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房价过快上涨的原因,详细点
城市化带来的住房需求和土地资源稀缺导致的供求矛盾,是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只有46%左右,农村人口占54.3%,城市化进程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还将继续呈加速态势。按目前年均1.12%的城市化速度估算,每年平均有近1500万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如果城市化水平提高到70%,城市就要增加4亿人口。不断扩大的购房队伍与城市有限的土地供应之间的矛盾,必然导致房价不断上涨,这是由价值规律决定的必然趋势,也是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
投资性需求旺盛助长了房价不断上涨。我国居民储蓄率高,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是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担忧和房价上涨的预期,通过买房实现保值增值成为许多居民的投资选择。不但富人买房投资,越来越多的工薪阶层也加入其中,有不少地方投资买房比例甚至超过了居住买房。 地方财政过度依赖房地产业是房价上涨的一个深层次原因。据国土资源部去年调查结果,全国地价占房价比平均为23.2%,有的大城市地价已占到房价的46.7%。在土建成本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地价的不断攀升导致了楼价的疯长。据国土资源部2010年2月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城市土地出让总价款为1591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63.4%。再加上各种配套税费,政府收益实际上占房价的32.8%—38.8%,卖地已成为一些地方政府的重要财源。并且房地产还可以拉动建材、水泥、家用电器、玻璃、窗帘、纺织品、卫生洁具等60多个相关产业,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地方政府对房地产业情有独钟绝非偶然,投资少、收益高、见效快,是快速提高GDP的一个法宝,同时也使地方政府成为高房价的受益者和推手。
❷ 从影响价格因素角度,分析我国房价上涨较快的原因有哪些
1·外来人口多 土地 房屋 越来越少
2·都认为自己的房子好 乱报价
3·物以稀为贵 人人都需要房子 需要结婚 需要居住
4·政府不会把卖方因为卖高价而定罪
5.炒房现象严重
❸ 我国房价上涨的原因是什么
近几年来,我国的房价一直呈现着持续上涨、居高不下的态势,已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和人民十分关注的问题。为此,2003年以来国务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建设部等部委也开展了对房地产市场的专项治理,以期房屋市场价格的稳定。但是几年过去了,住房价格仍然不断攀高,不仅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的房价涨势强劲,而且在中小城市和欠发达地区的房价也大幅上涨,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例如北京的回龙观地区,2001年,普通商品房每平米的价格约在2800元左右,2004年的价格每平米 约为3600元左右,现在则每平米为9000元以上。据统计,今年5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上涨6.4%,其中北京、深圳、温州、广西北海等城市的房价涨幅已超过1 0%以上。 显然,目前我国的房屋价格已背离了商品的价值规律,超出了绝大多数人的购买能力,是不正常的。究其原因,既有房地产供给结构的不合理、市场需求增加、土地资源稀缺等内在原因,也有市场上大量游资与投机者对房地产价格的炒作、开发商哄抬房价等外在原因,情况是复杂的,造成房屋价格飞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5个方面。 供需矛盾造成房价上涨 过去,我国是一个住房困难的大国,人均居住面积较低,居住状况不尽人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繁荣、房地产业的兴起,人均住房面积大幅提升,使我国告别了城镇住房短缺的时代,同时也大大刺激了人们对住房的需求。一是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的增长,激发了城镇居民对住房的新需求。从近些年的房地产市场可以看出,许多居民改善住房的需求在不断增长,小居换大居,旧房换新房,许多居民在积极地改善自己的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据调查,约有相当多的居民、特别是一些年轻的居民有购房打算,他们称,如果有可能的话,是准备购买住房的。此外,城市改造拆迁,涌现出大量无房居民,所有这些都对新住房提出了需求。二是流动人口的增长对住宅产生巨大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量流动人口的出现对城镇住房的租赁、购买提出了巨大需求,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为例,各自城市的外来流动人口多达 300万到400余万,如此大量的流动人口,不但成为了这些城市房屋租赁市场的消费主体,也壮大了新房购买者的队伍。据笔者了解,这些人中的一些稍有成就者,在所在城市购买住房者是屡见不鲜的。三是城市新增人口对住房的需求。四是对一些大城市及发达地区的沿海城市来说,房屋的购买者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其它地区,甚至来自国外。 从住房的供给情况看,近年来,房地产投资虽然仍在增长,但增速有所回落。住房供给相对较少,人们对住房的需求日益增长,使得供求关系失衡,必然会形成供需矛盾,使住房的价格因需求而上涨。 地价上涨推动房价上涨 由于我国人多地少,土地稀缺及其不可再生性,使得土地的买卖竞争愈来愈激烈,导致土地价格不断攀升。从近几年的土地、房屋市场价格来看,土地出让价格的增长幅度大于房屋价格增长的幅度。在现实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当一块土地要出售时,往往会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土地购买者参与竞拍。有的地块在经过一番激烈的竞拍之后,有时竟能拍出一个天价来,而这些地价款必然要摊入房屋的价格中。此外,近年来,建筑材料的增长也增加了房屋的成本。 炒买炒卖造成房价攀升 据笔者了解,炒买炒卖房产的现象在许多城市都是存在的,把购置房产作为一种投资的消费者也在逐渐增加。这些人购房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居住,而是为了投资、倒卖。他们认为,买卖房屋比炒股风险小,更稳定,更合算,为此,他们有的利用自己手中雄厚的资金,有的向他人大量借贷,有的则通过银行贷款购买房屋。他们购房后,要么出租,要么一手进、一手出,要么寻找机会以更高的价格卖出,从中获取较大利益。他们与开发商、代理商互动,向房地产市场发出错误信息,干扰房地产市场的正常秩序,造成或助长房屋价格的攀升。 开发商捂盘惜售抬高房价 从近几年房地产市场的情况看,囤积土地、房屋、捂盘惜售已成为部分房地产开发商最常用的抬高房价赚取更高利润的手段。这些开发商为获取更大利润,想方设法囤积土地、空置房屋、捂盘惜售或捂盘不售,制造房屋越来越紧缺的假象,并借机抬高房屋价格。有的房地产开发商则在楼房开盘时,花钱顾人排队购房,造成虚假的“抢购”声势,使一 些购房者产生错觉,加入“抢购”行列,随之开发商便抬高房屋价格。还有的房地产开发商与代理商相勾结,随意抬高售房价格。如北京西五环某一房地产开发小区,2006年4月,该小区楼房开盘时每平方米为6300 元;同年底每平方米上升为8000元;2007年5月每平方米上升为9600元。从中可以看出,这种价格的飞涨全是人为哄抬起来的,是极不正常的。 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不足 应该看到,住房是一种不同于其他社会商品的、具有社会保障功能的特殊商品,它既是商品,又应更多地体现其社会的特殊保障功能。因此,各国政府在开发住房这一商品时,是十分重视其社会保障功能的。在我国,住房的保障功能主要体现在对低收入家庭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制度上,而从我国这些年的房地产开发来看,显然,对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开发比例太低,抓得也不紧,没有把优先开发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限价房作为房地产开发的重点。以北京来说,该市于2006年初公布了在三年内要建2000万平方米的各种类型的保障性住房,但时至今日,除西三旗限价房和宋庄地块有动静外,其他项目都无动静,照这样下去,恐怕低收入家庭要想得到一套经济适用房或廉租房是很困难的。在这种 情况下,相当一部分低收入家庭在近期看不到解决保障性住房的希望,便无奈地选择借钱购房,本人身边就有两个这样的例子。无疑,这部分人加入购房者行列,客观上进一步加大了供求矛盾。 住房问题是关系到民生的重要问题,也是关系到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对此,党中央、国务院历来是很重视的。相信,随着国家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解决低收入家庭保障性住房等一系列新政策的出台,加上央行升息、提高准备金率、控制信贷投放节奏等措施的采取,我国的房价会逐渐稳定的。
❹ 房价是什么时候开始上涨的起始原因
.
很简单的问题,不知道为何国家故意搞得特别复杂。-----解决市场供求关系而已!
因国家未实质解决保障房的供求矛盾,国家每出台一个政策调控,就变相抬高一次成本,越抬越高,最后还是老百姓去买单。所以长期来说是看涨的。
国家新政是“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国家是要求房价继续上涨,但不要涨得太快。房价下跌不符合国家新的政策,新政本来就是不需房价下跌,但需和谐的温和上涨。
有人去市场花100大洋买了一只小猪认养10年,1年后长成可以卖1000大洋的大猪,有一社团组织告诉你这猪的增值部份你1文钱不能拿,每年还要再征收你把猪养大了的养猪增值税100大洋。就是这种税,请问你认为应采用何种形式征收?呵呵。社团组织对猪的打压的政策就是明白告诉要抢劫,有本事你就别去买猪,看猪价会不会下跌。但猪涉及民生问题,有很多人需要买来吃或养,社团组织如果从源头上解决有大量的小猪、大猪的供求才是问题所在!!问题是社团组织是否愿这么干?而不是单一去研究下一步如何抢劫的办法。否则抢劫一次,猪价的成本被抬高一次。
涨价不是房涨价,房是每年都要折旧,增值的原因是政府的土地而持续增值的。
在国外因土地增值要收地产税(房产税、物业税,什么名称不重要),国外土地是私有化的业主拥有所有权,业主自己的土地增值了,国外的业主非常高兴,当然愿意交地产税。中国也准备征税,但问题是房是每年都在折旧跌价,中国的土地全部都是国家所有的,老百姓仅仅只有使用权而已。但土地又是持续增值,增值部份也是国家的土地增值,问题是增值部份的物业税应该向谁征税?地方政府找中央政府征收?不可能。去找老百姓征收,但老百姓的房在折旧贬值,转而只有转嫁去抬高房的价格,造成房价爆涨。
❺ 什么原因引起中国房价上涨
1.商品房开发成本不断提高
2.商品住房需求旺盛
3.住房结构失衡
4.商品住房投机炒作行为
5.开发商追求高利润使得房价增长
6. 经济发展的持续增长
❻ 我国房价上涨的原因是什么
商品房开发成本不断提高
(1)征用土地费与日俱增。由于土地的稀缺性和竞争的激烈内,使得近年容来土地征用费不断上涨,地价越来越高。开发商把这些成本转
嫁到消费者身上,房价自然上升了几倍。
(2)折迁安置费强劲上涨。拆迁安置费用大,各项合理不合法因素多,补偿费用高,使得该项成本总体呈上升趋势。
❼ 是什么原因房价上涨
一、是中国人口太多是房价只增不跌的基本原因。中国官方数据的人品数量为13亿多,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居者有其屋,是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一个家庭没有屋不能成其为家,13亿人都需要房子,是市场供不应求的最大原因。
二、是城市化的全面加速,是造成城市用房紧张的主要原因。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化是中国的一个很重要的国策。原来,中国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现在,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已经平分秋色,据最新统计数据,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然而,城市的空间有限,人口却在成倍增长,进入城市的人需要住房吧,由于城市空间有限,虽然房子越做越高,也远远不能满足城市人口增加的需要。
三、是限制城市的扩张,保证基本良田的绝对数量又成为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我国虽然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面积上属于世界大国,但打开地图一看,谁都会吓一跳,中国60%的土地在西部,而西部基本上不适合人类生活,要么是荒地、要么是高山、要么是沙漠、要么是高原,能适合人类生活的地方很少,所以大部分的中国人生活在中东部的40%的土地,而中东部这点可怜的土地却是中国人的命根子,主要由这些土地提供我们的衣食住行,所以,保护耕地是我们的基本国策,要不然,我们的吃从何来?我们的穿从何来?一旦中国缺少粮食和衣物,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提供如此庞大的粮食,有些国家就会借此卡我们的脖子,笔者举一个例子,如果中国人只缺一天的粮食,那将是13亿斤,哪个国家能够提供?所以,保证基本粮田的绝对数量保证中国人的命根子,这个政策在相当长的时间都不会改变。所以,我们只能控制城市的发展,城市用地只能集中在山地或荒地,这样,大大增加了建房的难度和成本,房价上涨就成为必然。
四、是取消福利房是造成房价上涨的重要原因。在过去,只要是国有单位的员工,单位一般会无偿或稍做表示的为职工提供住房,过去,房子虽小,但毕竟能容纳一家人。现在,取消福利供房,购房完全市场化,随着职工子女的长大,购房成为城市居民最现实的问题,也促进了房价的上涨。
五、是生产资料的不断上涨,也促进了房价的上涨。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矿产相对来说越来越有限,进口矿产成为中国目前最大的经济课题。这几年的铁矿石谈判,石油进口,都说明了我们的生产资料已经不难满足国内需要,势必就造成生产资料上涨,这必然要反应要房产上,生产资料的上涨,房价上涨就成为必然。
六、是城市空间越来越小,能够用于建房的土地越来越少,是房价上涨的深层原因。由于要保护良田,城市的发展受到限制,城市的空间越来越小,能够建房的土地越来越少,城市周围的山地的开发成本又大,物以希为贵,人多房少,房价自然上涨。
七、是房产商谋求暴利是房价只涨不跌的最根本原因。这几年,中国涌现出来的富豪,主要集中在房产这一块,说明了什么,房产利润空间巨大,房产商作为商人,追求最大利润是他们的本能,他们不是政府、不是慈善家,他们的眼中只有钱,如何把房价抬得更高,是他们日夜所思考的问题,于是,他们想方设法抬高房价是他们的本能反应,受害的只有我们这些老百姓。但人是要住房子的,所以,房子是必须要买的,虽然明知他们赚取了大量的金钱,但我们也只能受他们的欺诈。
八、是炒房团的出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房子作为商品,其中肯定有商机,一些商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他们手中有的是钱,他们用这些钱来买房子,造成房子紧张的假象,待房价上涨而售,这势必对抬高房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于房产商来说是好事,更快的收回成本,而且为下轮房价提升了利润空间,所以,有些房产商也自觉的加入这个行列;对国家有好处,可以扩大税收,增加财源;对商人更有好处,从中独得差价。唯独受害的只有老百姓,对于同样的房子需要掏更多的钱。
九、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宽松的购房政策使各类购房者在更低的门槛下得以进入楼市,市场交易活跃反过来推动房价上涨。局部优质供给开始出现库存规模不足,进一步刺激一二手房价格呈现快速飙升态势。受心理预期影响,尤其是在“买涨不买跌”心态下,会有一部分“恐慌心理”存在,进而推高房价的非理性上涨。
❽ 房价持续上涨的原因有哪些
近几年来,我国的房价一直呈现着持续上涨、居高不下的态势,已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和人民十分关注的问题。为此,2003年以来国务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建设部等部委也开展了对房地产市场的专项治理,以期房屋市场价格的稳定。但是几年过去了,住房价格仍然不断攀高,不仅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的房价涨势强劲,而且在中小城市和欠发达地区的房价也大幅上涨,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例如北京的回龙观地区,2001年,普通商品房每平米的价格约在2800元左右,2004年的价格每平米 约为3600元左右,现在则每平米为9000元以上。据统计,今年5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上涨6.4%,其中北京、深圳、温州、广西北海等城市的房价涨幅已超过1 0%以上。 显然,目前我国的房屋价格已背离了商品的价值规律,超出了绝大多数人的购买能力,是不正常的。究其原因,既有房地产供给结构的不合理、市场需求增加、土地资源稀缺等内在原因,也有市场上大量游资与投机者对房地产价格的炒作、开发商哄抬房价等外在原因,情况是复杂的,造成房屋价格飞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5个方面。 供需矛盾造成房价上涨 过去,我国是一个住房困难的大国,人均居住面积较低,居住状况不尽人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繁荣、房地产业的兴起,人均住房面积大幅提升,使我国告别了城镇住房短缺的时代,同时也大大刺激了人们对住房的需求。一是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的增长,激发了城镇居民对住房的新需求。从近些年的房地产市场可以看出,许多居民改善住房的需求在不断增长,小居换大居,旧房换新房,许多居民在积极地改善自己的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据调查,约有相当多的居民、特别是一些年轻的居民有购房打算,他们称,如果有可能的话,是准备购买住房的。此外,城市改造拆迁,涌现出大量无房居民,所有这些都对新住房提出了需求。二是流动人口的增长对住宅产生巨大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量流动人口的出现对城镇住房的租赁、购买提出了巨大需求,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为例,各自城市的外来流动人口多达 300万到400余万,如此大量的流动人口,不但成为了这些城市房屋租赁市场的消费主体,也壮大了新房购买者的队伍。据笔者了解,这些人中的一些稍有成就者,在所在城市购买住房者是屡见不鲜的。三是城市新增人口对住房的需求。四是对一些大城市及发达地区的沿海城市来说,房屋的购买者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其它地区,甚至来自国外。 从住房的供给情况看,近年来,房地产投资虽然仍在增长,但增速有所回落。住房供给相对较少,人们对住房的需求日益增长,使得供求关系失衡,必然会形成供需矛盾,使住房的价格因需求而上涨。 地价上涨推动房价上涨 由于我国人多地少,土地稀缺及其不可再生性,使得土地的买卖竞争愈来愈激烈,导致土地价格不断攀升。从近几年的土地、房屋市场价格来看,土地出让价格的增长幅度大于房屋价格增长的幅度。在现实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当一块土地要出售时,往往会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土地购买者参与竞拍。有的地块在经过一番激烈的竞拍之后,有时竟能拍出一个天价来,而这些地价款必然要摊入房屋的价格中。此外,近年来,建筑材料的增长也增加了房屋的成本。 炒买炒卖造成房价攀升 据笔者了解,炒买炒卖房产的现象在许多城市都是存在的,把购置房产作为一种投资的消费者也在逐渐增加。这些人购房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居住,而是为了投资、倒卖。他们认为,买卖房屋比炒股风险小,更稳定,更合算,为此,他们有的利用自己手中雄厚的资金,有的向他人大量借贷,有的则通过银行贷款购买房屋。他们购房后,要么出租,要么一手进、一手出,要么寻找机会以更高的价格卖出,从中获取较大利益。他们与开发商、代理商互动,向房地产市场发出错误信息,干扰房地产市场的正常秩序,造成或助长房屋价格的攀升。 开发商捂盘惜售抬高房价 从近几年房地产市场的情况看,囤积土地、房屋、捂盘惜售已成为部分房地产开发商最常用的抬高房价赚取更高利润的手段。这些开发商为获取更大利润,想方设法囤积土地、空置房屋、捂盘惜售或捂盘不售,制造房屋越来越紧缺的假象,并借机抬高房屋价格。有的房地产开发商则在楼房开盘时,花钱顾人排队购房,造成虚假的“抢购”声势,使一 些购房者产生错觉,加入“抢购”行列,随之开发商便抬高房屋价格。还有的房地产开发商与代理商相勾结,随意抬高售房价格。如北京西五环某一房地产开发小区,2006年4月,该小区楼房开盘时每平方米为6300 元;同年底每平方米上升为8000元;2007年5月每平方米上升为9600元。从中可以看出,这种价格的飞涨全是人为哄抬起来的,是极不正常的。 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不足 应该看到,住房是一种不同于其他社会商品的、具有社会保障功能的特殊商品,它既是商品,又应更多地体现其社会的特殊保障功能。因此,各国政府在开发住房这一商品时,是十分重视其社会保障功能的。在我国,住房的保障功能主要体现在对低收入家庭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制度上,而从我国这些年的房地产开发来看,显然,对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开发比例太低,抓得也不紧,没有把优先开发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限价房作为房地产开发的重点。以北京来说,该市于2006年初公布了在三年内要建2000万平方米的各种类型的保障性住房,但时至今日,除西三旗限价房和宋庄地块有动静外,其他项目都无动静,照这样下去,恐怕低收入家庭要想得到一套经济适用房或廉租房是很困难的。在这种 情况下,相当一部分低收入家庭在近期看不到解决保障性住房的希望,便无奈地选择借钱购房,本人身边就有两个这样的例子。无疑,这部分人加入购房者行列,客观上进一步加大了供求矛盾。 住房问题是关系到民生的重要问题,也是关系到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对此,党中央、国务院历来是很重视的。相信,随着国家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解决低收入家庭保障性住房等一系列新政策的出台,加上央行升息、提高准备金率、控制信贷投放节奏等措施的采取,我国的房价会逐渐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