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判断一个区域房价的合理性
房价再度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话题。值得注意的,虽然公众舆论对房价问题极为关切,但整体来说,舆论对房价走势的关注远远超过了房价本身。一致认为,一线城市房价已经脱节“合理区间”,房价与成本比例严重失调,处于一种非均衡水平。这种背离正常轨道房价上涨是不合理的,那么,当前市场里,合理状态下的房价应该是什么样呢?
2016年3月15日,两会记者发布会住建部部长陈政高答记者问,媒体抛出的17个问题中有5个与房价有关,集中反映了老百姓舆论中存在的一些担忧。
对于全国部分城市房价大幅涨幅,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也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各地方楼市不同,市场主体对于均衡点的理解不同,楼市的信息传递也远非模型假设的没有鸿沟。因此,老百姓舆论普遍呼吁的“合理房价”,逻辑上讲是个伪命题,无法证明房价怎样才是“合理”。那么,判断房价的合理性还有其他途径么?
一般区域房价的估算,采用重置成本方法。实际房价可划分为两大部分,建筑成本和非建筑成本。通俗讲,不管新房还是二手房,可假定在此位重新盖,按相应比例扣除差额来参考。新房价格很好理解,包含了建筑、土地、税费、而将全国各地、不同地段、不同状况的房子统一纳入考虑,不考虑各地建筑材料和人工成本的不同。
购房房子的建筑成本视作盖房子的真实成本,那么房价中的非建筑成本就成了我们的其他成本。房子是无差异的,但选择居住在哪里,住什么房子有差异,我们要为这种权利付费。
如果你碰巧是卖方,这种选择权就有市场价格。而随着社会收入结构的变化,居住选择权的内含价值也在变化,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可以波动很大。从以上角度出发,可以直观地判断 “合理房价”是什么标准?
目前看,一线大城市拥有良好的就业、医疗、养老、这些因素也在刺激房价的上涨,可以说为“资源成本”,在房价中的占比非常大,也往往大大超过建筑成本。那么,二三线城市中,这种“资源成本”的价值相对低;而在去库存压力比较大的三四线城市,这种权利甚至一文不值。
因此,当前一线城市房价高过甚至大幅高过二三线城市,主要的原因是这些城市房价中蕴含的居住选择权,属于非常稀缺资源。
远水难解近渴,至少说明了不同城市的房价差异大,不仅是不理性结果。我们购房时,内心都会做预估,如果房价和内心预估值吻合,那就是当下的“合理房价”。
㈡ 如何判定某个地方的房价是高了还是偏低
具体要有没有人买,大家的需求怎么样,如果大家都买房,那就证明,还有涨价的余地,如果没人买,那涨了也只是白涨,具体你可以了解一下市场行情,就清楚,过高还是偏低了,因为现在是市场经济,有需求就有销量
㈢ 如何判断一个地方未来房价是涨还是跌
判断房价涨跌有很多指标。1、人口人口的长期流入是一个城市房价的重专要支撑点。2、地价属地价越来越高,越来越抢手。房价也便宜不到哪里去。3、金融短期房价走势,跟金融,跟政策有很大关系。金融收紧,资金减少,房价会迅速下跌。反之,如果资金很宽松,房价会上涨。
以上是一些大的逻辑,具体仍要仔细分析,比如所有的城市房价都偏高,而你所在的这个城市,房价相当便宜,要么是城市被弃,要么是房价洼地会被填平。
㈣ 如何判断房价的合理水平
房价复收入比、住房可制支付性指数和房价租金比是国际上用于评价房价合理水平的三类指标。以房价收入比的多年均值作为判断标准,目前我国城镇新建商品住宅的销售均价总体处于正常水平,但北京等部分城市的房价则明显偏高。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以遏制部分地区房价过快上涨势头,使房价回归到合理水平。但房价的合理水平如何确定,目前各界在认识上还存在较多差异,有必要对房价合理水平的判断标准进行讨论和研究。
(一)房价收入比
所谓房价收入比是指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以北京为例:2009年一套4环以内普通两居室新房80平米,按疯狂涨价后单价2万5千元计算,平均200万左右;若以工作五年的中产阶级家庭为单位买房,假设夫妇月工资为2000元,则家庭月收入达到4000元,年收入为4.8万元。这样房价收入比则为40,与美国的10倍相当。一般认为,合理的房价收入比的取值范围为4-6,若计算出的房价收入比高于这一范围,则认为其房价偏高,房地产可能存在泡沫,高出越多,则存在泡沫的可能性越大,泡沫也就越大。
㈤ 如何判断自家的房子值多少钱呢
1、区位地段是关键
买房地段很重要,试想同样是在大北京,市区国贸的房子为什么比郊区贵,市区商业区附近公司多、商家多,人流量大,对房子的需求量也大,附近要是地铁换乘站,就又是加分项。同时附近的规划也很重要,在郊区,像一些有购物中心、学校、交通枢纽规划的位置,房价也会上个档次。
2、社区配套
社区配套,除了小区绿化环境、车位等设施,还包括便民商店、菜市场、大型超市、医院、银行、学校等民众经常光顾的基本生活配套。这些都是衡量社区成熟度、决定居住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3、楼层户型
很多人买房子比较看重楼层、户型是有一定根据的,楼层高度、房屋朝向决定房子通风采光
好坏,直接影响居住舒适度,一般楼层中层、朝南、户型方正的房子售价也会更高些,而一层、顶层、户型不规则,采光通风不太好,住着自然不舒服,买家也会以此为借口跟卖家砍价。关于楼层和价格的关系,可以参考下面,房价从左到右降低:
塔楼:中间层(6-15层)>高层(15层以上)>底层(5层以下)。
板楼:中间层(2-4层)>1层>(5-6层)
4、房屋产权合法性
这里说的房屋产权合法性,新房的话指的是开发商的五证等手续是否齐全,二手房是指是否有正规的产权证。像市面上的小产权房,没有正规房产证,价格比正常二手房低一些,但是这类房子没有合法产权,购房人的权益自然就得不到保障,大家注意不要因为贪图低房价忽视了风险。
5、房龄和房子的流动性
房龄越年轻的房子,越容易申请到贷款,房龄大不容易申贷,估计该有人问了,很多学区房都是老房子啊,也没见价格低多少,大家别忘了,价格高是一方面变现能力也是一方面,老房子只能全款,试问一套价值千万的房子,能有几个普通人能拿出全款买?这里强调的是房龄会房子变现的流动性,你买房如果很在意转手率的话,就要注意这个问题。
在房产交易中,主要是二手房,会根据上面几点评估出一个价格,另外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最好去实地了解一下周边同小区同户型的房价是多少,谈价格的时候自己心里有个底。
其实之所以如此关心“自家房子值多少钱”,源于近几年房价的波动,给很多人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同样是买房,有的人因为房子的涨价实现了财富增值,有的还守着以前的老房,日子没什么变化,虽然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靠房子实现一夜暴富,但是在心理预期上,有房的人们还是希望自家房子是“值钱的”,住在CBD的跟住在五环外郊区的说话,底气似乎都足了不少呢。
㈥ 如何判断一个地区房价是否合理怎样判断一个地区是否有人炒饭
如果周边商业成熟,交通方便,居住环境污染少,人流量偏大,房价就会专高的。属还是看租房人流量,一个小区租客多,那里的房价就高的。是否有人炒房吧,这个不要看售楼处的,售楼处有的制造假象,还是看中介那里人流量大不大,投资客也就知道多不多了。刚需房对于一个家庭,购房压力就大了的,一个地区卖不出去,价格低了,刚需房的客户就来的,如果挑的顾客,对住宅要求高,首付又少,只能等,等房主急售或者特价房推出去看房子是否是自己满意的房子。
㈦ 怎么判断买房的好时机
第一、地段是核心因素
房地产是依托于土地而存在,土地不可移动,这也就决定了房地产的必须以地段为首要参考因素。房价上涨的时候,越核心的地段涨得越多,价格越高,外围依次上涨;房价下跌的时候,外围先下跌,直至扛不住了,中心地段才会下跌。
买房必须认准“地段”这个核心参考因素,与地段相关的有交通、学校、商业等。除了地段之外,还有一些比较通俗的小技巧,这些都是来自于长期的购房经验。
第二、银行对房贷的兴趣
所谓银行对房贷的兴趣,是指银行对房贷的审核松紧度。
如果银行对房贷把关非常严格,甚至连婚姻记录都要查一遍,那就说明楼市风险在增加,银行都是趋利避害的,为了避免坏账,收紧房贷是肯定的。
如果银行对房贷把关比较松,甚至连收入证明和银行流水存在的问题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种情况下市场热度必定是很高,房价上行,银行也希望借助房地产来增加收入。
第三、自己负担能力
所谓负担能力,门槛是一方面,月供是另一方面,月供不仅要看当下的负担能力,也得考虑房价下行乃至大环境下行时的还款能力。
第四、推销房子的电话数量
生活在一线城市的人,每天接听几个中介电话早已习以为常,如果你没有拦截电话,又连续相当长的时间没接到过推销房子的电话,那就得注意了,这说明销售不用打很多电话就能轻易卖出去房子,市场热度很高;如果你接到的电话数量有增多的情况,那说明房子不好卖了,市场正在趋冷,中介不得不广撒网,获得客户和房源。
第五、获得准确信息
你好有几个搞房地产策划的朋友,获得一手准确信息对你判断楼市走向有很大好处。
第六、房价太高的时候,买房应满足主要的需求
买房的需求当然有很多,比如想要套大房子,至少能住下三代五口人,配套的学校也得是名校,出行方便,小区外面就是地铁站或交通主干线等。对于刚需来说,这种理想的房子即使有也买不起,你所要做的就是满足一两种核心需求,放弃诸多次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