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看待房地產2020年走勢
2020年因為新冠病毒疫情的原因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對各行各業也都產生了暫時的影響,其中也包括房地產行業。很多人都在展望今年的房地產市場趨勢會如何!
趨勢一、在價格上受疫情影響上半年的市場價格預計會保持平穩或者小幅度降價,市場短時間會有一小段真空期出現。下半年隨著疫情的徹底解除,市場會重新回到正軌。另外今年經濟任務加重為保證經濟的正常增長,房地產調控政策會讓位於國家經濟,各地的限購政策可能會小幅度的放鬆,進而市場價格也會相對上漲一些。我不太同意一些人士對房產的看衰論,房地產業仍然在國家經濟增長和地方政府財政收入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所謂國家經濟在發展人口在增加這個硬性環境下,房價上漲是一個完全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增長,當然不會是前幾年的炒房熱房價爆漲,那種情況基本是以後不會再出現了。所以在價格上今年的房地產市場仍然會按照這一規律穩步發展。
趨勢二、在購房需求和購買人群上也同樣會因為疫情造成一個的短暫凍結,但是需求仍然是大量存在的。2020年隨著房地產市場的自然正常發展,三四線城市因為購房需求逐漸被透支剛需置換將成為主力軍,投資需求基本將消失,需求的變少可能促使價格下跌。一線城市將繼續擠壓其他城市的投資需求,一線城市仍然暫時是投資加剛需為主。從需求上來看三四線城市需求正在變少,因為虹吸效應一線城市極其周邊需求仍然是相當大的。
總體來說2020年房地產市場仍然會有條不紊的發展,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② 中國房地產2020年上半年房地產市場趨勢怎麼樣
根據中指研究院今天發布的《2020上半年中國房地產市場總結&下半年趨勢展》報告來看,2020年中國房地產上半年和下半年的市場情況如下:
2020年初,疫情對我國經濟及房地產市場運行造成較大沖擊,為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我國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明顯加大,地方因城施策也更加靈活,疊加疫情緩和後前期積壓的購房需求積極釋放,我國房地產市場持續恢復,尤其是長三角地區熱點城市,土地市場熱度居相對高位,品牌房企線上線下積極推盤促銷,銷售業績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
從30個城市住宅項目銷售套數佔比情況來看,2020年1-5月,120-144平米、144-200平米之間和200平米以上的改善型產品銷售套數較2019年均有所增多,居住需求不斷升級。根據最新中指百城居民置業意願調查結果顯示,6月,近四成受訪者表示短期購房需求為換房改善,改善型需求占據重要地位。此外,受當前城市居民居住特徵影響,各類置業群體也更為偏好三居類中大戶型產品,此類產品需求佔比為44%,明顯高於其他類型。預計隨著疫情影響不斷減弱,市場換房需求仍存較大釋放空間,且在限購等政策影響下,部分購房者更傾向選擇一步到位的產品,中高端項目成交佔比有望繼續上升。
另外,受住房居住屬性回歸及疫情的加速刺激作用影響,產品內部功能區域劃分合理性、小區配套、產品健康理念的體現等產品關鍵因素對置業決策的影響力凸顯,進而將推動行業聚焦產品的迭代升級,實現人居生活的完善發展。同時,疫情的發生也為物業管理服務行業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加速刺激了物業服務需求的釋放。我國存量房規模較大,物業管理服務行業發展空間可觀,房企在物業板塊的布局,或將重構未來房地產行業的競爭格局。
③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國的房地產情況是怎樣的
20世紀30年代中國的房地產情況是怎樣?20世紀30年代的房產不值錢不到100塊錢200塊錢就能買一塊房子
④ 現在國家對房產的最新政策是怎樣的
房產新政策2018一:限購
一線城市房價的過快上漲也引起了發改委的重視。
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在兩會期間表示,當前一二線城市房價上漲速度較快,幅度較大。
需通過加快推進保障房建設和棚改,增加住房供給,採取諸如限購等行政措施以及經濟政策等。
房產新政策2018二:增加土地供應
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在兩會期間表示,將採取分類調控的原則,增加一線城市的土地供應面積。
最近一線城市房價上升快,引起關注,為防止異常交易推高房價,全力支持一線城市地方政府調控措施。
房產新政策2018三:整治「首付貸」
去年下半年以來,北上深等一線城市房價大幅上漲,以「首付貸」為代表的杠桿資金被認為是推動此輪房價上漲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上海「鏈家事件」發生以後,記者曾在《地產中介鏈家的「金融風暴」》中提到「首付貸」給房地產市場帶來的風險。
(4)最新房地產情況如何擴展閱讀:
為進一步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逐步解決城鎮居民住房問題,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國務院繼去年5月的「國10條」後。
於2011126日出台「國八條」指導全國樓市的政策導向,隨後各地政府陸續出台各地執行細則,對樓市進一步進行調控。
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國務院繼去年5月的「國10條」後,於2011126日出台「國八條」指導全國樓市的政策導向,隨後各地政府陸續出台各地執行細則,對樓市進一步進行調控。
第三條「調整完善相關稅收政策,加強稅收征管調整個人轉讓住房營業稅政策,對個人購買住房不足5年轉手交易的,統一按其銷售收入全額征稅。
稅務部門要進一步採取措施,確保政策執行到位。加強對土地增值稅征管情況的監督和檢查,重點對定價明顯超過周邊房價水平的房地產開發項目,進行土地增值稅清算和稽查。
第四條:「強化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銀行政策)對貸款購買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低於60%,貸款利率不低於基準利率的1.1倍。
⑤ 怎麼了解房地產的最新動態
2006年是「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對國土資源部門來說,土地市場和房產市場的協調配套發展、市場化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等深層次問題仍在探索之中。2005年的土地政策起到了保持穩定總量供應、調整房產結構、保持房價穩定的作用。與之相比,2006年,土地宏觀調控政策仍在進行中,土地作為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偏緊仍是其主調。在此基礎上,全國各大城市的土地市場也有所變化,譬如在招拍掛細則、對閑置土地的處理辦法和地價調配上均有所調整。與此同時,城市建設用地供應得到理性調控,建設用地供應結構日趨合理;房地產用地與去年相似,仍向中低價位普通商品住宅傾斜,適應穩定房價的要求;招拍掛和有償出讓土地方式比重進一步加大;建設用地供應的地區結構逐步協調以適應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 針對2006年以來全國土地市場行情的變化,新地產策劃機構聯合專業研究機構對全國50個城市的土地市場進行了分析並形成本報告。 四直轄市(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土地市場綜述 自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實施以來,北京、上海、天津、重慶這四個直轄市加大了土地供應的調控力度,土地供應結構不斷完善優化,區域分布日趨合理,房地產開發企業對市場的預期也逐步回歸理性,地價、房價在一段時間內增幅過快的趨勢得到了有效的調控,而且隨著調控政策效應的進一步顯現,土地供需將維持在較為均衡和理性競爭的狀態,地價、房價的漲跌空間都將縮小,走勢趨於平穩。 (一) 土地供應結構不斷優化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建設部等部門關於做好穩定住房價格工作意見的通知》,各地加大閑置土地處置力度,積極開展閑置土地清理收回工作。北京、天津、重慶、杭州、廣州等地相繼制定了配套措施,重慶市對閑置兩年以上,建設單位無能力開發的,由國土部門依法收回75.3公頃;對由於政府或政府部門的原因造成項目不能實施的,區別不同情況採用補償、置換或延期開發方式解決198.4公頃;廣州市無償收回57宗、共139.4公頃的閑置地;上海全市共有20餘宗、約100公頃土地,通過「騰籠換鳥」或「易主」、「改性」等方式重新開工建設,約30餘宗100多公頃土地重新約定了開工時間。 從全國情況看,今年上半年,全國房地產開發用地利用存量建設用地比例為69%,比去年同期提高了9個百分點,其中二季度利用存量建設用地10094.9公頃,比一季度增長53%,表明各地在新增用地受到嚴格控制下,積極盤活存量,改變了以往房地產開發主要靠增量建設用地的局面。 北京市在嚴格土地管理的同時,根據土地市場的供需情況,本著區別對待,有疏有堵,有保有壓的精神,適時調整土地市場供應量,增加對經濟適用房和普通商品房用地的供應,繼續停止別墅類用地供應,嚴格控制高檔住房用地供應。 近期,北京市將陸續推出 36宗土地入市公開交易,以有序供應,滿足市場需求。在北京市 2005年度土地供應計劃中,充分考慮了房地產用地。在6500公頃的年度供應計劃中,房地產用地為1950公頃(其中:經濟適用房 200公頃;住宅商品房 1750公頃),佔全年計劃土地供應總量的30%。今年 1~7月份,北京市供應住宅用地面積 297公頃,規劃建築面積500萬平方米。其中,出讓住宅用地 180公頃,規劃建築面積28萬平方米,出讓住宅用地55宗,成交價款21.67億元,土地純收益12.74億元;劃撥住宅用地117公頃,規劃建築面積 226萬平方米。與2004年同期相比,住宅土地交易量、建設用地面積、規劃建築面積等相對下降。 為防止土地資源閑置,遏制炒賣土地,規范土地市場。8月初至9月底,北京市國土資源局分兩次宣布,北京摩根投資有限公司摩根中心寫字樓等45宗土地,因受讓方未按《北京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期限付清全部地價款,因而被該局解除土地出讓合同,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據該局有關部門透露,對被收回土地的違約開發商如何處罰,尚在研究之中。但是有一點十分明確,對拆遷基本完成的項目,如果開發商要重新獲得原土地使用權,必須在規定的期限內提出書面申請,參加上市競買。 上海市著重優化土地供應結構,增加中低價商品房和配套商品房用地的供應,以遏制日益高漲的房價。上海市全年初步安排經營性用地計劃 3000公頃,其中用於配套商品房和中低價普通商品房建設的 2000公頃。從計劃執行的情況看,目前,配套商品房和中低價普通商品住房供地已經基本落實。最新的一項調查表明:上海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持續下降,成交繼續低迷。央行發布的 2005年第三季度全國城鎮儲戶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上海市只有 7.3%的居民准備在未來三個月內買房,比上個季度又下降了 3.7個百分點,達到歷史最低點。 重慶房地產開發土地供應量增加。重慶市作為年輕的直轄市,由於大城市大農村的市情,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基礎設施的完善,農村剩餘勞動力進入城鎮,住房有效需求增加,因此,房地產開發土地供應面積增加。據統計, 2005年 1~9月,重慶市土地交易中心成交土地 157宗,較去年同期增長 3.29%,成交面積、可建築面積、成交金額同比也分別增長了 16.77%、 17.8%、 24.87%,出讓金更是增長了 40.39%。據介紹,第三季度末,中心成交土地的各項指標首次全面超過去年同期。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表明市場看好本地房地產投資前景,市場交易活躍,有回暖的趨勢。 為規范房地產市場運行,將房地產價格漲幅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天津市主要採取了四項調控措施:一是實施土地供應總量控制,適時調控土地市場;二是完善土地供應結構和布局,適當加大普通商品房和經濟適用房土地供應量;三是嚴格用地控制指標管理,大力推行節約和集約用地;四是建立土地市場動態監測體系,保證土地市場平穩發展。截至 8月 31日,全市供應房地產開發用地 697.6公頃,其中住宅 523公頃,公建 174.6公頃。中心城區供應房地產開發用地約 205.4公頃,可建建築面積約 427.3萬平方米。 其中:商品房供應總量約 60.1公頃,可建建築面積約 163.1萬平方米:經濟適用房(含廉租房、基礎設施還遷房)供應總量約 145.3公頃,可建建築面積約 264.2萬平方米,已經提前完成了全年經濟適用房的土地供應計劃。 (二)地價呈現穩中有降趨勢 北京市地價變化不大,房價漲幅較大,目前地價對房價影響不明顯。今年第一、二季度,地價變化不大,趨勢平穩。而在 1~7月,雖然全市商品房買賣成交套數同比下降 8.9%,但商品期房買賣平均價格漲幅為 21.9%,存量住房買賣平均價格同比增長 9.8%。這說明,目前地價對房價影響作用不明顯,但地價的預期升高會影響房價的上漲。 上海2004年住宅平均地價為 2078元/平方米,住宅平均房價為 6385元/平方米,地價占房價的2.5%,地價在房價中的比例約占 1/3左右。根據 2005年第一季度全國主要城市地價動態監測成果,上海的地價增長率為 0.2%、 5.2%、 5.43%、 6.53%(按工業、綜合、商業、居住分類),第二季度增幅進一步放緩,分別為 0%、 1.3%、 1.1%、 0.8%。同時,在房價方面,漲幅逐步回落。第一季度,商品住房銷售價格按月環比漲幅分別為 1.6%、 1.6%、 2.5%,而進入第二季度以來,漲幅趨穩,呈穩中有降的態勢, 4~6月環比漲幅分別達到 0.5%、 0.1%、1.2%。這些數據表明,上海市土地供應結構不斷完善優化,區域分布日趨合理,房地產開發企業對市場的預期也逐步回歸理性,地價、房價在一段時間內增幅過快的趨勢得到了有效的調控。 從重慶 2005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地價監測結果看,2005年第二季度重慶市城市綜合平均地價與第一季度相比,增長 0.43%。2005年第二季度商業、住宅、工業平均地價與第一季度比分別增長 0.61%、 0.29%、 1.09%。地價整體水平與去年同期相比有一定的回落,但基本上仍保持穩中有升,並沒有出現不正常的較大幅度波動,和地價區段的地價漲幅,均較符合兩季度城市發展和建設的實際情況。造成地價水平增幅減緩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國家出台關於調控房地產市場、穩定房價的相關措施,市政府也相繼制定了相關的辦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重慶市的土地市場價格。 天津市土地交易價格指數顯示,2005年 8月,綜合指數達到 125.1點,較去年同期上漲了 1.0點,升幅達到 0.8%。預示著土地交易逐步走出盤整期,預計隨著土地供應形勢的趨緊和土地的頻繁轉手交易,土地交易價格將進一步穩定攀升。 2005年 8月,天津住宅用地指數達到 109.0點,較去年同期下降了 4.6點,降幅達到 4%。住宅用地交易指數 2005年初開始上揚,3月份最高達到了 117.7點,而後再次下挫,7月份最低達到107.9點,降幅達到 8%。住宅用地交易指數的波動,說明提高經濟適用房用地供應量等宏觀政策性因素,對住宅用地的價格變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住宅用地交易指數正在進入理性盤整階段。
⑥ 關於房產方面最新的政策情況是怎麼樣的
3月17日 北京住建委發布《》
北京市住建委發布通知,對差別化信貸政策做了進一步完善,要求企業購買商品住房需滿3年方可上市交易,且交易對象為個人的需要符合限購資質;家庭名下無住房且無商業性住房貸款記錄、公積金住房貸款記錄,購買普宅首付不低於35%,非普宅首付不低於40%,家庭名下已有1套住房,以及無房但有商業性住房貸款記錄或公積金住房貸款記錄的,購買普宅首付款比例不低於60%,非普宅比例不低於80%;暫停發放貸款期限25年(不含25年)以上的個人住房貸款(含住房公積金貸款)。
3月21日16家銀行降低首套房貸款利率優惠幅度
北京市房地產調控新政發布以後,工行、建行等16家北京地區銀行一致決定,即日起縮小首套房貸利率優惠幅度,由不低於貸款基準利率的0.9倍調整為不低於貸款基準利率的0.95倍。這16家銀行包括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中信銀行、招商銀行、民生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郵儲銀行、渤海銀行(全國性銀行)北京分行及北京銀行、北京農商行。
3月22日非京籍嚴審購房資質 需連續納稅60個月
北京市住建委對此前發布的限購政策中「連續5年(含)以上在本市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執行標准做了進一步的明確,「連續5年(含)以上在本市繳納個人所得稅」,是指按「工資、薪金所得」繳稅的納稅人,從申請月的上一個月開始往前推算60個月在本市連續繳納個人所得稅;按「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繳稅的納稅人,根據其適用的計稅期間,從申請月的上一個月(或上一季度)開始往前推算60個月(或20個季度)在本市連續繳納個人所得稅。
3月22
北京市發改委發布通知主要包括:在交易場所醒目位置明碼標價含車位、折扣等)一次性發布取得預售證的房源;不得進行虛假宣傳等。
3月24日國土委停辦不具居住意義的房屋登記手續
國土委發布消息,停辦不具居住意義的異常形態房屋登記手續,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不符合居住功能是指,面積過小設計用途為非住宅;停止對上述不具備居住功能的房屋進行單獨轉讓;暫停將上述不具備居住功能的房屋登記為「住宅」用途進行轉移登記的。
3月24日央行:離婚內一年內買房按二套算
央行發布, 對離婚一年內的貸款人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對於離婚一年以內的房貸申請人,參照二套房信貸政策執行;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按二套住房公積金貸款政策執行。
3月25日市教委:禁止中小學與開發商聯合辦學
北京市教委發布,北京市所有中小學校未經北京市教委同意不得到外地辦學
3月26日商辦限購
北京市住建委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商業、辦公類項目管理公告,要求不得擅自改變商辦類項目居住用途;新報商辦類項目最小分割單元不得低於500平;應當按照批準的規劃用途建設、、社會組織;個人購買二手商辦需名下無房且連續納稅滿60個月;中介機構不得違規宣傳商辦類項目的居住屬性。
4月3日國有土地住宅平房正式納入了限購范圍
市住房城鄉建設委發布《》。這一新政將住宅平房與通州以外普通樓房住宅的限購政策基本劃上了等號:在北京名下已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京籍單身和非京籍、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京籍家庭、拿不出5年以上社保和個稅證明的非京籍,均將暫時無法購買住宅平房。
4月14日國土委停辦不具居住意義的房屋登記手續
國土委發布消息,停辦不具居住意義的異常形態房屋登記手續,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不符合居住功能是指,面積過小設計用途為非住宅;停止對上述不具備居住功能的房屋進行單獨轉讓;暫停將上述不具備居住功能的房屋登記為「住宅」用途進行轉移登記的。
5月1日起買房必須刷本人銀行卡
央行北京營管部、北京住建委、銀監會北京監管局等三部委發布房地產企業和房產經紀機構履行反洗錢義務通知。房地產開發企業在售房、要求房屋交易當事人購房款以銀行轉賬的方式支付,通知自2017年5月1日起試行。
9月20日,北京市住建委正式發布《北京市共有產權住房管理暫行辦法》(下簡稱《辦法》)
《辦法》明確指出各區滿足在本區工作的非本市戶籍家庭住房需求的房源應不少於30%,且單身家庭申請人應當年滿30歲。《辦法》還指出有住房家庭夫妻離異後單獨提出申請,申請時點距離婚年限不滿三年的不能申請購買公有產權住房。共有產權住房購房人取得不動產權證滿5年的,可按市場價格轉讓所購房屋產權份額。 《辦法》自2017年9月30日起正式實施。
9月29日,住建委正式發布《關於加快發展和規范管理本市住房租賃市場的通知》
為加快發展本市住房租賃市場,規范住房租賃管理,推動建立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經過前期的公開徵求意見,在吸納社會公眾意見的基礎上進行完善後,北京市住房城鄉建設委會同市發展改革委、市教委、市公安局等多部門聯合起草的《關於加快發展和規范管理本市住房租賃市場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於2017年9月29日正式發布,將於2017年10月31日起實施。
10月13日,北京市住建委發布關於加快推進2017年政策性住房、商品房及配套設施投資任務落實的通知
《通知》指出,今年1至8月份,全市政策性住房、商品房及配套設施投資共計完成1387.6億元,佔全年2500億元投資任務的55.5%,與去年同比下降5%,距離完成全年任務還有很大缺口。市住建委將赴重點區域、重點項目開展專項調度、專項督查,加快推進政策性住房、商品房及配套設施建設任務落實,加快建設進度,盡快形成有效供應,切實保障群眾住房需求。
⑦ 房地產市場運行總體情況如何
據報道,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了11月份中國經濟主要數據,統計局負責版人表示,目前國民經濟權繼續保持穩中向好發展態勢,生產需求平穩增長,就業物價總體穩定。
統計局負責人還表示,下一步,要加快房地產市場制度改革,加快推進長效機制建設,特別是要從稅收、土地、金融等方面綜合施策。
⑧ 房地產現狀如何
我們很難預知樓市的拐點在哪裡。能夠預知的是從特殊的政治經濟制度與土地制度來看,中國的樓市泡沫可以更大、更持久。高房價有大危害,高房價增加工商各業的生產成本,樓市泡沫破裂,最終必然重創金融經濟體系,導致經濟社會危機。高地價不能推高房價,限購令不能降低房價,交易稅也不能降低房價,但是高稅率的持有稅能夠降低房價。從國家層面來說,房價漲不是,降也不是。觀察未來房價走勢,必須高度關注政策變數。 高房價很大部分是被抄起來的!國家雖然收緊貸款,可是正規的房地產企業一般不差錢,當然不排除一些小的注冊自己不到幾百萬的小企業,皮包公司就是中標用的哦。 專家揭秘大城市缺地假象 有辦法使住宅供應增長數倍http://news.jia.com/20130813/39546.shtml 謝作詩:中國樓市有大泡沫 政策變數影響房價大勢http://news.jia.com/20130813/39540.shtml
⑨ 房地產銷售現在狀況如何
年內較房價抄較平穩,放開限購的地方會有一個成交小高峰。然後歸於平靜。
年後根據不同區域房價會產生分化,存量高的三線城市繼續下行,而一線和大部分二線有望回暖。
銷售情況,會穩定的保持在目前這個較低的成交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