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日本房产泡沫破裂后为何能社会稳定 详细
1 日本房产泡沫破裂后为何能社会稳定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后,在美国的施压下,日元被迫大幅度升值,给日本对外出口造成负面影响。为防止经济下滑,日本政府多次下调官方利率。日元升值和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加上长期以来日本政府对银行的过度保护、金融监管存在漏洞、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银行风险意识淡化等因素,大量资金被释放出来,并流向了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推高了股价和地价,房地产泡沫逐渐形成。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东京的地价市值就上涨到相当于整个美国的地价,足见这一时期日本的地价飙升到近乎荒唐的地步。 然而,是泡沫终究会破灭,只不过当你身处泡沫之中时,常常会被浮躁和奢华所诱惑,从而迷失了方向,正如美国前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所言,“只有当泡沫破灭后才会意识到它的存在。”1990 年3 月27 日,大藏省发布了“金融机构不动产融资总量限制”的通知,开始对不动产融资进行限制,这一措施的实施后来被称为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的“引火擎”。随后,日本各大银行开始大幅度减少发放有关房地产的贷款规模,提高贷款利率,并开始征收地价税。这些措施对抑制房价上涨产生了效果,日本房地产泡沫走向破灭。1991 年以后,日本几大都市圈的地价开始明显下跌,现在日本的住宅价格还不到泡沫时期的一半。 战后经济上的巨大成功导致对泡沫缺乏警惕,多数人相信“土地神话”会继续 在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之前,日本没有经历过泡沫经济,缺乏对泡沫经济的认识和警惕性。战后经济上的巨大成功,又大大助长了日本的自信心,对于80 年代后期的资产迅速膨胀,很多日本人形成错觉,认为是“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这也是为何在房地产泡沫时期日本政府和媒体一直没有人公开表示过对泡沫破灭的担忧,而民众更多看到和听到 2 的是“土地升值”、“银行不倒”、“三菱并购美国洛克菲勒中心”等令人鼓舞的消息。多数人也相信,日本强大的经济实力、土地资源的稀缺性等会支撑“土地神话”的延续。 在这种沉醉的氛围下,加上1990 年6 月日本房价开始出现拐点时,制造业设备投资、对外出口及国内销售依然活跃,无论政府还是国民都没有意识到房地产泡沫开始走向破灭,更没有想到的是,日本经济从此会进入“失去的二十年”。很多人认为,地价下跌只是暂时的,至少跌幅不会这么大,银行也是抱着这种希望而搁置已经出现的不良债权问题。支撑这一想法的理由除了对“土地升值”的信念外,还有一个是:日本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在日元不断升值的形势下,为促进出口,政府会增发货币来拉低日元汇率。随着日元对美元汇率逐步回归,日本经济就会保持稳定增长,房价也会随之恢复,并存在上涨的可能。所以,在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地价下跌的初期,没有多少人急着出售手中的房产,社会总体处于稳定的常态。 民众对房地产市场从希望逐渐走向绝望的时候,日本整个社会也没有出现大的波澜和动荡 如果说泡沫破灭之初,日本国民在对房地产市场抱有回升的希望之中不断消化地价下跌的事实,那么,当1991 年第2 季度后日本实体经济转入萧条、国内失业人数增加、国民持有的股票和房屋价值大大缩水、民众对房地产市场从希望逐渐走向绝望的时候,日本整个社会也没有出现大的波澜和动荡,这其中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日本是一个法治国家,也是一个诚信社会,国民普遍具有较强的契约意识。孩子从小就受到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要遵纪守法,信守承诺。在日本,进行房地产交易时,卖方会事先把各种风险及其后果讲得非常清楚,如果买方愿意承担这种风险和责任,双方 3 才有可能成交签约。这样,买卖双方对自身的权利和风险、责任等都有充分的了解,而一旦签约,遵守契约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如果成交之后出现问题和纠纷,可以诉诸相关法律,对各类违约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罚。 其次,房价下跌对普通工薪阶层和低收入者的影响有限。日本人对房地产的买卖、持有和转让都需要缴纳一定的税,如房地产取得税、印花税、固定资产税、所有权转移登记税等。如果将房屋作为财产留给子女的话,还需要缴纳赠与税和继承税。购房的税收成本和负担,成为日本人在买房时需要权衡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日本的普通工薪阶层和低收入者一般买不起房,有钱人也不会出于投资目的而囤积多套住房。另一方面,在日本,有很多人靠租房生活,年轻人结婚时租房现象也很普遍,而租房者往往是低收入阶层,地价、房价下跌也会推动房租下降,使他们可租到更便宜的住房。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日本在泡沫经济尚未形成之前,业已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基本上能够保证所有人的基本生活,这也有助于抵御经济危机和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泡沫破灭的启示:市场经济下不存在“土地神话”,房价不可能只涨不跌 当前,围绕中国房价的讨论十分激烈。毋庸置疑,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其直接的表象就是大量资金脱离了实体经济,流入房地产市场,引起房价异常上涨,幅度已经明显超出了经济的实际增长水平,也大大超出了民众的支付能力。那么,中国是否会像日本上世纪90 年代初那样出现房地产泡沫破灭?这是近两年来一直被各界关注和争议的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城市化水平还不高,土地资源有限,房价有自然上涨的压力;购房者以自我资金为主,面向房地产的贷款规模有限;中国的外资较多,美国要求人民币升 4 值难以得到广泛支持,所以,中国不会出现像日本那样的泡沫破灭。也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现状与当年的日本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如:出口导向型经济、人民币升值、产业结构转型等,中国可能会像日本那样出现房地产市场崩盘,甚至会比日本更严重。还有一种介于二者之间的观点。不管何种观点,从这些观点的争论中我们可以看出,泡沫形成和破灭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 与二十年前的日本相比,当前我国面临着更为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环境。一方面,在欧美日经济放缓的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升温,人民币升值压力和预期增大,加上中国经济仍保持较快增长,巨大的投资市场和利差的存在,对热钱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另一方面,经济国际化日益加深,资金跨境流动日益频繁,投机性因素增多,国际市场稍有风吹草动,热钱很可能会大量涌入新兴市场。而且,我国地广人多,虽然一线城市的住房刚性需求逐渐退潮,但二三线城市的刚性需求依然旺盛,因此,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不能掉以轻心,同时也不能忽视可能隐藏的社会问题。 这方面,日本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和破灭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借鉴和启示。第一,发现泡沫及时挤出,不要等泡沫越大后再采取措施,那样只会加重破灭后的痛苦,更不要寄希望于事后补救,防患于未然最重要;第二,积极引导剩余资金转化为产业资本,使其流向实体经济,从资金源头上防止泡沫的形成和膨胀;第三,在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的同时,加强对投资者的风险教育,房地产不是普通的大众消费品,存在较高的风险,市场经济下不存在“土地神话”,房价不可能只涨不跌;第四,普及民众的契约意识,告诫投资者购置任何风险品后,不仅仅是可以享受价格上涨时的利润,同时也要承担价格下跌时的风险和损失。任何交易一旦签约,需要履行契约,而对于那些已经或可能蒙受损失的投资者, 5 有必要加强心理教育和疏导;第五,尽快健全和完善我国有关房地产的法规、税收制度等,加快社会保障体制建设,构筑和谐稳定的社会。 作为中国的民众,从日本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中也有需要学习和借鉴的。那就是,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国民的生活态度发生了一定变化,不再像泡沫经济时期那样追求奢华高档的消费品,而更加务实,喜欢购买货真价实的低价商品。
② 日本楼市泡沫后怎样恢复
主要是当来时如果日本就这样经自济垮下去,对世界的打击比较大.而且美国还需要日本这个国家做为跳板,以扼制中国或者东亚地区.所以首先美国扶持了日本. 日本本国的恢复是靠出口拉起来的,加大电子,汽车等产品的出口率,增加就业率. 还有当时日本帮助美国熔炼钢铁为武器. 你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要从多角度回答的.光是一个恢复体制说不上来的.
麻烦采纳,谢谢!
③ 日本80年代房产泡沫后,泡沫前高额贷款买房的,后来都怎么样了
其实,房产泡沫破裂对贷款买房的人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因为,房产泡沫破裂后版,紧接的肯定是经济危机权,就像最近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意味着很多人会失去工作,即使不失去工作,也会有减薪或不加薪的情况。后果是什么呢,还房贷会变得很困难,甚至很多人,供不起房贷,那房子就会被收回,之前付的款也泡汤了。这次的美国金融危机中,就有很多房子因房主付不起房贷被强行收回,然后低价出售。中国也有很多有钱人趁机到美国收购这样的房子。所以,可以预见,一旦中国出现类似的房贷危机或房产泡沫破裂,必定有很多贷款买房的人,因连带的经济危机,而出现付不起房贷,被赶出自己的房子,而无家可归。
④ 日本房产泡沫时人们怎么保值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做
日本房产出现泡沫后,当地人都是购买美金来保值。现在不管用了,因为国家捷足先登……
⑤ 泡沫经济下日本房价崩盘,当年“没买”房子的人,后来过得怎样
与其到头来收拾残局,甚至做成蚀本生意,倒不如当时理智克制一些。
不理智的投资终究会让投资者满盘皆输。日本当年的房价崩盘,许多疯狂投资房产的人满盘皆输,甚至有人因背负不起沉重的贷款自杀了,那当年“没有”疯狂买房子的人,如今怎么样了呢?
日本经济发展房价猛涨,大部分人盲目投资买房
在1945年之后,日本凭借着之前积累的许多的财富,还有超强的科学技术能力和国民的努力,在60年代实现了经济的腾飞。人尽皆知,日本的制造业十分的发达,质量好,产量高,所以日本开始了大量的出口贸易。
日本的地形条件更是促进了出口贸易,所以当时的日本也把贸易当作了日本的立国方法。众所周知,出口贸易可以带来许多的经济收入,而日本大量发展的出口贸易更是给日本带来了许多的经济收入。
日本的“泡沫经济”最终幻灭了,但是这次的经济危机也让我们明白了许多道理,要通过现象去看本质,不要盲目跟风去投资,在投资方面要学会理智与克制,投资需谨慎,盲目投资终究会吃亏。
⑥ 日本房地产泡沫是怎么回事
1,广场协议。简单说就是美国通过对当时的主要贸易伙伴日本,德国的货币贬值而进行的全球经济再平衡。1985年9月之后,日元进入了快速升值轨道,汇率从美日240前后到1987年,美日汇率迅速升值到了120左右。
2,日银的货币政策。迅速的货币升值必然带来出口企业的困难,日本银行当时的副总裁是三重野康,这个人和中国挺有渊源的,他父亲曾当过满洲时代的鞍山市长,他本人也是在中国长大的,对中国怀有故乡一样的感情。广场协议后,大量美元套利资金进入日本,日本银行最初采取了收缩措施来抑制快速的货币供给水平,但是遇到了美国和日本财政部(当时叫大藏省)的强烈反对,不得已向市场中提供了大量货币。所谓的广场协议同时还约定日本扩大国内市场来平衡美国的出口,因此日本财务省也扩大了财政预算规模,这是日本楼市泡沫形成的外部环境。
3,日元升值抑制了日用消费品领域内的通货膨胀上升。如此快速的日元升值,导致了日本进口价格水平整体下降,在86年甚至出现了通缩的趋势。
4,以上诸种条件的合力迅速推高了日本股市和房地产泡沫。直到1989年,上记的三重野康继任第26代日本银行总裁后,采取了迅速的金融紧缩政策,日本股市泡沫和土地泡沫相继破裂。
⑦ 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后 老百姓就买得起房子了吗
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后 老百姓就买得起房子了吗
所谓日本输掉20年或者失内去20年只说,只说某些砖容家意淫,指鹿为马,日本房地产开发商不能代表日本,也就是说,日本房地产失去20年,可不是日本失去20年发展。
日本房地产崩溃与广场协议没有因果关系,日本房地产崩溃与日本普通公民没有直接影响,也没有发生大面积失业,倒是参与炒房建房的死了一批人。
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后 老百姓就买得起房子了吗?不会,是这样的:日元和房产同时贬值。如果日元贬50%,房产也贬50%,原本10万日元买的房,日元贬……
但是贬值是针对外币。本国的钱值不值钱,是看有没有通涨。如果有房贷,都是要用本币来还的。
日本的公园里你是没有地方坐的,因为椅子上面都躺满了人,这些都是当年贷款买房后刚好失业的倒霉蛋。公园里到处是住帐蓬的人,还是长期的。日本就没有城管
我认为,房价见涨的一个最大因素是人口的流动性,城市化增进了这种需求。但是,日本的房地产泡沫还是破灭了,泡沫破灭后就较少有人流动了。没有赢家,只是持有贷款房产的多跳楼而已。
只要看下日本泡沫破裂后是房价跌幅大,日元贬值的幅度大,你说老百姓能买得起房子了吗?
⑧ 日本房价崩盘的时候当年“没买”房子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那些没买房的人一直在租房住。房子问题不管是在哪个国家都属于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即使是在日本也不例外。日本起初房价很高,那个时候有人倾家荡产去购买房子,但是不巧的是,后来日本房价忽然崩盘。买了房子的因为负债累累,最后选择自杀的不在少数,而有些之前没买到房子的当时立刻去买了一套房子,但是还是有一些人持观望状态。
我们不能说当时买了房子的人就是聪明,不买房子就是不聪明。总而言之,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不是说趁那个时候买了房子我就瞬间发财,一辈子不愁吃喝,没买的我就懊恼自杀。房子这种东西,有住的就行了。当时没买房,现在租房子居住也算是一种乐事嘛。
⑨ 日本房地产泡沫后烂尾楼怎么弄的
等人接盘
如在能够来眺望富士山的山源梨县山中湖畔,中国人以及中国企业正在相继收购当地地产,将其建造成酒店经营,以吸引越来越多钱包鼓胀的中国游客。该报道称,这家名为"富士山花园"的酒店,这座酒店本来是1991年一家日本的开发商所建造,施工中途赶上日本泡沫经济破灭成为"烂尾楼"。斥资1亿多日元买下这座一直放置的"烂尾建筑"后,该华人老板将此前收购的位于山湖南岸的一个社会保养厅的疗养设施与其合并,建设为"富士山花园饭店"。
⑩ 日本房价泡沫破灭后日本人用什么来保值
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后什么能保值:
房地产泡沫之后个人建议可以购买一些黄金,因为黄金是最保值的一种产品,比如:黄金股票、黄金期货、纸黄金、现货黄金以及实物黄金。但是在购买时最好咨询一下业类人士,切勿胡乱购买,以免造成经济损失。
房地产泡沫对经济有什么影响:
1、金融危机
房地产行业与银行息息相关,所以一旦房地产行业出现泡沫破裂,则银行会成为最大的受害者,会直接导致金额危机。
2、经济和社会结构失衡
在经济泡沫期间,大量资金投向房地产,不但会导致地价上涨导致投资预算增加,投资无利可图,而且会让本来就稀有的土地大量闲置或者低度使用,土地投机的倾向日益凸现。
3、生产和消费危机
房地产泡沫之后经济就会萧条,股价下跌,企业财务营运就会逐渐陷入困境。
4、引发政治和社会危机
若房地产泡沫破裂和经济发生危机,则大量的工厂会面临倒闭,失业人数就会剧增,在金融危机下,犯罪案件也会跟着剧增。
房地产泡沫经济的表现:
1 从房价上来看,房价全面高涨,呈现畸形状态,但租金却下降。
2 从供需关系上来看,供给超长增长,房屋的空置率却增加了。
3 从需求表现上来看,房屋销售急剧增长,抵押贷款增加,国内外资金大量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