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什么房价打压不下来
不知道有谁在打压房价!谁能有哪个能耐?!
Ⅱ 政府为什么要打压房价
你是什么用途,如果来是政治上自(或者是公务员)用的话,我把自己总结的告诉你哈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政府打压房价是我国国家性质的要求。
2.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的工作原则。打压房价是政府性质宗旨原则的要求。
3.我国政府身负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打压房价是政府履行这两大职能的体现。
打压房价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有利于国家利益;有利于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虽然在短期内会影响国家财政的收入,会对GDP造成影响,但是长远来看是有重大意义的。
Ⅲ 2018年房价走势情况是什么
2018年下半年可能还会涨;
投资客要的主要是短线,就是希望快速的套现,投资的话就要考虑年化收益率了。
在北京这种情况下,房价已经在政府大力的打压,即使因为各种因素,比如说货币泛滥,房价也不会超出太多。 即使是在过去十几年全球货币宽松的大背景下,刚需家庭收入增长也是十分有限的。未来全球延续以前那种规模的宽松货币环境已经不大可能了。
虽然刚需的购买力增长比较缓慢,但是北京的发展方向是国际化大都市,是吸引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人家,所以以后北京留下来的,是真正的高薪人群,是很有购买力的。
Ⅳ 为什么2018年楼市必定暴涨,房价并没有泡沫,上涨周期在缩短
目前,因为土地稀缺,部分一线城市已经在限制人口,比如北京最近提出回一个“誓死守住答人口2300万的底线”。2015年随着限购政策的解除,一线城市像压抑已久的火山,突然喷发。其中,深圳更是跳涨50%,随后北京、上海轮番上涨,并蔓延至二线城市。
大家全民买房,这么大的需求量,房价当然很难压下来。
调控房价或者房价向下,开发商就会谨慎拿地,一旦以后库存不够或者政策放开,需求就会爆发式增长。
为了躲避货币贬值,我们对中心地段的需求在源源不断的上涨。一方面,打压楼市,房企不再拿地,致使库存告急。
Ⅳ 2018是最好的买房时机,这5种人也买不到房
进入2018年,全国各地的房价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鉴于此,许多专家都喊出了,“2018年将会是最好的买房时机”,对此,小编要说的是,即便2018年是最好的买房时机,以下这5种人也绝买不到房子!
第1种、幻想房价暴跌的人
在楼市调控下,全国各地的房价确实得到了遏制,也出现了小幅下跌,但要想房价暴跌,那简直是天方夜谭!要知道楼市调控的目的只是稳定房价,并非让房价暴跌,所以幻想着房价暴跌的人是永远买不到房子的!
第2种、思想太偏激的人
有些人思想太过偏激,宁可负天下人也不能让天下人负我!在这些人眼里,开发商就是一群吃人不吐骨头的奸商,买房就是花钱找麻烦,所以他们是永远不会买房的!
第3种、追求完美房子的人
有些人属于完美主义者,凡事都追求完美,买房也是如此!然而,世界上哪里有十全十美的房子呢?即便让你入主白宫,你也会挑出许多问题吧?
第4种、等着大佬打压房价的人
如今,越来越多的商界大佬都开始纷纷进军房地产市场了,比如京东刘强东、苏宁张近东,于是,有些人就等着这些商界大佬来打压房价,殊不知,这样只会加剧房地产市场的竞争,地价也会越来越高,房价怎么可能下跌呢?
第5种、爱做思想斗争的人
好不容易遇到了一套高性价比的房子,却还要做一番思想斗争,结果好房子早已被别人抢占了。正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所以看到好房子时,还是要尽快入手,避免好机会溜走!
众所周知,买房好时机可遇不可求,在2018年这个买房好时机,你可千万别学以上这5种人,否则你永远也买不到房子!2018年,你还不买房吗?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8-03-05,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全面及时的楼盘信息,点击查看
Ⅵ 为什么国家要打压房价
房价过高已经影响到了老百姓的生活,安居才能乐业,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有钱回的5 6套房,没钱的都答快要露宿街头了,那社会还有稳定可言么,仇富心理能不加重吗,政府也是都想让老百姓都买得起房,同时让房业稳定健康的发展,不会形成巨大的泡沫。
Ⅶ 2018年房价走势如何
预测“房价”别轻易站队,小心打脸!
原创2018-01-07子木子木聊房
文丨子木
图丨摄图
13年,上映了一部电影,至今为止,这部电影我大概看了8遍。
这部电影的镜头里满满的充斥着贪婪、拜金、毒品、烂性、欺骗、背叛和无止境的欲望。几乎把世间的丑恶毫无保留地展示在大家眼前。它就是小李子主演的《华尔街之狼》。
其中可能会让人感到庸俗以及疯狂到夸张的堕落糜烂,剧情手法也犹如打了鸡血无时无刻不丧心病狂般的庆祝狂欢,其实这才是本片的魅力所在。
激情?征服?欲望,会让你觉得十分自然与亲切。因为那才是你梦寐以求的,不要拒绝道德上的否定,它本就是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人性。
其中有一幕最为深刻,就是小李子初到华尔街求职股票经纪人时,老板汉纳对他说的一番话。
“股市其实是不存在的,没有人知道它会涨会跌还是会持平,但只要你讲出来,总会有人会相信,对于我们来说,我们什么都不创造。”
这句话似乎同理于中国楼市。中国房价未来会涨还是会跌,只要有人预测,就肯定会有人相信。这就是市场,虚无而又存在。
就比如元旦这段时间,业界举办了一场“房地产盛会”。主讲人是克尔瑞研究(号称中国房产第一智库)的CEO丁祖昱。
2000多人的会场,云集圈内众多“大佬”,结果却华丽丽地上演了一场预测闹剧。
子木只能说丁博士的预测境界已经升华到可以脱离世界的水准了。
因为前段时间,财政部长肖捷才勉强发文表示“2019年中国才能完成房产税立法”,恰恰也是前几天,中央严批了海南的环保问题,责令整改海南房地产市场。
结果会上丁博士却自信满满,义正言辞道:“2018年房产税会落地”且“2018年海南会勃起”,“中国2017年房地产市场已遭遇天花板”等等。
会还没结束,就引来了其他很多自媒体大V的疯狂diss。
不过也正常,因为丁博士曾经也预测过“2017年中国房地产销售面积回落至13亿-14亿平方米”,打脸的是2017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却创下了历史记录,销售面积跑到了16亿平方米。
失测已为常态,但同样也有台下的2000多人为其摇旗呐喊。
发现没,是不是和我上文提到的华尔街真相如出一辙?“无论有人说什么,总会有人相信”。
只能感慨,当今社会,任何事情都在追求节目效应而忽略其本质,对学术有严谨追求的和拥有爱智求真的精神的“专家”成为了稀缺物种。
那么在讲完楼市本质之后,我们来讲今天的主题。
大家都知道,市场上有人喊涨,也有人喊跌。自然就分为两派。俗称多军和空军。
空军
绝大部分是刚需族,想买房还买不起房,所以盼着房价跌,跌的越多越好,最好崩盘。大家都有房子住,就不用考虑房价问题了。一旦房价涨起来就怨气横生,骂政府骂开发商骂炒房客。仿佛这个世界都是罪恶的。
多军
大部分是有房的,有改善需求。所以盼望房价多涨一点,多卖点儿钱换新房。
但很多军也不好过,高位接盘,每个月几乎一半甚至更多的工资用来还房贷,生活压力太大,没有谁能帮到自己,怕失业,怕生病,怕一切需要花钱计划之外的事情,生活质量比买房之前差的不是一丁半点儿。
所以只有房价一路上涨,即使不可能卖掉自住房,他们也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心理慰藉,从而让自己心理平衡一些。
其实真正的多军是不说话的,他们只会偷偷的买了房子囤起来,也不会好心提醒你赶紧买房,房价要涨之类的。毕竟之前多了一个人买房,之后也就少了一个自己房子的接盘侠。
每逢房价大涨之时,也是多军和空军的大战之日。尤其2016到2017年这轮大涨,双方各持观点,颇有鱼死网破之势。那么下面,子木就为大家盘点一下,对于未来,多空军之战谁将更胜一筹。
第一场战役:利率
之前子木曾在《回顾中国房产三十年?》这篇文章里,用了4000多字的篇幅讲明利率对于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性。看市场真假调控就看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
空军出招:全球加息周期已经开始,同时,央行在2017年全年的货币投放比较克制,M2增速屡创新低。
市场利率的持续上涨也导致房贷额度吃紧,按揭利率稳步上调,按揭利率从取消折扣到基准利率的1.1倍、1.20倍、1.30倍??购房按揭利率必然会更高,贷款额度更紧张。
利率上调,购房者将承担更大的压力。所以将会有更多人选择观望,市场交易量下跌,从而供大于求,房价下跌。
多军接招:虽说美国加息已成定局,但是中国国情当头,加息会引发金融系统性风险,同时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速,而且目前市场利率相对较低,美联储加息对中国楼市并造不成很大的影响。
子木观点:2018年,中国市场经济注定会很难受。
一边是系统性金融风险(债务危机)要求货币宽松和低利率,另一边是资本外流蚕食外储、施压汇率,当局是在笼子里做决策。
前期,中国可以通过加大金融监管和“定向加息”的方式抵冲美联储加息的影响。但是如果美联储持续加息,中国势必会有扛不住的一天。
目前利率已经市场化,大家有没有发现,虽然基准利率不变,但是所有银行给的房贷利率都很高。如果中国扛不住了,就只能放任汇率贬值,汇率市场化,来保外储,同时减轻了印钞的副作用(为印钞松绑)
所以银根缩减的大环境下,势必会影响到居民购买力。所以子木认为空军会略胜一筹。
第二场战役:人口之战
空军出招:近年来,中国人口逐年减少,我国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人口红利”的优势也在逐渐减少。
2017年全国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达到了40.8平,所以说未来房子是够住的,房子未来会被一般商品化。那么供大于求是迟早的事情,房价也就会随之下跌。
多军接招:虽说中国人口在逐年减少,但是别忘了中国目前正处于最重要的历史阶段-城市化。
城市化建设势必会推动人口对房屋的需求,棚改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发展带来的虹吸效应促使三四线人口向一二线城市转移。况且未来大家会不断地提升自我需求,提升独居率,房子是永远盖不够的。
子木观点:19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现在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而房子则是满足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未来居民的独居需求会促使房地产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接下来更重要的是中国各大城市群的升级,以一线城市带动周边二三线城市的整体发展。
未来一线城市是财富和权利的象征,二三线是产业的延伸。那么人口的定向流动势必会促使房地产市场格局发生变化,净流入人口城市的房价必然会涨下去。
所以,长期来看,多军此战会略胜一筹。
第三场战役:调控
空军出招:2017年是中国房地产调控出台最多的一年,一线城市房价应势大跌,例如北京已经跌回16年年底的水平,燕郊等环京楼市更是一片狼藉。
虽然三四线城市因限价和棚改导致房价大涨,但是后期定会需求不足,价格回落至当初。
且长效机制已经确立,租赁势必会主导今后的房地产市场。而且杀手锏“房产税”一旦落地实施,投机炒房将不复存在,房价大跌指日可待。
多军接招:每轮调控从来都不是为了让房价下跌,而是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还离不开房地产。
如果房价大跌,超发的货币定会抽空楼市,跑出来的热钱无处安放,市场加速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民不聊生。
长效机制的确立我们承认,但是真正目的是让房价上涨的增速放缓。大家可以看到,只有热线城市才会试点长租机制,为的是让更多完全买不起房的人有一个过渡期,有房可住。
而且美国日本施行房产税这么多年,房价照样不是蹭蹭上涨吗?
子木观点:首先大家呼之欲出的房产税是为了让政府土地财政开源,而不是降房价。政策调控只要限死,房价必然下跌,但有些地方却留了口子。
就例如二三线城市的上涨,其实大部分是因限价政策出台后才激起的反映,正所谓,窗户纸撕开的洞比门都大,其中的原因大家应该都清楚。
有句话讲的好,完全竞争条件下无法存在合作。目前二三线城市都处在同一跑道上,相互竞争,你追我赶,谁都想进入新一线,谁都不甘人后。
但是严政之下,所有城市都被迫停下脚步。一开始还好,慢慢的就会有人偷偷摸摸的想往前凑上一步。
这种选手分为两类城市:一类是之前大家都涨的时候,还没开始涨,就被连带调控了,感觉自己很冤枉;另一类是完全抵挡不住“人才的诱惑”,比较贪婪,毕竟人才才是一个城市的血液。
比如这段时间直接宣布取消限购的兰州,还有通过人才政策玩隐形放松限购的南京等。
所以子木认为,出台调控只是是为了解决“一边倒的供需”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有吸引力的城市,调控过后照样春季盎然,没吸引力的城市,调控过后必一潭死水。这一战,多军略胜一筹。
其实接下来子木还准备继续盘点第四场战役“土地”还有第五场的“租售比”等。但是感觉观点太多,反而让大家迷失了方向,也埋没了这期的主题。
昨天有位粉丝在后台留言说:“其实你就是看多一二线,看空三四线,让大家都去一线城市买房,居心叵测!”
我只想说的是,看多看空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这个无法改变的大趋势下,我们要选择怎样“合适”的生活。
中国这么大,做到资源完全分配绝不可能。
子木只希望未来一二线城市可以成为有追求有梦想的年轻人的聚集地,大家可以在此尽情拼搏,追求站在食物链顶端的梦想;三四线城市则可以成为百姓安居乐业的宜居城市,无忧无虑,天伦之乐。
而不是所有城市都被房地产绑架,年轻人因高企的房价而失去对生活的憧憬。
再者,市场也绝不会因为看多或者看空而演变,多军和空军所寻找在心理上的慰藉和一厢情愿在事实面前也一文不值。
所以千万不要轻易站队,然后持着自己的理论无休止的抨击对方,那又有什么意义?
真正的智者是置身事外,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理性分析。
市场没有绝对,只有相对。
例如,子木对一二线看多,对三四线看空,对二线城市杭州武汉看多,重庆西安看空,对北京的通州看多,对石景山看空。那你又说我是什么军呢?
Ⅷ 如何打压房地产的泡沫房价
房价这么多年来一直呈上涨趋势,只是07年以来涨的特别快,我们要讨论的是为什么房价会涨这么快的问题。 1、政府土地财政,政府依靠卖地解决财政收入,卖的越多,价格越高,政府收入越高,卖地搞开发拉动地方GDP,这又是地方政绩考核最主要的一项指标,卖地可以一石二鸟,何乐而不为呢?需要指出的是,政府一直指责房产开发商把房价定的过高,却一直不检讨政府土地收益在其中的比例。 2、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个影响是巨大的,直接导致了世界经济下滑,美国和西方国家经济不景气,失业率居高不下,迫切需要把自己的东西卖出去,与此同时又采取贸易保护主义,严格限制进口,直接后果就是打压了中国的对外出口贸易,中国的产能严重过剩,三驾马车还剩下政府投资和居民消费,于是中央提出4万亿投资计划,拉动地方投资,并提出家电、汽车下乡等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政策,目的就在于消化产能,减少失业,保增长。但是实际效果不明显,因为居民消费能力有限,收入太低,对经济拉动缺乏持续性。这样企业就开始从传统的制造业转向其他高收益高回报率行业,这就是房地产。起初只是零星的企业这样做,注册企业控股的独资公司,专门从事房地产开发,收效甚为丰厚,此方法迅速传播,后来国有企业和央企也相继加入进来。国家的4万亿资本通过央企迅速流入房地产行业,一个显著的例子就是上海和北京的地王现象,土地的价格已经远超房屋建成后的价格。这样的例子虽然极端,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表明,房屋的价格从一开始就不具有居住保障的公益性,就是纯粹的商业营利,而政府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3、经济不景气还体现在股市方面,股市在经历08年崩盘以后,一直没有起色,民间投资方面又经历了“国进民退”,私人投资空间进一步被压缩,这些也流进房地产市场,通成为政府房地产财政利益链的重要环节。后来通过市场的资金垄断性淘汰,一些资金薄弱的私人投资被挤压出来,这些资金转而去炒作农产品,这就是“蒜你狠”,“豆你玩”的由来。 4、保障性住房建设不积极。政府卖地的收益叫土地出让金,这个钱并非全部归地方政府自由支配,有一定比例的资金要进入保障性住房基金的账户,专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但是这个资金的使用一直缺乏有效的监管,被挪用,甚至根本就没有设立这样的基金。保障性住房对于现有的地方政府财政收益模式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和破坏,因为一旦大量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成后,不仅占用了政府有限的商业土地资源,还必将降低房地产价格,这是地方政府干打雷不下雨的主要原因。 5、对房屋的真正刚性需求。80后已到了结婚的年龄,传统的婚假观念要求男方必须要有房,这种观念下,尽管房价很高,很多人也不得不加入到购房的队伍中来,客观上刺激了房价的走高。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可见房价过快上涨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解决房价过快上涨的最有效的办法不是限制购买,而是增加投放,数量上的增长,供求平衡,自然会使房地产投资趋于理性。 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政府投资建保障性住房,政府通过收取租金获取稳定的财政收益。征收房产税,杜绝房产炒作。从长远来看,应当尽快出台相关法律,允许农村的小产权房自由买卖。 追问: 嗯嗯嗯,希望政府快点采取有效地措施改善 房价上涨 的一系列问题。。。看完这上面的几方面房价上涨的原因及措施,让我了解甚多阿,谢谢咯,这位仁兄。。。O(∩_∩)O~
Ⅸ 2018年房价下跌了么
1、调控影响下的市场:资金转战三四线
2016年三季度楼市政策开始转向,那时候市场对于调控的态度不甚关注,等到2017年3月17日北京楼市调控开始,全国加入楼市调控的城市越来越多,一二线城市成为重灾区,一个城市同时出台限购限售限贷等多重政策的城市不在少数。
楼市调控的效果体现在房价和销售数据上,敏锐的人在政策出台的初期选择了规避,最初还只是少数,随着楼市调控持续加码,想要在一二线城市买房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市场情绪由热情参与转向观望,商品房量价齐跌成为受调控城市的常态。
2017年的房价虽然没有2016年的涨幅那么大,但整体延续上涨之势,70个大中城市中房价同比出现下跌的城市仅有9个,北海、沈阳、西安等二三线城市房价同比涨幅较大。2017年的房价走势是对2016年房地产市场火爆的延续,炒房投资作为一场盛宴延续了它的吸引力,同时刚需也是房价的有力支撑,如棚户区改造和人口转移。
表1:2017年房价涨跌前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