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家規定房子最大公攤是多少
,國家並沒有在這方面的明文規定比例必須達到多少。房屋的公攤面積的大小,取決於房屋建築的規劃設計是否合理、以及房屋的配套設施多少.
《房產測量規范》中規定:商品房建築面積,即產權面積,由套內建築面積和分攤的共有建築面積組成。套內建築面積套內房屋的使用面積,套內牆體面積,套內陽台建築面積三部分組成。 共有建築面積的內容共有面積的內容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等,以及為整幢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築面積,以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共有建築面積還包括套與公共建築之間的分隔牆,以及外牆(包括山牆)水平投影面積一半的建築面積。獨立使用的地下室、車棚、車庫、為多幢服務的警衛室,管理用房,作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都不計入共有建築面積。B3·2 共有建築面積的計算方法整幢建築物的建築面積扣除整幢建築物各套套內建築面積之和,並扣除已作為獨立使用的地下室、車棚、車庫、為多幢服務的警衛室、管理用房、以及人防工程等建築面積,即為整幢建築物的共有建築面積。B3·3 共有建築面積的分攤方法a) 住宅樓共有建築面積的分攤方法住宅樓以幢為單元,依照B2的方法和計算公式,根據各套房屋的套內建築面積,求得各套房屋分攤所得的共有建築分攤面積。b) 商住樓共有建築面積的分攤方法首先根據住宅和商業等的不同使用功能按各自的建築面積將全幢的共有建築面積分攤成住宅和商業兩部分,即住宅部分分攤得到的全幢共有建築面積和商業部分分攤得到的全幢共有建築面積。然後住宅和商業部分將所得的分攤面積再各自進行分攤。住宅部分:將分攤得到的幢共有建築面積,加上住宅部分本身的共有建築面積,依照B2的方法和公式,按各套的建築面積分攤計算各套房屋的分攤面積。商業部分:將分攤得到的幢共有建築面積,加上本身的共有建築面積,按各層套內的建築面積依比例分攤至各層,作為各層共有建築面積的一部分,加至各層的共有建築面積中,得到各層總的共有建築面積,然後再根據層內各套房屋的套內建築面積按比例分攤至各套,求出各套房屋分攤得到的共有建築面積。c) 多功能綜合樓共有建築面積的分攤方法多功能綜合樓共有建築面積按照各自的功能,參照商住樓的分攤計算方法進行分攤。
② 公攤面積一般多大公攤面積一般是多少
公攤面積是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的簡稱。它和套內建築面積之和構成了一套商品房的建築面積。公攤面積過大,勢必降低房屋的性價比;過小,則影響居住的舒適度。那麼,公攤面積應該佔多大比例呢?在此,搜房網進行了整理,希望為大家提供幫助。
據產權處測繪科負責人介紹,一般來說,高層樓房的分攤面積要大於多層的分攤面積。在他們測量實踐中,高層的分攤系數一般在0.18—0.26之間,而多層的分攤系數則在0.11—0.16之間。不過,每個樓盤,甚至一個樓盤各幢房子的情況都不一樣,因此房屋的公攤面積要實地測量,要根據房屋的使用功能和相關配套情況來定,沒有限定的范圍。
有關公攤面積的規定
據了解,關於分攤面積目前尚無法律加以約束,而只有建設部的行政規章和地方政府的部門文件做出的原則性的規定。現在政策主要是根據2000年8月1日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房產測量規范》執行。
根據《房產測量規范》,可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為:1、大堂、公共門廳、走廊、過道、電(樓)梯前廳、樓梯間、電梯井、電梯機房、垃圾道、管道井、水泵房、消防通道、交(配)電室、值班警衛室等,以及為整幢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物業管理用房以及其他功能上為該建築服務的專用設備用房;2、套與公用建築空間之間的分隔牆及外牆(包括山牆),為牆體面積水面投影面積的一半。
不應計入的公用建築空間:1、倉庫、機動車庫、非機動車庫、車道等,作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單獨具備使用功能的獨立使用空間;2、售房單位自營、自用的房屋;3、為多幢房屋服務的警衛室、管理(包括物業管理)用房。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3-09-09,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買新房,就上搜狐焦點網
③ 房子公攤的面積一般是多少
國家對公攤面積沒有明確的規定必須控制在哪個區間范圍內,普通多層住所樓,在沒有地下版設備用房、沒有底層權商鋪、底層架空的情況下,公攤系數在10%-15%之間;帶電梯的小高層,公攤系數在15%-20%之間;高層住所相對更高,在20%-25%左右。為數不多的高層和小高層,房子面積公攤則控制在20%左右。
④ 國家規定的商品房公攤面積標準是多少
現有的法律法規並沒有對公攤系數設定上限。
一般多層住宅的公攤面積約在10%~13%,18層以下的板式住宅公攤約在13%~15%,點式的樓盤公攤大多在15%~17%,而30層以上的住宅因為電梯數量的增多,公攤通常都在25%左右。
公攤范圍
1、各產權戶的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配電室公攤建築面積、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以及為整幢建築服務的共有房屋和管理房屋。
2、套(單元)與公共建築空間之間的分隔牆,以及外牆(包括山牆)牆體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
不僅電梯、樓道、門廳,甚至門口警衛室的一部分面積也要由購房者買單。
計算方法
用各戶套內面積按比例進行分攤
1、計算分攤系數
分攤系數=需要分攤的公用面積之和/各套內建築面積之和=(總建築面積之和一各套內建築面積之和)/各戶套內建築面積之和。
2、各套房的公用分攤面積=分攤系數×各套內建築面積。
(4)新房標准公攤是多少擴展閱讀
公用建築面積分攤原則
約束開發商的有關商品房銷售面積與公攤面積[2]的法規主要有建設部《商品房銷售面積計算及公用建築面積分攤規則》(試行)及北京市2000年9月26日頒布的北京市商品房銷售面積計算及公用建築面積分攤暫行規定》。
其中北京市的規定明確了公用建築面積的分攤原則、可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及不應計入的公用建築空間。
1、商品房公用面積的分攤以幢為單位。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為本幢內的公用建築面積,與本幢不相連的公用建築面積不得分攤到本幢房屋內;
2、為整幢商品房服務的公用建築面積,由該幢樓各套商品房分攤;為局部范圍服務的公用建築面積,由受益的各套商品房分攤;
3、公用建築面積分攤後,不劃分各套商品房攤得建築面積的具體部位,但任何人不得侵佔或改變原設計的使用功能。
面積明細
1、將整幢建築的建築面積、套內建築面積之和、不應分攤的建築面積等基本數據告知購房人,以便購房人通過這些數據求出其他數據,以明確自身的權益;
2、開發商也應將購房人應分攤的公有公共部位的面積總值及各構成項目的面積加以列明,以備購房人查驗和監督。
除此之外,購房人有權自查或者聘請律師向設計單位、規劃單位、測繪部門等機構查閱所購房產的相關文件,比如最終設計圖紙或者最終設計方案、最終面積測量報告、各種數據的計算方式及其文件等等。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 買100平房子只得70平,公攤面積「坑」有多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 公攤面積
⑤ 高層樓房的公攤面積一般以百分之幾為標准
目前沒有標準的,只是開發商有告知你公攤面積大小的義務。
房屋公攤率是版指房權屋公攤面積占房屋總面積的比率。對於公攤面積的處理,目前我國尚無明確法律法規出台,因公攤面積的不明確,使其成為房地產交易過程中爭論的焦點。
公攤率主要用於計算在住宅小區之中公用建築設施(配電房、樓道、電梯井、公用通道、消防設施以及其他公用設施)在小區總建築面積之中所佔比例。
公攤率=總公攤面積/總建築面積
總公攤系數是一棟建築的總公攤面積與總套內建築面積的比例。
公攤系數需要注意的是它只針對單一建築,不是所有建築的公攤系數都一樣的,每棟建築都有自己的公攤系數。
根據「誰使用誰分攤的原則」,對於同一棟、同一單元或同一層的不同戶型,其每戶的「公攤面積/套內面積」可能不同,且同總分攤系數可能不同。
(5)新房標准公攤是多少擴展閱讀:
非公攤面積
1、從屬於人防工程的地下室、半地下室。
2、供出租或出售的固定車位或專用車庫。
3、幢外的用做公共休憩的設施或架空層。
共有建築面積分攤原則為:產權雙方有合法權屬分割文件或協議的,按其文件或協議計算分攤;無權屬分割文件或協議的,可按建築面積比例進行計算分攤。
⑥ 新房公攤面積到底有多大
目前我國尚無法律對公攤面積加以約束只有建設部的行政規章和地方政府的部門文件做出的原則性規定。現在政策主要是根據2000年8月1日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房產測量規范》執行。依據《房產測量規范》可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即公攤面積為:
1. 大堂、公共門廳、走廊、過道、電(樓)梯前廳、樓梯間、電梯井、電梯機房、垃圾道、管道井、水泵房、消防通道、變(配)電室、值班警衛室等以及為整幢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物業管理用房以及其他功能上為該建築服務的專用設備用房;
2. 每套與公用建築空間之間的分隔牆及外牆(包括山牆)為牆體面積水面投影面積的一半。
不應計入的公用建築空間為:
1. 倉庫、機動車庫、非機動車庫、車道等作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單獨具備使用功能的獨立使用空間;
2. 售房單位自營、自用的房屋;
3. 為多幢房屋服務的警衛室、管理(其中包括物業管理)用房。
需要分攤的共有建築面積為整幢建築物的建築面積扣除整幢建築物各套套內建築面積之和並扣除作為獨立使用的地下室、車棚、車庫為多幢服務的警衛室、管理用房以及人防工程等之後的建築面積。
公攤面積的計算
公攤面積的計算建築面積=套內建築面積+公攤面積
公攤面積=公攤系數×套內建築面積
公攤系數=總公共分攤面積/(套內建築面積×總套數)
套內建築面積=套內使用面積+牆體面積
影響公攤面積的因素
1、戶型 同一棟樓里一梯一戶、一梯兩戶和一梯三戶是不一樣的典式樓和板式樓市不一樣的。
2、套內面積 正如你所說房子大就多點房子小就少點
3、公共設施 只有樓梯和既有樓梯又有電梯是不一樣的公共設施、走廊越多公攤就越大。
4、建築規模 樓梯高度越高公攤越大。
普通住宅的一般公攤比例: 多層8%——15% 小高層 10%——20% 高層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