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廈門市區的新房價大概是多少
一萬差不多
『貳』 廈門房價到底是漲了,還是跌了
1、看數據來8月下降了10%幾,但是數源據是備案數據,不能直接說明問題(但是媒體可不會告訴你備案價格下降了)。
2、橡樹灣8月出現房鬧的新聞基本上本土主流媒體都沒怎麼報道,地產商基本上是掌握了媒體宣傳口,買房還是要自己多走多看,房地產庫存還很多(下半年還會更多)別擔心買不到 ^ ^
3、廈門房價之所以脫離其他城市而獨漲,在我看來是因為房地產國企和政府的強大的市場操縱能力,但是不可否認的是1-8月交易量同比還是下滑40%左右。
4、廈門島內島外價格差最高接近3倍,在成交量不大的情況下,結構性變動對均價的影響很大。
5、看房價趨勢最好是能夠對比單個樓盤或者同一片區的房價變動。比如下圖,基本上可對比的樓盤在8月份都是下跌的(但是數據只是備案數據,只有政府知道真實的漲跌)。
『叄』 廈門市級住房發展規劃:新房漲幅每年不超5%
繼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公布後,廈門率先公布了住房發展規劃(2021-2025年)公示稿。
11月16日,廈門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發布了關於《廈門市住房發展規劃(2021-2025年)》(公示稿)公開徵求意見的公告,明確「十四五」期間住房發展的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其中明確提出,保持住房價格總體平穩,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年度漲幅不超過5%。
值得注意的是,11月17日,住建部部長王蒙徽撰文解讀「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出的「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時提出,要堅持「房住不炒」定位,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方案,全面開展房地產市場調控評價考核工作,著力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
業內人士認為,「房住不炒」確定性的寫進國家的「十四五」規劃,穩房價也是各國家相關部門繼續堅持的一個目標。作為計劃單列市和二線城市,廈門對未來五年的住宅發展方針,基本上可以代表全國一二線城市做法。對於部分二線城市來說,跟進廈門的可能性較大。
廈門明確未來5年房價年度漲幅不超5%
11月16日,廈門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發布了關於《廈門市住房發展規劃(2021-2025年)》(公示稿)公開徵求意見的公告,明確「十四五」期間住房發展的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
在「十四五」住房發展規劃目標部分,公示稿提出,住房消費健康發展。保持住房價格總體平穩,逐步使住房價格與經濟社會發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相適應。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年度漲幅不超過5%,住房租金價格年度漲幅不高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因城施策,引導量力而行、梯度消費,滿足剛性和改善性購房需求,推動房地產同實體經濟均衡發展,促進市場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
公示稿同時提出,住房供給結構均衡。新增住房供應總量約38萬套,面積2950萬平方米。其中,商品住房供應量約12萬套,面積1300萬平方米,佔比約45%;保障性住房供應量約10萬套,面積600萬平方米,佔比約20%;市場化租賃房供應量約10萬套(間),面積450萬平方米,佔比約15%;新建安置房供應量約6萬套,面積600萬平方米,佔比約20%。
值得注意的是,廈門是全國范圍內第一個推出住房發展「十四五」規劃(公示稿)的城市,並且是首個將房價年度漲幅不超過5%寫入規劃的城市。
對此,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認為,廈門住房發展規劃中有兩點引人關注,一點是穩房價,另一點是重保障。其中最重要的是對於房價漲幅實行硬約束。2019年,全國多個熱點城市(含廈門)試點制定「一城一策」與長效機制方案,其中就包括房價漲幅不超5%。如今將這一硬指標,延伸至整個「十四五」期間。
楊紅旭還指出,廈門之所以敢在「十四五」規劃中將5%的硬約束寫進去,估計主要是近四年樓市不熱,所以感覺未來五年也無妨。但如果換杭州與西安,大概率不敢這么硬核明確不超5%,因為近兩年房價漲幅明顯超過5%了。
券商中國記者發現,廈門住房發展規劃在「十三五」住房發展回顧部分也指出,市場調控日趨完善成效漸顯。積極貫徹「房住不炒」定位,從供需兩側多措並舉落實調控任務,初步建立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市場回歸理性,房價保持平穩,投機炒房行為得到有效遏制。近三年房價漲幅低於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長水平,「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目標基本實現。
住建部定調未來五年調控方向
11月3日,新華社正式發布《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其中,關於房地產調控方面的表述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租購並舉、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完善土地出讓收入分配機制,探索支持利用集體建設用地按照規劃建設租賃住房,完善長租房政策,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
11月17日,住建部部長王蒙徽撰文解讀「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出的「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文章除了指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重要意義和目標任務,還提出要完善住房制度,包括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方案、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完善土地出讓收入分配機制、改革完善住房公積金制度、提升住房品質等五方面內容。
王蒙徽表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著力解決住房結構性供給不足的矛盾,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基本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推動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
在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方案方面,王蒙徽表示,因城施策,落實城市主體責任,健全政策協同機制、省部市聯動機制、監測預警機制、市場監管機制和輿論引導機制,建立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全面開展房地產市場調控評價考核工作,著力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楊紅旭指出,「房住不炒」確定性的寫進國家的「十四五」規劃。穩房價也是各國家相關部門繼續堅持的一個目標。作為計劃單列市和二線城市,廈門對未來五年的住宅發展方針,基本上可以代表全國一二線城市做法。對於部分二線城市來說,跟進廈門的可能性較大。
楊紅旭同時指出,2006年以來70城中二線城市總體新房價格指數同比漲幅均值是5.4%,未來五年控制在5%的壓力並不大。
『肆』 廈門 房子升值空間
大廈門來說,當然是島內升值快,島外的話,集美海滄好一點,其次是同安,翔安最慢,不知內道海底隧容道通了會不會升起來
島內來說,BRT旁邊的相對來說升值最快,思明區的比湖裡的快,廈禾路周邊比較快,和祥路周邊也還可以
『伍』 廈門房價漲幅寫入市級住房發展規劃,未來五年房價漲幅不超過5%
【環球網房產報道】 為加強對未來五年住房發展的統籌與指導,明確「十四五」期間住房發展的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逐步實現從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邁進。廈門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發布了《廈門市住房發展規劃(2021-2025年)》(公示稿),其中明確提出,保持住房價格總體平穩,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年度漲幅不超過5%。公示即發布起,公開向社會徵求意見。
截圖來自廈門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
《規劃》指出,「十三五」期間,廈門市不斷推進住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市場為主」向「市場和保障並舉」轉型。全市累計供應居住用地502公頃,建築面積1570萬平方米,其中商品房、保障房、安置房佔比分別約40%、40%、20%,基本形成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的住房供應體系。使20萬戶家庭購房需求得到滿足、21萬人住房困難問題得到解決。此外,住房租賃試點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共培育13家規模化機構,構建高中低並舉、大中小兼備的多元市場主體格局,初步建立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
《規劃》勾勒了「十四五」住房發展規劃目標:到2025年,形成更合理、可銜接、分層清晰、租購並舉的住房體系,進一步滿足市民群體多層次住房需求,實現住房總量平穩增長、住房品質逐步提高、住房消費健康發展、住房結構更為均衡、區域布局更加合理、治理能力顯著提升的總體目標。
具體目標為:力爭各類保障性安居工程覆蓋率達25%以上。保障性住房供應量約10萬套,面積600萬平方米,佔比約20%;市場化租賃房供應量約10萬套(間),面積450萬平方米,佔比約15%;新建安置房供應量約6萬套,面積600萬平方米,佔比約20%。保持住房價格總體平穩,逐步使住房價格與經濟社會發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相適應。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年度漲幅不超過5%,住房租金價格年度漲幅不高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
對此,易居研究院發表評論:此次政策明確,未來新增住房主要包括商品住房、保障性住房、市場化租賃房和新建安置房。從比例上可以看出,基本上兼顧了普通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等比例,尤其是租賃住房供應量的比例,也成為後續開發商拿地等所需要積極關注的。類似產品結構和比重,也是值得全國其他城市學習的。
值得注意的是,廈門是全國范圍內第一個推出住房發展「十四五」規劃(公示稿)的城市,並且是首個將房價年度漲幅不超過5%寫入規劃的城市。
『陸』 如今廈門房價還會上漲嗎
漲啊,肯定的
『柒』 廈門的房子為什麼這么貴
房價還是跟來城市的經濟發源展相匹配的,所以說到底這幾年廈門的經濟發展帶動房價的飛漲。本身廈門就是個環境非常好的城市,又頂著一大堆頭銜,什麼最浪漫休閑城市、最適合養老城市、最溫馨會議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際宜居城市。。。加上未來廈門有很強的經濟發展潛力,未來肯定是要成為閩南地區中心城市的,而且地鐵什麼的也都在挖了,也一直有傳聞說廈門即將變成第5個國家直轄市。
就沖著這個勢頭,廈門房價肯定不會便宜,因為都搶著來廈門養老,當然這是個玩笑話。因該說是個趨勢吧,經濟好了人也就願意來,人多了就會帶動房地產,加上現在全國房地產都不便宜。現在在廈門市區想要買到一套100平地段稍微好點的房子,沒個300萬拿不下來。
『捌』 廈門房產幾年能交易
幾年都可以交易。5年之內多付錢。5年以後房價又漲了不知道多少了。
『玖』 2020年廈門新房精裝率是多少
2020年廈門新房精裝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