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金融危机能影响到房价吗
国债指数保持了完整的上升通道,盘中指数一度摸高至129.10点。分离债指连续七连阳,出现了触底反弹迹象,在日K线图上走出V字形态比较明显,目前下一步将要挑战60日均线和90日均线,如果挑战成功,那么指数将回到了128点平台,实现成功填补下跌洼地。企债指数和公司债指继续平台整理。由于许多上市公司也发行债券,当公司股票大幅震荡,债券的走势也将处在比较敏感时期,选择横盘整理也许能够“进可攻退可守”。此外信用债大幅转暖的外部环境并不明显,这也是形成目前企债指数和公司债指温和整理的主要原因。
在个券方面,本周国债大幅弹升的有010107、010213、010303等。公司债中近期出现反弹的有08新湖债、08金发债、11抚州债、11绥化债、10阜阳债、08奈伦债、08铁岭债、09怀化债以及大部分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6.5%,创37个月来新高,环比上涨0.5%;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7.5%,创2008年10月来新高。预计当前物价上涨的局面可能不会一直持续,鉴于紧缩见效、翘尾影响弱化与输入通胀减轻,未来物价逐月回落是大概率事件。另外,近期外忧加剧,国内货币政策或难有大动作,在资金面相对宽松的情况下,短期债市有望延续回暖趋势。
另外,在近期欧债危机升级、美债危机余音未了的背景下,大量避险资金开始涌入债券市场,这也给国债走强提供了支撑。不过,从供求关系角度看,在第三季度的债券供给将继续有所增加,这也许会对市场承受力提出考验。估计在短期内国债市场还会以小幅震荡上扬的走势为主。
根据财政部安排,本周在全国范围内发行2011年第三期凭证式国债,发行截止至8月23日。据悉,本期国债发行总额300亿元。由于今年以来央行分别于2月、4月和7月加息三次,因此本期凭证式国债的票面利率也做了相应上调,其中1年期60亿元,票面年利率3.85%;3年期150亿元,票面年利率5.58%;5年期90亿元,票面年利率6.15%,分别比同期储蓄利率高0.35、0.58和0.65个百分点。
在加息预期减弱趋势下,债券的吸引力也将提高。而相比今年前两期凭证国债,本期国债票面利率与同期储蓄利率的利差均收窄0.1个百分点,其实这已释放出未来加息空间有限的信号,债券类资产值得投资者关注。本周在多家银行网点的国债销售柜台,前来购买国债的市民络绎不绝。多家银行的国债配额上柜即告售罄。而此前的7月下旬,财政部发行的电子储蓄式国债同样遭到抢购,一些银行网点甚至开门不到半个小时就宣布售完。
机构投资者最近对国债的关注度也在上升,由于CPI持续保持高位,美债危机又使金融市场未来走势不明,很多避险资金会选择购买国债,国债现券市场已持续数天上涨。另外,财政部计划下周在香港发行总额200亿元国债,香港媒体也普遍认为,在金融市场大幅波动之际,这批国债给投资者提供了美债之外的又一个选择,肯定会受到追捧。
⑵ 房价为什么还在涨不是金融危机没过么
从政策层面上讲,国家进行宏观调控,严格土地管理,使全国土地开发、购置面积增幅下降。上半年全国完成开发土地面积7920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28.5个百分点;土地购置面积1.5亿平方米,下降51.9个百分点;收紧银根,商业银行严格控制豪华别墅及用于投资的购房贷款,使房地产开发商贷款首次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住房的供给。
从供给方面分析,8月份房地产竣工面积分类指数为101.74,比7月份下降0.43点,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41点,是近4年来的最低水平。相反,房地产市场需求却依然旺盛。例如,8月份商品房空置面积分类指数为91.67,比7月份下降0.71点,比去年同月下降了2.47点,这已是连续几个月下降。8月末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为969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了0.8%,其中上海、天津和湖北等12个地区的商品房空置面积为负增长,上海成为商品房空置面积下降幅度最大的地区,7月份其同比就下降了37.7%。商品房空置面积连续数月下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房地产市场需求仍然巨大,与房地产市场供给紧张形成了反差。
目前房地产市场需求之所以旺盛,主要是区域性房地产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及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因素造成了被动需求的大幅增加。这种需求增加与供应偏紧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是促成我国房地产价格继续上涨的一个突出原因。例如,去年南京的拆迁需求占住房总需求的50%,天津旧城改造造成60%的住房需求。
同时,也不排除商品房具有需求的潜力。一方面,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住房需求作为转移到城市居民的必需条件,以及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标志,必然会随之稳定增长。另一方面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增加,扩大了商品房购买力。随着中央提高农民收入政策的全面落实,政府征用农村耕地费用的提高和经营性用地市场机制的调节,及农村土地流转的加快,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居民商品房购买力也会进一步提高。
正是目前房地产市场的这种供需矛盾,促成了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的上涨趋势。由此,有专家预期,未来中国房地产业投资增长并不会显著地降下来,房地产价格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还会继续上涨。
从国民经济宏观指标来看,房地产投资在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并不是很大,目前大约在24%,但对于投资的拉动意义重大。一些专家指出,从当前形势看,房地产业已经成为钢铁、水泥等部分行业过度投资、银行信贷增长偏快的一个源头性因素。今年1至4月,全国房地产投资在去年29.7%的高增长基础上同比增长了34.6%。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新开工楼盘,需要大量消耗钢材、水泥,旺盛的市场需求、巨大的利润驱动,加剧了钢铁、水泥等行业的过度扩张。特别是从7月开始我国钢材价格出现回升,8月上旬价格普遍上扬,其中中型钢材价格比7月下旬上涨6.1%,8月中旬以来,钢材价格继续在高位运行。对此,有专家提醒,应给予高度重视。因为,居高不下的房价,是否会再次拉动固定资产投资过度增长,这是人们最关注的,也是人们最为担心的。
⑶ 美国金融危机之前为什么房地产价格会不断上涨
美国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其实是2001年"9·11"及纳斯达克泡沫破灭以来的美回国房地产市场泡沫。在金融危机答爆发的前五年,美国不少地方的房地产价格都上涨一倍以上。而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之所以这样快速的被吹大,是其这几年影子银行通过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给住房购买者过度便利的金融杠杆及流动性。
⑷ 08年金融危机中中国房价为什么不降反增
需求:中国有庞大的刚需,世界罕见
供给:保障房供应不足,开发商潜规版则太多(如捂盘惜售等权),炒客手上也捂了不少造成供不应求
体制:土地出让金、税费、关系费等占到房价的四成
经济政策:太多社会资源过于集中在少数城市,中小城市和乡镇配套不完善,地区发展差距太大
观念:有房才有家在中国深入人心,进入婚嫁年龄的人数越来越多
城市化:中国正在进行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城市化进程,农村大量人口涌向城市
户籍、城乡二元制度:城市人城市户籍能享受到比农村多很多的实实在在福利政策
通胀:中国通胀严重,物价上涨,人民只好用房子等保值性较强的特性来抵御通胀
预期:正如炒股一样,人们买涨不买跌,房价连年持续上涨是事实摆在眼前,投资的见到有利可图或刚需见到担心以后涨更多买不起等等多种因素集中在一起造成大量的需求集中爆发,而供给却是有限的,所以,上涨是必然的事了。我想你多少知道些了?希望能解决你的疑问。
⑸ 08年金融危机和房地产涨价有关系吗
有关系。
2008年金融导致我国很多出口贸易型的企业倒闭,很多工人失业下回岗,一答时出现了返乡潮,经济增长有下行的风险,再加上欧美也深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泥足深陷,
世界经济大环境对我国来说很不利。
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政府推出了四万亿的投资计划,一时间高铁、高速公路、地铁、房地产等很多项目纷纷上马。此番投资确实
刺激了投资和消费需求,保证了经济增长,但是不可否认中央政府严重高估了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不利影响,过量的投资导致了流动性泛滥,经济过热。
⑹ 为什么2008年金融危机房价大跌,今年疫情影响多地房价却上涨呢
2020年全球受到疫情冲击,导致全球经济出现下滑或者衰退,但还没导致全球经济危机出现,多地房价上涨都是正常。而2008年是全球金融危机,在危机之时房价大跌是正常的事。
2008年金融危机
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不管是经济,金融市场,还是楼市都没有幸存,都是全面暴跌。
首先,08年爆发的是金融危机,股市、债市、基金、期货等都会大幅下跌,而这些金融市场杀跌,会导致很多人资金紧张,或者防止爆仓,从房地产抽资金到金融市场补充抵押物,防止爆仓。
第三:过去十几年全国各大城市的房价都经济暴涨,每个城市的房价存在不同的泡沫。
房价泡沫低的跌幅小,泡沫高的下跌速度和幅度大,没有泡沫有经济支撑的城市房价不跌反升。
每个城市房价泡沫不同,经济不同,发展潜力不同等这些都会影响房价,造成房价涨跌现象。
总结分析
总之2008年是全球金融危机,全国房价都集体出现下跌,但2020年不同,并未进入危机,房价不会集体下跌,分化严重,今年房价有涨有跌,但总体都是涨少跌多。
今年房价是分化严重,跟2008年金融危机的房价没有可比性,整个市场环境不同,自然会让房地产整个行业的行情不同。
⑺ 经济危机 房价是会涨还是会降
经济危机的过程中房价会有所起伏,但最终是会降的,除了某些黄金地段,可能会不降反升。
经济危机的过程中房价会降是因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也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
经济危机的后果可能是:
1.社会动乱;
2.国民经济调节和经济恢复;
3.政变。
经济危机爆发,加剧了社会各种矛盾的深化。
主要表现在:
1.经济危机造成了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的破坏。
2.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3.经济危机进一步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
4.经济危机加剧了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
(7)为什么金融危机房价涨扩展阅读
历次危机
编辑
1637年郁金香狂热
在17世纪的荷兰,郁金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东西。1637年的早些时候,当郁金香依旧在地里生长的时候,价格已经上涨了几百甚至几千倍。一棵郁金香可能是二十个熟练工人一个月的收入总和。大家都承认,这是现代金融史上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投机泡沫。而该事件也引起了人们的争议——在一个市场已经明显失灵的交换体系下,政府到底应该承担起怎样的角色
1720年南海泡沫
1720年倒闭的南海公司给整个伦敦金融业都带来了巨大的阴影。17世纪,英国经济兴盛。然而人们的资金闲置、储蓄膨胀,当时股票的发行量极少,拥有股票还是一种特权。为此南海公司觅得赚取暴利的商机,即与政府交易以换取经营特权,因为公众对股价看好,促进当时债券向股票的转换,进而反作用于股价的上升。
1720年,为了刺激股票发行,南海公司接受投资者分期付款购买新股的方式。投资十分踊跃,股票供不应求导致了价格狂飚到1000英镑以上。公司的真实业绩严重与人们预期背离。后来因为国会通过了《反金融诈骗和投机法》,内幕人士与政府官员大举抛售,南海公司股价一落千丈,南海泡沫破灭。
1837年恐慌
1837年,美国的经济恐慌引起了银行业的收缩,由于缺乏足够的贵金属,银行无力兑付发行的货币,不得不一再推迟。这场恐慌带来的经济萧条一直持续到1843年。
恐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贵金属由联邦政府向州银行的转移,分散了储备,妨碍了集中管理;英国银行方面的压力;储备分散所导致的稳定美国经济机制的缺失等等。
1907年银行危机
1907年10月,美国银行危机爆发,纽约一半左右的银行贷款都被高利息回报的信托投资公司作为抵押投在高风险的股市和债券上,整个金融市场陷入极度投机状态。
首先是新闻舆论导向开始大量出现宣传新金融理念的文章。当时有一篇保罗的文章,题目是"我们银行系统的缺点和需要",从此保罗成为美国倡导中央银行制度的首席吹鼓手。
此后不久,雅各布·希夫在纽约商会宣称:"除非我们拥有一个足以控制信用资源的中央银行,否则我们将经历一场前所未有而且影响深远的金融危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经济危机
⑻ 为什么金融危机下房价反而上升了呢
因为国家的政策,投入了四千亿的资金用来缓解金融危机的压力,可是房地产产业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属支柱,各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商的利益挂钩,最为紧密,因此这四千亿的资金大部分流入到房地产里,导致房市再次升温,因此房价的泡沫又再继续……
⑼ 金融危机与房价变动的关系
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表现如下:
1、房地产被过度炒作会诱发金融危内机容,美国2008年的次贷金融危机就是由房地产市场引发的;
2、金融危机危机的发生会导致房价的下跌,房价下跌,导致银行贷款无法收回,加剧金融危机的规模和范围。
3、房地产市场过多炒作是只是诱发金融危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