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08年经济危机房价大跌,今年危机多地房价却上涨呢
008年的经济危机导致了我国的房价下跌,而今年受到疫情爆发的影响,经济受到了严重冲击,但没有对房价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房价不但没有下跌,反而还上涨了,大多数人表示不理解。根据题主的提出的问题来简单地回答一下。
一,2008年的经济危机,为什么会导致我国的房价下跌?
当然,房价上涨绝非是一件好事,尤其在今年的特殊时期,如果房价得不到控制,大幅上涨和大幅下跌的危害同样大。如果疫情继续全球蔓延,那么,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经济危机爆发的危险会进一步加大,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更需要积极的面对。对房地产市场来说,必须要稳定房价,保持房价在一个较小的区间波动,大幅涨跌给经济造成的危害是不可想象的,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以上为个人观点,谢谢阅览,喜欢记得点赞关注!
2. 08年金融危机中中国房价为什么不降反增
需求:中国有庞大的刚需,世界罕见
供给:保障房供应不足,开发商潜规版则太多(如捂盘惜售等权),炒客手上也捂了不少造成供不应求
体制:土地出让金、税费、关系费等占到房价的四成
经济政策:太多社会资源过于集中在少数城市,中小城市和乡镇配套不完善,地区发展差距太大
观念:有房才有家在中国深入人心,进入婚嫁年龄的人数越来越多
城市化:中国正在进行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城市化进程,农村大量人口涌向城市
户籍、城乡二元制度:城市人城市户籍能享受到比农村多很多的实实在在福利政策
通胀:中国通胀严重,物价上涨,人民只好用房子等保值性较强的特性来抵御通胀
预期:正如炒股一样,人们买涨不买跌,房价连年持续上涨是事实摆在眼前,投资的见到有利可图或刚需见到担心以后涨更多买不起等等多种因素集中在一起造成大量的需求集中爆发,而供给却是有限的,所以,上涨是必然的事了。我想你多少知道些了?希望能解决你的疑问。
3. 为什么2008年金融危机房价大跌,今年疫情影响多地房价却上涨呢
2020年全球受到疫情冲击,导致全球经济出现下滑或者衰退,但还没导致全球经济危机出现,多地房价上涨都是正常。而2008年是全球金融危机,在危机之时房价大跌是正常的事。
2008年金融危机
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不管是经济,金融市场,还是楼市都没有幸存,都是全面暴跌。
首先,08年爆发的是金融危机,股市、债市、基金、期货等都会大幅下跌,而这些金融市场杀跌,会导致很多人资金紧张,或者防止爆仓,从房地产抽资金到金融市场补充抵押物,防止爆仓。
第三:过去十几年全国各大城市的房价都经济暴涨,每个城市的房价存在不同的泡沫。
房价泡沫低的跌幅小,泡沫高的下跌速度和幅度大,没有泡沫有经济支撑的城市房价不跌反升。
每个城市房价泡沫不同,经济不同,发展潜力不同等这些都会影响房价,造成房价涨跌现象。
总结分析
总之2008年是全球金融危机,全国房价都集体出现下跌,但2020年不同,并未进入危机,房价不会集体下跌,分化严重,今年房价有涨有跌,但总体都是涨少跌多。
今年房价是分化严重,跟2008年金融危机的房价没有可比性,整个市场环境不同,自然会让房地产整个行业的行情不同。
4. 九八金融危机前泰国房价
马来复西亚~~
印尼、制韩国和泰国是受此金融风暴波及最严重的国家。老挝、马来西亚、菲律宾和香港也被波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加坡和台湾受影响程度相对较轻(中国在此次金融风暴前实行宏观调控,使损失得到减少),但台湾在实质上也有受到伤害、因此日后面临着“本土型金融风暴”的威胁。日本则仍是处在泡沫经济崩溃后自身的长期经济困境中,受到此金融风暴的影响并不大。
5. 各地方的房价在经济危机前后的变化以及以后的趋势
呵呵,09年是下跌趋势。。。现在是开发商硬撑着,有苦说不出。。。
1,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逐渐体现出来,企业裁员,减薪等,现在城镇失业率升至9.4%,09年的经济会更加严峻。。。欧美经济还在恶化。。。
2,全国2亿多平方米的空置率,开发商压力也会更大!!中央也强调是要把房价降到合理的水平(建筑真实成本所决定的价格)。拒绝暴利!
3,随着保障性住房逐步入市,商品房供求逐渐趋与平衡,几乎不会出现前2年大涨的行情了。。。
况且最近3年建成的商品房质量都不怎么好,经常听买房的同事朋友说有墙壁裂缝,地板漏水的事情。。
建议最近一年不要买房,房价才刚开始下跌,远没有跌到底!!
现在很多楼盘雇佣人托充当万人购房团的,给人们造成虚假抢购行情,以抬高房价。。。。开发商和一些政府部门,离开让人民安居乐业的宗旨,而是一味地尔虞我诈,离开诚信和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理念。。。
我们老百姓只有保持清醒的认识,大家团结一起抵制高房价。。。!!
买房的黄金期早就过去,90%的买房人赚取了百分之几百的利润,却把所有的风险扔给了现在想接手的人。如果你不是必须买,就不要买。
在广州深圳很多银行房贷断供现象不断增加。。。厦门等地方退房的人也越来越多。。。
很多房产中介开始关门倒闭破产就是最好的见证。。。!
我所在的苏州,房租已经开始降价。。很多房子都租不出去了,房东着急的要命。!!
房价到底贵在哪里? 强烈要求政府公开透明房屋真实的成本价格。。。!!
房价成本的秘密,对开发商而言,无疑是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有太多见不得人的东西,被裹挟在“成本”这个藏污纳垢的概念之中。比如说,竞标土地行贿官员,银行贷款打理关系,这些成本始终无法端上台面;再者,房价离谱的暴利,一旦广而告之,势必不能见容于诉求平衡的社会心理,点燃大众的仇恨。
“在广州近郊楼房建筑成本,每平米就是679块钱(包含材料人工费)!谁不信,我可以把发票拿到北京,拿到新华网,一样样地算个清楚,让全国人民看看!”这两天,一个知情的网友说出了内幕,不知道有多少房产商人在恐惧。。。。
难怪TCL,海尔等也想涉足房产业大赚一笔。。。
6. 日本当年房价为什么崩盘
80年代日本经济危机20世纪70年代,日本从“投资主导型”转向了“出口主导型”,具体表现在:
出口快速增长。石油危机后的1974~1980年期间GDP年平均增长速度均超过了10%。随着出口的快速增长,出口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提高。1974~1985年,出口对整个GNP增长的拉动上升至34.5%。出口占总需求的比重也在不断上升。1985年上升至14.6%,贸易盈余不断扩大。同时,日元对美元的汇率比价也逐渐低估,日元汇率处于“抵抗升值阶段”。
在这种背景下,1985年9月,美国、日本、英国等5国财长和央行行长在美国纽约的“广场饭店”举行会议,决定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问题。这便是著名的“广场协议”。“广场协议”签署以后,各国开始抛售美元,导致美元持续大幅度贬值。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美元对日元贬值达50%,也就是说,日元对美元升值了1倍。
在“放任升值”阶段,为了应对日元大幅升值局面,1985年10月,中曾根首相的私人咨询机构提出了扩大内需的政策建议。1986年9月,将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具体化。为应对因日元升值导致出口受阻所带来的“高日元萧条”,日本政府采取了“扩张性财政政策”;日本中央银行则采取了“超宽松的货币政策”。连续调低利率,在1986年分四次把基准利率从5%下调至3%,1987年2月进一步调低至2.5%的历史最低水平。与此同时,1987~1989年,日本中央银行的货币供应量(M2+CD)增长速度分别高达10.8%、10.2%和12%,从而造成国内过剩资金急剧增加。在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撑下,过剩的资金纷纷流向了股市和房地产等领域,泡沫经济逐步形成。
在1987~1990年期间,低利率和充足的货币供给刺激了泡沫经济投机活动。在炒作之下,日本的地价迅速上涨。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的商业银行一直都在以土地作为贷款抵押担保。在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泡沫经济形成时期,日本的股价也在一路上涨。
另一方面,在泡沫经济形成时期,日本经济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表面美丽”现象。而此时,日本的物价水平(CPI)则始终保持在1%以下,直到1989年才上升至2.8%,这也是为什么日本中央银行迟迟没有采取货币紧缩政策的原因之一。在危机发生的数年之后,日本前中央银行行长应中国金融学会邀请来华演讲时,曾经多次以日本的这一教训为例,提出“中央银行不仅要关注一般商品价格,同时也要关注资产价格”。
1991年“泡沫经济”破灭后,整个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停滞,并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因而被称之为“失去的十年”。
采纳哦谢谢
7. 厦门并不是什么大城市,为什么房价却出奇的高
背景:在泉州、福州、厦门都长时间呆过,尽量客观评价,也请大家批评指正。
下面就从分别从政府、开发商和老百姓三个利益相关方分别展开分析吧:
一、政府1、最最重要的观点就是,一切不以增加供地的房地产调控都是耍流氓。
2014年以前数据懒得查了,只贴一个2014年报告里的总结“近五年来厦门市供地呈逐年下降趋势,2014年成交量更是处于五年来的最低位。近两年受制于土地整理难度加大,土地市场供应缩减,土地成交建筑面积远不及商品房成交面积的二分之一。”
2014年,计划出让商住建筑面积446万平方米,实际出让商住建筑面积137.29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共570.83万平方米;
2015年,计划出让商住建筑面积311万平方米,实际出让商住建筑面积173.6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共350.31万平方米;
2016年,计划出让商住建筑面积327.9万平方米,实际出让商住建筑面积165.5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共511万平方米。
数据是不会骗人的,简单结论是:一是每年实际出让面积远低于年初的出让计划(平均计划完成率仅为45%),所以不要听政府怎么说关键要看政府怎么做;二是商品房销售面积远超上一年度的出让面积,人为制造“供不应求”的饥饿效应。
2、岛民(中性词)思维。其实这也不怪老百姓,政府把最好的企业、景观、医院、学校等资源都留在岛内,所以也就有了岛内房价最保值的观念。再加上岛内外交通在高峰期的不堪重负,导致岛内与岛外哪怕只有一桥之隔,也有了天然的溢价。政府和开发商可以巧妙地利用岛内外来分隔出两个市场一唱一和。
3、最佳保值增值产品。厦门房市除了08金融危机时短暂跌过外(再之前就是PX事件),房价特别坚挺,是福建省内保值增值最稳定的地方,没有之一。因此,作为民众也好,作为企业家也好,一旦有剩余的流动资金,厦门房子就成了最好的投资品。福建省与国内很多省市不同,是以民营经济作为主导的,意味着即使GDP等数据不如山东等省份,但是民间积累的财富其实更多。就我周边来说,不乏经商朋友家里在厦门有多套房产的。
最后的话:作为福建人,我走过所有的地市,也对八闽大地多样的文化、美食、景致、历史和建筑所吸引和自豪。但我其实深深的担忧厦门乃至福建的房地产市场,长期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未来的城市竞争,高素质人口的引入和产业的升级至关重要,而高房价只会驱逐年轻人、提高产业成本、扭曲企业投资方向。厦门不是北上深,何德何能承担如此高昂的房价。曾经有位领导评价厦门,说厦门是一个适合养老的城市,现在想起才发觉深以为然。如果家底不是比较殷实的年轻人,我个人是建议去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从职业发展也罢,从宜居角度也罢,何必死磕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