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辦理不動產權證需要哪些材料
不動產權證需提交以下材料:
1、購房合同 原件1份
2、身份證 復印件1份
3、購買商品房登記申請表
4、圖紙 原件
5、物業專項維修基金 原件1份
6、權屬轉移涉稅證明 原件1份
7、不動產登記申請審批表 原件1份
8、預告登記證明 原件
9、有抵押的提交期房抵押轉房地產抵押登記申請報告 原件1份
10、土地申請材料(開發商處領取)
辦理不動產權證一手證15個工作日。
2. 按揭的房子能辦不動產權證嗎
可以抄,按揭房辦理不動產權證辦理流程:
確認開發商已進行初始登記:一般來講,在兩個月以內,開發商將商品房交付使用後,就會把辦理房產證的資料送到相關部門,所以業主在收房後的上個月左右就可以向開發商詢問相關情況。
向主管部門領取並填寫表:領取一份《房屋所有權登記申請表》並且將它填寫完整,記住,申請表是需要開發商蓋章的,也可以直接到開發商處領取,一般那裡會有蓋好章的申請表。
領取測繪表:測繪表也是很重要的,因為測繪表是相關部門確認標注面積的依據,所以業主也可以去開發商指定的房屋面積計量站領取,有的地方也是可以直接向開發商領取的。
繳納公共維修基金和契稅:這兩筆公共維修基金和契稅的繳納憑證是辦理房產證必須要的,一定不要丟了。而具體的繳納方法可以向開發商咨詢。
房屋買賣合同、關於房屋實測面積和房價結算的確認書、測繪表、房屋登記表和兩份分戶平面圖以及專項維修基金專用收據、契稅完稅或減免稅憑證、還有購房者身份證、房屋共有的提交共有協議和銀行的提前還貸證明。
3. 新房交房後多久可以辦房產證,需要什麼材料
新房房產證辦理比較麻煩,一般由開發商提出申請,辦證時間長。由於各城市,甚至各家開發商情況不盡相同,所以具體辦證時間主要還是看購房合同上的約定時間。一般來說,合同約定90天到180天以內都屬於正常范圍,最高不得超過兩年。
假若合同里沒有約定辦房產證期限的話,那就按照國家的相關法律規定:如果是期房,從交房的使用之日那天算起,90天之間開發商一定要辦理好房產證;如果是現房,從合同的訂立之日起90日就需要辦理好房產證了。
此外,如果是全款買房(貸款的還需辦理銀行抵押),也可以自己向開發商索要相關資料去房管局辦理房產證,時間相對較短。
(3)開發商新房不動產權證要多久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委託代辦的協議中應明確約定:
1.開發商應該於什麼期限內辦理房產證(如果是「兩證分離」的地區,一定要註明《土地使用權證》和《房屋所有權證》,當然如果因為行政原因,本地暫時無法取得《土地使用權證》的,只能讓步了)。
2.開發商或代理公司應當於什麼期限內提供繳納相關稅費的正式收繳憑證。
3.約定一旦因開發商原因導致不能如期辦理或辦證發生錯誤的情況時如何處理,最好明確約定「可以退房」或「不退房,但開發商應賠償全部房款x%的賠償金」等明確的違約處理方法。
4.約定如果貸款銀行扣押房產證和《購房合同》的,購房人如何核驗房產證,因為這種情況下購房人往往只能「看一眼」房產證。
5.約定辦理抵押登記的事宜,有些銀行不扣押房產證,僅辦理抵押登記,抵押登記的手續是否由開發商辦理以及如何辦理等事宜也應當約定清楚。
6.約定代辦費用的數額和繳納方法,並要求提供正式的開發商蓋章的收據。
如果《購房合同》對此沒有詳細約定,請一定要在這份委託協議中爭取加入這些條款。
第二步:繳納房產證代辦費、公共維修基金、契稅、印花稅。
辦理收房入住手續的時候,開發商往往會要求您繳納這些費用。注意事項:
1.在交錢之前,請您了解一下這些稅費的收繳標准,以便核實開發商計算是否正確,可參見本書附錄十一。
2.交錢之後,請您一定保留好收款憑證,並一定要求收款單位蓋公章,不要收「白條」。
4. 房產證辦理不動產證需要多長時間
不超過90天。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八條的規定:
由於出賣人的原因,買受人在下列期限屆滿未能取得房屋權屬證書的,除當事人有特殊約定外,出賣人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商品房買賣合同的標的物為尚未建成房屋的,自房屋交付使用之日起90日;
商品房買賣合同的標的物為已竣工房屋的,自合同訂立之日起90日。
(4)開發商新房不動產權證要多久擴展閱讀:
不動產權屬證書是權利人享有該不動產物權的證明。不動產權屬證書記載的事項,應當與不動產登記簿一致;記載不一致的,除有證據證明不動產登記簿確有錯誤外,以不動產登記簿為准。2015年3月1日起《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正式實施。與此同時,江蘇徐州和四川瀘州兩地頒發了全國第一本不動產權證書。這標志著全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的落地。
房產證過戶怎麼辦理
1、二手房房產證過戶之前,需要進行房產交易的雙方在合法的條件下簽訂購房合同,購房合同備案以後,雙方開始進行房產過戶手續。
2、到房產交易辦理房產證過戶手續,雙方需要攜帶各自的身份證件及復印件,還要攜帶關於雙方婚姻狀況的證明,例如單身證明或是結婚證等,還有購房合同和房屋的相關產權證等資料。
3、進行房產交易登記以後,會進行網簽,以前都是簽書面合同,現在一般都實行網簽了,不僅方便管理查詢,房產交易的雙方也節省了等待的時間,在網簽後按照排號的日期,進行房產交易的下一步就可以了。
4、到稅務局繳納稅費的時候,稅費方面雙方都是有費用的,出售房屋的一方如果享受了政策,基本就沒有其他的什麼費用了,就算需要繳納其他的費用,數目也是比較少的。
5、手續都辦理完畢以後,等到領證的時間一到,購房的一方拿著自己的相關證件就可以領證了.
網路-不動產證
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不動產證
5. 為什麼2020年買新房,不動產權證是2000開始的
為什麼2020年買新房不動產權證是2000年開始的?從這塊地批下來之後就已經開始算你的產權了。雖然這個時候房子還沒有蓋好,不管開發商蓋幾年都是會從開發商拿地的時候開始算產權。
6. 買新房和二手房分別需要多久才可以拿到不動產證
新房和二手房拿到不動產證的時間是不一樣的。
辦理不動產證,購房合同上面都會有辦理不動產的時間,比如365天或者多少天,這個時間是交房之日開始算的,開發商先辦理小區的大產權,然後再分戶給每一戶人,這樣不動產證就拿到了。全款購房者的不動產證一般都會先拿,因為只要辦理完成就可以拿了,而貸款購房者要稍微晚一點拿,因為辦理好不動產證還需要拿到銀行和房管局辦理抵押登記,這個時間一般會有幾個月,但是一般會先給復印件給購房者。
對於二手房而言,需要訂買賣合同-賣方還貸和簽貸款合同-過戶-辦理抵押登記。訂買賣合同,這個是指的買賣雙方簽訂買賣合同,如果是通過中介購買的,則是三房合同。
賣方還貸和簽貸款合同,如果賣方還有房貸未還清,則需要將房貸還清,如果買方要貸款,那麼就需要簽貸款合同,這兩件事可以同時進行,但是需要等到買方貸款審批通過後再去還賣方的房貸,因為怕買方貸款審批不過造成違約。在買賣雙方提供完審核資料後,銀行開始審批貸款資格,快的可能幾個工作日,慢點的可能十幾個工作日甚至更長。
過戶,在貸款審批通過和賣方還清貸款後就可以過戶了,過戶完成一般需要幾個工作日,然後就能拿到不動產證了。
辦理抵押登記,如果是全款客戶,只用簽買賣合同和辦理過戶就行了,如果是貸款買房,那麼在拿到不動產證之後還需要去房管局辦理抵押登記,這樣銀行才會放尾款給房東。
7. 你好,請問新房是不是必須收房後才能辦理不動產權證呢
開發商新建的新房,必須經當地主管部門、五大責任主體驗收合格,五證俱全,由開發商備齊材料才能到不動產部門辦理不動產證。
8. 交房後過多久可做不動產權證
按照法律規定,蓋好房子,取得不動產權證的先後順序是三步:
1、樓盤竣工驗收交付使用,
2、開發商取得整個樓盤的產權,
3、分割給業主辦理小產權。
要知道,沒有拿到不動產登記證的時候整個樓盤屬於開發商,就算房子蓋好已經交房也一樣。商品房預售、竣工後,開發商要做初始登記,也就是行內人常說的大產權。開發商的大產權證包括兩部分:會有一個土地證一個房本。前者是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招拍掛之後就可以辦,在預售許可證之前,所以一般來說開發商都是辦好土地證的,竣工之後才辦房產證,法律上叫初始登記。
辦理初始登記,各地規定略有不同,但是大體上需要提交這些材料:
1、商品房五證
2、主體資格證明(開發商的法人營業執照等)
3、竣工驗收備案表
4、面積實測報告
基於此,法律上關於辦不動產權證(房產證)的期限規定,業主和開發商簽的購房合同約定,都是以交房後多長時間來計算。比如說拿到了竣工驗收備案表和面積實測報告才能交房,那麼交房之後就可以拿這兩個材料做初始登記,大概時間在20—30天之間。
初始登記之後開發商有了大產權,就可以按照合同約定給業主分割成小產權,業主就拿到房本。這個過程長的也就一個月。也就是說,大證二三十天,小證二三十天。中間要是不耽誤,一般從交房(竣工驗收備案表和面積實測報告取得)開始算半年內肯定能辦好。
9. 新房收房就能辦不動產權證嗎
是的,現在都改為不動產權證了。
辦理流程
1、申請人到不動產所在地的不動產登記部門申請權籍調查
2、申請人到不動產所在地的不動產登記窗口遞交申請材料
3、屬地不動產登記機構受理、初審後報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審核
4、不動產登記中心核准並將登記事項記載於登記簿
5、申請人到不動產所在地的不動產登記窗口領取《不動產權證書》
所需資料:
(1)《不動產登記申請書》;
(2)當事人的身份證明;
(3)不動產權屬證書(已有土地使用證)或土地權屬來源證明;
(4)《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5)《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6)《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
(7)《竣工驗收備案證書》;
(8)經審查的不動產權籍調查結果(不動產權籍調查表、界址點坐標成果表、不動產測量報告、宗地圖、查丈表、牆界表、房產分層分戶平面圖等);
(9)相關稅費繳納憑證;
(10)其他必要材料。
參考資料:http://news.xinhuanet.com/house/gz/2015-11-02/c_11170056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