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新房裝修時,哪些地方要做防水
裝修是來一個非常繁瑣的過程,要做的源事情很多,而裝修防水是必須要做的,防水措施做的好,可避免今後出現漏水的問題。那裝修中哪些地方需要做防水呢?一般來說,家庭的廚房,衛生間,陽台屋頂都是需要做防水的,如果你家住在底層沒有地下室的話,那麼所有地面和1.5米以下的牆面都需要做防水防潮處理。 我們都知道廚房和衛生間會用到大量的水,地面難免會很潮濕,因此不得不做防水處理。廚衛間的面積通常都比較小,埋藏的水管多,用防水卷材做防水的話,不易剪接和粘貼,且施工時對於工人的技術要求比較高,同時還具有一定的刺鼻性氣味,使用不環保,因此不建議用作家裝防水材料。像廚房衛生間最好的防水塗料可用專門的廚衛防水漿料,陽台或者屋頂建議K11防水漿料+砂漿防水劑結合施工,不僅施工簡單方利,而且防水效果和環保性能也更好。
⑵ 裝修房子什麼時候做防水合適
做防水的時間是在做完水電,並且對水路做過打壓實驗,證明不漏水以後做,做完防水以後,專最少要作24小時屬的地面閉水試驗才可以鋪地磚。
廚房因為出現漏水情況很少,一般不做大面積的防水,把下水管和地漏做防水就可以。
⑶ 房屋哪些地方需要做防水
【衛生間】
▍衛生間是家居防水的重點區域,是我們居家生活中常用水的地方,因此必須要做防水。
▍衛生間的防水要求嚴格,不僅地面要做防水,淋浴區牆面防水建議做到頂(≥1.8米),並且在刷完2-3遍(至少橫豎都要刷一遍,防水層並不是刷越多越好,刷太多易脫落)防水後,必須進行閉水試驗,以確保衛生間不漏水。
▍衛生間干區也要做好防水,衛浴間雖然做了干濕分離,卻沒有明顯的隔斷,因此干區還是很容易被潮氣給滲透,建議在衛浴間門外做10厘米左右的防水,避免因為衛生間的門位置較矮而產生滲透。
【廚房】
▍廚房的防水也不能忽視,廚房防水主要是地漏、及地面、牆面的處理。
①對於有地漏的廚房來說,地面一定要進行防水處理,地漏和管根處要著重處理。
②對於沒地漏的廚房來說,地面原則上也應進行防水處理,以防止水池濺水,地面濕滑,造成安全隱患。
▍一般廚房牆面防水要做至少30厘米的高度;牆與地面之間的接縫處要處理好;洗手盆區域要做重點處理,做1.2米左右的防水。
【陽台】
▍雖然陽台比衛浴間用水要少很多,但是也不可疏忽,尤其是很多人喜歡把洗衣機放在陽台,就不能不做防水;偶爾晾曬衣物或偶爾被風吹雨淋,建議做一做防水,程度可以比衛浴間稍低。
①如果是開放式的陽台,就必須要做防水,建議牆面的高度30厘米。
②如果是封閉式的陽台就不做,如果是擺洗衣機有上下水的封閉式陽台也建議做防水。防水塗料必須刷到國家驗收規范的1.5毫米厚。
【一樓地面】
▍一樓雖然不用在意會漏水到樓下,但是往往因為雨水、地下水等原因,地面存在大量的水汽。所以做好地面防水防潮的處理,以免有後顧之憂。
⑷ 裝修房子的時候怎麼做防水啊
裝修完的房子要做到防水,建議進行這三步:
第一步:應先對基層進行處理。去除原有裝飾材料,把浮土、水泥清理干凈,要求表面平整、乾燥。
第二步:鋪貼防水塗料。在做防水處理的基層上刷一層改性瀝青,鋪一層玻璃絲布,然後再重復塗刷一次,最後在第二層玻璃絲布上塗刷一遍塗料,防水處理才算做完。防水塗料應塗刷均勻,玻璃絲布與防水層封閉嚴密,不能有漏刷、起鼓和脫落的現象,否則會影響防水效果。若選用聚氨酯做防水塗料,一般不用加玻璃絲布,只要反復塗刷2-3遍就可以了。因為聚氨酯塗料本身可以形成彈性保護膜,具有一定耐拉性能。為了提高防水效果,可以鋪貼一層玻璃絲布,但費用會有所增加。需要注意,在做地面防水時,要把防水塗料及玻璃絲布鋪刷到距地面20-30cm的牆壁處,防止牆壁和地面連接處發生滲漏,從而形成一個封閉牢固的整體防水層。對於淋浴間的牆壁,軟體輕制牆和室內怕滲漏的牆面,需要把防水塗料塗刷到牆壁1.8米處或滿牆塗刷,防止牆體滲漏。
第三步:做「蔽水」試驗,「蔽水」試驗是檢驗室內防水質量的重要檢驗手段。在防水工程做完後,封好門口及下水口,在室內蓄滿水達到一定液面高度,24小時內液面若無明顯下降,即為合格。「蔽水」試驗完成後,在防水塗料層上再做一層水泥砂漿保護層,注意不要破壞已做好的防水塗料層。等水泥砂漿保護層干透後,就可以在上面鋪貼牆地磚或噴刷塗料,進行正常的裝飾裝修了,才可以避免在裝修過程產生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