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么判断买房的最佳时机
做了十一年房地产,至今也不太敢说买房的最佳时机;
价格的涨跌最终还是供需关系,回买房人多,房子少,价格就答涨;反之价格就降;
2010年以前,买得越早越好,因为房价年年涨,不断涨;
现在呢,房价徘徊了好几年,怎么形成的呢?
还得往前说:
2007年以前,房价一直在涨;
2008年经济危机,房价一年没变化,购房者等着房价降;
2009年,憋了一年的需求开始释放,房价暴涨;
2010年,开发商手里有钱了,疯狂买地,政府疯狂卖地,当年被称作土地财政年;
2011至今,大量房子盖起来了,供严重大于求,房价就涨不起来了;
同样,开发商房子买不出去,手里还有银行贷款得还,只能价格降下来,刺激大家购买;
当然,这几年,政府土地也卖不动了,因为开发商看到市场不好,没信心,手里也没钱;
但
作为买房的时机,
现在这个时候买还是合适的;
因为,近几年,开发商拿地量骤减,待现有市场存货释放差不多了,就逐步又会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了。
B. 如何判断一个地方未来房价是涨还是跌
判断房价涨跌有很多指标。1、人口人口的长期流入是一个城市房价的重专要支撑点。2、地价属地价越来越高,越来越抢手。房价也便宜不到哪里去。3、金融短期房价走势,跟金融,跟政策有很大关系。金融收紧,资金减少,房价会迅速下跌。反之,如果资金很宽松,房价会上涨。
以上是一些大的逻辑,具体仍要仔细分析,比如所有的城市房价都偏高,而你所在的这个城市,房价相当便宜,要么是城市被弃,要么是房价洼地会被填平。
C. 按现在的房价趋势判断,我们应该“赶紧买房”还是“继续租房”
买房还是租房,一直以来都是千古难题。尽管很多人东拼西凑还是勉强凑了个首付,而有些辛辛苦苦工作了好多年依然连个厕所都买不起,房价上涨得太快,根本就跟不上。
但是在2020年,因为疫情影响与国家也出台了一些政策,很多人对买房还是租房也产生了疑问。
总而言之,不管是买房还是租房,求其根本都是奔向美好生活。买房有一定的稳定性,也有利于提升生活品质。租房的好处也显而易见,少了很多经济上的压力,可以让自己实现更多的梦想。
2020年是租房还是买房,没有绝对的对错,这也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进行决定。
D. 涨知识:如何判断买房最佳时机
买房是大事,大事上不能糊涂,否则我们辛苦存在银行那点利息,因为买房选择时机不对就泡汤了。那么怎样选择买房时机呢?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自己学会分析房价趋势,根据某一地区的发展情况,如果我们学会了分析房价趋势,就很容易找到比较合适的购房时机。如果不太会分析房价趋势,就看看小编的建议吧。
1、从一个地区的房屋均价看买房时机:
通过一段时间该地区的房屋均价来判断该地区房子价格的涨跌势,如果处于涨势不要急着买,如果处于跌势,如果房价跌到一定时候基本持平,那么就可以考虑买房了。
2、从个人年收入与购房成本相比较来看买房时机:
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比较一下购房成本与个人年收入,如果个人年收入占购房成本的1/10还多,而且房价没有出现涨跌之势,目前又缺少房住,可以考虑买房。
如果个人年收入不够买房成本的1/10,那么除开日常生活开销,还房贷压力就有些大了。
3、从推销房子的多不多看买房时机:
如果推销房子的不多,说明房子处于热卖期限。
如果推销房子的很多,包括我们不断接到推销房子的电话,或者收到类似的广告,说明房子不好卖,这个时候买房比较好。
4、通过银行利率看买房时机:
很简单,银行利率高,就不是买房的好时机,说明房子是处于热卖时机。
银行降低利率,而且从一段时间来看,利率已经是相对最低的了,这个时候的房价也是处于低谷。
5、对于国家政策导向的房子同样要看好时机:
比如国家政策导向刚出台,这个时候的房子是比较热的,价格一般会出现上涨趋势,我们应不要着急买,等过一阵看看房价稳定之后再作打算。
6、没多少余钱的上班族买房如何看时机:
对于普通上班族,一般没有多少余钱,这个时候买房的话,建议选择贷款买房,一般贷款的年限越长越好,虽然总额看起来比较大,但是还款压力小。但如果贷款年限少,我们的生活压力就大,而且而且如果没有一定的余钱,可能会丧失很多投资机会。所以如果自己目前有比较稳妥的投资方向,而且比银行贷款利率高不少,暂时不建议买房。
买房前应该明确自己购房的需求,千万不要以为的追求低价格的房屋,购买房屋还要关注长期房产趋势,价格长期走势向上的房屋当然是比较好的房屋,价格长期走势向下的房屋,现在入手就成了接盘侠,所以会判断购房时机也很重要,才能买到很值的房屋。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7-12-04,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点击查看更多房产信息
E. 影响商品房价格的因素有哪些,你对我国当前的房价走势如何判断
首先你要明白房价的构成要素即成本为哪些.主要有
1、土地费用 约占20%,并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
2、前期工程费 他在整个成本构成中所占比例相对较低,一般不会超过6%。 3、建筑安装工程费 从我国目前情况看,约占整个成本的40%左右。
4、市政公共设施费用 市政公共设施费用包含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费两部分。基础设施建设费主要指道路,自来水,污水,电力,电信,绿化等的建设费用。公公配套设施建设费用指在建设用地内建设的为居民提供配套服务的各种非营利性的公用设施(如学校,幼儿园,医院,派出所等)和各种营利性的配套设施(如粮店,菜市场等商业网点)等所发生的费用。他同时还包括一些诸如煤气调压站,变电室,自行车棚等室外工程。在房地产开发成本构成中,该项目所占比例较大,我国一般在20% ~30%左右。
5、管理费用 在整个成本构成所占比例很小,一般不会超过2%。
6、贷款利息 房地产因开发周期长,需要投资数额大,因此必须借助银行的信贷资金,在开发经营过程中通过借贷筹集资金而应支付给金融机构的利息也成为开发成本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的大小与所开发项目的大小,融资额度的多少有密切关系,所以占成本构成比例相对不稳定。
7、税费 税费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税收,与房地产开发建设有关的税收包括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有税,土地增值税,两税一费(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契税,企业所得税,印花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等;另一部分是行政性费用,主要由地方政府和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向房地产开发企业收取的费用,项目繁多且不规范。包括诸如征地管理费,商品房交易管理费,大市政配套费,人防费,煤气水电增容费,开发管理费等。在我国目前房地产开发成本构成中所占比例较大,一般在15%~25%左右。
8、其他费用 其他费用主要指不能列入前七项的所有费用。它主要包括销售广告费,各种不可预见费等,在成本构成中一般不会超过10%。
由此可以看到,房地产的成本中最没有理由叫房价高的应该是政府了,因为地方政府将地价作为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年年出地王,大部分收入由地方财政笑纳.地方政府将卖地作为主要收入,而且房地产开发对于当地经济的带动程度非常之大.所以即使大部分人因为高房价而叫苦连天的时候,地方政府在创造政绩的过程中,绝对不会因此而有所收敛.即使中央在出台了一系列打压房价的政策之后,房价依然我行我素,这是制度问题,而且事实证明房价在08年是越打压,越反弹,估计这次政策也是如此.现在已经出现了面粉(即地价)比面包贵(房价)的奇特现状.
现在的情况是,无论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不能也不愿意看到房价暴跌,大家可以看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现在中央政府的暧昧态度,打压房价不是没有办法,是他不能也不愿意,在这个房地产业如此红火的今天,过度的打压房价,第一是地方政府不愿意,这样造成地方财政的困难.第二会导致大量的房地产企业无法生存,这里可以解释一下,房地产行业绝不是独立存在的,这个行业的不景气,会直接导致上游的钢材价格下跌,水泥价格下跌,各个行业的减产,工程的停工,又意味着大量的工人收入减少或者失业.同时也会造成银行的贷款减少,对于银行的损失也是非常大的,而地产和金融股又是大盘的权重股,股市大跌,以上种种对于扩大内需来说是极为不利的.这样导致的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显然是中央政府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在中央政府出台国十条之后又无下文的做法,很显然是在安抚民心,可以预料的是,未来的房价还会继续上涨,因为目前政策打压的只是那些中小炒房者.对于开征房产保有环节的税,今天新闻里面明确指出未来三年不会出台,这很显然是对既得利益集团的一种妥协.真正的大炒房者甚至不需要从银行贷款,这样第三套房贷政策完全打压不了他们.有炒房者说很多官员手中都不止2套房产,这或许也是保有税出台的一个困难之一吧.
而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因为中国的刚性需求非常旺盛,而房地产业的实际情况又是供不应求,所以房价的继续攀升会在情理之中.
但是我个人认为,在未来的10年甚至20年之后,当这波生育高峰过后,大家可以想想,现在我们父母至少一套到两套房产,而80后90后结婚必要购买一套房产,你想那8090后的小孩们还会为房产着急么? 我想不会了吧.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意见.!
F. 如何判断一个区域房价的合理性
房价再度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话题。值得注意的,虽然公众舆论对房价问题极为关切,但整体来说,舆论对房价走势的关注远远超过了房价本身。一致认为,一线城市房价已经脱节“合理区间”,房价与成本比例严重失调,处于一种非均衡水平。这种背离正常轨道房价上涨是不合理的,那么,当前市场里,合理状态下的房价应该是什么样呢?
2016年3月15日,两会记者发布会住建部部长陈政高答记者问,媒体抛出的17个问题中有5个与房价有关,集中反映了老百姓舆论中存在的一些担忧。
对于全国部分城市房价大幅涨幅,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也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各地方楼市不同,市场主体对于均衡点的理解不同,楼市的信息传递也远非模型假设的没有鸿沟。因此,老百姓舆论普遍呼吁的“合理房价”,逻辑上讲是个伪命题,无法证明房价怎样才是“合理”。那么,判断房价的合理性还有其他途径么?
一般区域房价的估算,采用重置成本方法。实际房价可划分为两大部分,建筑成本和非建筑成本。通俗讲,不管新房还是二手房,可假定在此位重新盖,按相应比例扣除差额来参考。新房价格很好理解,包含了建筑、土地、税费、而将全国各地、不同地段、不同状况的房子统一纳入考虑,不考虑各地建筑材料和人工成本的不同。
购房房子的建筑成本视作盖房子的真实成本,那么房价中的非建筑成本就成了我们的其他成本。房子是无差异的,但选择居住在哪里,住什么房子有差异,我们要为这种权利付费。
如果你碰巧是卖方,这种选择权就有市场价格。而随着社会收入结构的变化,居住选择权的内含价值也在变化,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可以波动很大。从以上角度出发,可以直观地判断 “合理房价”是什么标准?
目前看,一线大城市拥有良好的就业、医疗、养老、这些因素也在刺激房价的上涨,可以说为“资源成本”,在房价中的占比非常大,也往往大大超过建筑成本。那么,二三线城市中,这种“资源成本”的价值相对低;而在去库存压力比较大的三四线城市,这种权利甚至一文不值。
因此,当前一线城市房价高过甚至大幅高过二三线城市,主要的原因是这些城市房价中蕴含的居住选择权,属于非常稀缺资源。
远水难解近渴,至少说明了不同城市的房价差异大,不仅是不理性结果。我们购房时,内心都会做预估,如果房价和内心预估值吻合,那就是当下的“合理房价”。
G. 如何判断一个城市未来的房价走势
取决于位置。
如果是一线,包括省会,尤其沿海(北上广深四个有三个属于此类),由于目前全球经济都是以海洋贸易、海洋资源为依归,所以无论人力资源还是物流,都会高度集聚在这类城市。包括国外,也是这样,资源汇聚可以产生更好生产效率,很长一段时间会产生更多就业岗位吸引人才净流入,自然房价长期会走稳并且会保持走高。增长呈现峰型上行。
二线城市,如果和一线保持较近的距离,并且有高速、发达同时成本低廉的交通工具、交通网络(通行时间控制在1小时),会很容易发展成卫星城,自然房价也会跟着一线波动,不过幅度会相对低点,增长更多像脉冲爆发然后僵持一段较长时间。
三线城市,更多是相反,很大原因是人才净流出,常住人口开始下滑和老年化,这样房产资源是溢出而不是稀缺,间歇性会出现一种炒作性的增长,属于跟随一线水涨船高,但不持久。同时由于交易量不足,有价无市的情况比较多见,行情也比较冷清。加上农户不少也有自建房习惯,房产市场交易就不是主要房价干扰因素。
其实房地产很长一段时间还是基于对人口吸引力,包括局部某个地区。一旦吸引力下滑,没有充分就业机会、医疗和教育跟不上,那么房价就容易下滑;相反,房价走高的城市,多是资源优秀。
另外房价也很大程度和该地的人均受教育年龄正向挂钩。
H. 如何判断房价的合理水平
房价复收入比、住房可制支付性指数和房价租金比是国际上用于评价房价合理水平的三类指标。以房价收入比的多年均值作为判断标准,目前我国城镇新建商品住宅的销售均价总体处于正常水平,但北京等部分城市的房价则明显偏高。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以遏制部分地区房价过快上涨势头,使房价回归到合理水平。但房价的合理水平如何确定,目前各界在认识上还存在较多差异,有必要对房价合理水平的判断标准进行讨论和研究。
(一)房价收入比
所谓房价收入比是指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以北京为例:2009年一套4环以内普通两居室新房80平米,按疯狂涨价后单价2万5千元计算,平均200万左右;若以工作五年的中产阶级家庭为单位买房,假设夫妇月工资为2000元,则家庭月收入达到4000元,年收入为4.8万元。这样房价收入比则为40,与美国的10倍相当。一般认为,合理的房价收入比的取值范围为4-6,若计算出的房价收入比高于这一范围,则认为其房价偏高,房地产可能存在泡沫,高出越多,则存在泡沫的可能性越大,泡沫也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