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房价走势 > 什么政策导致房价上涨

什么政策导致房价上涨

发布时间:2021-01-11 06:59:21

A. 修改病句:国家出台抑制房价上涨过快的政策后,一些跟风炒房者的财产遭受

国家出台抑制房价上涨过快的政策后,一些跟风炒房者的财产遭受重大损失,这充分说明这些投资者的投资观念有待改进,理财水平有待提高。(原句主谓不搭配)

B. 房价上涨的原因,谁知道啊

地产业在过去几年可能是发展最为迅猛的行业之一,同时也是争议最大的行业之一。在当前宏观经济讨论中,房地产业受到普遍关注,主要是因为:(1)房地产业的投资增长是导致2003年投资高速增长的最重要因素;(2)2001年以来,房地产投资高速增长,部分城市的房价指数节节攀升,开发商欢欣鼓舞,而购房者则怨气难消。有人说房地产有泡沫,有人却说房地产发展非常健康。在这种众说纷纭的背景下,全面的考察和评价中国当前的房地产行业,不仅对经济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分析经济形势。
房地产高速发展的背后
2003年以来房地产业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2003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高于上年,投资规模超过一万亿元,2004年第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大幅攀升,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增幅达到44.10%。从第二季度开始,受警容调控的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增幅逐季回落,前三季度增幅为28.30%。2003年土地开发面积增速不减,面积超过2亿平方米;新开工面积增速加快,占职工面积的比重达到46.5%;从2003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新增土地的政策,使得土地购置和开发面积增幅在第二、第三季度有了明显的回落。2004年以来,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始终保持30%以上的增长率。全国性房地产销售价格大幅上升,2004年第一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价格为2677元/平方米,比2003年商品房销售价格每平方米上涨了300 元左右。在土地、金融等相关政策的作用下,2004年房价丈夫趋于平缓。商品房空闲面积虽增速明显回落,但总量仍在增加。与此同时,房地产企业2003年总收入达到9300亿元,同比增长32%;净利润总额超过350亿元,同比增长39%。
房地产业的发展非常迅速,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问题的关键是这种发展速度是否正常?或者说,是什么原因导致房地产行业的高速增长?在这些因素中,哪些是正常因素,哪些是非正常因素?
我认为,房地产市场的高速增长主要是因为福利分房体制的终结和城市化的加速,但住房政策改革的措施不到位,是房地产投机行为大行其道,主张了房地产价格的上涨。
1.城市化拉动了住房消费
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间,全国城市化的水平由1978年的11.9%提高到1998年的30.1%,平均每年增长0.6个百分点,而世界同期城市化的水平每年只提高0.25个百分点。中国的城镇人口由1.7亿增至3.81亿人,平均年净增加1000万人。1998年以后,由于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中国进入了加速城市化的阶段,2004年中国城市人口达到了5.23亿,比1998年增加1.42亿,平均每年增加2000多万城市人口。人口城市化率达到40.53%。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许多政策名将加速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如决定规定“在城市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农业人口,可按当地规定在就业地区或居住地登记户籍,并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仅这一项政策,对中心城市就会产生巨大的市场需求。
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带来了巨大的住房需求。根据中国有关部门预测,201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达到45%,即全国有6.3亿人口在城市中生活。与2004年相比,城镇人口净增1.07亿,按人均居住面积14平方米(建筑面积28平方米)计算,要新建住宅30亿平方米;现有居民(5.23亿)人均居住面积增加5平方米(建筑面积10平方米)需增加住宅面积52亿平方米;考虑每年有1亿平方米的拆旧盖新,此期还要新建12平方米的新住宅。以上三项相加+,从2004年到2010年,中国要新建住宅94亿平方米,即每年建15.6亿平方米才能达到人均居住面积14平方米的目标。
可以估计,城市化的进程将在未来较长时间内持续下去,中国将进入城市化率40%到60%的加速扩张阶段。在这一时期,商品住宅的需求将继续增长,城市化进程将推动房地产业继续发展。
2.住房制度改革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
1998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它表明中国新住房政策开始实施。政策目标是将城市住房消费从实物分配向货币分配。从政策导向看,国家明确提出要把房地产培育成支柱产业、把住宅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增长点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也刺激着住房产业的增长。个人购买商品房的比例从1997年的30%左右上升到2003年的92.5%,个人消费成为推动房地产需求的决定性力量。(图1 个人购房面积和个人购房比重的发展)
住房制度改革之后,城市居民的50%左右人口获得了住房,另一半的人口只有租房居住,租方人口的
高比例,使租方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有些失衡,直接表现在租金上,2003年中国的住宅租金高于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世界平均主要城市的租金收益率达到7%左右。(图2 各国住宅租金收益率比较)
3.土地政策的变化催生了房价
2002年7月1日开始实行土地招拍挂制度,该制度在无意中起到了催生房价的作用。
首先,土地的强制性招拍挂制度使地方政府及有了土地垄断的强大工具,也有了低价征用土地、高价招拍挂土地或取巨额土地差价的利益驱动,让各级政府可以在土地交易过程中获得巨额资本。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存在难以监管的灰色地带,使掌握土地控制权的官员参与寻租活动,而巨额租金必然强化地方政府征地、拆迁的行为。因此,土地交易中的巨额租金是地方政府不惜冒着违规违法的风险而肆意的乱征乱用大量的土地,创造了大量的强制性消费需求。据估计,由于政府投资冲动所带动的需求约占房地产市场供给数量的30%—50%。
其次,土地的强制招拍挂大大提高了土地的价格,不但使新推出的产品在这种高土地成本的基础上上,追求高价位产品的供给以保证开发商的利润空间,并在市场中创造了一个高房价的预期,让原本出让的低成本土地上的产品也在设计高价位的产品,提高了产品销售价格的预期。
4.存在大量的非自住需求者参与购房、抄房、住房的行为
目前,中国的投资渠道单一,商品房投资成为比料利息收入高而相对风险小、不用过多专业技术与管理能力的最佳投资选择。从静态收益率看,由于租房人口的高比例,使租房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有些失衡,直接表现在租金上,2003中国的住宅租金高于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直接平均租金收益率在4.8%,而中国的主要城市的租金收益率达到7%左右,远远高于因恒存款的收益率。再从动态看,2001年以后,中国大部分城市的房地产价格都在上涨,使房地产投资产生了较大的盈利机会。当这种力量在“羊群效应”的作用下,以很快的速度增长,加剧了市场中的需求,
高速增长的房地产业带动了其他行业的投资过热,加剧了中国经济中的瓶颈问题。
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118亿元,比2002年增长26.7%。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2729亿元,增长28.7%更新改造投资8444亿元,增长25.1%,房地产开发投资10106亿元,增长29.7%。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8.3%,相当于整个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69.9%。由于房地产投资的快速增长,直接带动钢铁和建材行业的快速增长,2003年的钢铁行业和建材行业投资分别比2002年增长96.6%和121.9%,而钢铁和建材行业的快速增长又推动能源、电力、运输等行业的增长。
首先,房地产业的高速增长导致全国“大炼钢铁”。从需求结构看,房地产是钢铁行业的最大买主,2003年,房地产行业的消费占钢铁行业消费的54%。2003年在全国城镇化建设以及房地产加快发展的强力拉动下,钢结构建筑快速发展,建筑钢材市场火爆,小型、线材、中厚钢板、焊管等钢材品种货紧价扬,钢铁企业积极适应市场,努力增产,满足市场需求。2003年小型钢材产量约达6820万吨,同比增长约26.45%,中厚钢板产量约达3412万吨,同比增长33.02%,重点统计大中型国有钢铁企业小型、线材等建筑用钢材产销率均超过100%。
由于房地产投资的大幅增长,使2003年度国内钢材价格继2002年上涨以后仍大幅上涨,大部分钢材品种再次创出新高,钢材价格已超过1993年房地产泡沫式的水平。中国钢铁需求的快速增长推动世界钢铁原材料价格的上扬。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中国钢铁需求的快速增长,导致钢铁行业的资源紧缺,铁矿石、焦炭、废钢价格大幅上升,而这些原材料成本约占到钢厂生产成本的40%以上。与之相关,矿石进口海运费也出现了大幅飙升。
其次,房地产业时代能力短缺的“元凶”。电力短缺是2002年以后困扰中国经济的突出问题。继2002年全国12个省级电网出现拉闸限电后,2003年全国21个地区先后出现拉闸限电的情况,电力供需形势紧张的矛盾较为突出。2003缺电范围进一步扩大,电力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前三季度有21个电网出现过拉闸限电。2003年全国GDP增长为9.1%,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水平。以此相对应,发电量分别增长45.3%(用电量增长15.4%)远远高于GDP的增长。
之所以出现上述两个特征,只要因为高耗能行业的高速增长,用电结构重型化。2002年中国钢材、有色金属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9.7%、19.6%和14.5%。2003年钢材、有色金属、铝材等工业产品产量增长速度均超过了20%。高耗能产品产量的快速增长,直接拉动了高耗能行业用电量的增长。而工业用电时中国电力需求的主体,占全社会电力去秋总量的73%。同时,高耗能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导致了全国GDP用电单耗的持续回升。
对于如何有效控制房地产业市场投资增速过快的问题?提出以下几项建议:
(1)应该采取措施禁止房地产投机炒作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导致房地产市场高速增长的一个和重要的原因是投资性买房行为的大量存在。在上海、杭州、北京等中心城市,投资性买房已经占到相当比例,上海政府公布的数据是16%,但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实际比例已经超过50%,大量的商品房囤积在投资者手中,迟迟不能进入最终消费市场。如果政府出台政策抑制这些非正常的房地产需求,就可以缓解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
禁止房地产炒作是有充分理由的。有人认为,禁止炒作是违背市场经济原则的。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国外的理论和实践已经表明:一般商品市场可以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实现帕累托最优,但房地产市场是个特殊的市场很容易产生市场失灵,完全依靠市场竞争解决不了问题,需要一个公平公正的政府对他实行强制的外部监管。和股票市场一样,房地产市场的投资者也普遍存在“典范示范偏差”和“羊群效应”等心理现象,通俗地说就是追涨杀跌。这种心理市的房地产和股票市场的价格操纵行为容易得逞,而这又正是房地产市产和股票市场需要政府外部监管的理论依据。
另外,禁止房地产炒作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选择。房地产炒作的本质是先富裕起来的少数人利用自己的资金优势向尚未富裕的大多数人赚取暴利的行为,这既违背了共同富裕的社会目标,也有违实惠的基本道德标准则。

C. 为什么限购政策反而带来房价上涨

限购政策带来的房价上涨是短期的,部分购房者希望在政策落实前规避限购从来愿意以更高高的价格完成交易,推升了房价。只要限购政策可以持续,房价长期来看是下跌的。

D. 2016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降首付、降息抄、降税费袭
2016年楼市将会有哪些政策出台,以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
第一、 由于房价的过快上涨,此时严格执行楼市限购政策,2016年不会取消,防止限购政策取消之后外来需求进一步推升一线城市的房价。
第二、重新收紧高端楼盘预售许可证的审批,收紧高端楼盘备案(上海目前已经收紧)、收窄“330新政”的执行力度(比如二套房贷政策),调节市场成交结构,稳定房价。
第三、想方设法增加中小套型供应,从结构上调整一线城市成交均价走势。
第四、 税收政策调整,之前330新政的5年变2年对二手房影响很大,营业税可以通过做平差价进一步避税,甚至2年内交易的也可以做到免税,这样投资客开始入场,房价开始走高。因此,二手房交易营业税极有可能会恢复到5年,也就是二手房交易满5年才免征营业税,以此抑制投资性需求。
第五、调节土地市场价格走势,比如采取类似“限地价竞房价”、“限地价竞配建”的措施,防止土地“地王”频现,防止由于地价过快上涨而导致的房价过快上涨。

E. 限购限贷政策对房价会产生什么影响

限购限贷政策最主要的目的是平稳房价,遏制投资性购房,使房价回归合理
一线城市的限购,实为推动二线城市的发展;房价上涨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个必然产物,城市人口的逐渐增多,城市住房日益紧张,尤其是对经济商品房的需求不断加大,根据价值规律,住房的供应不能满足需求时自然会导致价格的上涨!

一、一线城市的限购,实为推动二线城市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的房价一路高歌猛进,一线城市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很多人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出现了泡沫,其实不然。原因有三:
第一、房价上涨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个必然产物,城市人口的逐渐增多,城市住房日益紧张,尤其是对经济商品房的需求不断加大,根据价值规律,住房的供应不能满足需求时自然会导致价格的上涨;
第二、自从政府开始对土地的使用权进行拍卖后,往往是多家房地产商竞相拍卖,使得最后成交的土地价格往往远远高于起拍价,这就导致开发商的土地成本已经很高,再加上别的成本,给予成本决定价格,自后的房价自然上升。
第三、中国老百姓的消费习惯也决定了这一趋势。中国人对家尤为看重,拥有了家,心里就有了归属感,生活就有稳定感。所以,人们很多时候喜欢买房而不是去租房。因此,中长期考虑,房价是必涨无疑,起码在未来20来年内必涨。从中长期的投资角度讲,现在房价稍有下跌或者稳定,正是买房的时候,现在物价高涨,国家不停地印钱,钱不断地贬值,只有房产才能保值、增值,而且风险和投资回报率来看要比炒股票来的安全和稳定。
或许,有人会说,既然没有泡沫,国家为什么要调控,为什么要在一线城市限购、限贷?国家这样做的出发点是:
第一、为了安抚人心。房价的不断上涨,难免有些人愤愤不平,甚至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国家为了社会秩序的稳定,为了平息民怨,所以打出了“调控”的噱头,而不是下猛药“打压”房价。从2006年开始,国家已经着手调控房价,但为何越调房价越高,明眼人都知道国家不是真的希望房价降,因为中国房价的背后有很大的利益因素。中国经济能保持10多年的高速发展,房地产是第一“功臣”,国家的税收绝大部分来自于房地产。楼市的旺盛,能带动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如:钢铁,水泥、家电、煤炭,装潢业等等,目前,出口不振,消费疲软,国家经济的“三辆马车”已经失去两辆,所以,国家要保持经济的平稳发展,必须依靠房地产的拉动。如果房价急降,国家税收巨减,银行坏账增多,一系列产业萎缩,大批农民工失业,这必会引起社会的更大动荡,甚至影响国家政治的安全,这些都不是国家领导想看到的,所以他们不会真的希望房价降。
第二、一线城市的限购,实为推动二三线城市的发展。“大城市限购、小城市受益。”中国是一党执政的国家,党说发展那里,那里就会突飞猛进地发展!比如深圳的版图就这么大,房地产市场已经达到了极度饱和状态,想要继续高速地发展,就要外延!!在深圳实行限购,是为了打击炒房客的投机倒把,但更重要的是把深圳的巨额资金引向毗邻的城市:东莞、惠州,从而更有效地促进深、莞、惠一体化,缩小珠三角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缓和单纯依靠一线城市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经济风险,达到国家“让一部人及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动后富,从而达到共同富裕”的初衷。

F. 国家实行了什么政策让房价上涨那么多

国企,事业单位,不在分职工房子,让职工自己去买。

G. 为使房价能够保持在一个合理的价位,政府可以采取哪些调控措施

政府和农来民商量好,把源大米的价格调到100元一斤,其中95%政府所得,2.5%盈利,2.5%成本,政府允诺大米只能从农民手中买,百姓不得从国外买,也不能自己种,但发现从国外买也只不过3元一斤,自己种的话2.5元一斤,百姓询问为何其它地方杂这么便宜,曰:我国耕地面积少,刚需人群多,有人投机倒卖,人工工资原材料涨价,丈母娘说男方家庭没有百斤大米不能娶自己女儿,方正说了一大堆借口,真正的原因政府拿了95%的好处,大米是必需品,再贵也要吃饭,现房子和大米是一个道理,那些专家学者拿了好处,千方百计想转移百姓的视线,借口是什么呢?炒房者,丈母娘,通胀,人工材料上涨,外汇,供求关系,真当老百姓都是弱智,为何会调控,是因为人民怨声四起,在不秀一下,政,权要没了,他现在开,发,商的利润逼出来,最多到30%,这是死线,知道建安成本才多少吗?20%.其它的钱都谁哪去了?

H. 国家出台利好政策会造成房价上涨吗

按惯例,中国投机资金的分配在房市和楼市之间呈跷跷板,也就是说,一般而言,股市专涨属房市跌,房市涨股市跌。
目前来看,股市已呈现暴发性增长,沪指突破3800点,成为今年全球主要股市中涨幅第一的股市。
自今年以来已经拉出10条阳线,强势格局一览无遗。截至4月3日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深股市流通市值突破40万亿元大关,报410764亿元。连《人民日报》都撰文称股市上涨合理。最近出台的政策也都偏向于推高股价,短期内证监会和央行都不会出手干预股市。可以预期不久的将来股价有可能比肩2007年沪指6000点的峰值。
再来看房地产市场,央行、住建部、银监会联合发文调整住房贷款政策,发布了二套首付降为40%,首套房公积金贷款首付降为20%,二套房公积金贷款首付降为30%;财政部、国税总局将个人出售住房免征营业税由5年调整为2年以上。
这些政策的出台都很耐人寻味,资金需求旺盛的两个大头都在拼命吸引资金!
从国家宏观发展的角度来考虑,股市一定会战胜房地产!

I. 限购政策对于房价到底有什么影响

限购政策对于房价会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

交易减少,价格趋稳,限购政策推出以来使得中山楼市迅速降温。业内人士认为,“房价上涨迅速的区域,部分项目出现价格‘回调’属正常现象,但总体上会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限购政策对于房价的影响:

1、政府出台调控政策稳定市场,抑制不合理的需求,房价上涨预期消失;

2、金融系统收缩房地产贷款,开发商急于回笼现金降价销售。

3、房价上涨过快致投资客离场,房价上涨因素逐渐消失。

(9)什么政策导致房价上涨扩展阅读:

控制房价的手段:

1、取消商业银行的差别化信贷,并通过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低利率、低首付、提高贷款上限,支持中间阶层置业。

现行的差别化信贷政策违背商业银行的逐利本能,必须靠银监会三令五申才可实施,而限购令可基本禁绝利用信贷资源炒房和过度投资的行为。

央行、银监会可根据全国宏观调控需要规定按揭首付和利率的底限,由商业银行在此基础上,按风险管理要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户制宜地发放按揭。

2、取消限价房,逐步取消经济适用房。

中产阶层可购买性价比更好的新建或二手商品住宅;住房保障体系从“以售为主”转向“租售并举”,将来可转向“以租为主”直至最终取消经济适用房。

3、原用于调整供应结构、抑制地价的90/70和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用地可以取消。

国有土地出让继续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尽量减少易导致暗箱操作的综合评标。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限购政策作用明显 投机退市房价平稳

J. 房子限购会导致房价上涨吗

房子的限购政策会带抄来的房价上涨是短期的,部分购房者希望在政策落实前规避限购从来愿意以更高高的价格完成交易,推升了房价。只要限购政策可以持续,房价长期来看是下跌的。

(10)什么政策导致房价上涨扩展阅读:

主要目的

中国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应该遵循的原则是对市场干预最少、符合行业发展规律从而有利于长期稳定发展的政策体系。为此,在加强住房保障之外,在中心城市应长期实施商品住宅限购,彻底遏制投机和过度投资,同时取消一些现有非市场化的调控措施,可以确保行业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基本限购令符合绝大多数家庭的居住、投资需求,与一些城市的购房入户政策也不冲突,且不会阻碍住房租赁、度假物业市场发展。在人口大量流入、土地供应相对紧张的北京、上海等城市,可附加实施外来人员一年等候期制度,即外地和境外居民,须提供至少一年的纳税或社保证明后才能购买。

限购令简单易行,其实施主要依赖各城市房管部门的房地产产权登记和网络签约两个信息系统,不需全国联网。住建部正在推进40个重点城市住房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联网,这项工作常有价值。系统建成后,将可有效支持开征多套房房产税,并可优化40个城市范围内的限购。



阅读全文

与什么政策导致房价上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地产培训机构有哪些 浏览:243
十年期房货利率 浏览:239
天津小户型中单怎么装修 浏览:506
怎么卖个人二手房 浏览:888
房地产投资长期看什么短期看什么 浏览:168
柬埔寨期房 浏览:603
大型开发商维权 浏览:224
南通开发区新开苑房价多少 浏览:801
房产达人怎么买锤子手机版 浏览:70
沙特阿拉伯需要什么样地产地证 浏览:442
商品住宅房产证 浏览:733
农村房产证没有怎么办理 浏览:587
外滩的房价多少钱一平 浏览:639
青岛最贵房价是多少钱一平米 浏览:519
二手房比喻什么 浏览:135
楼盘派筹是什么意思 浏览:319
镇江枫苑二手房怎么买 浏览:230
衡阳市有哪些好楼盘 浏览:459
房地产模型设计费入什么科目 浏览:619
晶福园最新房价是多少 浏览: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