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深圳土地开发已经达到了51%(国际标准超过30%已不再宜居),现已不再是宜居城市未来几年其房价是否率先崩盘
深圳是特区才建立30年,2001年前后其发展规模相当于现在的珠海市,还被评上了“世专界花园属城市”可见当时是相当宜居的。但是面对整个中国高中低段人才的大量涌进,重点开发工业,辅以商业、金融土地,现在达到了51%,也是情有可原的。相信随着以后高耗能低产值工业的全面转移,整个城市向低耗能高产值的金融业、服务业、文化业等三产业迈进,也会逐步再次达到宜居的。
【但失去了工业,也许其他产业会变得更萧条】
香港是特别行政区,曾是英国的殖民地,被其统治100多年,其实它也是随着大陆的发展而发展的。香港原本面对的仅仅是大陆外逃的官商和早期去淘金的难民。拥有英国这个老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全方位技术的支持和大陆优惠政策的配合,发展到今天这样已经是当地政府的无能了。外加香港是自由贸易港,以服务业和商业支撑其发展,所以环境好,是理所应当的。
2. 深圳楼市为什么还不崩盘
有权威人士根据香港、上海、深圳房地产市场历史表现及世界房地产运行规律特点,以及深圳最快将于今年下半年祭出打击“阴阳合同”等平抑房价的“杀手锏”,得出深圳楼市最快将于今年下半年横盘调整的结论。 该权威人士称,2002、2003年许,深圳房价高位在八九千元/平方米,时隔4、5年,现在深圳房价高位已到三四万元/平方米水平,相差大约4倍。经验数据显示,当当下房价高位与上一房价高位相差4倍水平,市场横盘调整。此为其一。 其二,上海二手楼交易自2002年以来持续火热,进入2005年下半年房产换手率之高,更远在股票交易之上。也在这一年,上海房价涨幅出现放缓,成交大幅萎缩,“上海开始喘气”,“退房潮”此起彼伏。2006年,中央查办上海几个大案要案,上海楼市风声鹤唳。 反观深圳,2006年深二手楼交易反超一手楼,07年上半年一手楼供应继续短缺,开发商“惜售”严重,二手楼交易异常活跃,迭创新高,其与一手楼合力把深圳房价抬升到令人咋舌的地步。上月底本月初,中央和深圳高调“查房”。上周,深圳二手楼交易频繁,放盘量大增,看房量大增,但成交萎缩;各路投资者蜂拥进场,托高楼价,但部分用家开始离场。现时深圳楼市相比2005年的上海,何其相似! 由此可断,如若深圳于今年下半年施行积极的“房产新政”(比如类似打击“阴阳合同”的狠着),则深房价最快将于今年下半年“喘气”。 其三,约摸10年前,香港房价因亚洲金融风暴狂跌,至今,港总价300万港币以下房产售价,仅恢复至亚洲金融风暴前的六成水平,而300万港币以上房产目前的价格水平,是亚洲金融风暴前的1.5倍。由此,如果“伪豪宅”主导并成为非理性市场房价快速上扬的最主要推手,那么该一市场的抗跌性值得怀疑,一旦政策层面及市场环境出现异动,其将短期横盘,掉头向下。 当下深圳楼市与香港当年相比,“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深二手楼交易异常活跃,全民炒房,“长线”变“中线”,“中线”变“短线”;二,租售比严重偏离“国际经验数据”;三,“伪豪宅”成楼价上冲主力,“泡沫时代猪都会飞”;四,金融机构空前支持炒楼(如“重按”、“转按”等引资金出洞之手法盛行),为炒家撑腰;五,地价飙升,极大刺激房价上涨…… 这位权威人士的分析头头是道,不能不佩服其洞见问题的能力,也不能不引起市场强烈关注。 但是,以下几方面因素,又不能不让我们冷静重思: 一、历史也告诉我们,当香港房价进入下跌通道,深房价却在逐步止跌回稳,并在港房价连年阴跌时连续微幅上涨。区间如1998-2003年。具体数据待查。 二、香港住房保障体系完善,而深圳在这方面的欠账刚开始偿填。深“公屋政策”真正发挥效用,应滞后三五年。各种需求甚切。短时间内,深圳部分改善型需求和改变型需求(如由“纯居住”变为“休闲度假”)将支撑高房价,延缓高房价调整时间。 三、沪房价于2003年开始发力上涨时,深圳房价直到2004年前仍如慢牛。而深市发育早,“独善其身”、“一枝独秀”,此异质性将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深圳横盘调整的机会。 四、深圳罩着一个“铁丝网”,特区内土地资源稀缺,特区外发展相对滞后。上海则海阔凭鱼跃,是世界级大都市,土地资源充足,区域发展强力推进,相对平衡。 五、沪乃长三角城市群唯一“核心”,绝大部分资源集中于上海一身。而在珠三角城市群,深圳不是“核心”,各城市分工明确。如果说房产投资在长三角,集中化不可避免,则在珠三角,除了深圳,可选择城市多多。 六、上海楼市高烧成因与深圳不同。我曾在《深圳会否步上海后尘?》里讲到,除了宏观因素,上海市房地产市场存有过多的政府意志影响、政府公司介入,这是上海房地产业高热难退的深层次原因。“特别是有形之手在土地市场翻飞,渗透到二级市场的各个环节,实际上直接影响了供需曲线的走势,成为刺激房价不正常攀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沪问题出在土地市场,深则出在房产市场。 深楼高烧原因我认为一在于政府对二手楼市 场的放任,默许违法的“阴阳合同”,二手楼交易秩序、交易特征、交易价格对一手楼市场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二是供求关系紧张,包括土地的供求、房产的供求、住房属性的变化与供求都很不正常。 深圳于近日实行的限外购房政策高估了“境外”人士的参与度,但作为冻结一部分购买力的手段也未尝不可。 因此中央查上海,政府意志一杆子插到底,“连根拔起”,有关利益垄断集团会招架不住,纷纷“缴械”;中央查深圳或深圳自查,“依法治国”理念下对民产,对民企,政府无权也无法或者说很难以行政力量侵犯或撼动。 七、深投鼠忌器。而如若打击“阴阳合同”这一平抑房价的“杀手锏”未使出,影响市场健康发展的这一“毒瘤”不切除,那么,深房价将有机会继续狂欢。 中央开刀上海,而不是上海自觉而为(上海房地产“毒瘤”是国有利益集团操纵市场),深圳房价平抑问题的解决,钥匙在深圳手上,但权在中央。还是那句话:执行力和意志力将是决定毒手术能否顺利成功的重要因素。
3. 2016年深圳的房价是要崩盘的节奏吗
深圳来房价会在下半年源开始逐渐下跌,或变相降价,此前的一轮暴涨跟美元加息,人民币贬值,股市低迷以及央行降息政策有关,总而言之中国一些资本家被惯坏了,他们之前赚钱太容易,现在经济放缓后他们纷纷把目光投向暴利的房产,从而大肆炒作,导致房价暴涨,这跟黄牛党无本质区别。现在深圳楼市有价无市,黄牛党最担心的问题就是找不到接盘侠,现在节骨眼上谁敢接?谁接谁死,都没忘记前段时间的牛市吧?结果呢?
4. 深圳房价崩盘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不会崩盘的,原因如下:
1、中国国家太大,城市太多,各个城市的情况很不一样。那些数万元一平的房价毕竟是少数。多数是万元左右的均价。中国城市化进程,就是一个人口由农村向县城、县城向二线城市,二线向一线城市流动的过程。而一线城市总是有限的,北上广这些房价只能上涨。
2、中国有一线、二线、三线城市,只有一线城市是房屋较热的,而其他地区,房产依然是泡沫不多的。
3、以笔者家为例,我这里靠海的地级市。房价贵的1万多,便宜的6000左右,基本上泡沫不能说很多。因为各类上缴国家的税是2000-3000元,加上2000元的房屋建造成本,房价也就应该是这个价格。剩下就是房地产商的利润了,所以,我们这里没有多少泡沫,而且房屋卖的也很火。
4、现在,都吆喝第四次单身潮来临,说单身男女有2亿之多,如果按照中国14%的单身率计算,那就是说这2亿人中有2800万不结婚。如果他们都结婚,需要1400万套,如果都单身,则需要2800万套。这样房子一下就多需要1400万套。这些是刚需。刚需啊,同志,中国全部库存才600万套,才占需要的42%。
5、一般来说,一个三口之家住几十平米的房子过于挤了。现在为了舒适,总是房子越来越大,这样小房子换大房子,一个卫生间换成双卫生间,所以居住面积增加了。地产商自然也需要不停盖房子。
6、中国每年毕业800万大学生,如果都结婚,就需要400万套房屋,如果都不结婚,需要800万套。而且毕业大学生、研究生,你看到几个回家种土豆的,不都是落户北上广吗?
7、另外中国政斧也不是当年的日本政斧,中国也不会坐视房价泡沫吹破而不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