爆涨的第二个因素:中国特色的按揭。
按揭本来是一种西方很流行的制度,也很合适。但这个制度一旦运用到中国就有点问题了。因为从大的体制上来说。所有银行都是国家的,而不是私人的。所以贷款这个关口就不可能控制得住。只要文件上说得过去,人们就能贷到款。
为了早日缓解第一个错误所带来的资金黑洞。政府开始实行个人按揭制度来售房。还经常举什么美国来太太和中国老太太的例子来诱惑人们去按揭。确实有人按揭了,而且是疯狂的按揭。只要和银行有点'路子'的人。他们先按揭一套80万的房子,自己出10万首付然后再从银行贷出70万。之后再把这个房子抬高价格到180万出售。这个时候他们的亲戚或者老爸老妈再去买下,也用按揭的方式自己出首付30万再从银行贷出150万。然后就不管了。他们不还贷款怎么办?银行爱收不收。反正根据合同我还不上钱你可以收走房子,我们两不相欠。
所以转了一圈,抬高了几倍价格的房子又回到了政府回到了银行手里。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新楼盘刚开始修就被'炒房团'买走了。他们炒的不是赌房子会升值。而是拿了房子去收拾银行。
银行拿到这个房子怎么办?更不敢降价了。只好再加点价接着卖。所以普通老百姓现在根本别想买到真正合理价格的房子!即使你直接从开发商手里买来的房子都说不定已经转了好几次手又回到银行以及开发商手里的了。说句不好听的现在8000/平的房子里,有只有2500才是房价,有5500都是以为决策错误带来的资金黑洞!也就是说你正在替人任劳任怨地擦屁股。
这下明白谁是其中的获利者吧,希望对你所帮助!
C. 抬高房价的最大黑手,及最希望维持高房价的是些什么人
政府:就因为他们搞的土地招拍挂制度造成的土地价格高涨,开发商对好的地回块根本不怕花钱答
银行和税务局:也可归在政府因素里。利率上调,不满五年上市的,还要交营业税及个人所得税,加重购房人的成本
开发商:土地价格高了,开发商为了赚钱,房价自然就水涨船高了
房屋中介:进一步推高了二手房的价格,使其可以多赚佣金
个别房东:无限的心理膨胀,导致报价高。但居然还有人买?邻居一看,他卖这么高,我就比他卖的还高
个别媒体:报道事实可以,但不要发表个人观点,有的人就是误听了某些媒体的言论,导致恐慌性购房,继而导致房价高涨
够了吗?你认为还有些什么人啊?
D. 谁是高房价的最大受益者高房价有什么社会危害
最大的受益者是房地产,高房价会让经济不稳定。
第四,房价过高表面上看,房主的财富确实在增加,但这些被抬高的财富是虚拟的,无法承受打击。泡沫破裂的话,会给整个宏观经济带来很强的影响。因此,房价高涨的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那么,高房价是什么?实际上,这个很简单。股价收益率太高了。根据国际标准,3到4倍的价格收入比例是合适的价格。在中国,北京的价格收入比是北京的33.2倍。: 33.5次。杭州、青岛、南京等第2层城市的价格收入比也分别为15.7、13.2、18.3倍。
E. 房价那么高,到底是哪些人在买房子
高房价原因是这样的:
1、中国没有房产税、地产税。在日本,土地税的回税率答是房产税的6倍,如果房产税税率是1%,土地税的税率就是6%。而中国没有房地产税,就导致炒房人很多。
2、由于人口流向大城市,这些城市的房子供应相对短缺。况且中国没有房产税、遗产税,为了抵抗通货膨胀,房地产成为人们首选配置。老百姓80%的财产是房产。
3、在国外,房子才是真正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房地产占家庭财产的比重一般是25%—35%(大陆是80%)。在香港,房产税加上房屋维护费、物业费等年年都要交,这些费用一般为房价的1%,一套400万的房子,每年要交4万元。所以炒房的就少。
F. 谁是中国高房价的背后推手
简单 没有需求就没有市场, 在非洲大多数部落都是自己建茅草屋,大家都住茅草屋,专自然就没有形成市属场。 在中国游14亿人,按一户4口人算,有3亿5千万个家庭,按照居者有其屋的传统文化,需要3亿5千万以上的房屋。而中国目前建设房屋的面积远远赶不上人们的需求,自然物以稀为贵,价格能不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