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房產證上只有建築面積而沒有套內面積是為什麼
因為:套內面積=建築面積-公攤面積。
1、房屋產權證上的面積,包括該房屋的建築面積、公攤面積,計算公式:套內面積=建築面積-公攤面積,因此你不必擔心,產權證上已經很清楚的反映出該房屋的面積。
2、關於面積誤差超過3%,通過合同套內面積與產權證上面積直接計算就可得出。提示一點,如面積誤差超過3%不單可以要求退房,還可以得到其它賠償,這點根據各地情況可能有所差別,以本人所在的重慶市規定為例,有以下兩種情況:
A、如房屋實際面積小於合同面積,並誤差在3%以上,購房者可以要求退房;如不退房,開發商應按原價退還3%以內的面積款,超出3%以外部分的面積款由開發商雙倍退還購房者。
B、如房屋實際面積大於合同面積,並誤差在3%以上,購房者可以要求退房;如不退房,購房者應按原價補齊3%以內的面積款,超出3%以外部分的面積款購房者可不予支付。
處理房屋面積誤差具體是否執行以上標准,請結合自身合同,向當地房管局進行咨詢。
3、如果對房屋面積(包括套內面積)有異議,可邀請類似業主向開發商提出面積復測的申請,如開發商不予受理可向當地房管局反映,並在指導下自行委託具備專業資質的房屋面積測量事務所進行復測。測量費用:如面積確由誤差,應由開發商承擔,並按新面積結算;如面積無誤差,由申請測量者自行承擔。
㈡ 房產證上土地使用面積為零,怎麼回事
在這套房子沒有依法辦理土地使用權證,分攤土地使用面積以前,上面顯示的都是零,因為這時這套房子所在的地塊的土地使用權是一個大證,沒有分攤。這個不影響你的房屋產權。
㈢ 我的房本上只有建築面積和套內面積,為什麼沒寫使用面積
房產證上都不寫使用面積
㈣ 為什麼我的房產證上面只寫了土地使用面積,而沒有寫我的房屋面積呢!!什麼室內面積,公攤面積都是空白!
你這是土地使用權證。不是房產證。
㈤ 房產證上為何只有使用面積
房產證上都寫有建築面積,有的還寫有使用面積(但一定有建築面積)。不知你的房產證是內那個城市容的,有點奇怪。
至於建築面積換算為使用面積,不是打個8折就行。具體數據要到建設局查樓盤的資料,一般在0.75-0.95之間(樓蓋得越高,使用率越高)。
㈥ 房產證中只有建築面積沒有使用面積
深圳的房產交易和計稅都是按建築面積的,用不到使用面積。新的房產證都沒有寫明使用面積。 可能你以前見過的是舊版本的房產證。
㈦ 為什麼房產證沒有公攤面積
房產證是應該有公攤面積的,你說的沒有公攤估計是按照套內建築面積交的內錢,簽的合同。容
1、商品房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主要由兩部分組成:電梯井、樓道間、設備室、公共門廳和過道等功能上為整樓建築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築面積;各單元與樓宇公共建築空間之間的分隔以外及外牆牆體水平投影面積的50%。
2、各樓盤因為自身的情況不同,公攤也有差異。據目前房地產市場上的操作經驗,普通多層住宅樓,在沒有地下設備用房、沒有底層商鋪、底層架空的情況下,公攤系數在10%-15%之間;帶電梯的小高層住宅,公攤系數在15%-20%之間;高層住宅相對更高一些,在20%-25%左右。
㈧ 房產證上套內面積沒寫是怎麼回事
房產證抄是建築面積,可襲以不寫套內面積的。
房產證上登記的面積是建築面積。建築面積=有效面積+結構面積=使用面積+輔助面積+結構面積=結構面積+輔助面積+套內使用面積。
(1)建築面積:指建築物長度、寬度的外包尺寸的乘積再乘以層數。它由使用面積、輔助面積和結構面積組成。
(2)使用面積:指建築物各層平面中直接為生產或生活使用的凈面積的總和。
(3)輔助面積:指建築物各層平面為輔助生產或生活活動所佔的凈面積的總和,例如居住建築中的樓梯、走道、廁所、廚房等。
(4)結構面積:指建築物各層平面中的牆、柱等結構所佔面積的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