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楼面价7000元,房价应该多少
房价大约15000每平分米。
楼面价7000,房屋建安成本大概在2000元左右,一共是9000,各种税费按25%计算2250,一共11250。然后,这个11250里面大部分是银行贷款,买地房屋建造按周期3年计算,利息起码超过3000.再总计11250。
银行利息5个点左右,理财利润超20个点,开发商把资金(包括贷款的)押进去3年,年利润10%,就是30%利润,利润3375。综上简单计算,房价最少15000每平。
(1)中国房价成本政府土地占多少扩展阅读
房价影响因素
一、基础因素
所谓基础因素,是指影响房价的最根本的因素。需要明确的是,开发商之所以要拿地建房,就是为了盈利。那么,土地成本、建安成本、销售管理成本、税费、利润就构成了房价的基本因素。一般情况下,以上这些因素都是固定的,通过各自占比就可以计算出一个新楼盘的房价。
需要说明的,由于各个城市关于房地产开发的政策不同,基础因素之间也是有差异,尤其是土地成本和税费,变化较大,这也直接导致了各个城市房价的差异很大。
二、增值因素
1、开发商的口碑
开发商的口碑实际就是指开发商的品牌。大家应该都会对品牌溢价有所了解。比如手机,可能功能差不了太多,但是某些品牌的手机就是要贵一些,比如苹果、三星。这其中,就包含了品牌溢价。
2、附赠装修、车位
这个大家就比较好了解了,同样情况下,精装修的房子肯定比毛坯的贵,带车位的房子肯定比不带车位的贵。某些开发商为了将自己的房子卖出更高的价格,往往将装修和车位捆绑销售,而精装修的和车位的价格已经远高于其实际的价格,这样的行为无疑损害了购房者的权益。
『贰』 研究地价与房价的关系用什么分析方法
一、房价与地价
(一)房价与成本
土地成本是房屋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探讨房价与地价的关系之前,首先应该探讨房价与一般性成本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房价的形成是极其复杂的。有房地产本身的因素,如区位、环境、楼盘品质等等;有房地产以外的因素,如居民收入水平、利率高低、税负高低、投资和交易成本等等。有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甚至心理的因素,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供求关系。
供求关系的不断变化导致市场价格的不断变化,形成新的均衡价格。在价格的形成机制中,成本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对开发商来说,只有价格高于成本才有利可图。即使某个开发商在一个项目上亏本,总体上他也会在其它项目上盈利,否则就只有亏损。即使某开发商亏损破产,整个行业也会赢利,否则整个行业就会萎缩,连基本的简单再生产都维持不了。因此,成本是决定价格的基本因素。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开发商都可以以自己的成本定价。一方面,成本是通过影响供求关系来影响价格的。如果成本高于市场价格,供应就会减少,直至供不应求而价格回升。如果成本远远低于市场价格,就会有新的投资人加入,导致供应增加,价格降低。同时对土地的需求增加,进而又抬高了土地成本。另一方面,成本决定价格,指的是全行业的社会平均成本。在房价不变的条件下,以平均成本生产的开发商,可以获得平均利润;低于平均成本生产的开发商,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如过去以协议出让获得土地的开发商;高于平均成本的,就只有微利甚至是亏本了。任何开发商都会同时考虑未来房价和开发成本两个方面(当然也会考虑其它因素)来决定是否投资。
(二)地价在房价形成中的作用
当前对房价和地价的关系,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成本推动论”,认为地价上涨推动了房价上涨。一种是“需求带动论”,认为房价上涨引起了对土地需求增加,带动了地价上升。这两种观点都是不全面的。房价和地价往往是互为因果的,关键是从哪个角度来看。房价在上涨过程中存在这样一个链条:地价上涨→开发成本增加→房价上涨→预期房价上涨→开发商增加投资→地价上涨,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价格循环机制。在这一过程的前一阶段,是地价上涨引起了房价上涨,而在后一阶段,是房价引起了地价上涨。倘若不能全面地看待这一现象,就难免陷入“鸡生蛋,蛋孵鸡,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怪圈。由于影响房价和地价的因素非常复杂,价格循环机制的任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受到上述因素外的其它因素的影响而首先启动,进而牵动其它环节。譬如由于对征地拆迁补偿增加,引起地价上涨;建材成本增加,可能引起房价上涨;市场的投机行为,引起房价预期上涨;政策鼓励或市场预期,引起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加等等。需要指出的是,这个循环机制不会无限制的单向发展,因为每一个环节都是受约束的,随时会被外力修正,否则就会形成房地产泡沫。比如,房价上涨会受到有效需求的约束,不可能无限制的一路上涨;大众的心理预期随时会变化,不可能总是看涨;开发商投资会受到宏观调控的制约;土地购置量会受到土地供应计划和土地规划的制约等等。
2004年曾有人以“上半年土地平均价格增长了11.3%,高于全国平均房价增长10.3%的水平”为依据,推论“2005年上半年全国土地招拍挂价格的涨幅已远远超过了房价的增幅”,进而证明土地价格高涨推动房价上涨,但这种推论是站不住脚的。首先,数据来源不同。该观点引用的土地价格数据来源于国土资源部,房价数据则不知来源于何处。不同的数据来源,其统计部门、统计方法都有差异,简单的比较显然会有较大的误差;其次,数据口径不同。土地平均价格是土地出让价格的平均值,包括了协议出让价格和招拍挂出让价格;而且这里的土地也不仅指房地产用地,还有其它行业的用地。全国平均房价以房地产项目为统计对象,其中又包含经济适用住房的价格,而
经济适用房的土地是划拨的。两者的统计口径不同,又怎能比较呢?
即使数据来源、统计口径方面具有可比性,也不能简单得出高房价是高地价推动的结论。从成本角度考虑,房价的涨幅等于房价各构成部分涨幅的加权和。因此,某项成本对房价的影响程度,一是取决于该因素在房价中的比例,也就是该因素对房价的影响权重;二是取决于该因素的上涨幅度。只有比例大且上涨快的因素才是推动房价的主要因素。仅仅因为土地的上涨幅度高于房价的上涨幅度,就认为地价推高了房价的观点是不客观的,至少是不全面。例如,建安成本占房地产开发成本的比重也很大,其对房价的影响是不能忽略的。
地价对房价的影响要具体进行分析。我们常说的“地价”,有“毛地价”和“熟地价”之分,其内涵是不同的。毛地价是指政府收取的土地出让金和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费。熟地价是指经过征地、拆迁和市政基础设施投入,符合通平条件可直接用于建设的土地价格。协议出让的地价一般是毛地价,而招拍挂的地价多是熟地价(包括生地熟卖的情形),所以协议出让和招拍挂出让的价格不能直接对比。严格的说,熟地价中的征地拆迁费用,并不是真正的地价,虽然其常被统计为土地的取得成本。这两年,征地费用和拆迁费用越来越高,加大了土地取得成本,这种成本的升高,和招拍挂还是协议出让是无关的。随着国家严格保护被拆迁居民和被征地农民利益政策的严格执行,征地拆迁成本还将进一步上升。
更重要的是,熟地价远远高于毛地价,由此导致的成本权重差异很大,对房价的影响迥然不同。根据北京市国土局的统计,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2002年居住用地毛地价平均值为644元/平方米,熟地价均值为2042元/平方米。后者是前者的3.17倍。北京市新开发区普通住宅的成本价格中,地价款只占到9%,征地拆迁费要占到18.06%,二者相加则有27.06%;危改区开发建设成本中,地价款只占到11.03%,征地拆迁费要占到24.91%,二者相加则有35.94%。这还不包括前期工程费等其它土地开发费用。毛地价和熟地价的价差如此之大,可见不加区别地推论地价上涨对房价的影响是不科学的。
那么,真正的“地价”的上涨对房价造成影响有多大呢?原北京市国土房管局、北京
房地产业协会估价专业委员会和北京土地学会估价专业委员会所做的研究表明:楼面毛地价与房地产价格之间呈现为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楼面毛地价高的项目房地产价格也偏高,反之亦然。但是楼面毛地价并不是房地产价格的决定性因素,因为其在房价中的比重不足10%。所以说,地价肯定会影响到房价,但影响的程度绝没有像一些人士说得那么高。
即使地价上升,在需求既定的条件下,房价也不一定会上升(其它成本上升也是如此)。房价是由成本和利润共同构成的,如果开发商压缩了利润,则房价涨幅依然可能会小于各成本的涨幅。开发商当然不会轻易压缩利润。但是如果市场不能承受高房价之重,房地产商的高成本自然也就无法转移出去,在此情况下压缩利润是正常的市场化的选择。
『叁』 房屋价是楼面价的多少倍
根据2020年2月11日,通常楼面价为楼盘的%到40%左右,因此,一个净利润为10%的房地产项目,楼盘的楼盘通常为楼面价的2.5倍,这个倍率主要取决于营业商想要赚取多少利润,通常楼面价越高的话,楼盘也就越高。
(3)中国房价成本政府土地占多少扩展阅读:
楼盘高的原因
1、经济发展史依赖房地产
一个地区的想要发展史需要依靠经济,而房地产是许多地点经济的主要来源于,在必须程度上还能带动地点经济的发展,因此成为许多小县城收入的支撑点,而且房产占据GDP的比例较大,房地产市场显示波动,也会影响着GDP,还有房地产还能拉动许多产业的发展,导致楼盘经常居高不下。
2、土地费用高
目前许多城市都在兴建住房,从而导致土地资源紧张,物以稀为贵,导致土地费用也不断上涨,从而导致土地的出让金较高,导致房间的售价也相对较高。
3、房间对于家庭的传统思想
中国绝大多数人群经常受到有房子才有家庭的思想影响,导致许多人民在结婚时间都会有买房需求,因此房间的刚需型人民还是较多,许多人经常都在为房间而努力奋斗中,因此房间费用一直居高不下。
『肆』 谁知道房价的主要构成以及大概比例其中所有税收大概占比多少呢
在我国目前房地产开发成本构成中所占比例较大,一般在15%~25%左右。
房价的构成主要有土地费用、前期工程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市政公共设施费用、管理费用、贷款利息、税费及其他费用等8个部分:
1、 土地费用包括城镇土地出让金,土地征用费或拆迁安置补偿费。目前在我国城镇商品房住宅价格构成中,土地费用约占20%,并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
2、前期工程费主要指房屋开发的前期规划,设计费,可行性研究费,地质勘查费以及“三通一平”等土地开发费用。他在整个成本构成中所占比例相对较低,一般不会超过6%。
3、建筑安装工程费指房屋建造过程中所发生的建筑工程,设备及安装工程费用等,又被称为房屋建筑安装造价。他在整个成本构成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大。从我国目前情况看,约占整个成本的40%左右。
4、 市政公共设施费用包含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费两部分。基础设施建设费主要指道路,自来水,污水,电力,电信,绿化等的建设费用。
5、管理费用主要是房地产开发企业为组织和管理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它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差旅费,办公费,保险费,职工教育费,养老保险费等。在整个成本构成所占比例很小,一般不会超过2%。
6、房地产因开发周期长,需要投资数额大,因此必须借助银行的信贷资金,在开发经营过程中通过借贷筹集资金而应支付给金融机构的利息也成为开发成本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7、税费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税收,包括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另一部分是行政性费用,主要由地方政府和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向房地产开发企业收取的费用,项目繁多且不规范。
在我国目前房地产开发成本构成中所占比例较大,一般在15%~25%左右。
8、 其他费用主要指不能列入前七项的所有费用。它主要包括销售广告费,各种不可预见费等,在成本构成中一般不会超过10%。
房价在市场价格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决定了它在市场经济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具体表现为:
首先,作为基础性价格,房价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市场总体价格水平。表现为房价作为生产要素价格,既影响商品生产的物质成本,又影响工资成本,房价合理与否,不仅决定着生产成本和一切商品市场价格的真实程度,而且由于住房的价值量大在家庭消费支出中占有较大比重,住房价格在全社会消费价格中的权重相应较大,对整个市场消费价格也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决定作用。
其次,住房作为重要的消费资料,住房价格对调节居民的生活水平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住房价格高居民承受能力低,居住水平和居住质量会由此下降;反之住房价格水平低,能增强居民的购房能力,相应提高居民的居住水平和居住质量。因此,住房价格的高低成为关系到居民切身利益的重大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
再次,价格作为市场经济最重要的调节机制,还发挥着调节房地产市场供求总量和结构的重要作用。表现为可以调节房地产供求关系,商品房价格高,开发商有利可图,增加开发量,由此增加供给,而房价高,消费者减少购买,也会缩小需求;反之商品房价格低,开发商无利可图,就缩减开发量,由此减少供给,而房价低,促使消费者购买,又会增加需求,这样就可以利用价格杠杆调节商品房供求,实现供求总量平衡。
同时,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房价结构的合理化,还可以促使商品房供给结构与消费结构相适应,从而达到房地产结构平衡。在这里,房价机制与供求机制是交互作用共同发挥其调节功能的。
『伍』 构成房价的因素是什么
历次新政都没有降低房价;这次也不会例外。
历次的新政都是为了一个简单的目的:控制专房价上涨,而不涉及属房价的根本,土地财政。
有个数据被引用了多次:土地的价格和各种税费占房价的70%; 20%的是建筑成本,10%是开发商利润。
所以新政在不涉及70%的土地价格和各种税费,房价是不可能降低的。因为将之那里?建筑成本还是开发商利润?
以上结论是基于,经济形势一直向上,且高房价还在老百姓的承受能力以内,他确实可以这样子玩下去;但是再引用以下的数据:
房价的整体趋势是什么?
是崩盘;
现在中央政府监控下的100个城市的平均房价是多少?
百城平均房价9000左右,就是说一套100平的房子,要100万;
天,都少人能够存够100万?再爆一组数据,中国交个税的人数有多少?
2500万人,也就是说全国收入超过3500元得人只有2500万人;
最起码能买的起的人,比例不高20%;
那老百姓还不住房子么? 太高了!
不超过三年,必跌无疑! 跌倒2000一平方都会的。
『陆』 为中国房价不跌
过去十几年中国城镇化非常快,直到现在中国城镇化都在继续,大量农村劳动力进专城,产生了属大量住房需求,使房子成为刚需,土地本身又是稀缺资源,城镇土地更稀缺,盖一块少一块,越来越少的土地面对大量的需求,同时土地又是地方政府的收入来源,所以低价很贵,土地成本很高。能不能降价最根本的是要看成本,房子本身的建筑成本并不高,高的主要是地价,土地成本这部分成本占到房屋建造总成本的大部分。而土地成本由于自身稀缺性和城镇化的以及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原因无法改变,所以住房的大部分成本是不可改变的,所以降价的空间很有限。另外国家也不会让房价大跌,地方政府非常依赖土地收入,房价下跌会使地方财政面临困境。房地产行业又是中国的支柱产业,房价大跌会使中国经济衰退。所以无论是放假大跌还是大涨都不利于中国经济发展,所以国家这两年出台调控房地产的政策措施是为了把房价控制在合理区间,保持房价稳定,并不是让房价大跌,所以房价很难跌下去。
『柒』 房地产企业融资成本占房价多大比重
土地成本基本在30%左右,建安成本30%,营销成本+灰色成本10%-20%,利润20%-30% 这是大体的状况,,具体的个案的成本控制要看开发商自己的运作能力了。
『捌』 中国房地产企业开发费用与房价的关系
房地产开发成本由土地成本 建安成本 各种税费成本 营销管理费用成本构成,开发企业会根据这几个成本以及周边楼盘的价格对比来进行产品定价。
『玖』 国内房价为什么居高不下,你知道开发商的成本有多高
根据有些房地产业界人士的分析报告,房地产的土地成本和一些潜在成本甚至已经达到后超过房地产开发成本的一半以上。
五种力量决定中国房价居高不下
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3. 新进入者的威胁
4. 替代品的威胁
5. 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房地产行业,就是开发商从政府买地建房,然后再卖给购房者的过程。在这一行业,政府是土地的唯一供应商。购房者是购买者。新进入者是新的房地产企业。替代品是出租房和二手房。同业竞争是房地产企业之间的竞争。下面看看各个方面在竞争中所处的地位:
1. 政府:是开发商的唯一土地供应商,处于垄断地位,议价能力极强。
2. 购房者:是开发商的最终客户,分散而弱小,议价能力几乎没有。
3. 新进入者的威胁:房地产业进入门槛非常高,必须有实力,有关系。很难进入,新进入者威胁不大。
4. 替代品:租房和二手房,也不便宜。而且租房并不拥有产权。
5. 开发商相互之间的竞争:并不激烈,有时甚至合谋涨价。
所以,政府在竞争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造成房价居高不下。而购房者处于食物链的最下层,自然只能成为房奴。开发商在其中赚取利润。
有人认为炒房者才是真正推动了房价上涨。那我们再用同样的方法分析一下炒房市场:
1. 开发商:是炒房者的房屋供应商,处于强势地位,议价能力极强。除非买几百套,否则价格很难降。
2. 购房者:是炒房者的最终客户,议价能力有一些。
3. 新进入者的威胁:炒房业进入门槛不高,只要有资金就行,不难进入,新进入者威胁较大。
4. 替代品:租房和开发商直接卖的房。完全可以替代炒房者手里面的房源。
5. 炒房者相互之间的竞争:激烈。
所以,炒房者在炒房市场中受制于各方面的力量,并不处于明显的竞争优势地位,根本无力推动房价的上涨。
而目前所有的房地产政策完全是针对在竞争中处于最底层的购房者的,针对的都是最终需求。目前没有任何政策针对的是出于绝对主导地位的土地供应商,也就是政府本身。就连处于中间的开发商都没有触及。
『拾』 中国房价成本土地出让金占多少
比如08年北京市西北5环的某地块,容积率2.1,竞标后出让金折合楼面价8000元,拆迁2500平米,建设版装修等成本权大约共25000!加上银行利息,这房子卖3万开发商就不亏
但10年同样在某地块的旁边1公里内,另一地块同样2.1容积率,竞标后出让金折合楼面价22000元每平米!拆迁3000元,建设成本变成40000左右!因为地价上涨,开发商必须卖到43000以上才不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