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请教如何计算房子的价格
房屋来的总价除以房屋的面自积等于房屋的单价,按房产本面积计算。储藏室和房子价格是一样的,所以单价是
(100000+363171)/(89.7+13)=4510(元)
拓展资料
房屋是住人或存放东西的建筑物。房屋是家庭的基体,房屋是人类生存的寄托,在这里人们可以避开外界一切干扰,和自己的亲人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以房屋为本的思想深深的影响着人们,人们都为拥有自己的房屋而努力。
房屋用途应按设计所规定的用途进行划分。如果与住宅、商业经营用房有关的兼有两种以上用途的房屋,应按设计规定的用途分别计算建筑面积。如一栋住宅楼的地下室不住人,一层为商店,其余为家属住宅,则应将地下室面积计入其他用途,商店面积计入商业营业用房,其余面积计入住宅,如一座厂房带有生活间、办公室,可都计入厂房面积
(参考资料 网络 房屋)
2. 高层的均价是怎么算的
以前,发展商无论是参加展会,还是打广告时,使用的价格多数都是起价。自从有些发展商为吸引客户在起价上“做秀”后,越来越多的买房人便不再对一个项目打出的低“起价”动心了,于是,许多精明的发展商在项目推广时多采用了“均价”这个词。
“均价”不是简单的算术平均值“均价”不是简单的算术平均值,即(最高价+最低价)÷2得出的,而是发展商根据当前的市场情况制定的,以收回成本并获得合理利润的价格。一个项目在推向市场时,先有“均价”,通过它来计算出每栋楼中的每个单元户型的价位,它是整个项目销售价格控制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这个项目售价的加权平均值。
根据这个平均值,在给每一户定价前,先要定出要销售的小区中每一栋楼的均价,在这里就要应用到价差系数,它是根据每栋楼在总平面中的位置不同、朝向不同、景观不同等定出来的。用拟定的均价乘以每栋楼的系数,得出这栋楼的销售平均价。
而每一个单元户型的价格,则是根据各个户型的垂直位置(楼层)和水平位置(在一层楼中的位置)差以及每个户型的朝向、采光、通风等的不同定出系数(好朝向、好位置的户型当然系数就会高),再用这栋楼拟定的均价与系数相乘,得出每户每平方米的价格,再与每户的面积相乘,便得出一户的总价。
其实,发展商在均价上大做文章是没有必要的,计算两套价格,费时又费力,不划算。但由于现在市场上项目太多,竞争得太激烈,为了吸引“眼球”,一些发展商在项目推广时,打出的均价并不是这个项目现在推出的几栋楼的整体均价,而是其中“均价”最低的那栋楼的价格。因此,你在挑房时就会产生与均价相差较远的感觉。
有人会说,这与原来打出的低“起价”不是一样吗?当然不一样。发展商打出的“起价”的套型,在整个社区中只有几套这样价格的房子,且是所有单元当中无论是楼层位置还是朝向、通风、采光最最差的,要么购房人不愿买,要么根本买不着;更有甚者,有项目原本就没有这样价格的户型,仅仅为吸引客户的光顾。而低“均价”则不同,这样价格的楼,社区中至少有一栋,而且这些楼中的户型与社区中其他楼中的户型没有什么两样,只是可能没有景观,或者由于楼体的朝向而影响到户型朝向而已。因此,买房人如果是价格当先者,大可以考虑它。
一般来说,多层的楼盘接近均价的户型位于4层或5层;高层塔楼在6层~8层,户型位置多为东、西向;一层二户的多层楼盘单位面积最高价与均价相差5%~8%,塔楼是在15%~20%之间。
“均价”不是简单的算术平均值,而是发展商根据当前的市场情况专门制定的,以收回成本并获得利润的价格。一个楼盘在推向市场时,先有“均价”,通过它来计算出每栋楼中的每个单元户型的价位,它是整个楼盘销售价格控制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这个楼盘售价的平均值。根据这个平均值,在给每一户定价前,先定出要销售的小区中每一栋楼的均价,在这里就要应用到价差系数,它是根据每栋楼在总平面中的位置不同、朝向不同、景观不同等定出来的。用拟定的均价乘以每栋楼的系数,得出这栋楼的销售平均价。
而每一个单元户型的价格,则是根据各个户型的垂直位置(楼层)和水平位置(在一层楼中的位置)差以及每个户型的朝向、采光、通风等的不同定出系数(好朝向、好位置的户型当然系数就高),再用这栋楼拟定的均价与系数相乘,得出每户每平方米的价格,再与每户的面积相乘,便得出一户的总价。
3. 小高层楼房各层层价怎么定
7层以上的高层住宅,以抄总楼层除以2的楼层作为基准价,也就是24层的楼房12~13层是基准价。基准层以下的楼层,价格低于基准层,基准层以上的楼层,价格高于基准层,顶楼除外,这是基本规律。
各个楼层的价差是根据一定的公式来计算的,设所要计算的楼层数为X,那么X层的楼层价格=基准价×楼层价差系数,当楼层在基准层以下时,价差系数是负数,也就是减价,当楼层在基准层以上时,价差系数是正数,也就是要加价。楼层价差系数也是通过一个公式来得出的:
第一步,得出标准的价差系数M,M=K/N。N是总楼层数,K是楼层价格差异的最大系数,这是开发商事先确定的一个数,一般在10%~15%之间,K/N得出一个标准的价差系数M,比如24层的楼房,最大系数是15%,那么M=0.625%。
第二步,根据标准系数来换算各楼层的价差系数,最简单的一种方式是单向加减,也就是基准层以下每下降一个楼层,就下降一个标准系数,每上升一个楼层就增加一个标准系数,设楼层数为X,那么计算公式就是:
基准层以下的楼层价差系数=-(N/2-X+l)×M
基准层以上的楼层价差系数=+(N/2-N+X)×M
4. 高层楼房楼层价位是怎样划分
楼层之间的价格差别在房产市场中也是一条基本规则,这种价格差别是按照一定比率来计算的,但是不同楼盘......
楼层之间的价格差别在房产市场中也是一条基本规则,这种价格差别是按照一定比率来计算的,但是不同楼盘在定价的时候,对这种价格差别比率的确定有很大不同,在实际销售的时候也会有一定的浮动。总之,价格有差别是一定的,但这种差别的幅度却是不一定的,购房者只能自己在不同楼盘之间进行实际比较。这里我们只能介绍一些一般性的规则。
在7层以下的多层住宅中,一般以第5层作为基准价,6层的楼房一般第5层是基准价格,7层的楼房第5层可能是基准价的基础上加1%(也就是实际上没有按基准价出售的楼层),第1层的价格一般是在基准价的基础上减3%~5%,第2层的价格是在基准价的基础上加1%~2%,第3层的价格是在基准价的基础上加3%~5%,第4层的价格是在基准价的基础上加4%~6%,第6层的价格是在基准价的基础上减2%~4%,第7层的价格是在基准价的基础上减5%~10%。这里的百分比每个楼盘是有差别的,但各个楼层的价格高低却是确定的,各个楼盘在确定价格政策时都会参照,因此购房者可以作为价格谈判时的一个心理依据。另外,许多开发商为了对1层、顶层进行促销,会有一定的优惠措施作为价格上的补偿,购房者也可以参考这些优惠措施是否确实符合自己的需求。
7层以上的高层住宅,以总楼层除以2的楼层作为基准价,也就是24层的楼房12~13层是基准价。基准层以下的楼层,价格低于基准层,基准层以上的楼层,价格高于基准层,顶楼除外,这是基本规律。各个楼层的价差是根据一定的公式来计算的,设所要计算的楼层数为X,那么X层的楼层价格=基准价×楼层价差系数,当楼层在基准层以下时,价差系数是负数,也就是减价,当楼层在基准层以上时,价差系数是正数,也就是要加价。楼层价差系数也是通过一个公式来得出的,这里介绍一种:
第一步,得出标准的价差系数M,M=K/N。N是总楼层数,K是楼层价格差异的最大系数,这是开发商事先确定的一个数,一般在10%~15%之间,K/N得出一个标准的价差系数M,比如24层的楼房,最大系数是15%,那么M=0.625%。
第二步,根据标准系数来换算各楼层的价差系数,最简单的一种方式是单向加减,也就是基准层以下每下降一个楼层,就下降一个标准系数,每上升一个楼层就增加一个标准系数,设楼层数为X,那么计算公式就是:
基准层以下的楼层价差系数=-(N/2-X+l)×M
基准层以上的楼层价差系数=+(N/2-N+X)×M
那么24层的楼房:
第一层的价差系数=-(24/2-l+l)×0.625%=-7.5%
第二十三层的价差系数=+(24/2-24+23)×0.625%=+7.5%
之所以说这是最简单的一种换算方式,是因为开发商在实际定价的时候,还会考虑其他因素,比如:楼层的价差不一定是每层都有,可能每两层一档,同时楼层的定价还会受实际销售状况的影响和竞争对手的销售价格的影响而进行调整,以及对于本来应该低定价的楼层如1层、顶层进行特殊处理,如赠送花园、赠送阁楼等来拉高价格。因此,楼层之间的实际价差不是绝对的。购房者对此有所了解,主要是可以在价格谈判时作为一个谈判工具来使用,同时也可以对不同楼盘的不同楼层的价格差异有一个基本评估和比较。
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如果您选中的楼房受到另外一栋较低楼房的遮挡,那么在那栋楼房的最高层处上下,本栋楼的楼层系数会有一个很大的跳跃。也就是假如您选中的楼房是24层,对面有一栋18层的楼房,那么您选中楼房的18层以下与18层以上的价格差别应该是很大的,这种价格差别主要与视野和采光受影响有关,同一楼层之间不同朝向的套间受影响不同,价格还会有差异。如果您选中的楼房被另外一栋还要高的楼房遮挡,那就不是楼层价差问题了,而是整栋楼房的价格都应该随之下降。
5. 房子的平均价是19800元,算每层价格
设一层价格为x元
则二层为0.7x,三层为0.4x,
(x+0.7x+0.4x)÷3=19800
解出x则为一层的价格,
二层则为0.7x,带入数值
三层为0.4x,带入数值即可求解
6. 房价怎么算
房子虽然具备投资属性,但是归根到底它就是用来住的,你说它多贵没人卖没人租都是瞎扯,一方面租金背后有市场需求支撑,更侧重于房子的真实价值。
所以,另外一个能推导房产估值的指标:租金回报率,我认为更为客观。
它的计算方式同样很简单,就是房屋年租金/房屋总价;目前比较合理的一个回报率水平是4%。
另外有几组数据也是可以重点关注的:
1、北京的房价其实和伦敦的差不多,但是租金却只有伦敦的1/4,与东京、纽约等也存在较大差距;
2、中国租房人口比例仅为25.8%,其中北京为32.2%,广州为46.9%,而纽约为56.9%,东京传闻是90%。
--
今天读到一个观点,分享一下:
众所周知,房地产属于资金密集型的行业,对资金的渴求可谓是到了极致,恰好国内融资渠道全面收紧,借钱成本极高。(中小放贷利率在8-9%之间,信托更高)
所以房企们纷纷转向海外市场融资,大部分以发美元债为主(2年期的美债利率在3-5%间),那个时候房企的利润还能保持在15%,所以这一倒腾,拿地的钱便宜啊。
有个数据能看出,2017-2018年中资房企的美债发行量是2015-2016年的3.5倍。但好景不长,今年以来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越来越强,而更糟糕的是那些2年期的美债今年该还钱了。
再加上离岸人民币的汇率破7,无疑徒增了房企还钱的成本。你说这会怎么着?唯有降价促销迅速回笼资金。
--
1、钢铁、化工、建筑装饰等传统制造业的行业利润在3%左右;
2、家电、纺织、服装、轻工制造行业的行业利润在8%左右;
3、房地产行业因为还外债的压力,加上政策打压,由以往的15%降到了9%左右;
4、传媒、互联网、医药生物等少数几个行业,净利润还能勉强维持在10%以上;
--
请教了一下一个相熟的房企前辈
房价主要由下面这条公式构成:
房价=土地价格+(建造成本+土地增值税+财务成本)+开发商利润
按目前来说,括号里面的三个东西加起来,每平米价格大概在4K-10K之间,如果是地王则更高,这还是不算开发商利润的情况下。
而开发商去拿地的钱主要有四种来源:自有资金、银行贷款、信托、企业债
后三种方式从成本角度来说,已经比以前高不少了,现在房企要拿地或者说额外拿更多的地,估计就只能用自己手里的钱了。
或许这个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看房企往后的节奏
7. 高层的每层房价差是多少
既然你是换房子自己住,那么你需要考虑的就不应该是房价的因素了,我相内信你也不缺这4-5万的钱。
你应该容考虑住的是否舒服,房屋结构哪个更好,哪个更安静,通风、采光情况怎么样。
建议你到实地去看看自己是否满意,检查下是不是有什么质量问题
当然,如果从马上套现的角度上来说,六楼的房价一般是比二楼的要高一些。
但,如果你把一层的13平方米出租的话,这收入损失你也是要算一算的。
8. 楼房楼层差价如何计算
楼房楼层差价需要根据楼房有无电梯、开发商定价来计算,一般都是按照平方算。
1、无电梯楼房的楼层差价。无电梯的楼房一般都只有6层,最贵的是3楼,其次是4楼,接着就是2楼和5楼,1楼和6楼最为便宜。
2、有电梯楼房的楼层差价。楼层越高价格越贵,1楼是整个楼房中最便宜的。
3、每个区域开发商的定价都是不同的,而定价主要取决于地理位置等因素,一般楼层差价大,低端楼层差价小。
(8)怎么计算每层的房价扩展阅读:
房屋座落地段因素,具体表现为以级差地租为基础的地段差价。各市、县房地产管理机关可根据各地土地级差情况,划分若干地段,确定相应的地段差价。朝向差价,各地房地产管理机关可根据当地情况,依据房屋的不同朝向,确定不同的差价率。
单元内各朝向增减差价率的代数和应趋近于零。楼层差价,各地房地产管理机关可根据多层或高层住宅的具体情况,确定标准价格楼层和其余各楼层的差价率。各楼层增减差价率的代数和应趋近于零。
9. 楼层差价怎么算
楼房楼层差价需要根据楼房有无电梯、开发商定价来计算,一般都是按照平方算。专
1、无电梯楼房的属楼层差价。无电梯的楼房一般都只有6层,最贵的是3楼,其次是4楼,接着就是2楼和5楼,1楼和6楼最为便宜。
2、有电梯楼房的楼层差价。楼层越高价格越贵,1楼是整个楼房中最便宜的。
3、每个区域开发商的定价都是不同的,而定价主要取决于地理位置等因素,一般楼层差价大,低端楼层差价小。
(9)怎么计算每层的房价扩展阅读:
房屋座落地段因素,具体表现为以级差地租为基础的地段差价。各市、县房地产管理机关可根据各地土地级差情况,划分若干地段,确定相应的地段差价。朝向差价,各地房地产管理机关可根据当地情况,依据房屋的不同朝向,确定不同的差价率。
单元内各朝向增减差价率的代数和应趋近于零。楼层差价,各地房地产管理机关可根据多层或高层住宅的具体情况,确定标准价格楼层和其余各楼层的差价率。各楼层增减差价率的代数和应趋近于零。
10. 多层住宅各楼层房价在均价基础上如何计算
这个是开发商说了算的,一般说来五层的多层二三层价最高一四层比均价略高或者均价差不多,五层低于均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