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房价走势 > 温州鹿城路浦桥家园房价多少

温州鹿城路浦桥家园房价多少

发布时间:2021-02-08 05:23:59

㈠ 关于温州鹿城古桥老巷

廊桥:溪东桥
溪东桥:为木拱廊桥结构,位于泰顺泗溪镇东镇,因为地处东溪的上游,当地人又称“上桥”。溪东桥始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年),桥长42米,廊屋高10米,净跨31米。桥由二层共骨相贯而成,由九节拱骨并排与另一层八节拱骨贯穿搭置,自成稳固的梁架。在拱内又置三角形木架,加强横向力的作用。为了保护拱骨和梁柱,防止风雨侵蚀,两侧都装有风板。两端拱趾各自支撑在桥台上,桥台用花岗岩块石磊筑于两岸山崖之上,两头通道均有石踏跺。梁架上建长廊式桥屋15间,当中三间高起为楼阁,两头翼角飞挑。盘龙卧虎,斗角绕云,青龙翘虚,颇有吞云吐雾之势。是泰顺造型最佳的木拱廊桥之一。

该桥横跨东溪之上,故称溪东桥,中为三间高起楼阁,两头翼角飞挑,似盘龙卧虎,颇有吞云吐雾之势。桥下溪水清澈见底。桥的一侧是一抹远山,近处是两座较高的山峰,一曰狮子峰,一曰将军峰。据当地人说,此桥及周围的环境正处于“将军逗狮”的风水宝地。在远山的衬托下,溪东桥更显的秀美,轻灵。

北涧桥
北涧桥座落于上桥村的东、南、北三溪汇合处的古渡口。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1年),嘉庆八年(1803年)重建,桥长51.7多米,宽近6米,高11.22米。位于泗溪上桥西北,相距有1公里,横跨北溪,故称“北涧桥”,村以桥得名,其结构、造型与上桥相似,桥面呈曲拱状,上建桥屋数十间,正中三间突起成二重叠檐,四翼高翘呈大鹏展翅之状;桥头两侧各建有厢房数间。整座大桥青砖碧瓦,雕梁画栋,漆色丹朱。桥头翼侧石阶处有千年古樟一棵,暮色苍茫下,树阴避天,香味弥远,衬托着北涧桥分外肃穆典雅。

北涧桥周围环境幽美,两条溪水在桥边汇合。溪水清澈见底,溪水上还有一条用石梁搭起的小石桥,接以步。每当溪水上涨之时,小石桥就会淹没于水下。沿着溪岸,一条小路将人引向桥头和村子。两株大樟树立于桥头。较粗的一株直径有两米多。这两株树都有上千年的树龄了。大树的虬根牢牢抓住桥基周围的土石,保其经受了数百年风雨的侵蚀而无大碍。由远处沿小路向北涧桥走来,两株大树茂密的树冠就像老翁的须发轻轻抚掩着古桥及周围古朴的民宅,若隐若现。桥头的一条石板小街是整个村子的中心。一边是廊桥,一边是民居。廊桥山花的飞檐与民宅的屋檐犬牙相错在小街之上,自然形成了风雨街道。桥头及屋檐下很适宜地设置了一些石凳木椅,人们可随意找到休息的地方。村民无事时便在桥头休憩,谈天说地,买卖交易。

北涧桥在修建之初,就考虑到了与邻近建筑的结合。这一点可以从桥与建筑的连接上看出:桥柱上预留了榫口与建筑相接。桥的造型如民风一般古朴,沿着结构的走势呈“八”字形。桥面上四列方柱,上覆青瓦屋顶。两端山花为歇山造型。桥的中央起重屋,也是歇山顶。斜脊起翘很高,因此显得十分轻盈。结构部分用油红漆木质挡雨板封口,以免风雨侵蚀。整个桥体结构合理,比例匀称,灰瓦红身,与青山碧水相辉映,就成了一幅风景画了。

薛宅桥
薛宅桥,位于三魁镇薛宅村,系贯木拱廊桥,始建于明正德七年(1512),后多次重建都毁于水患;现桥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横跨锦溪,古名“锦溪桥”。全长51米,宽5.1米,单跨29米,离水面高10.5米,单檐。该桥拱矢斜度较大,建桥屋十五间,桥头坡度30多米。《中国桥梁史话》有载。

旗峰桥
旗峰桥,位于翁山外洋,系石拱木廊桥,建于民国13年,石拱木廊桥,长22.58米,桥屋宽4.35米,桥屋高4.4米,跨径14.2米。 旗峰桥三面环水,周边环境优美,适合野营。顺旗峰桥的下游约百米就是著名的三重漈景区的金钟潭瀑布。

霞光桥
霞光桥,位于横坑乡华洋村,为石拱木廊桥,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咸丰二年重建,同治十三重建。桥屋长17.26多米,跨径13.20米,桥面宽4.42米。桥屋高425,拱卷高730,七间,二重檐。

敦头桥
墩头桥,位于柳峰乡墩头溪上,系木平梁廊桥 始建年代不详,脊檩上记为清道光十二年重建。长16.36米,宽4.49米,跨径8.70米,离水面高1.60米,东西走向,周围保存有一片古代民居建筑。东桥头建有防火山墙,主体为砖石结构,砖砌法为一顺一丁式。桥屋面阔七开间,32柱,梁架为抬梁式。屋脊压块砖,为仰合瓦顶。两层挡风板,在上层挡风桥上设望窗。桥身用九根大木横架,平梁直径35厘米不等。有桥碑,年代记载部分已破损。(摄影 钟晓波)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光阴流逝,历史的脚步不曾停歇。人生多艰,歧路难行,但还是挡不住人们奔走的脚步。在大山中的乡间小路上,从古至今,留下了多少行色匆匆的身影?古道悠悠,承载着深厚的行路文化。泰顺著名古道“桐山大道”上的墩头桥和普宾桥无疑是古道文化的重要载体。
墩头桥位于柳峰乡一个多姓杂居的村落中,在廊桥的周围至今还存留有大量商业建筑,诉说着当年人气的兴旺,商业的繁华。时至今日,墩头桥和老街虽已清冷下来。但当年的商业气息犹存,坐商和行商文化已渗入这里的一砖一瓦。
与墩头桥同处“桐山大道”上的雅阳普宾桥,建造时曾得到泰顺、寿宁、桐山、平阳、柘荣等五地群众的捐助。桥梁竣工后,还有一部分捐助款未用完。于是又在桥头建了一座茶亭,顾人烧茶给路人免费饮用。在廊屋的老店铺中,我们遇到了大半生以挑担为营生的付大程老人。他今年已八十四岁,十六岁时开始为奔走于桐山、泰顺两地的行商挑担。挑担人必须具有非常好的体格,从桐山出发要一天一夜才能到达罗阳。中途只能在路亭中歇息几分钟,喝些山泉水。到了普宾桥后,就在桥屋内买几块米糕吃,去茶亭喝两碗茶。他们肩上的货物必须按时赶到罗阳,以免误了罗阳店铺的老板用这些鲜货上早市。挑担人干的是长途跋涉的体力活,他们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
从墩头桥、普宾桥上经过的,在这条古道上行走的不仅仅是商人和挑担人,还有求取功名的士人、艺人、政府官员、江湖术士、游医、乞丐等等,构成了行路文化历史长卷上不同的图景。
从东晋、南宋到清朝、民国,历朝历代的温州人不断建造着他们的桥梁,直到忽然有一天,他们想到了造路。这本无可厚非,但他们放弃了原先筑城的理想,填没了河道,于是桥也就成了多余的路障而被水泥柏油压在了地下。只是那些桥名,尚有留存的,成了新的道路的名字,这样的名字还挺多的,比如沧桥、双莲桥、四顾桥、八字桥、浦桥、卖麻桥、窦妇桥、瞒鼓桥、矮凳桥、万里桥等。旧时有人把将军桥、洗马桥、水心桥、金丝桥、鲤鱼桥、道前桥、渔丰桥、打锣桥、窦妇桥和南蝉桥串编成一首打油诗:“将军洗马过水心,金丝鲤鱼跳龙门,道前渔丰打锣桥,窦妇面前问南蝉。”颇有几分情趣。温州的桥还可以用数字趣联:第一第一桥,第二第二桥,第三三板桥,第四四顾桥,第五五马街,第六六峰桥,第七七佛桥,第八八字桥,第九九山桥。温州的桥名还有以官职命名的,如状元桥、御史桥、榜眼桥、将军桥等;有以人名为名的,如中山桥、高公桥、三郎桥、窦妇桥等;有以商业或手工业命名的,如卖鸭桥、卖麻桥、瞒鼓桥等;有以吃食为名的,如芝麻桥、糖糕桥等;亦有取吉祥意的,如广利桥、万利桥、旺增桥等;其他则长的有万里桥,高的有大高桥,矮的有矮凳桥,热的有火炉桥,冷的有冰壶桥,还有如清明桥、飞霞桥、乘凉桥、雪花桥等。这些桥名都能演绎出动人的小城故事,反映出小城的民俗风情,而且无论这些典故或风俗,亦充满了诗情画意,并从这些桥的名中可以看出温州人既重义理亦重利益的实惠主义思想特征。

以下是具体的温州古桥:
万桥 在乐清天成乡万桥村。北宋元佑二年(1087)动工兴建,八年竣工,其后明宣德八年(1433)重建。为纪念始建人万规,故名。为五跨五窦石拱桥,全长57.82米,横跨于赤水港之上。桥石色绀红,桥面铺陈踏垛和平台相间。两旁各树望柱21根,柱头浮雕莲花,正中两侧一对望柱,柱头镂刻蹲式石狮;桥两侧又间以各长2.42米、高0.43米栏板20块,正中栏板内侧浮雕双龙戏珠。桥两端各有抱鼓石一对。中孔桥板两外侧嵌有“万桥”石额。

东安硐桥 在瑞安丰湖街。始建于宋,明初重建,清乾隆五年(1740)修茸,今保存完好。为单孔花岗岩石拱桥,拱券跨度19.21米,净跨4.53米,宽21.58米,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桥面建有丰湖亭和庄济庙。亭面宽三问,进深一间;庙二进,正殿面阔五间,明问前建戏台,均为晚清木构建筑物。

大桥 在瑞安仙降林烊乡大桥村。建于北宋崇宁四年(1105),出资者为吴三十九娘。为二孔梁式石构桥,跨度11.6米,桥面阔1.6米,中孔长4.2米,东西两孔各长3.7米,每孔上铺桥板石四条,其上又铺石阶七级,中孔南北桥板石侧面刻有始建年月和出资者题记,桥墩每缝各立方形石柱四根,有侧脚。

祠堂桥 在瑞安塘下莘岙乡沈岙村,建于北宋大观年间(1107~1110)。为三孔梁式石桥,跨度11.25米,中孔为4.85米,左右两孔为3.2米,桥面宽1.35米,各孔上铺桥板石3条,中孔东西桥板石外侧刻有始建年月、造桥者题记。桥墩每缝各立方柱3根,有侧脚;面上刻有“石匠孙安”铭文。

八卦桥 在瑞安陶山陶峰镇陶峰村,建于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为五孔梁式石桥,总跨度25.4米,桥面宽2.35米。各孔跨度:中孔6.24米,南北对应两孔分别为5.20和3.13米,孔上各铺桥板5条,正面磨光,刻有花纹。桥墩每缝立方柱5根,左右两根斜度较大,中孔左右桥墩两缝侧面各立石柱一排5根,其上架搭石梁1根,以防止水流直冲桥墩,颇为独特。

石梁桥 在今瓯海藤桥镇寺前村,肇建于南宋乾道八年(1172),建成于淳熙六年(1179)。为三孔梁式石桥,跨度33.3米,桥面宽3.9米。桥墩由块石砌筑,两端外伸3米,成三角体。各孔桥面并排直铺石板梁5条,每条长9米,厚0.5米,重约6吨,系利用潮水涨溶浮运架设,至今数百年未加修缮。桥梁两侧分别直书阴刻肇建和完工年月及出资人姓名。

永庆桥 在永嘉岩头镇长蛇坑十八垅山麓。建于南宋庆元三年(1197)。为三节梁式石桥,全长12.65米,阔3.6米,高4米。两端用块石砌成桥码头,中间用两排石桥柱,每排根,上横以条石,承托桥面。桥面分三节,每节用8条长石板井排直铺;中间桥板两侧边横刻建桥年月及捐资人氏。至今仍然完整结实。

三条桥 在泰顺三魁镇薛宅村,太原先三巨木跨河为桥而得名,始建于丁己绍兴七年(1137)九月十三日,重建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现为木叠梁拱式廊桥。全长26.63米,宽米,离水面高10米。其上建桥屋11间,明间五架抬梁,柱头有碟形莲花瓣头拱座。近年拆修桥屋,曾拆得“贞观”年号旧瓦。

地藏桥 在今鹿城任宅前。建于清康熙十六年(1678)。为七孔梁式石桥,全长36米,宽145米,中孔高6米。全桥呈弓形,中间三孔可通船只,桥面两侧刻有建桥、修桥年月。

泗溪东桥 在泰顺泗溪镇下桥村头,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总长40米,宽6米,离水面9.5米,有桥屋15间。无桥墩,由粗木架成八字形伸臂木拱,颇为罕见。

仕水桥 在泰顺仕阳乡溪东村。建于乾隆六十年(1795),重建于嘉庆甘五年(1820)。全长130米,有石磴221步,每步石磴由两块平整条石砌成,平行分高低二级。用材精致,跨度很大,为原始桥雏型。

薛宅桥 又称锦溪桥,在泰顺三魁镇薛宅村。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为叠梁拱式廊桥,全长51米,宽5.1米,单跨29米,离水面高10.5米,建桥屋15间,桥头坡度30米,拱矢斜度大,造型古朴独特,气势雄伟壮观。 1986年重修 .

㈡ 温州新的木材市场现在搬迁到哪里了

温州木材交易市场位于鹿城区西门浦桥瓯江边,占地面积28370平方米,
由温州木材集团公司主办。市场汇集全市216家木材经营户,其中199家个体户, 17家集体企业。

㈢ 温州有什么桥

1、温州大桥,全长17.1千米。其中北航道桥由北岸路堤接回线、北引桥、答主桥、南引桥、南岸路堤接线组成,长3348米。其中南北引桥为分离式钢筋混凝土高架桥,主桥为跨径135m+270m+135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双索面斜拉桥。该工程质量等级为优良。

2、状元桥位于温州市龙湾区状元镇状元村。是一座形如长虹的9孔石拱桥,横跨于宽阔的状元河上。

3、将军桥,位于浙江温州瓯海区景山街道和鹿城区城郊乡交界处,跨勤奋河,是上河乡通往温州城的必经之路。

4、洞头大桥,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与洞头县之间,连接三盘岛与花岗岛,居国内跨海大桥之最。是五岛相连工程中建设规模最大、施工难度最高的外海特大桥梁。

5、登云桥位于温州市,于明正德年间由刘桐修建,横跨泰寿溪之上,是泰顺西南地区进城及县城通往寿宁的交通要道。


㈣ 桃浦春光家园小区房价为什么这么低

他其实有2个小区,你看到的高层住宅实际上是动迁配套商品房,价格低的应该是一期的4层为主的老房子,

㈤ 温州开车到杭州要多少公里,时间,过路费,油钱

一般到天台上上三高速到杭州95元,还要加10元的绿色通行证,(104国道还要10元)油费要看你汽车的排量了,一般100左右,一般人多的话(3个以上)还是自驾车划算

㈥ 温州鹿城有几个街道

温州鹿城有7个街道。截至2011年末,鹿城区辖五马、松台、滨江、南汇、七都、双屿、仰义个街道办事处,藤桥1个镇。五马街道,辖57个社区,办事处驻驻万岁里社区。松台街道,辖35个社区、3个行政村,办事处驻新桥头住宅区美组团16幢。

滨江街道,辖34个社区、6个行政村。办事处驻学院中路191号。南汇街道,辖27个社区、14个行政村。办事处驻双龙路199号。七都街道,辖6个行政村。办事处驻老涂村。双屿街道,辖13个社区、13个行政村,办事处驻温金路138号。

仰义街道,辖1个社区、12个行政村,办事处驻沿兴路142号。藤桥镇,辖1个社区,8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藤桥南街183号。鹿城区为温州市辖区,地处浙江省东南部,温州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温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陆地面积292.72平方千米。

鹿城始建于东晋太宁元年(公元323年),相传筑城时有白鹿衔花而过,故名鹿城。鹿城自古商贾云集,素有“东瓯名镇”之称。 2018年,入选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科技创新百强区、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和绿色发展百强区。

(6)温州鹿城路浦桥家园房价多少扩展阅读

历史沿革

鹿城旧属永嘉县地,相传东晋太宁元年(323年)置永嘉郡筑城时有白鹿御花之瑞,故名。为历代郡、州、专区、县治所在地。解放后(1950年5月)划永嘉县域瓯江之南成立温州市。

1981年地市合并,原市区改设区,名温州市城区。1984年更名为鹿城区。

1996年,鹿城区面积88.3平方千米,人口47.7万人。辖16个街道1镇4乡:大南街道、小南街道、广化街道、五马街道、水心街道、东风街道、市中街道、

西山街道、松台街道、洪殿街道、莲池街道、海坛街道、朔门街道、鼓楼街道、蒲鞋市街道、上陡门街道、双屿镇、仰义乡、南郊乡、城郊乡、黎明乡。区政府驻鼓楼街道。

1998年,鹿城区总面积104平方千米。总人口50.26万人。辖17个街道、1个镇、4个乡及江心屿办事处。

2001年,国务院将瓯海区的藤桥镇、上戍乡、临江镇、双潮乡、岙底乡和梧埏镇的划龙桥村、上田村、鱼鳞浃村、前网村划归鹿城区管辖;将龙湾区蒲州镇的蒲州村和上蒲州村划归鹿城区管辖;将永嘉县的七都镇和桥下镇的中央涂居委会划归鹿城区管辖。

调整后,鹿城区面积从104平方千米增到294.38平方千米,人口从51.68万增到60.03万。

2001年9月12日,浙江省政府批复同意温州市鹿城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

(1)撤销城郊乡、黎明乡建制,原城郊乡乡东屿村以外的行政区、原黎明乡全部改由鹿城区政府直辖。

(2)原城郊乡东屿村和小南街道的东屿居委会划归南郊乡管辖。南郊乡部分行政区域(南塘、灯塔、龙沈3个村)改由鹿城区政府直辖。调整后,南郊乡辖5村、2居,驻牛山北路27-1号(原址)。

(3)双屿镇部分(垟田、双岙、箬笠岙等3村和温化生活区、新泽、云峰、栖霞、月泉、临风等6居)改由鹿城区政府直辖。调整后,双屿镇辖9村、4居,驻温金公路138号(原址)。

(4)鹿城区政府直辖区域调整扩大后,连同原直辖区域调整设立若干街道办事处。

2002年,鹿城区辖12个街道、4个镇、5个乡,151个社区、146个行政村。2005年末,鹿城区面积294.38平方千米,人口67.33万人。辖12个街道、4个镇、5个乡:五马街道、莲池街道、水心街道、南门街道、江滨街道、蒲鞋市街道、洪殿街道、

广化街道、南浦街道、黎明街道、绣山街道、黄龙街道、双屿镇、七都镇、藤桥镇、临江镇、仰义乡、南郊乡、双潮乡、上戍乡、岙底乡。

2006年末,鹿城区辖12个街道、4个镇、5个乡,160个社区、144个行政村。区政府驻广场路188号。

2008年,鹿城区辖12个街道、4个镇、5个乡,161个社区、143个行政村(一说165个社区、142个行政村)。

2011年调整后,鹿城区辖黎明、绣山、蒲鞋市、洪殿、南浦、江滨、南门、五马、莲池、水心、广化、黄龙、七都、南郊、双屿、仰义等16个街道办事处和藤桥镇1个镇。

2011年10月12日调整后,鹿城区辖五马、松台、滨江、南汇、双屿、仰义、七都等7个街道办事处和藤桥镇1个镇。

㈦ 温州有名有桥的桥,和有名无桥的桥有哪些

有名有桥的桥:
清明桥、卖麻桥、双莲桥、半腰桥、广化桥、勤奋桥、坝接桥、上桥、下桥
飞霞桥、万里桥、吴桥、胜昔桥、腊昔桥、等等
有名无桥的桥:
大高桥、小高桥、矮凳桥、第一桥、河西桥、乘凉桥、等等

㈧ 温州桥梁

从东晋、南宋到清朝、民国,历朝历代的温州人不断建造着他们的桥梁,直到忽然有一天,他们想到了造路。这本无可厚非,但他们放弃了原先筑城的理想,填没了河道,于是桥也就成了多余的路障而被水泥柏油压在了地下。只是那些桥名,尚有留存的,成了新的道路的名字,这样的名字还挺多的,比如沧桥、双莲桥、四顾桥、八字桥、浦桥、卖麻桥、窦妇桥、瞒鼓桥、矮凳桥、万里桥等。旧时有人把将军桥、洗马桥、水心桥、金丝桥、鲤鱼桥、道前桥、渔丰桥、打锣桥、窦妇桥和南蝉桥串编成一首打油诗:“将军洗马过水心,金丝鲤鱼跳龙门,道前渔丰打锣桥,窦妇面前问南蝉。”颇有几分情趣。温州的桥还可以用数字趣联:第一第一桥,第二第二桥,第三三板桥,第四四顾桥,第五五马街,第六六峰桥,第七七佛桥,第八八字桥,第九九山桥。温州的桥名还有以官职命名的,如状元桥、御史桥、榜眼桥、将军桥等;有以人名为名的,如中山桥、高公桥、三郎桥、窦妇桥等;有以商业或手工业命名的,如卖鸭桥、卖麻桥、瞒鼓桥等;有以吃食为名的,如芝麻桥、糖糕桥等;亦有取吉祥意的,如广利桥、万利桥、旺增桥等;其他则长的有万里桥,高的有大高桥,矮的有矮凳桥,热的有火炉桥,冷的有冰壶桥,还有如清明桥、飞霞桥、乘凉桥、雪花桥等。这些桥名都能演绎出动人的小城故事,反映出小城的民俗风情,而且无论这些典故或风俗,亦充满了诗情画意,并从这些桥的名中可以看出温州人既重义理亦重利益的实惠主义思想特征。

以下是具体的温州古桥:
万桥 在乐清天成乡万桥村。北宋元佑二年(1087)动工兴建,八年竣工,其后明宣德八年(1433)重建。为纪念始建人万规,故名。为五跨五窦石拱桥,全长57.82米,横跨于赤水港之上。桥石色绀红,桥面铺陈踏垛和平台相间。两旁各树望柱21根,柱头浮雕莲花,正中两侧一对望柱,柱头镂刻蹲式石狮;桥两侧又间以各长2.42米、高0.43米栏板20块,正中栏板内侧浮雕双龙戏珠。桥两端各有抱鼓石一对。中孔桥板两外侧嵌有“万桥”石额。

东安硐桥 在瑞安丰湖街。始建于宋,明初重建,清乾隆五年(1740)修茸,今保存完好。为单孔花岗岩石拱桥,拱券跨度19.21米,净跨4.53米,宽21.58米,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桥面建有丰湖亭和庄济庙。亭面宽三问,进深一间;庙二进,正殿面阔五间,明问前建戏台,均为晚清木构建筑物。

大桥 在瑞安仙降林烊乡大桥村。建于北宋崇宁四年(1105),出资者为吴三十九娘。为二孔梁式石构桥,跨度11.6米,桥面阔1.6米,中孔长4.2米,东西两孔各长3.7米,每孔上铺桥板石四条,其上又铺石阶七级,中孔南北桥板石侧面刻有始建年月和出资者题记,桥墩每缝各立方形石柱四根,有侧脚。

祠堂桥 在瑞安塘下莘岙乡沈岙村,建于北宋大观年间(1107~1110)。为三孔梁式石桥,跨度11.25米,中孔为4.85米,左右两孔为3.2米,桥面宽1.35米,各孔上铺桥板石3条,中孔东西桥板石外侧刻有始建年月、造桥者题记。桥墩每缝各立方柱3根,有侧脚;面上刻有“石匠孙安”铭文。

八卦桥 在瑞安陶山陶峰镇陶峰村,建于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为五孔梁式石桥,总跨度25.4米,桥面宽2.35米。各孔跨度:中孔6.24米,南北对应两孔分别为5.20和3.13米,孔上各铺桥板5条,正面磨光,刻有花纹。桥墩每缝立方柱5根,左右两根斜度较大,中孔左右桥墩两缝侧面各立石柱一排5根,其上架搭石梁1根,以防止水流直冲桥墩,颇为独特。

石梁桥 在今瓯海藤桥镇寺前村,肇建于南宋乾道八年(1172),建成于淳熙六年(1179)。为三孔梁式石桥,跨度33.3米,桥面宽3.9米。桥墩由块石砌筑,两端外伸3米,成三角体。各孔桥面并排直铺石板梁5条,每条长9米,厚0.5米,重约6吨,系利用潮水涨溶浮运架设,至今数百年未加修缮。桥梁两侧分别直书阴刻肇建和完工年月及出资人姓名。

永庆桥 在永嘉岩头镇长蛇坑十八垅山麓。建于南宋庆元三年(1197)。为三节梁式石桥,全长12.65米,阔3.6米,高4米。两端用块石砌成桥码头,中间用两排石桥柱,每排根,上横以条石,承托桥面。桥面分三节,每节用8条长石板井排直铺;中间桥板两侧边横刻建桥年月及捐资人氏。至今仍然完整结实。

三条桥 在泰顺三魁镇薛宅村,太原先三巨木跨河为桥而得名,始建于丁己绍兴七年(1137)九月十三日,重建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现为木叠梁拱式廊桥。全长26.63米,宽米,离水面高10米。其上建桥屋11间,明间五架抬梁,柱头有碟形莲花瓣头拱座。近年拆修桥屋,曾拆得“贞观”年号旧瓦。

地藏桥 在今鹿城任宅前。建于清康熙十六年(1678)。为七孔梁式石桥,全长36米,宽145米,中孔高6米。全桥呈弓形,中间三孔可通船只,桥面两侧刻有建桥、修桥年月。

泗溪东桥 在泰顺泗溪镇下桥村头,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总长40米,宽6米,离水面9.5米,有桥屋15间。无桥墩,由粗木架成八字形伸臂木拱,颇为罕见。

仕水桥 在泰顺仕阳乡溪东村。建于乾隆六十年(1795),重建于嘉庆甘五年(1820)。全长130米,有石磴221步,每步石磴由两块平整条石砌成,平行分高低二级。用材精致,跨度很大,为原始桥雏型。

薛宅桥 又称锦溪桥,在泰顺三魁镇薛宅村。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为叠梁拱式廊桥,全长51米,宽5.1米,单跨29米,离水面高10.5米,建桥屋15间,桥头坡度30米,拱矢斜度大,造型古朴独特,气势雄伟壮观。 1986年重修

阅读全文

与温州鹿城路浦桥家园房价多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地产培训机构有哪些 浏览:243
十年期房货利率 浏览:239
天津小户型中单怎么装修 浏览:506
怎么卖个人二手房 浏览:888
房地产投资长期看什么短期看什么 浏览:168
柬埔寨期房 浏览:603
大型开发商维权 浏览:224
南通开发区新开苑房价多少 浏览:801
房产达人怎么买锤子手机版 浏览:70
沙特阿拉伯需要什么样地产地证 浏览:442
商品住宅房产证 浏览:733
农村房产证没有怎么办理 浏览:587
外滩的房价多少钱一平 浏览:639
青岛最贵房价是多少钱一平米 浏览:519
二手房比喻什么 浏览:135
楼盘派筹是什么意思 浏览:319
镇江枫苑二手房怎么买 浏览:230
衡阳市有哪些好楼盘 浏览:459
房地产模型设计费入什么科目 浏览:619
晶福园最新房价是多少 浏览: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