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房价什么时候回落
估计五,六年后一些地方,房价会不断回落到正常,很多人城镇都有房了没什么炫耀的就降价了,房子与车,手机一样是商品,没有向别人炫耀的价值就降价了。
② 房价什么时候会下迭
房价涨跌走势预测:中国房价2010年到达最高峰 对于房价涨跌走势的预测,似乎是个永远不会使人厌倦的话题。近日不断有来自各方面的消息称,根据艾略特独创的“波浪理论”,中国房价会在2010年进入本轮中国房地产发展的最高峰。 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8月发布的消息显示,二季度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7%,其中,北京市涨幅达8.7%,居全国第五位。同比上涨幅度较高的主要城市包括:深圳14.4%,大连11.9%,呼和浩特11.3%,包头9%,北京8.7%;下降的城市只有上海,降幅为2.8%。 中原地产项目部副总经理黄韬向记者表示,未来广州市不排除某些边远区域的房价会出现下降、在某个时间段房价会下降的情况,不过从整体情况而言,广州楼价在整体上仍会持续增长,只不过增长的幅度有所减缓。 黄韬说,广州到2010年前会投入1000亿的资金改善广州的基础设施、道路建设等。随着政府投入的增加,广州地铁等将会连接更多区域,珠江新城等区域将会更加成熟,地价、楼价等自然会随之上升。到了2007年、2008年左右,广州的地价将会达到高峰,到了这些土地的开发期也就是2010年左右,广州的楼价可能会达到最高。 作为国内“都市圈”概念的最早提出者之一,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非常肯定地表示,“保守地说,今后10年,中国的大城市,无论是上海、北京还是南京,房价要涨3倍。” 房价上涨过快问题为何依旧未能得到解决?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是,有关的调控措施尚未显效。 从去年的“国八条”到今年的“国六条”,从提高房贷按揭首付的比例到开征二手房交易的营业税及所得税,再到控制户型的比例以及限制外资进入中国房市,近年来,中央政府为了稳定房价,出拳越来越频,力度越来越大。然而,房价依然高涨。 房价一直在涨,在喊涨的浪潮中,大地产商喊得最凶也最猛,冲在最前面。和讯网的总编、副总经理刘峻却说一方面是开发商在作怪。 刘峻告诉记者,很多人感到房价一直在涨,其实是一种错觉。造成这种错觉一方面的原因就是与开发商一个最基本的销售策略——低开高走有关。 房产商的一贯做法就是“低开高走”,同一个楼盘,开盘时的价格普遍低于后期的价格,开盘时房产商需要回笼资金还贷,宁愿少赚点卖便宜些,房价相对较低,等到后期资金回笼差不多了,就抬高房价慢慢卖。 再者,“高价低走”可以安抚早买房的客户:你看买我们的房没错吧,现在已经升值了!对房产商来说以后开盘时就会形成良性循环。 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让市民误认为“房价一直在飙升”,再不买还要涨!让你尽早把钱掏出来买房而且开盘时买的是期房,到收尾时已经是现房了,涨点钱也在情理之中。另一方面可以促使正在观望的潜在买主下决心。 还有专家指出,房价上涨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预期上减少新增建设用地供应量,目前可谓“闻风即涨”的中国房地产市场不可能没有反应。 南京居易置业有限公司金再明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预测了土地价格上涨后出现的可能性:大的开发商可能会有囤地的现象,但是他们会在国家土地政策的要求下,囤积两年之内转让或是进行招标等。地价上涨对房价也会有影响。
麻烦采纳,谢谢!
③ 房价什么时候会下降
现在的房价还是偏高,就快不高了,因为现在开发商还不没有到撑不住内的时候,房价短期内容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估计2009年8月左右是房价的最低谷,那时候房价应该是现在的95%-85%左右,目前效果还不明显呢,也快了,长远来看,中国的房价还是会持续上涨的,因为供还是小于求的。
④ 中国房价什么时候会下跌
最后,本轮房价上涨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涨到今年已经四年了,期间除了少数地区房价出现下跌,但多数地区房价不是高位盘横,就是已经轮涨一遍。2015年之前,是以炒房者为主,而在这之后,是大量投资性需求民众集中入市,他们也想分得房价上涨的一杯羹。各城市该买房的都买了,当地居民已经明显处于饱和状态。在经历了这一轮房价大涨后,中国房地产本身就有调整的需求。
中国房价什么时候会下跌?实际上,从今年下半年就已经开始了,不仅是各地政府,还有中央政府都对遏制投机炒房非常重视,并且承诺不再依靠房地产来拉动经济增长。同时,全国居民加杠杆也用到了极致,国内房地产泡沫也被吹得很大。未来一二线城市房价会稳中有降,逐步回落,与当地刚需收入接轨。而三四线城市房价,出现大起大落的可能性会很大,投资者应该谨慎观望,切勿轻易出手。
⑤ 房价什么时候能下降
之前几十年,每来年增加千万人口,源房价也涨了几十年,在人们心中形成了房价会一直涨的印象。但人口趋势即将改变,从2022年左右开始人口下降,十多年后,每年减少的人口达到千万以上,而且会持续几十年。正好和之前几十年人口每年增加千万形成相反的趋势,房价的趋势也会和之前相反。
⑥ 中国房价什么时候会下跌
个人看法,房价会下跌,也就是那么一说。降肯定是要降,但是降多少呢?这内就是个问号?房价涨的时容候,几千几万的往上涨。房价降肯定是大快人心,但是降个三百,五百的,解决什么问题?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该买不起房子还是买不起房子。
⑦ 在什么情况下房价才会下跌
人口增长不足以支撑房价上涨。日本东京现在相比1990年人口增长了百分之十几,房价到现在还没回到以前的高位。
那在什么情况下房价才会下跌呢?简单说几点:
1、人口:虽然人口增长不足以支撑房价上涨,但是人口下降却实实在在会影响房价下跌,但是效果不会马上出现。特别要关注的是劳动力人口的下降(我国目前已经处在劳动力急剧下降的阶段),特别是20-50岁这个人群的下降趋势。
2、汇率:rmb汇率受到极大的贬值压力时。放到国际金融市场上来谈,汇率的稳定是重过房地产业更大的头等大事,在保汇率还是保房价面前,选择一目了然。
3、经济大幅度下滑:比如遇到经济危机,战争和瘟疫咱就先不考虑了。
4、改革:土地改革基本上是不可能了,咱也不考虑了。但是户籍、教育、福利等制度的改革会在某个时候引爆房价。其实不需要谈养老和医疗,光教育制度的改革就可以颠覆整个房地产市场。试想一下,如果我国实行日本那种公平式教育,即每个地方的教育资源比较平均的情况下,还有多少人会跑到那些大城市去?
5、科技进步:远程工作U盘式就业的大规模实现,自由职业者的大规模崛起(西方的自由职业者增长率高到吓人,我国也都是两位数在增长,这些自由职业者一旦数量达到一定级别,是真的能影响到房价的),都会冲击房价。其实,远程教育的普及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补充我国教育资源不均匀的现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房地产。现在有能力的人、聪明的人,很多都已经撤离大都市,到都市圈附近的地方置业发展。有自由,有健康,有不低于996的收入,何乐而不为?
⑧ 房价上涨后还会回落吗
国家来统计局18日发布4月份源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从新建商品房价格环比变动来看,4月有23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涨幅比上月回落,比3月份增加13个;且厦门等多个城市的二手房价出现环比下跌。
⑨ 房价什么时候回落
.
国家数据出来了,中国4月房价同比上涨12.8%。
国家新政是“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回。国家是要求答房价继续上涨,但不要涨得太快。房价下跌不符合国家新的政策,新政本来就是不需房价下跌,但需和谐的温和上涨。
涨价不是房涨价,房是每年都要折旧,涨价的原因是政府的土地涨价而持续增值的。
在国外因土地增值要收地产税(房产税、物业税,什么名称不重要),国外土地是私有化的业主拥有所有权,业主自己的土地增值了,国外的业主非常高兴,当然愿意交地产税。中国也准备征税,但问题是房是每年都在折旧跌价,中国的土地全部都是国家所有的,老百姓仅仅只有使用权而已。但土地又是持续增值,增值部份也是国家的土地增值,问题是增值部份的物业税向谁征税?政府找政府征收?不可能。去找老百姓征收,但老百姓的房在折旧贬值,转而只有转嫁去抬高房的价格,造成房价爆涨。
⑩ 房价什么时候能真正的下降呢
这是一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涉及生产要素供求关系、市场细分、政策导向、趋势预期等多个方面,以下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1、从生产要素来看,在中国土地是影响方面的最主要因素,由于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税关系,地方政府逐渐形成了以获取土地出让金为其重要收入来源的“土地财政”政策,比如各地“标王”的出现,就是最好的证明,土地出让金本身就就很高,开发商、建筑商、销售商再次基础上做附加值,最终反映到老百姓手里的就是一个很高的价格。现在一方面政府限制土地供应,但不降低土地出让金,从基本生产要素供给上就不会降低,这是一个加分项。
2、从市场来看,要区分一线二线和其他线城市,一线二线需求旺盛、供给多,市场活跃,交易频繁,容易形成投资市场,容易拉高房价;其他线需求有限,过去年供给多,过度开发有库存,一旦市场、政策有变,投资性购房就会撤出,价格容易下降。
3、政策导向上,政府要给老百姓有交代,所以近几年大力推两限房、经济适用房、共有产权,以租代售等方面,这些都是商品房的竞争品,会消解一部分,甚至会越来越大的需求,会拉低房价,是一个减分项。
4、趋势预期,常听到国家领导人或者某重要行业领导“要对市场有信心”的这样的话,本质影响的都是市场预期。市场预期如何影响价格,可以这么理解,如果预期价格要降低,现在大家就不会买房,等降低了再买,会压制需求,成交下降,市场冷却,进而会真的导致价格下降;如果预期价格上涨,不管是刚需还是投资,都赶紧买进,市场活跃,最终会导致价格上上升。这2个过程一般交替演进。
以上几点,总体来看,由于我国特有政体结构,政府掌握资源庞大,对市场影响力非常大,完全可以控制方面,最终上涨还是下跌,还要看政府的意志。个人判断,对于一线、二线,出于城市发展的需要,会压制,总体位置价格平稳,或者慢慢下降,或通过涨工资的方式变相拉低房价,但不会出现大规模的真正的下降,那样会出现市场动荡,社会不稳定,与大环境和防范金融分享的大方向不符,政府不愿意出现这种情况;对于其他线,要看具体城市区位和本地房地产库存、需求情况,有些城市现在已经大面积下滑,有些城市还在做开发,总体上要看供需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