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购买二手房,中介会有哪些猫腻,求总结
故意提高所售房屋的价格,便于客户还价,让买主满意,以便获得更多的卖主;故意告诉卖主售价过高不宜卖出,想方设法压价,以便很快找到买主,做成交易,获得交易费。
Ⅱ 厉害啊,房产中介猫腻为什么这么多
一.基础:买房是大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1:购房资格:广州户口可购买两套外地户口须5年内满3年以上的社保或者税单2:购房方式: 一次性付款(分期付款)和按揭付款3:购房流程:一次性:网签—问税—交税—递件—过户—拿新的房产证按揭流程:网签—准备资料签按揭—出同意贷款书---问税—交税—递件—过户—拿新的房产证----归档---抵押---出抵押---放款---交楼4:按揭资料:买方:身份证,户口薄,婚姻证明,收入证明,供款卡,流水账,公积金缴存明细,3年以上社保或税单卖方:身份证,户口本,婚姻证明,房产证,收款卡买卖双方应该对房产交易有个大致的了解,知己知彼。二:看房:1:首先明确自己想找的区域,板块,小区。并在网上了解大致楼盘的价格。目前大的搜X网,安X网,在这些价格基础上上浮7-15%,估计就是真实业主的放价(题外话,为什么网络上虚假房源这么多,因为某网都是以出售经纪人端口盈利,一个经纪人有60-120套发布房源的端口,所以为什么之前有楼盘总户数1500户,而某网二手房出售套数有2000套的原因了)了解价格,不要迷恋房子。这个功课一定要提前做。2:现在地产主要客源分为wake in和call in 简单来说就是上门店和通过网络打电话。1)所以此时建议预备个买房专用电话(不怕骚扰忽略)2)针对初期看房者,一定要有计划。次看房,时间上建议两天,对一个板块的大部分楼盘有一定了解。看房过程中你不止要观察房子还要观察经纪人(专业能力,沟通能力,是否靠谱)。看房过程中一定要有主见,情绪上不要表现的大喜大悲,因为你很喜欢某套房子,可能那套房子只是出租的。可以尝试砍价,了解下中介的反应开价幅度。3)辛苦了两天你对板块的楼盘有一定的了解。接下来会收到很多中介的电话,约你看房子,此时就必须有针对性的看房,如果某个中介对你推荐的房子比较和你意,建议此时先在网络上查找那个房子是否有相似的面积楼层的房子了解。一般问经纪就说这套房子是否真实?什么时候看房,多少,然后跟他说其他地产报的价格比你来试探出这套房子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市场价格。打个比喻一套房子A中介说100万,B中介说97万,C中介说95万。 那幅度应该在95-96区间,自己要有一个估算。但看房只确认跟自认为觉得靠谱一个中介看,其他中介只是了解之用。4)此时,很多人可能会说,哇靠,看个房子这么麻烦,买个房子这么麻烦!没办法,中介的氛围就是天天房子,房子,忽悠,忽悠,哪怕诚实的人,也会在这种氛围下变成忽悠,狡猾的人,不然就等着饿死,这就是中介文化。至于忽悠的手段手法,实在太多了,不胜枚举,我也不好怎么说。目的性就只有一个,让你跟着他走,让你被他牵着走,所以这也是我一直提主见的原因。当然,土豪可以忽略此点。
Ⅲ 房地产中介的猫腻有多少为什么很多人都排斥中介
那就是部分中介做出了不合适的事情。导致信任度降低。
Ⅳ 房产中介的猫腻有那些
房产中介本身没有问题,被一些人给搞坏了。任何行业都有一些不择手段的人。所以没必要盯住某个行业。
Ⅳ 有知道房屋中介内幕的吗
这种情况很常见,好卖的房子,不光是房主想卖个好价位,中介更想,因为抽的钱更多
Ⅵ 房地产中介的猫腻有多少为什么很多人都排斥中介
随着房地产交易的兴起,二手房交易越来越频繁,中介也出现了很多家,但是很多人都对房产中介,比较排斥。主要是因为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有不少的中介在交易的过程中昧着良心赚黑心钱,那么在这里也给大家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虚假传递消息
有不少的中介在交易的过程中吃了买家又吃卖家。有不少的买家看了房以后,中介就会不停的告诉买家说这套房马上又要涨啦,你要赶紧下手。营造出一种很紧张的气氛。有时候他还会偷偷的提高价格。而卖家这边他又会说你的房子不行,说各种各样的问题,买家要还你的价来压价。其实买家和卖家都被蒙在鼓里,完全不知情。
所以大家在购买房产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多跑几家,找有资质的口碑比较好的中介来办理,相对来说会好一点。
Ⅶ 房屋中介里究竟有什么猫腻
其实当你在想中介有什么猫腻的时候,你应该回头想想,买方和买方做了什么对不起中介的事情,有句话,人对我好我对人好,人多我不好我加倍奉还。。。。。
Ⅷ 二手房中介常用的9个忽悠大招 你肯定遇到过!
买二手房时不可避免的要与中介打交道,客观地说,对促成房屋销售,满足住房需求,房产中介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身边的朋友,不管是买房的还是卖房的,说起房产中介来都有点头疼。有人甚至直言,房产中介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房价不断飙高的“帮凶”。
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看看我们根据亲朋好友口述和公开报道整理的房产中介给房价“煽风点火”的九大套路吧。
壹丨低于市场价的房源,许多是假的
眼看房价像坐火箭一样往上蹿,很多人茶余饭后都在刷各种买房软件。有时,突然刷到一个“性价比超高”的房源,一些购房者会激动得手抖。
天啊!这套房子的装修、户型、小区环境都那么好,看上去比同样面积的房子大很多,而且价格也比同小区低一大截,难道这是专门为我准备的房子吗?没错,是专门为你准备的……陷阱!
事实上,看上去面积大是因为中介挂的图片本身就是假的。如果你联系中介,很有可能会被告知——“这套房刚刚卖掉”、“大哥你留个电话吧,有房子我再推荐你”、“这个小区还有个同户型的,我带您看看”……
天上不会掉下馅饼。低于市场价的房源99%都是假房源,剩下那1%,根本不等你在买房软件上看到,就被秒了。
贰丨为赚更多中介费,怂恿卖家标高价
挂牌价低于市场的房源有猫腻,那么,挂牌价明显高于市场价的那些房子是否靠谱?其实,这些高价房背后一般也有中介在捣乱。
很多卖房者刚对房产中介表达出卖方意愿,中介就会开始给客户当“军师”。他们会巧舌如簧地劝用户把价格标得高一些。“昨天你们小区一套房刚卖了500万,你要卖就挂550万,就算被人砍价,较后至少也能530万销售,轻轻松松多挣30万。”
类似的说法,看似在为卖房者谋利益,实际上是给中介自己谋好处。以某中介公司为例,他们一般按照实际销售金额收取2.7%的中介费(包括2.2%的居间代理费、0.5%的保障服务费)。如果成功怂恿卖家提价50万元,就能多收1.3万元中介费。
叁丨关利用“店海战术”,垄断房源
之前看房期间认识的一个资深中介表示,他可能要跳槽到另一家中介公司B了,因为他所在的公司A能拿到的房源越来越少了,买房者都在B公司上看房源。那么,B公司是如何垄断房源的?
高价!高价!还是高价!高价对于卖家有利,也能让中介公司吸引到更多的房源。在二手房中介这个“得房源者得天下”的领域,这一手段是有效的,对买家也是够狠。
有一个朋友表示,她在换房时曾通过一家房产中介看中了一套房子,已经跟业主达成口头协议。但在即将签约之时,却被B公司的中介给“撬”了,只因他们向业主承诺能卖更高。
还有一些中介与业主签独有委托,承诺在一定时间(比如一个月内)高价格卖出,并提供赔付。这种承诺对业主很有吸引力,于是愿意将房子独有委托。这种中介独有全代理的形式,很容易形成中介垄断。
肆丨“0佣金”噱头,未必真便宜
某些公司佣金虽然降低,但是房价却抬高了不少,羊毛始终出在羊身上。对此,媒体曾公开质疑某中介公司“同房不同价”的问题,就是同一套房子,C公司给出的价格要高于传统中介。
据一位中介透露,他没有底薪,只拿提成,销售一单收取10%的提成,一个月工资过万,属于业绩很好的。而C公司的工资构成是高底薪+低提成,其在网上发布的招聘信息显示,无责底薪6000元。
对于房产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7-04-06,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更多房产资讯,政策解读,专家解读,点击查看
Ⅸ 中介赚钱猫腻 房产中介有什么猫腻 房产中介公司炒房
二手楼市近期销售火爆,然而,有市民报料称,房屋中介“宰人”毫不手软,行内至少有五大潜规则。
潜规则一:中介“扣房”多赚数倍
从事房产中介十多年的陈小姐最近向羊城晚报记者称,现在一些中介公司都在“扣房”。通俗讲,就是与卖方达成一个合理的低价将房源买下,然后再通过高价卖出,中介公司从中赚取高额的差价。
陈上姐告诉记者,中介公司在“扣房”时是以卖方“委托转让”的方式进行的。“中介公司与卖家会进行一个委托公证,这一过程的成本非常低。当委托成功后,房产便由中介公司委托销售了”。
潜规则二:用虚假信息拉拢顾客
“中介发布一些比较受欢迎的房源信息,但你去看房时才发现,这些房子要么已被卖掉,要么就是货不对板,价格也贵出数万元。”
一中介公司的田小姐表示,同一个房源一般会放出一个比市场价低的价格,另一个则和市场价持平,如果消费者根据放出的低价来咨询,中介一般都会称该房已卖或被订,然后趁机推荐新的房源。
潜规则三:做低房价帮忙逃税
上述田小姐透露,中介常用的手法之一,就是把房子“打包卖”。例如,给卖主挂出“实收价”,将来销售后所有费用全部由买家出,房主因而心存感念。
同样,为了吸引买家,中介通常会把房价故意做低,让买家少交一些契税和房屋维修基金,买家就会乐意买下该房。不过,一旦被相关部门查出,买家不仅要补齐各种税费,还要面临高额罚款。shangeshgh
潜规则四:占用房款去收房
一长期在房屋中介工作的黄先生透露,现在一些中介在与消费者签三方协议时,会尽力劝说买卖双方从中介公司过款,买方要在去房管局签买卖契约之前将全款(如果是一次付款的话)打到公司账上,但中介退款给房主的时间却是新房本下来后3日内,名义上说是要保护买卖双方的利益。这其间有长达半月甚至一个多月之久的时间差。有滚动资金在手里,中介就可以利用别人的钱去生钱。
潜规则五:超长合同套房东
一些中介公司对租房者也不放过,利用超长合同套房东。长期从事中介工作的小吴称,其所在公司的一员工之前与一房主签了6年的租房合同,月租金1000元。之后,该员工花了500元将该房重新粉刷了下,一个月以1300元的价格租了出去,且是一年一租。这几年下来,租金年年涨,该员工赚了数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