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南京南站有哪些房子
南京南站目前沒有新房在售,按照距離算的話在百家湖大概6.6公里有駿景華庭這個項目,剩版餘5號樓權待加推,面積93、100、136㎡,共150餘套,銷許均價還沒拿到。還有就是東山的時代天樾,離南京南站大概8公里,位於東山街道永勝路與東麒路交匯處,銷許均價是26538元/㎡,具體一房一價,戶型建築面積80㎡、95㎡、115㎡、122㎡。
❷ 南京2007年房價會上升多少
2007購房者信心指數報告出爐 不再因政策而觀望
news.longhoo.net 2007-2-2 16:06:04 推薦 評論 【 字型大小: 大 中 小 】
【龍虎網報道】李達已經連續三個周末泡在房產交易大廳里,「我們家的老房子升值了,但心裡卻不是滋味,因為新房也在不斷漲。今年到底能不能買個新房?我真沒底,來交易所就希望看看別人在買什麼樣的房,都有些啥樣的想法。」
2007年1月,南京市商品房成交量突破7441套,比去年1月份的成交量4146套上升了79.5%,房價也一路走高。持續旺盛的情形,對於李達這樣想買房的人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他們的心態發生了什麼變化?
在此背景下,中創機構房地產研究部與《金陵晚報》財富地產首次聯合發布「購房者信心指數報告」,通過對南京市2000名潛在購房者進行跟蹤,調查他們對於未來3個月南京樓市的看法,傾聽他們的J心聲,為想在2007年買房的市民建立屬於自身群體的決策平台。
房地產綜合景氣指數:127.4
樓市發展潛力指數:117.8
地產政策預期指數:97.8
購房群體購買力指數:132.3
(指數以100為均衡點。100以上為高程度指數,100以下為低程度指數。)
房產消費吸引力無窮
在這份報告中,最直觀的一項數據就是「綜合景氣」指數了,它是消費者對樓市整體發展變化趨勢的綜合判斷。從127.4這個數字來看,目前消費者對於南京樓市的整體預期是比較良好的,普遍抱有樂觀的態度,研究人員相信:消費者的看好態度顯示,未來3個月中,樓市發展會繼續沿著上升通道運行。
在調查時,幾乎無人預測南京短期內房價會下跌,潛在購房者對全市各板塊房價提升的預期都在120時高指數位之上。宏觀經濟是人們去考量該不該買房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它與房價預期一起,成為衡量樓市發展潛力的指標。潛在購房者對樓市的發展潛力打出117.8的樂觀分數,其中仙林、奧體、城東等片區在購房者心目中的綜合吸引力比較突出,2007年這些片區發展是值得期待的。
期待50萬元以內房
本次調查表明:消費者對總價50萬以內的住房有較大承受能力,所能承受的房屋單價主要集中在3000-5000元之間。在絕大多數板塊中,對多層住宅的需求指數都是最高的,其次是小高層,最後才是高層。
對購房者來說:房價如果上漲,購房款卻沒有增加,只能在地段、戶型面積上作出讓步。中創機構的研究人員分析:「主城區的價格已遠高於消費者心理預期。消費者在追求居住條件改善的前提下,又不得不面對自身經濟能力的束縛,作出權益之策。這些數據與供應狀況相聯系,就可以反映消費者選擇權的釋放或者壓抑的狀況。」
擔心買房影響日常生活
俗話說:「量入為出」,對大多數老百姓來說,買房是一項長期性的支出,要不要買房與家庭狀況、收入、其他日常開銷息息相關,從本次調查的情況可以看出,目前有購房打算的人,對於未來支付能力的預期還是普遍樂觀,家庭、婚姻穩定的關系促進了他們購房的慾望,但對個人及家庭的收入是否會變化,信心略為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潛在購房者對於家庭生活負擔的預期,相比較其他的指標呈現出相對的悲觀,從而拉低購買力的整體指數,也就是說,買房人擔心生活開銷與購房之間存在沖突。
中創機構的研究人員表示:「房產作為高昂的消費,不少人必須依賴數年甚至數十年貸款來償還。這次調查表明,想買房的人普遍感到受養老、醫療、子女教育等日常生活開支的因素影響,長期性支出壓力過大,這壓制了購房需求的產生。我們認為,除了抑制房價過快上漲之外,還應從收入、生活支出等方面考慮如何讓消費能力充分釋放。」
不再因政策而觀望
關注二手房市場的人會發現,「此價格不含稅」成了目前出售信息中常見的字眼。此次調查中,不少人認為近期對房地產交易增加稅費的方法,並沒有起約束作用,卻變相增加了購房者的經濟負擔。讓使得此次針對政策理解的調查結果顯示,消費者對地產政策的預期指數較低。特別是對樓市稅費體系被提出不少質疑。
中創機構的研究人員表示:「地產政策對市場的影響往往不在於制定者的初衷,而在於消費者對其的判斷。」一位購房者對於中小戶產型政策的理解是這樣的:「多蓋中小戶型的政策挺好,但政府又解釋了好多不同演算法,我們越看越搞不懂;就算以後中小戶型多了,單價可能也漲得更快,所以該買的還得快點買。」
「宏觀政策發布之後的各種不同解釋,造成了樓市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前景不明朗。隨之而來的是被調查者的購房決策時間跨度的相應縮短,他們不再偏向於等政策來改變樓市發展的趨勢。」研究人員分析道。
❸ 南京南站邊可售房新房的價格以及地理位置,
南京南站這邊房價普遍要高一點,大約在1.2W/㎡到2.5w/㎡,主要這邊現在的環境比較好,像翠島,花神還有翠竹園都是周邊環境比較好而且交通比較方便的,離花神廟,南京南站地鐵都很近
❹ 南京主城區的新房價格都在多少呢
現階段,南京主城區有8個區:
鼓樓區:新房大多集中在老下關的濱江板塊,大面積130-260平的改善住宅為主,新房均價3萬8-4萬2。
玄武區:基本沒有新房項目,新房均價在3萬6-4萬3之間。
秦淮區:新房項目在夫子廟和老門東附近以別墅項目為主,在總價2000萬到5000萬之間。
建鄴區:奧體附近的新房項目大多是140平左右的改善型住宅,基本都是限價4萬5的搖號盤,中簽率在3%-8%之間,魚嘴商務區的新房項目均價在4萬,需要參加搖號,中簽率在3%-8%之間,在整個建鄴區購房需要滿足一個條件即需要首付8成。
雨花台區:限價3萬5,新房項目集中在賈西地鐵站和安德門地鐵站附近,需要搖號,中簽率在10%-20%之間。
江寧區:新房集中在麒麟上坊板塊和正方新城板塊,毛坯均價2萬3,帶裝修裝項目均價2萬6-2萬8之間,牛首山下有1萬9的毛坯項目。
棲霞區:新房集中在燕邁板塊,仙林板塊,龍潭新城板塊,燕邁板塊均價2萬9,仙林板塊均價2萬8-3萬4,龍潭新村屬於新的規劃,單價在1萬5-1萬7,但是距離城5區較遠,自駕開車30公里到達新街口。
浦口區:新房集中在橋北板塊,高新板塊,商務區板塊和五橋板塊,橋北配套成熟,均價2萬1-2萬9,高新區聚集了2000家基因晶元的公司,均價2萬3-2萬6,商務區板塊規劃很好,但是暫時沒有什麼配套,限價3萬,均價在3萬-3萬3之間,五橋板塊屬於珠江鎮的鎮中心位置,配套齊全,均價2萬8-3萬。
綜上就是南京主城區的新房分布與價格的情況。
❺ 近幾年南京市商品房地價成本是多少
我就具體講講南京江寧地區好了江寧地區的話在前幾年,價格還是相當的低,幾十萬就還可以買個面積不錯的房子可是近兩年的話房價已經大幅度的增長了主要有一些組織龐大房地產商呢介入了還有老百姓自己的需求了市場這個東西本來就是政府只能做宏觀調控的而且一些巨大的房地產商它的背後總是和政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像我們老師說的話,南京的房價都在持續的漲,所以江寧也不例外江寧又有一個大學城,現在周圍的交通,還有一些購物啊什麼的都不是很方便不過現在地鐵的話在近2年內大概就建成通車了,而且一些商貿城也在積極的籌備中總之升值空間還是大大的吧所以其實上面說的也就是一些能給周圍百姓和她們的生活所帶來的便利但是同樣的,江寧地區本身的空氣環境相比市區好很多了現在一些廠啊什麼的生產已經對空氣造成了污染,大霧今年比較多所以其實環境方面對百姓的居住確實也開始不利了江寧地區的可開發的地方還很多,畢竟南京也是江蘇的省會不管是近來發展還是歷史的背景都是相當有影響力的7 而市區的發展遲早要帶來周邊的發展,經濟的效應必然要外溢而南京幾個區中發展相對遲緩的應該就屬江寧了吧,不管怎麼說,最後會相對平衡發展的,自然要進步的,生活水平還是消費水平,人的購買力還是個人能力都也會相對社會的進步去相應的充實提升起來吧
❻ 南京主城區的住宅房價現在是什麼情況
看新舊了,新房的話,主城4萬左右,城東紫金山周邊3萬左右,城東
仙林西
河西2萬4。仙林湖
南京南站
百家湖周邊1萬8,板橋,江北1萬3。
江寧南邊1萬。
❼ 2007年南京房價是多少啊
縱觀2006年南京房產市場,熱銷的樓盤比比皆是,歲末樓市的成交量更是勢頭強勁。11月底,南京網尚房地產研究機構發布「2007-2008南京市住宅需求趨勢預測」的研究報告。這份抽樣調查選取了4924名近三年內打算購房的潛在購房者作為樣本,結果顯示,近七成人認為未來兩三年內房價仍將上漲。在這樣的心理預期下,有超過七成人考慮會在一年內買房。這個調查結果,似乎揭開了近期樓市持續火爆的「秘密」。
那麼,2007年南京樓市的整體走勢到底如何?房價會不會持續上揚……12月13日,由揚子樓市主辦的 「2006南京地產總評榜」召開了第三場職業經理人沙龍,十位業內精英暢所欲言,南京垠坤地產經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湯威擔任主持。與會嘉賓就「2007,南京樓市走勢預測」的話題展開討論。會後,十位業內精英還共同提名產生了「2006南京地產總評榜」第三批候選名單。
房價:可能仍然會上漲
上漲幅度估計在8%-10%
新城置業總經理助理羅榮
從全國范圍來講,影響房地產走勢主要有四個因素:價格、土地、政策、金融。從中我得出結論,2007年整個南京房產的價格依然是上漲,不過穩中略升。
調控後的兩年,我們可以用兩個數字來表達,2005年房價同比增長達25%,2006年增長率達到10.5%,這符合國家調控的目標。房價上漲速度 2007年下降,就符合正常產業發展的節奏。我覺得明年的漲幅在8%到10%,這不僅是國家宏觀調控,也是開發商和消費者雙方能接受的目標。當然,具體樓盤由於操作手段不同,漲幅自然也不盡相同。
想買房還是趁早下手
野馬廣告公司總經理劉華
從經濟角度來看,一個產品或者說一個行業的好壞,要符合經濟學的規律,其價值和價格浮動的曲線與供需比相對應。我認為2007年的房價會穩中有升,畢竟這是一個國家重點支柱性產業。
由於項目的原因,我們對城東、城中、紫金山這幾個板塊關注比較細。就今年的土地出讓來說,土地價就擺在那兒,最終這幾個地塊銷售的房價已定位在萬元以上,再加上20%的合理利潤,房價萬元以下肯定不可能。
從宏觀調控來看,其實買房與調控並沒有直接關聯。房價上漲符合市場的良性發展,也符合消費者的承受范圍。因此我覺得那些想買房的人,看中了就要趁早下手。
供應:上市量少 中小戶型增加
未來上市量可能減少
棲霞建設營銷部總經理張冰
今年整個房產形勢較好,購房人對宏觀調控已不像去年那麼敏感。今年開春後,銷售形勢一片大好,各個板塊都全面開花。我覺得明年的銷售形勢和房價走勢都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從拍地開始,總體感覺土地競爭越來越激烈,以後拿地成本也會越來越高。還有供求關系不平衡,也是房價走高的因素。前兩年宏觀調控造成房地產投資的減負,也造成未來上市量減少,而從拿地到樓盤銷售有個過程,這就導致明年甚至後年的供應量減少,這是房價上漲又一重要因素。
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傳遞了一個信息,全國目前經濟形勢良好,從整個GDP發展來講,中國正處於快速上升階段,這跟房地產的形勢密不可分。應該說,房價還會上漲,只要控制在合理的區域內,這是經濟發展必然的趨勢。
中小戶型供應增加
新城創置營銷經理庄平
我覺得南京明年的房價跟今年相比,肯定是毫不遜色。老百姓發現,盡管政府在不斷調控,可房價還在上漲,必然會加快購買步伐。而開發商基本上還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因此我認為2007年的南京樓市,中小戶型的供應數量上會有所突破,對不少購房人而言,房子的總價就下降了。對於房價,我想各大板塊會有 8%以上的漲幅。
還有,隨著開發商的成熟和購房人的理性,房地產行業在明年會朝著一個健康的方向發展,這樣老百姓的居住質量會得到進一步提高。
銷售:形勢較好 不會大幅攀升
房產銷售較為平穩
南京廣廈置業集團副總經理楊振宇
如今國家的一些調控政策基本上已塵埃落定,明年房產整體銷售不會有太大攀升。南京這樣的二線城市,長遠看整體價格上升的餘地還很大。同時,南京市中心房價和周邊的城東、河西等區域價格差別有限。因此目前整個南京的房產價格在還處於低谷,明年的放量應該比今年多,同時樓市發展也會更平穩,消費者購
房同樣會更理性。
目前河西總體價格已是七八千了,兩年內突破八千沒有太大問題。河西明年關鍵要發展商業,幾年前河西是典型的居住板塊,其來往主城區經常造成交通擁堵。今年是河西的交房年,而要發展河西的寫字樓,就一定要解決就業問題。
現在開發住宅非常安全,無論怎樣的區域,只要控制比較合理的價格和面積,銷售一般都不成問題。但要想做大,還需要小心謹慎。
練好內功才能走好
天安房地產集團營銷總監周世敏
對於城中樓市,只要你有信心和能力,就能把手中的項目做得非常出眾,吸引很多目標客戶群。今年六七月份是整個政策調控觀望期,進入九月,銷售就一路走暢。我們的項目非常受關注,在整個銷售期間價格就提過兩次,市場反饋依然很好。
其實,不管明年市場狀況如何,國家會出台怎樣的政策,作為企業,首先要把內功練好,畢竟客戶是存在的,人家為什麼要買你的房子,無非就是被你樓盤的品質、服務等征服。因此,即使外部影響再大,作為大型開發企業,只要把自身功課做好了,銷售基本上沒多大問題。
區域:河西、江寧、江北仍是主力
河西未來銷售看好
朗詩置業股份營銷總監向炯
WTO未來的五年,服務業陸續開放,包括銀行業也會陸續引進。國家從大方面調整經濟結構是勢在必行,首當其沖還是基礎建設。房產行業今年下半年以來,房價問題頗受關注。國務院可能會認為今年政策執行不是很到位,估計明年還會陸續出現調整,這會包括稅收、金融等多方面。
總體來看,明年到後年,房地產市場會呈現出穩中有升的態勢,而房價也會面臨上漲的壓力。土地價格是房價變化非常明顯的風向標,拿河西土地來說,今年上半年有250萬的價格,下半年整個土地都漲到400多萬,為了保證一定的利潤,整個區域性的價格都隨之調整,這必然給客戶心理帶來壓力。
河西的整個規劃具有前瞻性。目前隨著配套逐步完善,包括政府部門的即將搬入,寫字樓基本售空。未來幾年,河西整體的銷售讓人看好。
江寧房價可能突破五千
天創建設(上元)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亮
去年的江寧板塊表現不太出色,還需要很多的促銷活動來拉動。大概經過半年多的觀望,購房人需要改善居住環境,並且發現價格還在往上走,同時由於開發商的供應量相對較少,購房高峰在春季爆發後,江寧就出現了明顯的求大於供的情況。到後來的「金九銀十」,江寧樓市銷售節節攀升,12月份反而成了罕見的「房荒月」。
地鐵南延對江寧樓市有很大的刺激作用,不過也有人說,地鐵南延要2009年才開通,現在把潛力給提前透支了。這話有一定道理。那麼2008年江寧必然會迎來又一個銷售高峰,因為很多人那時買個期房,地鐵開通也就可以入住了。
關於明年的預測,我想事物的發展總呈波浪性。今年樓市的火爆會讓大家普遍對明年持樂觀態度,而一旦蜂擁而上,可能就沒有想像中那麼好了。但是由於有地鐵南延以及火車南站建設等利好,各項配套設施逐漸完善,江寧的價格上突破5000元應該問題不大。
江北將會更加宜居
明發集團副總經理歐陽嚴昱
去年到今年國家出了兩次宏觀調控,其實國家政策並未把南京作為重點監測的城市,均價相對較低。在這個過程當中,是江北和江寧板塊把南京整個均價拉了下來。
明年江北樓盤比較集中,大多是百萬平方米的項目,總套數一年有望達到1萬多套。對於明年,我覺得江北市場會出現幾個方面的問題:首先,推出量不斷的放大,勢必造成市場環境競爭的激烈化;其次,江北市場的價格會跟隨南京市場的整體價格走,剛性需求不斷增強,市區高房價會將更多的購房人「逼」到江北、江寧,使得江北房價穩步上漲;再次,隨著江北市政和商業的啟動,這個區域會更加宜居。
當然,越來越多居民的入住也給江北樓市帶來新的問題,比如交通、就業等,這些都需要我們加快解決。
❽ 南京南站的建設歷程
2003年6月13日,鐵道部高速辦約見南京市政府,通報京滬高鐵的最新進展。之前,這項工作已經停滯塵封多年。鐵道部放棄了自己原先傾向的北線方案,採用了南線方案。而再向前追溯,南京市規劃局在1986年前就開始謀劃「南京向南」。對於建設者來說,南站,從2008年開始;而對於規劃者們來說,南站,始於1991年。
鐵道部開展京滬高鐵選線,提出「北線方案」,即從上元門地區,通過隧道過江。南京的規劃部門則拿出「南線方案」,從大勝關過江。究竟走北線還是走南線,鐵道部牽頭,進行比選。當時得出的結論是:兩個方案在技術上都可行,主要差別在於工程造價、經濟效益、運營條件等方面。
江蘇省和南京市要求南線方案,而鐵道部看好的始終是北線方案。南京力主南線,是放長了眼光。如果從南京北部走,已經不具備擴建條件。南京火車站雖然前面是玄武湖、背面是小紅山,景觀很美,但是已經沒有拓展空間。當然,這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在全國任何一個城市,鐵路帶動城市發展的效果都非常明顯,南京要想進一步發展南部區域,這是個好機會。顯然,高鐵建在哪裡,也就意味著南京今後的發展框架,是繼續囿於老城狹小的空間里,還是大步向南拓展。最值得一提的是,南京早在1986年就預留了南京南站地區的規劃空間,早在1991年南京南站就有了「影子」。
鐵道部青睞北線,理由很明了:新線與既有線的銜接方便。清末1900年前後修建的京浦鐵路,即從北京到浦口;在長江南岸,之後又修建了滬寧鐵路。浦口火車站、下關火車站、南京站,南京重要的火車站,向來都是位於城北。並且,當時鐵道部的人都認為,南京的城市中心就在北邊。另一方面,鐵路的機務段、職工宿舍等都在城北,建成之後,職工上下班都方便。
為說服鐵道部,南京一口氣列出了南線的九大優勢:無論高鐵從哪裡走,從完善南京樞紐總體布局的角度來看,都必須建大勝關長江大橋;根據國務院批準的南京城市規劃,城市今後將主要向東南方向發展,大勝關方案符合城市擴展方向;南面的場站位置已預留多年,有較為理想的建站條件;沿線拆遷量小,對城市干擾和環境影響小;利於形成方便的鐵路——航空換乘及鐵路與城市道路聯結條件……不過,這些最初並沒有打動鐵道部,鐵道部仍然堅持北線方案。
雙方意見對峙了好幾年,為了促進高鐵盡快上馬,1995年,南京稍稍「鬆口」。在當年的一份緊急報告里,有這樣一句話——「南北方案之爭不宜過多堅持,而從規劃上對北線方案提出完善意見為妥」。
南京市規劃局做了兩手准備,針對南線、北線方案,分別做了規劃控制。從1995年起,南京根據兩個方案,開始分別嚴格控制沿線用地建設。而這個具有預見性的做法,使得後來的工作變得輕松許多。
京滬高鐵的前期工作進展,極為緩慢,甚至擱淺停滯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鐵路要在速度上與民航競爭很多人持懷疑態度。直到2003年,鐵道部新一任領導班子打算大跨越式發展鐵路,京滬高鐵才被再度提上議事日程。並且,高鐵從南京怎麼過,鐵道部這一次也改主意了。
南京從2001年起,提出「一城三區」的格局,城市南邊發展的動力已經非常強勁。鐵道部改主意是因為看到了南京多年的堅持是對的;也發現,如果走北線,城市北部的空間已經很局促,到時候車輛的准備場、作業場選址都是麻煩事。另外,如果採用北線過江方案,存在1000米半徑的控制線,到時車速將受到一定限制。而大勝關可以一路筆直前行。堅持了這么些年,南北之爭就此落幕。南京終於全面啟動高鐵移到城市南部的工作。而北線方案也沒白做,後來,這里建了滬寧城際。如果沒有超前控制,可想而知,兩條鐵路沿線的拆遷量會有多龐大。
有了十幾年的准備,對於鐵道部的突然改變主意,南京胸有成竹。規劃部門立即成立「京滬高速鐵路規劃工作領導小組」,僅用一周時間就完成了《京滬高速鐵路南京段有關情況匯報》,闡述了南線方案概要,以及影響、對策。線路走向敲定,爭執遠遠沒有結束。
原本鐵道部打算用傳統的夯土方式,從地面走鐵軌。夯土方式的缺點,老百姓都深有體會,一條鐵路硬生生就將兩邊的空間隔開了。現在南京城北就是典型的例子,車站及鐵路以南,很繁華,可是以北地區,則發展的較為緩慢。南部新城正是城市發展的新方向,不能再人為築起一道「城牆」將主城與江寧割裂開來,南京提出:必須採用全線高架的方式。
2006年,鐵道部在北京舉行了一次方案審查會,鐵道部公布了自己的論證方案,方案里仍是地面鐵路線。南京則堅持建高架。從2006年到2008年間,南京市規劃局幾乎每個月至少有人進京一次,在專家發言之前就搶著發言,一遍遍表達南京的觀點。直到2008年3月,鐵道部終於決定採納高架方案。
南京南站地下空間使用鐵道部拿出的方案是中間只有156米寬,只有地鐵通進來,除了南京地鐵1號線、南京地鐵3號線的換乘廳,以及設備房和出站通道,其餘部分全部用高填土填起來。其它換乘方式只能在車站外圍。如果從長途汽車站下車後來坐高鐵,直線距離是300多米,但是實際要走1200多米。
旅客拎著行李,要走1200多米肯定累壞。他們立即組織了幾輪規劃論證,來說服鐵道部改變原來的方案。南站地區是丘陵地區,承載條件較好,基岩比較淺,地下20米就可以打到持力層。從成本上計算,地面12.4米做架空空間,成本和高填土方案成本基本接近。經過論證,鐵道部贊成了這個方案。
2008年奧運會前夕,南京南站的規劃設計方案最終塵埃落定,南京規劃局堅持的四條意見全部被鐵道部採納,這四條意見是:交通的零換乘;充分開發地下空間,完善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實現快進快出大交通格局;按程序審批。特別是前面三條意見,讓南京南站的設計理念領先全國。就在這份規劃方案敲定之前,北京南站開通,落後的交通換乘方式讓公眾詬病,上海的虹橋站也是如此。
南京南站即將開通,被譽為「亞洲第一」強調的也就是服務第一,真正實現了零距離換乘。南部新城總規劃師、東南大學建築學院副院長段進感慨萬千,「我接觸高鐵站的規劃十幾個,做得最好的就是南京南站了,通過上下垂直通道,換乘很方便。」段進稱,前段時間,他帶了一些國外交通專家到南站進行了參觀,大家都非常認同該站的「零換乘」方案,「同時,南京南站引領國際的還有『小地塊密路網』模式,全世界80多個國家對此進行了統計,發現這種模式不會堵車,非常利於交通組織,而南京南站所在的南部新城就采服了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