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判断房价的合理水平
房价复收入比、住房可制支付性指数和房价租金比是国际上用于评价房价合理水平的三类指标。以房价收入比的多年均值作为判断标准,目前我国城镇新建商品住宅的销售均价总体处于正常水平,但北京等部分城市的房价则明显偏高。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以遏制部分地区房价过快上涨势头,使房价回归到合理水平。但房价的合理水平如何确定,目前各界在认识上还存在较多差异,有必要对房价合理水平的判断标准进行讨论和研究。
(一)房价收入比
所谓房价收入比是指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以北京为例:2009年一套4环以内普通两居室新房80平米,按疯狂涨价后单价2万5千元计算,平均200万左右;若以工作五年的中产阶级家庭为单位买房,假设夫妇月工资为2000元,则家庭月收入达到4000元,年收入为4.8万元。这样房价收入比则为40,与美国的10倍相当。一般认为,合理的房价收入比的取值范围为4-6,若计算出的房价收入比高于这一范围,则认为其房价偏高,房地产可能存在泡沫,高出越多,则存在泡沫的可能性越大,泡沫也就越大。
Ⅱ 如何对房价进行调控
自3月开启本轮严厉调控迄今,中国各地区已陆续出台各种调控措施。即便如此,湖北省国资委最新发的通知还是引发众议,该通知明确要求从9月5日起,省出资企业及其各级子企业对房地产新增投资持谨慎原则,严控风险。
“地方实际落实合同之后可能又有调整,结果和中央的政策目标不一致,加上现在要力推改善住房结构,增加住房有效供应,让人住得上住得起,所以对开发商囤地炒作这些事情要加大力度检查。”一位专家表示。
他认为,土地市场没有真正降温,增加一些诸如限价、熔断机制的约束条件,都是表面现象,实际争夺还是比较激烈,开发商还是看好一线城市未来投资。
报道称,除了加大供地之外,热点城市的住宅也在加速入市。海通证券房地产分析师涂力磊在报告中称,近期深圳、北京高价盘入市速度加快,从各地预售证吹风会信息看,要求一二线核心城市以去年10月的房价作为红线,加大市场供给,预计合理价格下预售证发放速度将提速。
Ⅲ 对于房价怎么看 对房价的看法
房价走势如下:
今后几年,一线城市、计划单列、省会城市、直辖市会继续涨价,其他城市不会涨太多,原因如下:
1、城市化进程:就是一个人口由农村向县城、县城向二线城市,二线向一线城市流动的过程。而一线城市总是有限的,北上广这些房价只能上涨。
2、智慧型流动:一个学生,大学毕业,一般都是留在本地,很少有回家乡的,而大学所在地,一般都是一线二线城市,而留在小县城的人很少,这就导致人口不断向大城市流动,自然房价也就更高了。
3、人性追逐:一二线城市,教育水平,生活质量更高,相对来说房价也有增值空间,而小县城的线房子,自己住还是可以的,如果增值,增值力度不大,除非类似于雄安、通州之类,被天上馅饼砸中的幸福地区。
4、惯性作用:现在的中国城镇化大约为50%,而城镇化按照每年1%的增长速度,至少中国的城镇化应该达到70%。所以至少还要20年时间。所以房价少看也得涨20年。20年以后,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房价可能还会惯性往上涨,中等城市的房价原地踏步,小城市的房价将出现下跌。小镇和乡村(尤其是偏远的乡村,地处繁华地区的乡村成为城市的一部分)甚至就消亡了。
5、历史经验:“辛苦一年做事业,不如投套房”。中小型企业的利润还不如房产增值的1/10。许多上市公司一年的利润,还不如一套房产的增值部份。
Ⅳ 怎样对中国房价进行宏观调控
你问的很有意思哦。宏观调控,为什么。别的国家不宏观调控房价也不高而中国总是宏观调控房价还一直涨,这已不是宏观调控能解决了的。
Ⅳ 如何遏制房价
7月3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的基础上,对下半年经济工作进行部署。其中,“坚决遏制房价上涨”的表述尤为引人关注。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6月份房价上涨城市数量是近21个月以来的新高。
要注意的是,虽然房价有抬头之势,但楼市调控力度仍在持续加码,且调控手段也在不断创新。
昨日,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要明确的是,此前出台的各类房地产调控政策对于稳定房地产市场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房价依然上涨主要和以下三方面因素有着较大的关系:一是新房限价刺激市场。通过限价的方式调控商品房的上市价格是不少城市都会采取的手段,但此举也在很多城市引发了新房、二手房价格出现倒挂,刺激了市场对于房产的投机性需求;二是库存量持续减少。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底,全国商品房库存面积几乎下降至2012年年底水平,部分城市深圳出现供不应求现象,供需失衡带来的房价上涨并非通过单一的调控政策就可以解决;三是棚改影响三四线房价。棚改尤其是货币化安置的棚改在一定程度上会弱化购房者对于房价的敏感度,尤其是棚改引发的购房需求量短期快速增加,对于房价的推动作用亦不容忽视。
因此,本次会议认为,当前的房地产市场是有问题的,要下决心解决问题。基于此,会议提出,要加快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恒大研究院副院长夏磊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下半年,房地产市场的着力点将集中在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维护健康的市场环境、推进住房租赁市场建设以及加快构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这几个方面,预计政策层面将把短期调控逐渐切换到长效机制上来。
来自中华网
Ⅵ 如何进行房价评估
房产评估有一套专门的理论体系和计算公式,其中最常用的就是市场比较法。
如果你只版是需要大权概了解一下你的房屋价格的话,你就可以选择市场比较法的思路,首先,你在你的房子所在地的房屋中介公司去了解一下和你的房子位置、户型、面积、楼层等因素均相同或类似的房子的售价是多少,通过比较,再结合一些其他因素(比如采光)进行修正,就可以得到一个大概的价格。
Ⅶ 房价调控怎么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研究所研究员任兴洲认为,从形势上看,内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性在容提升,但就特大城市、热点城市来看,供需矛盾依然存在,投资投机冲动依然存在,短期内仍不能放松调控,仍要把挤泡沫、防风险放在重要位置。
王蒙徽介绍,住建部门正在研究建立房地产统计和市场监测预警的指标体系,“加快建立市场预警机制,加强监测和分析,指导地方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
Ⅷ 如何判定某个地方的房价是高了还是偏低
具体要有没有人买,大家的需求怎么样,如果大家都买房,那就证明,还有涨价的余地,如果没人买,那涨了也只是白涨,具体你可以了解一下市场行情,就清楚,过高还是偏低了,因为现在是市场经济,有需求就有销量
Ⅸ 如何对房价的影响因素进行数据分析
微观经济行为与复宏观研究合流说。制
为弥补凯恩斯经济学只着重宏观经济分析,忽视微观经济分析的缺陷,当代一些经济学家,把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与新古典微观经济理论结合起来。
他们以稀缺法则为起点.把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微观经济学以资源配置为研究对象,因为资源是稀缺的,要对稀缺的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以资源利用为研究对象,因为在资源配置中会有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出现资源闲置或浪费问题,对稀缺资源的合理利用,就需要国家干预。
而资源配置和利用又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模式和方式,这就涉及到经济体制问题。
当代不少经济学者主张建立混合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中既有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自由市场经济,又有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宏观控制的经济。
综上所述,经济学的定义应该是研究在一定经济体制下,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该定义涉及四个问题:
一是稀缺资源,这是经济学产生的基础和研究的出发点;
二是资源配置,属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三是资源利用,属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四是经济体制,因为无论是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都涉及到经济体制问题。
Ⅹ 为何要建立房地产监测预警机制
据报道,日前,来住建部会同源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召开座谈会提出,要研究建立房地产统计和市场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加强对地方稳定房地产市场工作的评价考核和约谈问责。
但是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出现了局部地区投资过热、房价虚高等问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对房地产市场加以规范,但这种事后控制的效果不明显,建立房地产监测预警机制是很有必须要的。
希望建立房地产监测预警机制可以早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