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買新房都需要叫什麼其他費用稅、費
主要要交納契稅(房價的1.5%),公共維修基金(房價的2%)。
還有,一般來說在回購買了新房後,辦理入答住時,需要帶戶口簿、購房人身份證、購房合同文本交納電梯費(每人每月12元)、物業費(每個樓盤收取的物業費用不同)、垃圾清運費(按照房屋面積分為260元、320元等幾個收費標准)、煤氣管網費(1600元)、有線電視費用(380元),還有預付的電費、水費、聲控燈等費用。
❷ 新房交房都需要繳納哪些費用
新房需要繳納的稅費:
1、契稅:中心城區別墅類(含單體、聯體)契稅按4%徵收;普通住房標准為按1.5%徵收。個人首次購買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契約按1%徵收。
2、住房維修基金:住宅維修基金按照2%標准交存,非住宅維修基金按照1%標准交存。
3、商品住宅(含經濟適用房和住宅小區內的非住宅及住宅小區外與單棟住宅結構相連的非住宅)維修基金交標准為:
磚混結構住宅——49元/平方米
無電梯框架結構住宅——55元/平方米
有電梯14層以下(含14層)框架結構住宅61元/平方米
有電梯15層以上(含15層)框架結構住宅73元/平方米
4、交易手續費:住宅3元/平方米;非住宅11元/平方米。
5、房屋登記費:住宅80元/套;非住宅550元/件。
(2)新房都有哪些額外的費用擴展閱讀:
交房注意事項有以下這些:
一、牆面
1、檢查牆面是否有開裂。
2、檢查牆面是否有空鼓,用小木錘或其他東西敲牆,敲到空鼓時發出的聲音不實,很容易就可以聽出來。做上記號,裝修時用膩子填平。
3、檢查牆面的膩子,是否是防水膩子,可以帶瓶礦泉水,往牆上潑水,用手去摸,看手上是否有泥漿,沒有的話證明牆面的耐水膩子合格。
二、屋頂
1、檢查屋頂是否有開裂。
2、檢查屋頂和牆面的陰陽角線是否是水平線,如果不是,在今後裝修中要先用粉刷石膏找低再用耐水膩子找平即可。
三、地面
1、檢查地面是否平整。
2、檢查是否有開裂和反砂:地面用腳搓地面時是否出現沙粒。砂漿比或水泥質量不合格、攪拌不均勻都會出現此問題。
❸ 購買新房子都需要交哪些費用
1、契稅,購房總價的3-5%(不同的省市自治區稅率不同),普通商品住宅減半,版即1.5-2.5%。
2、印花稅,購房總價權的0.05%。
3、房屋維修基金,購房總價的2-3%,大多數地方是2%。
4、副食品價格調節基金,2元/平方米,有些地方不用。
5、交易手續費:住宅3元/平米;非住宅11元/平米。
6、房屋登記費:住宅80元/套;非住宅550元/件。
7、證照印花稅:5元/本。
8、工本費:10元/本。
如果按揭,還需要以下費用:
1、評估費,購房總價的0.2-0.5%。
2、保險費,購房總價乘以貸款年限乘以0.1%乘以50%。
3、公證費,貸款額乘以0.03%
4、抵押登記費,100元。
(3)新房都有哪些額外的費用擴展閱讀:
新房交易稅費是指購買新房時候應該交的費用,新房交易稅費只有契稅,首套房90平以下1%,90平以上1.5%,再就是維修基金,開口費等;新房首套房要交的稅務大概在房產總價的1%。
參考資料:網路-新房交易稅費
❹ 購買新房主要有哪些費用呢
1、首付款:這個是必備的款項,如果按揭貸款買房的話,這個款項就會比較專大,在20%至60%不等屬。因為每個城市對於首付款的比例要求不一樣,因此首付金額都不盡相同。
2、月供:月供如果過高的話,會影響我們平時的生活質量,嚴重的話還可能導致逾期、斷供現象。因此你在貸款時銀行一般要求你的家庭收入是你月供的2倍以上。
3、稅費:一手房主要是契稅、公共維修基金;而二手房則有個人所得稅、增值稅及其附加稅等。 除了這些以外,二手房可能還會有:房屋評估費、登記費、權證印花稅等等。
❺ 購買新房的額外費用都有哪些
1、契稅,根據面積大小,按照總房款收取。
首套房:90㎡以下專1%,90㎡以屬上1.5%;
二套房:90㎡以下1.5%,90㎡以上2%;
三套房:3%
舉例:首套房,80平米總價100萬,契稅為100萬×1%=1萬;
二套房,100平米總價200萬,契稅為200萬×2%=4萬。
2、公共維修基金,按照面積收取,每平米120元。
❻ 購買新房時都要繳納什麼費用
商品房買賣應繳以下稅費:
1、契稅費:住宅類房屋標准按房款總價的3%或1.5%或者1%交納,每套交納具體的比例需根據國家相關政策,購房者的購房時間、購房單價、購房面積、是否第一次購房等因素來確定;非住宅類房屋按房款總價的3%交納。
2、專項維修資金費用:有電梯類房屋標准按建築面積(平方米)×27.5(元/平方米)計算結果交納;非電梯類房屋標准按建築面積(平方米)×22(元/平方米)計算結果交納。
3、產權登記費:住宅類房屋按80元/戶交納;非住宅類房屋按550元/戶交納;共有人證書費按10元/人交納。
4、合同印花稅:按房款總價的0.05%交納(住宅免收)
5、證照印花稅:按5元/戶交納,在二手房買賣中,印花稅是暫免的,所以簽合同的時候切忌被騙多交了錢。
6、交易手續費:非住宅類房屋按房款×0.35%計算結果交納。
7、新房收房時要交水費、電費、氣費、光纖費、門窗、欄桿費契稅(房款總價的2%),很多物業公司會收取一定的:房屋裝修押金( 不定)、物業管理費( 不定 )、垃圾清運費(不定)、樓道修復費(不定)、裝修人員進出費(不定)、裝修許可證費(不定)、路燈費(不定)、衛生費(不定)等等。
(6)新房都有哪些額外的費用擴展閱讀:
稅費問題特別提示:依據法律的規定和大部分購房合同的約定,繳納公共維修基金、契稅等費用均不能作為開發商交付房屋的前提。
1、契稅契稅是業主取得產權證時向國家交的稅。繳納時間:契稅只能在過戶時交納特別提示:除稅務機關,任何單位無權代收。實施:業主入住時不需要向開發商交納契稅,等房屋可以辦理產權證之前自己到稅務局直接辦理。
2、公共維修基金此項基金不同於物業管理費,只用於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保修期滿後的大修、更新、改造。稅率:房屋成交價 的2%。特別提示:任何開發商、物業公司都無權收取或代收大修基金。該基金應該交給小區辦。如果您將大修基金交給開發商,您很可能無法要回。
3、面積測繪費面積測繪費收取原則為「誰委託,誰付費」,購房合同已規定開發商向購房人提供面積測量數據的義務,故此費用應由開發商交納。
4、物業費一年物業管理費、物業管理費和水電保證金特別提示:普通小區交一年以下物業費並不違規。物業管理服務收費實行明碼標價,收費項目和標准及收費辦法應在經營場所或收費地點公布。
5、 產權代辦費業主完全有權選擇自行辦理產權證,開發商無權強行向業主收取該筆費用。
參考鏈接:華人律師網
❼ 買新房要交哪些費用
買新房需要交的費用有:契稅、印花稅、房屋維修基金、交易手續費、房屋登記費、工本費、證照印花稅。
1、契稅。按照房屋總價的適用稅率來繳納契稅,一般稅率為3%-5%,不同地區的稅率會有所不同。
2、印花稅。按照房屋總價的0.05%繳納印花稅。
3、房屋維修基金。按照房屋總價的2%繳納,有的地區是按照3%繳納費用的。
4、交易手續費。與房地產公司進行交易時,需要按照房屋的面積來交交易手續費,繳納標準是住宅3元/平米,非住宅11元/平米。
5、房屋登記費。每套房屋過戶到自己的名下,都需要交房屋登記費,住宅用房屋需要交80元/套的房屋登記費,非住宅為550元/套。
6、工本費。房屋過戶到自己名下後,會有房產證作為憑證,而房產證需要工本費10元/本。
7、證照印花稅。房產證也需要繳納印花稅,繳稅標准為5元/本。
(7)新房都有哪些額外的費用擴展閱讀:
下列憑證可以免徵印花稅:
(1)已經繳納印花稅的憑證的副本、抄本,但是視同正本使用者除外;
(2)財產所有人將財產贈給政府、撫養孤老傷殘人員的社會福利單位、學校所立的書據;
(3)國家指定的收購部門與村民委員會、農民個人書立的農副產品收購合同;
(4)無息、貼息貸款合同;
(5)外國政府、國際金融組織向中國政府、國家金融機構提供優惠貸款所書立的合同;
(6)企業因改制而簽訂的產權轉移書據;
(7)農民專業合作社與本社成員簽訂的農業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購銷合同;
(8)個人出租、承租住房簽訂的租賃合同,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經營管理單位與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有關的憑證,廉租住房承租人、經濟適用住房購買人與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有關的憑證。
❽ 買新房除了房款外還要交哪些費用
購新房時除了房款還要交的費用:
契稅:
90㎡及以下的普通住宅,並且該住房屬於家庭的唯一住房,按照1%稅率徵收契稅;
90~144㎡的普通住宅,按照1.5%稅率徵收契稅;
超過144㎡的住宅,按照3%稅率徵收契稅。
一般契稅由開發商代收,隨首付款一起繳納。
徵收期限
房產稅徵收期限可結合房屋情況咨詢當地房管部門或稅務部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第七條明確規定--- 房產稅按年徵收、分期繳納。納稅期限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所以,各城市的征稅時間並不一致。
(8)新房都有哪些額外的費用擴展閱讀:
徵收對象:
房產稅的征稅對象是房產。所謂房產,是指有屋面和圍護結構,能夠遮風避雨,可供人們在其中生產、學習、工作、娛樂、居住或儲藏物資的場所。但獨立於房屋的建築物如圍牆、暖房、水塔、煙囪、室外游泳池等不屬於房產。但室內游泳池屬於房產。
由於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的商品房在出售前,對房地產開發企業而言是一種產品,因此,對房地產開發企業建造的商品房,在售出前,不徵收房產稅;但對售出前房地產開發企業已使用或出租、出借的商品房應按規定徵收房產稅。
負有繳納房產稅義務的單位與個人。房產稅由產權所有人繳納。產權屬於全民所有的,由經營管理單位繳納。產權出典的,由承典人繳納。
產權所有人、承典人不在房產所在地的,或者產權未確定及租典糾紛未解決的,由房產代管人或使用人繳納。因此,上述產權所有人,經營管理單位、承典人、房產代管人或者使用人,統稱房產稅的納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