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房价是涨还是跌主要看那些信号
房价暴跌前有什么征兆?
1、房产广告增多
在楼市火热时,开发商根本不用打广告,房子就很快被抢购一空了,但如果你看到房产广告增多,那么就意味此时买房的人很少,房价很可能处于下跌通道。也就是说,如果你此时买房,可就不是明智之举了。
2、老业主打砸售楼处
在正常情况下,房价有波动属于正常现象,业主们也不以为然。但是,如果你看到老业主打砸售楼处,那么你就要注意了,因为此时房价很可能出现了大跌,如果你此时买房,那就是在白白浪费钱。
3、银行收紧房贷
银行可是楼市的“晴雨表”,如果银行收紧了房贷,那就意味着楼市可能存在很大的风险,银行不愿意冒着这种风险。因此,如果你此时买房,可就是逆势而为,后果说不定就会很惨。
4、资金撤离楼市
高房价往往需要大量资金来支撑,如果你看到大量资金撤离楼市,那么就意味着理财者都认为楼市不久就会迎来巨震。也就是说,如果你此时买房,那么注定是会血本无归的,在此小编要提醒大家:千万要小心了。
5、地王频现
每当有地王出现,房价必然会迎来一波大涨,而这种上涨往往夹杂有很大的水分,一旦楼市回归理性,房价必然会出现下跌。因此,如果你看到地王频现,还是别急着买房了。
以上就是关于2019年房价是涨还是跌的人全部内容了。虽然我们并不知道高房价还能撑多久,可能房价会连续上涨20年,甚至更久,但也有可能到了下半年就会下跌,因此这个问题是说不好的,小编的预测也是说不好的,建议大家还是根据自己的需求来买房吧,毕竟刚需买房自住,什么时间都合适。
② 房价上涨的正真原因是什么
土地价格上涨 原材料抄,钢材、袭水泥等等建筑材料上涨 人工费用上涨 开发商追求利润,使用一些手段使房价上涨 民间炒房,把房子作为投资商品炒作 ZF导向,让很多农村城市化,农民成为市民;为了维持GDP与经济不至于严重滑坡
③ 为什么房价会上涨,住在附近的还有什么受
楼主,你好
现在房地产市场上流传着一些错误的认识或是数据,其实只要仔细想想,就能发现是明显错误的:一、近几年房价持续上涨,不少买房较早的人,身价随之上涨,自然喜气洋洋。这是典型的投资心态。社会上有一套房的家庭占了大多数,一般家庭不大可能在房价涨幅巨大后抛售后获利,因中国人“安居乐业”的观念根深蒂固,为赚钱而卖出房子再租房的做法是要有先进的投资观念的。所以不管自己的房子涨了多少,只要不卖,就不能实现这种收益。也就是所说的纸上富贵。就如同炒股票,虽连续好几个涨停板,可是如没有卖出,又回落到原来价位,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房价虽然涨了不少,可是对于大多只有一套房的家庭来讲,没有什么意义。二、中国住房贷款是浮动利率,当利率变动时,从第二年初开始,实行新利率。人们买房时,一看一个月还款不过一两千元,小意思,完全可以承受。但现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仅2.52%(在2004年甚至低于物价涨幅3%),但1979年来算术平均是6.58%,贷款利率6%左右,按现在的利差来算,贷款利率就是10%左右。美国几十年来平均房贷利率为8-9%。如以后利率提高到正常水平,还款压力会非常沉重。如贷款利率是6.12,贷40万、20年,利息为48.96万,如果利率升至7%、8%、9%,则利息分别是56、64、72万,涨幅分别为14.38%、30.72%和47.06%。所以买房人应谨慎考虑利率风险,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三、当一套房子价格上涨后,并不是所有上涨的部分都能成为收益。据测算,如果购入新房不满规定的1年就转让,考虑其交易费用,营业税、卖出时中介费、贷款利息及提前还款违约金等;再假设该房产年租金收益率为4%,则投资房产价格年涨幅需要在8%左右才有可能获利。考虑到个人所得税问题,收益更少。四、中国虽人多地少,房价未必一直上涨。中国平均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132人,日本、韩国、印度、越南、德国的这个数据分别为336、478、338、238、230。即使沿海的13省、市、自治区的平均人口密度也不过每平方公里407人,与上述几个国家相比并没有本质差别,如按适宜居住的面积计算,我国东部地区的人口密度低于日本、韩国和印度,如日本山地、丘陵占3/4,按适宜居住的面积计算,日本的人口密度超过了1300人每平方公里。另如考虑我国城市人口大多居住在多层和高层建筑里,而德国和英国人口大多居住在低层或独栋住宅里,我国人均居住所占用的土地面积要远小于德国和英国。所以虽中国人多,但地并不少,人多不是房价肯定上涨的理由。五、房价并非只涨不跌。也许从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比如100年,不考虑通货膨胀,房价确实只涨不跌。可是长期看涨,并不等于只涨不跌。事实上没有任何一种东西是只涨不跌的,不管有多少看起来充分的理由。日本是个土地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而且三分之二是山地,所以当年举国上下都认为房价没有理由不张。结果最高峰时,东京及周围三个地区的理论地价超过美国整个国家的地价与在纽约上市的所有公司的净资产值之和。结果日本从1990年起房价连跌14年,跌到上世纪70年代的水平,拖累了整个日本经济。房价应该适度缓慢上涨,如超过平均上涨速度,则必有回落的压力。而且房屋价格涨其实本质上讲是土地在升值,就房屋建筑本身来讲是不断贬值的(会计上要提折旧),因建筑水平越来越落后,也越来越陈旧。而土地所有权是国家的,永远不属于个人。六、房子买入后并非就能一劳永逸。根据中国法律,业主对房屋建筑拥有所有权,但是对于住房的土地,并无所有权,最多只有70年的使用权,而且从开发商拿到土地之日起算,如房子盖了3年,业主就只有67年的土地使用权了,如果又空置了2年,就只有65年了。至于是重新向国家缴纳土地使用权费还是以后就可以免费使用,或是由国家收回使用权,这在法律上仍是空白。所以买房人在买房时,不光要看房屋的地段、交通等,还要看土地所有权期限。七、据说2005年一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22%的居民准备在未来3个月买房,较上季度增0.8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增0.6个百分点。按照这种说法,在一年左右时间内,始终有20%以上的人要在三个月内买房,那么就是有80%的人准备在一年内买房了。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要么是调查方法有问题,要么就是大量准备在三月内买房的人,其实根本没有买房。另看到一个调查说是90%的人认为房价仍要涨。想起韦小宝和侍卫杀了几个太监后,有人大喊:“有刺客!”,又有人说:“杀了几个太监!”大家忍不住就哈哈大笑。如康熙问这些人,100%会说是刺客杀的。总之对于这些调查不能轻信。八、上海并非国际化大都市。美国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仅有纽约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在亚洲有些名气,在世界上没有多少人知道。上海曾与韩国的丽水争2010年世博会,丽水既然申世博会,当然不是一个差劲的城市,可是有多少人知道丽水这个城市?韩国大邱的地铁不知何时建成,但1995年地铁发生纵火事故,可见1995年之前就建成了。可是中国有多少人知道大邱这个地方呢?而上海地铁95年4月才试运营。全球生活质量排名,上海仅名列102位,世界上有多少人能说出前50名的城市?更不用说100名后的上海了。可见,那种说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所以房价应与东京等地看齐的说法不过是别有用心,愿者上钩的谎言罢了。(详见本人博客中的《上海根本不是什么国际化大都市》)。九、房价下跌经济冲击太大,并不意味着就不能跌。其实,中国从建国以来,经济经历过不少的大风大浪,从三年自然灾害到国有企业普遍亏损、亚洲金融危机,甚至是朝鲜战争,都没有对国家造成根本性打击。相反,中国的经济越来越好。房价下跌只不过让炒房客血本无归,让经济发展适当地放慢脚步,对银行影响也不会太大(买房人一般交了30%的首付,只要房价下跌不超过30%,银行贷款基本可收回)。而且房价泡沫早破比晚破造成的影响小。十、国际铁矿石2005年涨价71.5%,2006年又涨19%,但钢材未必涨价,房价更未必上涨。据中国房产协会会长杨慎测算,建筑材料成本仅占房价的20%,钢材不是房屋的唯一建筑材料,这样钢材占房价的比例就更低了。砖混结构的房屋用钢量每平方用钢仅为10至30公斤。所以钢材涨价对房价上涨影响甚微。同时,钢材价格持续上涨好几年了,这也使得企业盲目大量投资,仅2005年已经建成的钢铁项目的产能就将高达4.1亿吨,而2004年中国生铁产量仅2.5亿吨,中期来看,钢材价格会不涨反跌。钢价涨不是房价涨的理由。十一、中国经济发展,收入提高,房价未必涨。不错,中国这两年收入提高较快,如上海,2003和2004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4867、16683,一年增长12%。可是房子不象一般的消费品,是要用一二十年的积蓄来购买的。假如一个人年收入3万,一套房价60万,相当于20年收入。如收入与房价年均上涨15%,20年后不吃不喝,也仅307.35万的积蓄,可是房价已涨到854万了。所以房价涨幅应大大低于收入增长。十二、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不能决定房价必涨。其实,不光是土地,石油、煤、铁矿、铀矿等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可是这些东西是不是就是一直上涨,从不下跌呢?在1999年时,国际市场上的石油价格只有13美元一桶,最低时不到10美元一桶。而且当时市场分析还有可能下跌,因当时世界经济低迷,又连续的暖冬,石油开采技术的提高又能增产。现在则是50美元左右一桶。1980年世界黄金平均价格612美元一盎司,2000年跌到279美元,当时英国央行因黄金存储、保管、运输都需要较大成本,又不象货币那样能产生利息,大举抛售黄金,受到最大黄金生产国南非的指责,意即英国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南非的痛苦之上。石油、黄金价格大跌的时候,难道是因为它们成了可再生资源?何况石油不仅是不可再生的,而且在40年左右的时间内会开采光。十三、土地紧缩后,土地并不是那么供不应求。这种说法恐怕是开发商精心设计的。消费者与开发商是对立的“敌人”。毛泽东说:敌人赞成的,我们就要反对。对于这种说法起码要打个问号。事实并非如此。如“土地供应不足”传闻较多的北京,国土资源部介绍,北京2004年经营性项目土地使用权入市交易共成交了71宗土地,比上年同期增长了92%;成交土地总面积437.71公顷,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13%。北京市仍有约5900万平方米的存量房地产土地有待盘活。开发商制造这种真实的慌言,不过是想让消费者接受高房价。十四、政府严控土地,供不应求,但房价并非自然上涨。与香港之区别。近两年,有些地方政府垄断土地市场,通过土地出让,取得了大量的市政建设的资金,当然抬高了地价。这和香港政府的作法有类似之处。香港经济之活力,与低税政策大有关系。香港个人所得税最高不过5%,而一般都要40%左右,如大陆,个人月收入超过10万元,税率高达45%。香港的主要财政收入就是通过卖地来取得。李嘉诚为什么能赚取1000亿港币身价?就是吃透了港英政府土地政策和低税率。可是大陆政府财政收入有90%左右来自于税收。所以各级政府不可能普遍长期采取这样的政策,这是不得已的过渡政策,就如中国电信为筹措建设资金收的电话初装费一样。先装电话、买房的人栽种,后装电话、买房的人乘凉。十五、销售量并不表示真实需求。不少人认为现在房市供销两旺,是健康的。其实购买不代表实际需求,因为心理预期扭曲了真正的需求。如2000年,中国股市处于牛市,发行新股都有上百倍的超额认购(因为上市后首日都能涨100%左右),所以发行市盈率再高的股票(如乌江电力是80倍)都不愁卖不出去。可是现在熊市出现了新股上市也下跌的情况,于是15倍市盈率的股票也卖不出去。市场经历了几年的持续上涨,所以不少购房人全家透支未来购买,因预期会上涨,不买以后要付出更高的价格,造成真实需求被夸大。十六、政府不会死保房价不跌,不会托市。笑话,人家日本政府不比中国某一地方政府有钱吗?就是香港政府,也远比中国一些地方政府有钱?当日本与香港的房价持续下跌的时候,难道日本与香港政府希望房价下跌吗?也许有人会以为财政实力不如日本、香港政府的中国地方政府有力量做到日本、香港政府做不到的事情吧。拿广州来说,2004年房价涨了,可是之前却连跌8年。商品的价格涨跌是由经济规律决定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当房价下跌的各种因素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政府是无能为力的。其实情况恰恰相反,中国政府是非常聪明的,1997年中国股市疯狂的时候,一篇人民日报的文章就终结了这种疯狂。结果亚洲很多国家被亚洲金融危机风吹浪打,惨不忍睹,中国却胜似闲庭信步,安然无恙。恐怕只会适当打压房价,挤压泡沫而不会托市。(详见本人博客中的《房价必听,政府无力托市》)十七、有些知名经济学家说房价还要涨,房价未必就涨。经济学家在某些领域有智慧,不等于在所有经济问题上在行。牛顿这么聪明的人,也错误地认为光是粒子,最后还信了上帝。且越有名的经济学家,恐怕越无时间搞学问。对于那些如十年内房价要涨三倍,房价还要涨20年的言论要仔细分析,不能轻信。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要卖给美国政府7个字:中国会出兵朝鲜,要价数百万美元。虽然只有7个字,可是附有好几百页的材料来详细说明。美国政府舍不得那点小钱,没有买,结果遭迎头痛击。这些言论有没无详实的材料作为根据?恐怕没有。杨小凯说:中国的有些学者不是缺乏智慧,而是没有良心。1998年的时候这些人怎么不说房价要涨一倍?他们能否对买房人作出房价上涨的担保?当初说股市要涨到3000点的人是否补偿亏损的股民哪怕一分钱?(详见本人博客中的文章《经济学家与房价谎言》)十八、结婚未必一定要买房。其实同样一套房子,买的或是租的并不影响房子本身的情况,不可能同一套房子,自己租的就有核辐射,一旦买下,就可让人长生不老。到底是买是租,应该是从成本上来考虑。现在中国的房价非常高,可是房租却相对较便宜,年轻人如能暂时以较低的成本租房,就可在以后房价回落后买入,省下的钱能不少事。而这时不顾一切,掏空自己甚至父母的积蓄买房付首付,虽然有了房,却面临长期的债务。结婚一定要买房是农业社会传下来的陈腐观念,在合理的时间,合理的价位买入才是现代经济人的聪明做法。比尔﹒盖茨一次因认为25美元的停车费太贵,宁愿把车开到其他的停车场,中国普遍老百姓更应以合理价位买房我也相信国内房价未来还要涨,因为GDP在增长嘛。在未来十到二十年里,GDP如何还保持目前的8%的增速,那过9年GDP总量将翻番,到第19年时GDP将再次翻番。与之相对应,房价水平肯定是要往上走的,2020年的房价是现在2倍高,一点都不奇怪。但是,这不能成为此番房地产泡沫不能回调的理由。因为至少从统计数字上看,过去5年的GDP都保持在7、8%,为什么股市还会从2000多点跌去一半呢?答曰:制度缺失、结构失衡、炒作过度、透支概念……而这些问题在过去几年的房地产市场上同样存在,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也就是说,即使远期价格水平还会上升,但眼前的这道坎却是越来越难跨了。打个比方说,远处的珠穆朗玛之巅固然令人向往,但在你攀上去之前,却要面对高低起伏的沟沟坎坎、深壑陷阱,很多人可能还没等熬到半山腰就“牺牲”了。所以这种拿天边彩虹的美景来忽悠眼前人的,多半是引你下套呢。虽然我们坚信只要中国股市存在,股值在未来是有机会达到1万点的,但这并不妨碍眼下股市上的哀鸿遍野。楼市的道理也是相通的。不要看到现在市场气氛如此高涨,那是因为楼市价格目前还在涨,在赚钱效应的鼓舞下,无论是炒家还是自住客,大家的信心都无比坚挺,没有人会相信楼价会跌。但这种赚钱效应是必须依赖于5%以上的房价增长的,一旦这种增长不能持续,不管是买家还是卖家,大家心里都会发毛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政府想要通过宏观调控让楼市维持在持平、小幅增长的水平上,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涨幅大了,无房阶层不答应,涨幅小了,投资阶层不高兴。政府就如同在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出问题。这能怪谁呢?只能怪中央政府在03年看到楼市过热的苗头,却不赶快采取有力措施,延误了最佳的调控时机。就如同汇率调控的最佳时机也延误了一样。而地方政府更是要轧干楼市的每一滴油水。再加上在技术创新乏力、经济缺乏增长点、投资渠道狭窄等因素,社会资金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就不可避免了。这时候无房空军为什么最佳的策略就是观望呢?因为你已经错过了房价收入比尚在良性区间的阶段,现在入市无疑是接炒家的盘不说,更大的问题在于酿就了自己未来几十年的财务风险。房价收入比不是凭空想出来的数字,它是衡量一个家庭财务平衡状况的一个标尺,如果这个比例太离谱,就意味着你在透支未来。当然要是只要住在自己的大房子里,宁可天天吃咸菜也愿意,那我也无话可说了。理性空军看空时下楼市,除了价格因素,还有楼盘本身结构扭曲的问题。户型完全不适用、地段过于偏远、配套在近期难以改善、房屋质量存在隐患,等等,每一样都够你受的。难道只有等这些问题都落在你头上了,你才会注意它吗?难道前面已买房人的教训还不够令人警醒吗?理性空军现在不买房,并不等于永远不买房。就象我至今不投资股市,不代表未来股市的根子正了后,我仍然不投资,不代表未来可以投资海外市场了,我也仍然选择把钱存在四大国有银行里拿低利息。着什么急呀,2006年底金融就放开了,我们有充足的信心在未来得到更好的金融服务、投资渠道。改革开放的好处是什么?你垄断的行业不是不思进取吗?到时候会有人逼着你进取的,在其他竞争领域我们不是已经享受到这个好处了吗?除非改革开放到此为止,从此再闭关锁国!从财务安排上,空军租房住、或是翻新一下家里的老房子住,短期看也没什么不好。未来竞争这么激烈,把自己搞得那么娇气有什么好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个社会的年轻人一天到头都想着怎么赶快享受,这人就没什么大出息,这社会的前途就更可悲。国家舆论近些年在倡导良性社会风气方面也没起什么好作用,这也是为什么韩国、新加坡看轻中国的重要原因。而且空军还要感谢多军,他们有实力、扛风险能力比你强,把需求弄得旺旺的,开发商、银行投资建房的劲头也足。多盖些房子总不不盖好啊,空军租房还多些选择呢。你想想,一套房子多军买下来,押上首付,还有可能借了钱,每月供上几千块钱,物业费啥的都张罗着,房子也都装修好了,连家具家电都是新的,就等着你来住了。你一个月也就付个几千块钱,就舒舒服服地住着了。房子出了质量问题你不用担心,要换物业公司你不用操心,你要换了工作搬了家,业主还得接着张罗下家,你只要招呼一声搬家公司就行了,你不是很轻省吗?当然你会抱怨房子不能按你的意思装修,那你租的时候尽量找一家满足你品位装修的房子啊?再说现在的潮流都是轻装修、重装饰,谁还把自己的五斗橱都装修到墙上去啊?房东的装修品位靠不住,就只租那种四面落白的,全套家具自己配,大不了墙上贴点墙纸,房间里多些装饰品。房子嘛,就是客厅里的沙发加家庭影院、卧室里的双人床、再加厨房里的组合厨具和卫生间里的澡盆,别的再装修出个花来,过几年你还不看烦了?迎着不断高企的房价,多军们省吃俭用供下房子,自己不住把崭新的房子让给你,租价还越来越称心如意,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当然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多军就是这个房价疯狂的时代最可爱的人。空军们要是还不满意,一定不肯租多军们手里越来越多的房子,还要有别的想法,简直是有点不厚道了,哈哈满意请采纳
更多房产知识,点击左下角“楼盘网”.楼盘网,为爱找个家.
④ 房价大涨和大跌对于经济分别有什么影响
中国当前的楼市即将面临调整;当前中国经济最主要的问题是资产泡沫,18个月内更严厉的调控措施将陆续出台;近来土地供给加大,16个月左右会形成住房供给,压低房价……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与新华社《经济参考报》上周末共同举了“破解迷局:聚焦中国宏观政策——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在这次论坛上,经济学者与房地产开发商罕见的达成一致:中国房价近年来飞速上涨的走势不可持续。有学者认为,很有可能在未来1年半之内出现转折点。作为一个宏观经济研讨会,与会人士开篇讨论多集中在中国经济的整体走势上。但是会议仅仅进行到半小时左右,话题就转到了房地产,原因无它——房价过高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系教授雷鼎鸣说,中国去年货币供应量接近30%,但是到目前为止,物价并没有过快上涨,原因就在于由于存在产能过剩,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利润率较低,大多数资金选择进入资本市场,更进一步的说就是进入楼市,于是房价被迅速拉高。不过在雷鼎鸣看来,目前内地的房价走势,很可能类似于1997年年初时的香港。随着政府调控,1997年底香港房价开始逐步下跌。据他介绍,如果以1997年底的房价指数为100来计算,2003年香港房价指数跌到谷底时只有大约37,目前也不过刚刚回升到78左右。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也认为,在未来18个月之内,一定会出现针对房价的更加见效的宏观经济调控措施。他说,今年乃至明年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面非常好,对经济的增长、物价的走势都不必过于担心,主要问题就在于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出现了两个“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是社会上,尤其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对于现在房价如此之高,增长如此之快,从来没有如此强烈地表达过不满;二是国家在房地产价格上表达出来的调控也从来没有如此明确过。“‘这两个从来没出现过’结合在一起,一定可以导致政策上的一系列变化,从而使房价在不久的将来出现一定的调整。”李稻葵说。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石屹也给出了自己的理由。他说,解决房价的根本在于加大住宅开发的土地供给,只有这样市场上的住房供应量才能加大,进而压低房价。据他介绍,在北京,从开发商拿地到拿到预售证需要大约16个月。当前全国土地供给加大,所以可以预计未来房价会走低。他还表示,在香港有一个公式,用市场上的租金回报率减去资金有效成本,再减去物业税,这个数若低于-3%,市场会开始下跌。这在香港历史上曾出现过两次,一次是1992年,一次是1997年。对比香港,目前北京的情况是,二套房银行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的1.1倍,即6.5%;按照中原地产统计,北京二手住宅租金回报率为2.9%,上海为2.3%,这样减下来是-4%左右,如果再减去1.2%物业税,减下来的数值会更低,远远超过香港-3%的临界点。“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是不出物业税,房价也非常危险。”他说。不过会上也存在着不同观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认为,中国现在已经出现了非常强的房价上涨预期,不是一两个政策出台就能起到效果。他说,当前中国的楼市和1985年前的日本非常像。1970年到1985年15年间,日本房价上涨了16倍,民众预期居高不下。日本政府尽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都没有收到好的效果,最终由于房产税(类似中国当前探讨的物业税)的出台,房价持续下跌了20年。中国政府很可能会参考日本的经验,对物业税的出台非常慎重。“物业税一出,房价肯定会下跌。所以物业税出台要有一个时间表,要建立房价将会稳定下落的预期。”袁钢明说。房地产调控关系中国经济走势24日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与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共同举了“破解迷局:聚焦中国宏观政策——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论坛围绕中国经济面临的诸多两难困境及未来走势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几乎所有与会者都将话题转向了房地产问题,认为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与房地产的走向密不可分,房地产问题解决不好,将严重影响未来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当前比较流行的观点:由于我国土地资源紧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求大于供给,房价上涨是必然的。错了!这是一种错误的舆论导向!重庆市市长黄奇帆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对该市以公租房建设为重点的房改新政进行了详细解读。仔细品读“新政”内容,让人似乎从中看到了中国新一轮房改的希望。正如黄市长所说:只要地方政府肯动脑筋,房价是可以控制的。近年来调控高房价,政府往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每次调控之后都会迎来新一轮报复性上涨。事实上,房价疯狂上涨,“根子”在各级地方政府。在我国现行的税收政策和土地制度下,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开发中不自觉地充当了利益分担者的角色,甚至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因此,要从根本上遏制持续走高的房价,地方政府的态度和作为至关重要。重庆此次房改的基本模式是“双轨制”,即公租房和商品房。公租房把经济适用房和廉租屋统一起来,面向低收入群体。商品房则面向中高收入人群。最困难的人租廉租屋,低收入者住公租房。据了解,重庆市计划两到三年内建成2000万平方米的公租房,解决100多万人的住房问题。重庆市调控房价的新政或成为全国的样本。因为这一举措充分尊重城市低收入人群、中产阶级和高收入者的现状,采取不同政策,区别对待,稳步推进。并通过“低端不收税、中端税收优惠、高端增加税收”的政策,从根本上平抑房价。在我们这样一个低收入人群较多的大国,住房改革要搞“双轨制”,不能让保障房全面市场化和私有化。同时,“双轨制”的好处还在于,一方面通过政府建房解决老百姓的住房问题,另一方面让“特别房产税”的征收有了合理性和可能性,既体现公平公正,又能够真正起到抑制房价的作用。重庆房改新政或成为全国样本,还在于重庆市政府动脑筋,想法,动真格,真心实意解决老百姓的住房困难。而且他们参考国外先进经验,按照国际通行惯例大胆推进房地产改革,充分兼顾社会各阶层的利益,使此次房改具有现实性、合理性、长期性和可操作性,对于调控房价和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总之,我国调控房价的难点在地方政府,“突破口”也在地方政府。此次重庆房改“新政”,能否在房改的坚壁上撕开一个“口子”,杀出一条血路来,我们拭目以待。
⑤ 合肥房价为什么会暴涨 中国房价即将暴涨的征兆已被挑
一二线城市房价疯狂暴涨,投资投机气氛非常的浓厚,三四线城市,专楼市面临巨大的库属存压力,有价无市和市场低迷的想象在部分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就是真泡沫与泡沫。 一、二线热点城市未来调整幅度可能将相对稍大。
⑥ 房价是什么时候突然暴涨的原因是什么那些拆迁暴发户是因为房价涨了才出现的吗
这个真不好感啊,普通就你们那位置的房价了,想高你就得当钉,不好感话钱就多点.人都这样.池州楼盘大盘点配套设施齐全享受五分钟生活圈
⑦ 房价一直在涨,但是总有消息称房价会跌,房价大跌之前会有什么预兆
2003年以来,中国房价经历了一轮暴涨。房价问题触动了民众的神经,也成为这几年最热的问题。这轮房价上涨还要持续到什么时候?这是很多人都关心的话题。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房价经历了一轮暴涨,接着就是疯狂的暴跌,这对当年很多投资者来说,都是触目惊心的。
3、开发商谨慎拿地:对于房价走势,开发商往往比普通购房者更为敏感,如果你看到开发商不再疯狂圈地,而是谨慎拿地,这就直接告诉你:房价很可能出现下跌,购房者更要谨慎为之了!4、楼市库存严重:在国家开展去库存工作前,虽然房价一直处于高位,却没有出现明显上涨,这主要是楼市有库存。一旦楼市库存严重,那么房价自然就会出现下跌。5、买房的人减少:购房者都有追涨杀跌的心理,当买房的人突然减少了,你就要多留心了。不管是新房还是二手房,卖方市场说明房价坚挺,而买方市场则意味着价格将出现松动。由此可见,房子价格是否下跌与房子的供需有一定的关系,如果房子的需求量减少了,而土地供应量却在增加,此时房子的价格势必会出现下降的趋势。
⑧ 为什么房价涨这么快
你好:
这个问题太简单了,你觉得有什么东西会一直涨价到天上吗?不可能的,因为任何社会体制下都要遵循价值规律! 为什么医改我们看不起病?为什么房改我们买不起房?为什么教育改革我们上不起学?上学学部到东西?因为医院、铁路、交通、通讯、银行业等等都是国家资本控制下的臃肿机构,只要是国家控制下的,就会滋生贪污腐败,就拿银行来说吧!开发商从农行贷款1000万,结果拿500万投资房地产,然后高价卖出再评估到1000万,再抵押贷款从建行贷款出2000万,再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再评估2000万,再从工商银行贷款.......最后导致房价持续增长,但是银行是国有的啊!银行行长被贿赂后就可以贷款了,贷出去的钱收不回来,房价又不能降,因为降了就更收不回来了,结果就是被房地产绑架,然后再制定政策补洞,然后再接着卖地给开发商,继续权钱交易,泡沫就越来愈大,最后还不是要老百姓去买账?现在基本上的政策都是补洞,补的是之前他们这些制定错误政策带来的后果,现在是从上到下没有良心的问题,你那只是冰山一角,懂? 但是,房价不会一直这么涨下去,为什么呢?因为WTO的5年缓冲期就要过去了,那些外资银行业马上就要冲进来了,City Bank,Chase Bank,Bank Of America ,等等这样的大银行会陆陆续续进入中国,到时候,这些银行可不会傻到随便贷款给你,同样会按照正规手续投资房地产,会把价格降到最低,这时候,那些要买房子的人就会趋之若鹜,很多开发商就会去跳楼,谁会去呆账死帐一堆的国有银行去贷款?这样银行就会非常困难,中小企业就会很难再从国有银行带出款,最后大量中小企业会被淘汰冲击,所谓的白领会像当年国企改革时下岗职工一样被整个社会抛弃,接着会有人继续唱响那首歌——“论成败,人生豪迈,大不了从头再来。。。。。。
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