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期货减仓涨幅收窄是什么意思
期货减仓涨幅收窄通常是多单获利平仓出局的结果,表示后期涨势放缓,有可能出现震荡或者反转行情。
❷ 调控成果显现 70城房价“南热北冷”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经过经济动能转换、楼市调控、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项因素的洗礼,2020年的房价图谱,表现出一些新的变化。
2021年1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0年12月70个大中城市房价变动情况,在保持了一贯的稳定走势的同时,70城房价涨幅出现年末“翘尾”行情。这也侧面反映出,房地产市场的韧性不可小觑。
纵观2020年全年,多项因素的影响,使房价涨幅曲线颇为波折,大致可总结为:一季度低迷,二季度反弹,三季度后转入调整,12月翘尾。其中,进入四季度后,一线城市重新领涨,成为去年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在区域分布上,“南热北冷”的局面几乎贯穿全年,南方城市长期占据领涨的主流,北方城市则位居跌幅榜前列。
从更长的周期来看,这两种表象背后都有着深层的内在动因。专家认为,这不仅是经济增长规律和货币政策效果的体现,还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的楼市走向。
四季度显现调控成果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是2020年楼市最大的干扰因素。由于市场交易低迷,整个第一季度,70城房价涨幅都处于稳中有落的状态。
随后,市场从2020年4月开始反弹,房价也出现回升。在国家统计局的解读中,4月、5月和6月的房价走势分别是“稳中略涨”、“略有上涨”、“价格微涨”。在此期间,少数东部城市的恐慌情绪蔓延,房价也出现非理性升温。
去年7月,为稳定市场预期,监管层连续做出政策表态。除进一步明确“房住不炒”、“三稳”(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外,还提出“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另外,旨在对房地产金融进行量化管理的“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也首次提出,并被解读为行业的重要约束性政策。
与此同时,随着疫情期间出台的临时性货币宽松措施逐步退出,货币政策回归到“稳健中性”的总基调,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楼市逐渐降温。
到第四季度,调控成效真正凸显。根据统计局的数据,去年10月到12月,70大中城市中,新房价格上涨的城市数量已降至45个(含)以下,房价下跌的城市数量也明显增多。而整个二、三季度,房价上涨的城市数量都在50个以上。
根据上海易居研究院的统计,2020年12月,70个大中城市新房价格平均环比上涨0.1%,平均同比上涨2.1%,两者均为二季度以来的最低。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第四季度,一线城市重新领涨。去年12月,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3%,高于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的0.1%;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0.6%,明显高于二三线城市的0.1%和0.2%。
广州成为四季度表现最为活跃的一线城市,12月,广州新房和二手房价格涨幅均为0.7%,位居70大中城市次席。
由于楼市调控政策出台最早、力度最大,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线城市房价总体保持平稳,少有明显起落。在官方的统计中,反而是二三线城市房价长期领跑。
对于一线城市的“反转”,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智库中心总监严跃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过去几年来,三四线城市主要受益于棚改红利,二线城市主要受益于人才新政,其房价得到明显支撑。但随着棚改热潮消退,以及货币政策回归中性,一线城市的价值重新凸显。当然,一些东部二线城市的房价仍有多项利好支撑,但尚不及一线城市的聚集效应。
至于广州房价的升温,则是人才引进政策、深莞溢出效应,以及“价格洼地” 补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人口流动的潜在影响
从区域分布上看,去年房价呈现出“南热北冷”的局面。在房价上涨城市数量、涨幅等方面,南方城市都强于北方。其中,12月新房价格涨幅超过(含)0.5%的城市共有扬州、广州、福州、合肥、西宁、厦门、丹东等7个,多数为南方城市。
去年疫情平稳后,南方楼市的恢复速度也快于北方。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人口流动,尤其一二线核心城市人才政策的放松,导致人口流入长三角、大湾区和长江中部城市群的趋势不断增加,这一趋势在近三年表现十分明显。去年深圳、杭州、宁波等城市的房价上涨压力较大,都与人口流入带来的需求增长有直接关系,这也是疫情平稳后楼市在南部快速复苏的主要原因。
同时,经过几年的持续调控,市场深度盘整后,需求也在阶段性回归。其中,上海、广州等南方城市的回归尤其明显,在北方,以北京为代表的核心城市也进入热度回归期,但节奏依然慢于南部。
他还表示,北方的郑州、天津、济南、青岛等城市在2018-2019年的土地市场供应量增长明显,导致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加之人口流入整体偏少,需求增长的持续性稍弱。这些因素均导致了房价表现的“南强北弱”。
但张波认为,这一现象将在2021年得到一定缓解,天津、济南、青岛等北方城市,甚至东北部分二线城市,都有可能在一季度迎来复苏。但考虑到经济增长和人口流动大势,从根本上看,“南强北弱”的局面短期内很难彻底改善。
展望2021年的房价走势,政策仍被认为是决定性因素。多数受访者指出,随着“三条红线”逐步落地,以及银行业房地产贷款集中管理制度出台,房地产业将继续在供需两端去杠杆,这对于市场的平稳发展大有帮助。
贝壳研究院首席分析师许小乐认为,在货币政策回归中性、购房信贷环境宽松触底以及“一城一策”持续深化背景下,全国城市房价涨幅将逐步收窄。
但他同时指出,2021年市场将继续向核心城市聚焦,因此,部分城市房价仍然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根据贝壳研究院的数据,2021年首周,市场景气指数高的城市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区域,上海、合肥等城景气指数较高,这些城市短期内的房价上涨压力较大。
严跃进则表示,近些年来,我国楼市调控的手段愈加丰富灵活,长效机制也在逐步落地,因此,房价平稳仍是未来的大概率事件。虽然区域房价上涨动力较大,但在“解决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的政策导向下,市场不会出现大的波动。
❸ 全国平均新房价格进入“万元时代”,房价涨幅会趋稳吗
会的。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21日发布《全国百城房价报告》(下称《报告》)称,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进行测算,今年6-9月,全国新建商品住宅单月成交均价均位于1万元以上,分别为10113、10263、10540、10191元/平方米,说明全国房价正式进入“万元时代”。
《报告》认为,当前突破万元价格线已经持续4个月,说明全国房价正式进入万元时代。而从年初累计均价的数据看,今年1-9月份全国房价为9989元/平方米,也即将进入万元的时代。需要肯定的是,虽然住宅均价总体上涨,但是涨幅可控。今年1-9月份涨幅为7.2%,四季度依然会有降价促销的的动作,全国房价涨幅有望趋稳。
(3)什么是房价涨幅收窄扩展阅读
各线城市的房价水平
按城市分类看,《报告》称,1-9月份,四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45640元/平方米,同比上涨5.6%。今年前9月一线城市房价涨幅在5%-10%的区间波动,涨幅可控。
横向对比看,其也小于二线城市的水平。今年上半年深圳房价有所炒作,但北京、上海和广州相对平稳。随着深圳调控政策的出台,四个一线城市房价总体趋稳。在当前房价涨幅走势下,政策面也会保持稳定的态势。
二线城市看,1-9月32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15454元/平方米,同比上涨9.3%。《报告》认为,三季度二线城市年初累计房价同比涨幅曲线相对平稳,至少说明没有反弹。这和今年三季度二线城市购房政策收紧的态势有关,体现了积极的稳房价稳预期导向。尤其是到了传统“金九银十”阶段,此类城市依然有降价促销等动作,客观上都会促进房价涨幅的趋稳。
三四线城市涨幅略有收窄,1-9月64个三四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12209元/平方米,同比上涨9.1%。从近期三四线城市年初累计房价同比涨幅曲线来看,略有下行,也说明有一定的降价促销或让利现象。
❹ 11月房价涨多跌少 改善性新房涨0.1%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11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青岛新房和二手房价格同比降幅进一步收窄,而90平方米到144平方米之间的户型年内首次出现环比上涨,涨幅为0.1%。
90平方米以下及144平方米以上的户型则依旧呈下跌势头,二手房也处在下跌轨道。业内人士分析,改善性换房需求刺激三居室价格微涨,但迫于存量压力,四季度末楼市依旧会忙于冲量回流资金。
数据:房价环比上涨城市增加
数据显示,11月份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27个,上涨的城市有33个,持平的城市有10个。环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2.9%,最低为下降0.4%;与去年同期相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有49个,上涨的城市有21个。同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44.6%,最低为下降5.6%。
二手住宅方面,环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有16个,上涨的城市有40个,持平的城市有14个。环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1.9%,最低为下降0.7%;与去年同月相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有37个,上涨的城市有32个,持平的城市有1个。同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38.9%,最低为下降9.4%。
青岛新建商品住宅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3.5%,其中,144平方米以上户型环比降幅最大,为1.0%,同比下降7.3%;90平方米及以下户型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2.2%;而作为改善型主力的90-144平方米户型则逆势上涨,涨幅0.1%,同比下降2.3%。
二手住宅价格环比持平,同比下降0.7%,其中,90平方米及以下户型环比持平,同比下降0.4%;90-144平方米户型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0.8%;144平方米以上户型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1.2%。
解读:优惠政策效果不断显现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解读称,今年以来,中央陆续出台了包括降息、降低首付比例、公积金政策调整等一系列房地产优惠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销售,政策效果持续显现。
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个数分别为33个和40个,分别比上月增加6个和2个;持平的城市个数分别为10个和14个,分别与上月相同和比上月增加5个;下降城市个数分别为27个和16个,分别比上月减少6个和7个。
从涨幅看,11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综合平均涨幅已由自7月份连续四个月的涨幅回落转为涨幅扩大,分别比上月扩大0.2%和0.3%。其中,一、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涨幅均扩大;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由降转平,二手住宅价格环比持平。
同比房价上涨城市个数继续增加,涨幅持续扩大。11月份,新建商品住宅与二手住宅价格同比上涨城市个数分别为21个和32个,分别比上月增加5个和8个;价格同比下降的城市中,降幅比上月收窄的城市分别为48个和34个。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综合平均涨幅持续扩大,分别比上月扩大1.5%和1.2%。
城市间房价同比涨跌差异明显。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与二手住宅价格同比均上涨且涨幅相对较大,涨幅分别比上月扩大2.4%和1.2%;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8%,二手住宅价格同比则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6%;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与二手住宅价格同比均下降,但降幅分别比上月收窄0.7%和0.5%。
分析:去库存仍是明年主基调
据悉,上月我市新建商品住宅的成交套数为13225套,比 10月份增加了 1979套,环比上涨14.96%。有分析师认为,目前我市多数开发商的首要问题是去库存而非提价。
从新建商品住宅的分类来看,90-144平方米的面积段同比是上涨的,结合市场情况而言,偏改善产品的价格是在增长的,因为这部分产品迎合了当下正在增长的需求趋势;90平方米及以下户型目前为止仍然是占据市场主流需求的刚需产品,库存量大,开发商低价跑量是常态;此外,144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环比、同比下降,表明我市纯粹改善类产品整体去化速度缓慢。
当前库存压力仍然存在,因此2016年整体仍以平价去库存为主基调,但分化会进一步加剧,中心城区和其他地区的分化会更加明显。市南、市北、崂山价格受供应短缺影响有望走高,李沧、城阳也有望微张,而对于其他区域,除核心地段外,上涨动力不足,不排除部分新区仍有下降空间。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5-12-21,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点击查看更多房产信息
❺ 2016年全国有哪些城市房价上涨的城市排名
2016年,全国房价上涨的劲头还是蛮大的,主要是一二线城市,热门城市集中在长专三角地属区、珠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呼包鄂地区以及一些地方省会城市,一线城市诸如北京、上海、天津、广州这四个绝对房价会继续飙升,至于二线城市的话比如天津、杭州、南京、包头、武汉、合肥、西安、大连、青岛、苏州这些城市的房价也会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会冷一些,个人认为,如果手头经济不是很充足的话,买个二线城市的房子也不错,至少不会赔啊。
❻ 过去一年中深圳涨幅第一,天津跌幅最大,这两个城市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别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统计显示,7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涨幅总体稳定。
70个大中城市中,60座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售价指数环比上涨,上涨的城市数目较上月减少3座。天津、上海、南充3城新建商品住宅售价指数环比回落,深圳等7城环比持平。具体来看,一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涨幅略有升降;三线城市涨幅均与上月相同。
图1 | 7月,有60个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比上一个月的63个有所下滑
而在对市场状况更为敏感的二手房领域,价格波动相对更大。
房价指数数据看,7月份全国70个城市二手房价格指数环比涨幅为0.4%,同比涨幅为6.5%。从涨幅的环比数据看,二手房涨幅相比6月份略有扩大,洛阳成为此次二手房环比涨幅最大的城市。
❼ 城市的发展前景和房价有关系吗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商业模式创新设计与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11e8e38cc0904bc0.html 显示,环比来看,十大城市中五个城市综合指数上涨,上涨城市数量较上月减少两个。2015年10月,十大城市中,深圳、上海等五个城市的综合指数环比上涨,上涨城市数量较上月减少两个。上涨的城市中,深圳涨幅最大,为1.14%;上海、南京、北京分别上涨0.70%、0.24%和0.20%;天津涨幅较小,为0.10%。下跌的城市中,成都跌幅最大,下跌1.12%;杭州、武汉、广州跌幅均较小,在0.1%-0.25%之间,重庆跌幅最小,为0.09%。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同比来看,十大城市中六个城市综合指数上涨,上涨城市数量与上月相同。具体来看,深圳继续保持涨幅最大,为18.64%,涨幅较上月幅扩大0.73个百分点;南京上涨3.39%,涨幅较上月扩大0.12个百分点;上海上涨2.60%,涨幅较上月扩大1.11个百分点;武汉上涨2.28%,涨幅较上月扩大0.16个百分点;北京上涨1.81%,涨幅较上月收窄0.06个百分点;天津涨幅为1.43%,涨幅较上月扩大0.59个百分点。重庆下跌5.51%,跌幅较上月收窄0.76个百分点;杭州下跌1.40%,跌幅较上月收窄0.55个百分点;广州下跌1.07%,跌幅较上月收窄0.59个百分点;成都下跌0.97%,跌幅较上月扩大0.75%。
❽ 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将成今年政策趋势
房地产市场今年开局继续保持放缓的步伐。1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环比涨幅继续收窄,一二线城市二手房价格开始全面回调。春节过后,西安、大连等更多城市楼市调控政策微调。分析人士认为,“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将成为今年政策趋势。
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数据,1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有58个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上涨城市数量继续减少,有12个城市房价下降或持平。
从价格涨幅来看,据测算,1月份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上涨0.6%,涨幅较上月进一步收窄,创9个月以来新低。
“全国房价涨幅继续收窄,表明市场仍在降温。从去年四季度开始,房屋交易市场就开始降温,这种降温势必会在交易价格上有所体现,预计这种降温趋势还会继续。”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说。
据统计局数据,1月份,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4%,涨幅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和广州分别上涨0.6%、0.1%和0.9%,深圳下降0.1%;31个二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7%,涨幅与上月相同;三线城市环比涨幅均回落。
不过,1月份,70大中城市房价同比涨幅有所扩大。对此,分析人士认为,这并不能说明楼市回暖。易居研究院研究员王若辰表示,由于部分城市限价有所松动、高价地拿证开盘导致的结构性变化的影响,使得统计数据存在“部分失真”的情况,预计未来几个月70城市新房价格同比涨幅将跟随环比涨幅呈现下行走势。
更能反映真实供需的二手住宅市场价格则全面开始回调。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月份,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1%。其中,北京、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0.1%、0.3%和0.3%,上海持平;31个二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由升转降,下降0.1%。
中原地产分析师张大伟表示,时隔45个月,最具房价代表意义的一二线城市二手房价格从今年开始全面下调。如果后续没有明显的信贷政策变化,预计这一调整趋势将延续。
去年底以来,菏泽、广州、杭州、青岛、珠海等多地陆续微调楼市政策。今年春节过后,又有常州、西安、大连等更多城市加入微调队伍。
张大伟预计,整体来看,今年稳定房地产发展将成为政策趋势,而“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成为最关键的政策方向。
来源: 上海证券报
❾ 股票市场的 现价收窄是什么意思
你想要说的是股票涨幅或者跌幅收窄吧,而不是现价收窄。举例如下:
一只股票,交易时间盘中涨幅到了5.3%,然后一路向下,到收盘涨幅只有2.7%,这就属于典型的涨幅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