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房价是什么决定的
我觉得房价上涨和下跌下面都隐藏了合理性。政府从来没说过要降房价,只是要求维稳(这才是重点!!!),调控的目的也是为了控制房价的过快上涨以免产生系统性风险。买不买房基于自己的判断,别相信专家的,这些伪专家要么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要么是某些利益集团的吹鼓手。鼓吹房产税、租售同权、加息调控措施会降房价,这是忽悠人(政府也从没说过这些措施是降房价,而这些人却故意这样解读误国误民,扰乱市场秩序)。而且这些措施都没有解决刚需们的户口、社保、入学、市民身份认同问题,这些也不可能短期解决,只能慢慢调整。
以年均涨幅10%算,7年房价都会翻倍。房价崩盘除非发生战乱,或者国际金融危机。茅台、油盐酱醋等的年涨幅都10-20%以上,何况房子,物价上涨是普遍现象。低租售比意味着高持有成本,肯定要通过上涨来弥补这个亏损,成本高了房价怎么可能白菜价房产税导致房产持有成本上升,怎么可能降房价,不过是增加税的借口罢了。考虑到长期持有房产的成本(交易税费、持有成本、卖出成本,房产税以及差价的个人所得税20%,个税目前基本不收,但长期来说肯定加强征收),而且大部分城市当前租金回报率仅2.0%。近8年来过去八年时间内,中国的真实工资增长幅度达到了10.6%,名列全球第一,而印度只有0.2%。另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十二五”期间,我国最低工资年平均增长率为13.1%。仔细想想,房价涨幅肯定不会比你工资的涨幅还低吧?可能你今年工资没涨,但不能否认别人和你一样没涨。
首先,要设定一个整个项目的总销,比如说一个50万方的项目总销要达到25亿,这25亿里回面包括了所答有的费用及利润,包括土地成本,建筑成本,销售期3年(自行设定)等等等等的运营成本,那么整盘均价就为5000元,然后在算出阶段推出所牵涉的阶段均价,比如分三期推出,推出数量平均三份,那么首期设为4500,二期5000,三期5000(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有了一期的均价再根据每栋楼的位置,楼层,朝向,户型等因素做参考算出每套房子的单价,乘以面积算出总价。把每套房子的总价加起来要大于等于一期所估算的总销。二期和三期的价格可以按照这个方式预估,得到的整盘总销要大于等于目标总销,那么定价就基本完成了。而二期和三期因为推出日期较为遥远,所以只是预估,未来会根据市场情况有所变化,但一般是高于预期,这样将来的总销才不至于会低于目标总销。
C. 小高层楼房各层层价怎么定
7层以上的高层住宅,以抄总楼层除以2的楼层作为基准价,也就是24层的楼房12~13层是基准价。基准层以下的楼层,价格低于基准层,基准层以上的楼层,价格高于基准层,顶楼除外,这是基本规律。
各个楼层的价差是根据一定的公式来计算的,设所要计算的楼层数为X,那么X层的楼层价格=基准价×楼层价差系数,当楼层在基准层以下时,价差系数是负数,也就是减价,当楼层在基准层以上时,价差系数是正数,也就是要加价。楼层价差系数也是通过一个公式来得出的:
第一步,得出标准的价差系数M,M=K/N。N是总楼层数,K是楼层价格差异的最大系数,这是开发商事先确定的一个数,一般在10%~15%之间,K/N得出一个标准的价差系数M,比如24层的楼房,最大系数是15%,那么M=0.625%。
第二步,根据标准系数来换算各楼层的价差系数,最简单的一种方式是单向加减,也就是基准层以下每下降一个楼层,就下降一个标准系数,每上升一个楼层就增加一个标准系数,设楼层数为X,那么计算公式就是:
基准层以下的楼层价差系数=-(N/2-X+l)×M
基准层以上的楼层价差系数=+(N/2-N+X)×M
D. 房价是怎么定出来的
房价又被抖落出来了。不管那些开发商们怎样忌讳,它必然要成为热门话题,从民间到中央,从买方到卖方。主流的声音是质疑,对于来势汹汹暴风骤雨般增长的房价的经济基础、市场真相、供求关系、定价根据等等,老百姓感到不能理解,不能接受,所以想探个究竟。但是,诚如某专家所说,也不是一边倒,也有人认为当下房价不高 、高也高得有理。我看到的、指向性比较明确的、态度比较强硬的“维高派”,当数某某集团董事长某先生。 在2010第十届中国房地产发展年会上,某先生说,“我们几乎所有人都忘了23号文件为什么要发展房地产,也忘了发展房地产,房地产市场面向的是谁,这可能是引起我们各种媒体和社会巨大争论,23号文件和18号文件都特别强调中国高收入阶层和中高收入阶层用市场的办法来购买和租赁商品房,这可能是中国对房地产市场的基本定位,换句话说,如果你不是中收入或者高收入阶层,你就别在这谈房地产市场,这个市场和你没有什么关系。” 首先,房地产市场到底面向谁?高收入阶层和中高收入阶层固然可以用市场的办法来购买和租赁商品房,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就是只针对他们,23号文件和18号文件都没有这样定位。你这个阶层可以用这种办法来解决你的问题,但并不是说这个办法就是你这个阶层独有的,这就好比,你可以用上饭店的办法来解决吃饭问题,但是饭店并不是只为你个人开的。这里面有逻辑问题。 我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的正确定位应该面向中国全体房地产消费者,而绝不是只针对“高收入阶层和中高收入阶层”,除非全体中国人都成了所谓的“高收入阶层和中高收入阶层”。而且,我相信,所有的开发商们,他们的产品,绝不仅仅只售给“高收入阶层和中高收入阶层”。我们现在探讨的是房地产市场的定位,而不是豪华别墅的定位。 先来看看“高收入阶层”。按照通常思维,一个高收入阶层人士,靠自己的正常收入,十年之内购买一套体面的独栋别墅,应该不算过分。而今,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地方,城区内建筑面积在300平米以上的独栋别墅,均价至少是一千万元人民币以上―――这肯定是保守的估计,某先生一定会笑话我们土老帽。好,即便这样保守地估计,要想实现十年之内买一所独栋别墅,该“高收入阶层”的年薪也应该在百万元以上。这个标准就决定了,中国的党政军官员被排斥在这个阶层以外了,中国的科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等精英被排斥在这个阶层以外了,中国的在编的广大的党政军机关干部、公检法干部、教师、医生、律师,等等等等,被排斥在外了。因为,据我所知,上述人员的工资收入,还没有谁的月薪超过十万的,即便是有特殊贡献者。如此这般算下来,所谓的“高收入阶层”,基本上不存在。要么,就是非正常收入者。 同样,“中高收入阶层”是个什么概念?某先生也没有说。还是保守地分析一下,一个中高收入阶层人士,靠自己的正常收入,十年之内至少可以购买一套100平米相对体面的房子,这不算奢侈吧?如果你连一套像样的房子都没有,你算什么“中高收入阶层”?然而,数数工资袋,除了民营企业和某些尖端领域的尖端人才,中国还有多少人能挤进“中高收入阶层”的门坎?我们知道,现在,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特城市里,任何一处超过100平米的房子,均价应该在人民币300万左右,也就是说,要想跨入“中高收入阶层”行列,你的收入应该在年薪30万、月工资应该在3万元人民币左右,这样,不吃不喝,十年之内你才有可能住上“中高收入阶层”的房子。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身边,谁的月工资达到3万元了?如此算来,“中高收入阶层”的人士也是寥寥无几,那么,在北京、在上海、在深圳,日新月异耸立起来的那些楼盘,都卖给谁呢,难道都卖给开发商自己? 退一步说,即便是真的有谁把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基本定位为针对“高收入或者中高收入阶层”,假设真的有、或者说有暂且充当“高收入或者中高收入阶层”的人,我相信这个阶层的人也一定不希望看到房地产高价暴利,我没有听说哪位“中收入或者高收入阶层”的人士表示他支持房地产漫无边际地涨价,除非他别有用心,要么就是有病。事实上,所谓的“中收入或者高收入阶层”,内心深处也不希望房价非理性地突飞猛进。 再者,某先生说“如果你不是中收入或者高收入阶层,你就别在这谈房地产市场,这个市场和你没有什么关系”。这话是不是霸道了?因为,在现行体制下,我们所有的房地产开发,都离不开国家的政治背景和经济背景,而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都是生活在同一个政治经济背景下的。即便你的价格只针对“中收入或者高收入阶层”,但是你的价格影响了整个房地产市场的秩序,这就是“蝴蝶效应”。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么个大的背景下,任何一种局部的经济活动都会关联到整体的波动,这是显而易见的。 我在买房的过程中,非常关心一个问题,那就是房价的依据。我敢说,没有任何一个房地产开发商敢于把自己的成本和利润账目公开给我们看,我觉得这些东西不应该成为隐私,至少对政府审计部门而言。房价是不是应该纳入国家物价部门管理范围,我们老百姓不清楚,所以房价的依据似乎永远是个谜,倒是我这个门外汉,揣摩出一个公式,可供参考: 房价=红色成本(包括地皮、原材料、劳动力……)+绿色成本(包括纳税、交费、拆迁……)+灰色成本(包括……)+黑色成本(幻觉、欲望、胃口……) 这里面,如果有一项是说不清楚的,那么整个公式就不成立了。而事实是,在所有的房价里,不止一项说不清楚,往往有好几项说不清楚。因此,我又得出第二个公式:房价=一笔糊涂账。 事实上,全国各大城市,卖不出去的房子多得是。这笔账一算就明白了。仅以北京为例,自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以来,北京开发的商品房,怎么说也得以千万计,北京果真有上千万“高收入阶层和中高收入阶层”吗?绝不可能!笔者买房买了半年,看房看了八十多家,心里有底,去年宣称只剩下几套房子的售楼处,过了春节,又雨后春笋般的冒出了十几套。不要以为贴上“已售”标志的就真的售出去了,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没有,卖不出去的房子多得很!
E. 房价如何确定
房价收入来比、住房可支付性指数和自房价租金比是国际上用于评价房价合理水平的三类指标。以房价收入比的多年均值作为判断标准,目前我国城镇新建商品住宅的销售均价总体处于正常水平,但北京等部分城市的房价则明显偏高。
F. 买卖房子的时候价格是怎么定的是否可以随便定
买卖房抄子.首先进行评估.有房屋评估机构.根据目前市场行情.未来的涨跌.坐落地点.房屋结构.面积.朝向.楼层等.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估后基本价格.在去房屋中介进行登记.注册.房主可根据评估后的价格.和房屋中介协商.做出最终出售价格和价格可上下浮动范围.然后上网销售.
G. 新房开盘房价怎么定
楼盘的开盘价有各种价格:什么预售价,开盘价,内部价,回迁价等等,不一而足。简单说来,开盘价就是开发商已具备法律意义的售房资格,可以开始卖房子了,而房子可以是已盖好的(现房),也可以是没盖好的(期房)
H. 卖房怎么定房价向开发商学习定价技巧!
想要卖房子,首先要对房子进行评估,然后制定一个合理又能赚的房价。房价可以怎么定呢?跟开发商学习怎么定房价肯定不会错。所以,购房指南接下来就来告诉你开发商怎么定房价。另外,房价是由构成因素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一、房价的构成是什么?
决定商品房价格因素很多,其中主要的是土地费用和拆迁安置费用、房屋开发费用、市政公用设施费用以及各种税费和开发商的利润。
一般来说,建房成本中土地费用约占20%,拆迁安置费用约占10%~20%,房屋建筑安装费用约占20%~30%,市政设施费用占10%左右,各项税费约占20%。在此基础上,还要加上20%左右的开发商利润,从而构成商品房的售价。一些大城市的高房价还来源于高昂的征地拆迁安置费用。同时一些开发商的高额利润也是造成高房价原因之一。
总体来说,房价大致可分为四大部分:
1、土价成本:包括土地出让金以及相关费用,如郊区的耕地补偿、劳动力安置、城区的拆迁周转费等;
2、建筑安装费:如设计、招标、监理、材料施工等。广义地可包括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费(七通一平费),甚至大市政费、四源费、用电权费等也可折算在建安装费里;
3、开发商经营费用:包括管理费、销售经营费及融资利息等;
4、开发商经营利润。
二、房地产开发商是如何定价的?
1、成本加成法(开发成本加利润分摊到单位建筑面积上确定价格)
开发商开发物业当然不能忽略其基本成本,建造之前的成本预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终销售价格。建造成本含土地使用费、公共设施配套费、建筑材料和人工费以及多种相关税费等,这些均为硬性成本,不太可能避免,开发商一般在成本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利润来确定房价。
2、市场比较法(以周边市场同类型物业作参考,定出一个合适价格)
这是市场上使用多也符合市场行为规则的定价方法。反过来,也为购房者判断房价高低提供了一种方法。总体市场影响区域市场,通过自身物业的相关指标(如绿化、小区配套、朝向、房型设计等),与周边相关物业指标进行对比,得出双方在物业的优劣比较,再相应定出一个价格。因此,同一区域物业的价格都会在一个相差不多的范围内。区域价格影响着个案的价格,个案的价格差异往往反映了个案空间的特殊性。
看完上文介绍,你是否对房屋定价技巧有了更多认识?希望以上介绍能为你提供实际的帮助。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7-04-20,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搜狐焦点网,为您提供房产信息,房产楼盘详情、买房流程、业主论坛、家居装修等全面内容信息
I. 二手房的房价是怎么定的
一手开发商卖房,才会有区域指导价格。二手房是没有定价标准的,任意你个体业主的售卖价格,一般都是市场价,也就是周边楼盘的均价再结合你自己的一个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