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計算房屋的實際面積!
使用面積計算公式:
使用面積=建築面積-結構面積-輔助面積
也就是說回是建築面積減去房屋混凝答土、磚砌體結構等結構構件所佔面積,再減去廚房、衛生間等輔助用房所佔凈面積所剩下的面積。
注意:只提供建築面積的情況下是不能計算使用面積的。
(1)新房實測面積怎麼算擴展閱讀
計算使用面積時有一些特殊規定:
躍層式住宅中的戶內樓梯按自然層數的面積總和計入使用面積;煙囪、通風道、管井等均不應計入套內使用面積;內牆面裝修厚度計入使用面積。計算住宅租金,都是按使用面積計算。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建築工程建築面積計算規范》Standard measurement for construction area of building (GB/T 50353-2005)及其附件定義:
建築面積=有效面積+結構面積=使用面積+輔助面積+結構面積。
使用面積=建築面積-結構面積-輔助面積;有效面積=建築面積-結構面積
參考資料
網路_使用面積
網路_建築工程面積計算規范
『貳』 房屋建築面積和實際面積怎麼計算
房子建築面積怎麼算,按外牆長x寬十陽檯面積,分三個演算法,套內面積,建築面積,帶公攤的建築面積。
『叄』 網上如何查房屋的實測面積
在網上是查不到的來。你只能自到出具測繪圖的測繪所去問。
一般的情況下合同上的面積與實測面積是有些差距的。最後交房的時候開發商會與業主有一張結算單,就房屋面積和房屋總價做個確定。購房的錢按照實測面積多退少補。
『肆』 怎麼計算房子的實際使用面積
你看下房產證,最後面一張顯示樓房的結構,如果是磚混的請用房屋面積除以內1.4得出基本是實際使容用面積。
如果結構是鋼混的請除以1.33得出的基本是實際使用面積。
因為磚混是3/7牆 比較厚重,鋼混或現澆是2/8牆比較輕薄但是更結實。
請你試試吧!
『伍』 怎樣測量新房的實際面積
凈空的話自己就可以拿尺子測量了.若想測出和房產證上一樣多就沒有辦法了.因為牆體以及內樓容梯,公用走道,又或者電梯,配電房等等是無法測出的還可以去房產局查一下,一般差距和開發商報的不會差太多.要是開發商報的可用面積與實際面際不符該當如何, 那也只能就這樣了. 因為多少都會有點差距的,但不會相差太多,都是有一定誤差范圍的.
『陸』 新房面積到底怎麼算的
1、房屋的面積開發商說了是不算的,都是由專業的測繪機構測量出來的,這個你不用擔內心的,一般是由房管容局下的測繪隊測量的;
2、賣房時面積是從圖上測量出來的,最後交房時測繪隊還會到現場實測的,實測與以前面積誤差在3%之間是正常的,多退少補;
3、這個面積只要沒特別約定,指的都是建築面積,是包括公攤面積的;
4、房價一般不會包括車庫和儲藏室的,但有一點要注意,層高2.2米以下的地下室開發商只能送給你的,不能賣給你的,但如果是有產權的則可以賣給你的;
『柒』 房屋實際面積怎麼算
一、成套房屋的套內建築面積
成套房屋的套內建築面積由套內房屋使用面積,套內牆體面積,套內陽台建築面積三部分組成。
1、套內的使用面積
套內房屋使用面積為套內房屋使用空間的面積,以水平投影面積按以下規定計算:
a.套內房屋使用面積為套內卧室、起居室、過廳、過道、廚房、衛生間、廁所、儲藏室、壁櫥等空間面積的總和。
b.套內內部樓梯按自然層數的面積總和計入使用面積。
c.不包括含在結構面積內的套內內部煙囪、通風道、管道井均計入使用面積。
d.內牆面裝飾厚度計入使用面積。
2、套內牆體面積
套內牆體面積是套內使用空間周圍的維護或承重牆體或其他承重支撐體所佔的面積,其中各套之間的分隔牆和套與公共建築空間的分隔以及外牆(包括山牆)等共有牆,均按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入套內牆體面積。套內自由牆體按水平投影面積全部計入套內牆體面積。
3、套內陽台建築面積
套內陽台建築面積均按陽台外圍與房屋外牆之間的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其中封閉的陽台按水平投影全部計算建築面積,未封閉的陽台按水平投影的一半計算建築面積。
附:房屋的共有建築面積
房屋共有建築面積系指各產權業主共同佔有或共同佔有或共同使用的建築面積。共有建築面積的內容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等,以及為整棟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築面積,以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共有建築面積還包括套與公共建築空間之間分隔牆,以及外牆(包括山牆)水平投影面積一半的建築面積。
獨立使用的地下室、車棚、車庫、為多棟服務的警衛室,管理用房,作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都不計入共有建築面積。
關於此問題,我要先向您解釋一下以下幾個概念:建築面積,公共分攤面積和實得建築面積。
平時廣告、售樓書中的樓價,均指每平方米「建築面積」的價格,而「建築面積」
是包括了公共分攤面積和實得建築面積的。
建築面積包含了房屋居住的可用面積、牆體柱體佔地面積、樓梯走道面積、其他公攤面積等。
在計算方法上,房屋建築面積系指房屋外牆(柱)勒腳以上各層的外圍水平投影面積,包括陽台、走廊、地下室、室外樓梯等,且具備有上蓋,結構牢固,2.2米以上(2.2米)的性建築。
「實得建築面積」就是人們俗稱的「實用面積」。它是「建築面積」扣除公共分攤面積後的余額。
因此我們認為您提及的私有面積應理解為「實得建築面積」。
而業主直接可利用的面積稱為「使用面積」,俗稱「地磚面積」。它是在實用面積的基礎上扣除了柱體、牆體等佔用空間的建築物後的一個內容空間的概念。即房屋戶內全部可供使用的空間面積,按房屋的內牆面水平投影計算。
值得購房者注意的是,公攤面積大有文章。公攤面積指各產權主共同佔有或共同使用的建築面積。
現行公攤面積主要包括樓梯、電梯、過道、首層大堂等,有的樓盤公攤面積還包括了水房、電房、保安亭等配套設施的分攤。
對於公共分攤面積的處理,目前尚無准確法律規范出台,這一問題,購房者不應小覷之。
十種情況不計入建築面積
根據新的標准———《房產測量規范》,10種情況下建築面積不計算。
1.小於2.20米以下的夾層、插層、技術層和地下室、半地下室;
2.突出房屋牆面的構件、配件、裝飾柱、裝飾性的玻璃幕牆、垛、勒腳、台階、無柱雨篷;
3.房屋之間無上蓋的架空通廊;
4.房屋的天面、挑台、天面上的花園、泳池;
5.建築物內的操作平台、上料平台及建築物的空間平台及建築物的空間安置箱、罐的平台;
6.騎樓、過街樓的底層用作道路街巷通行的部分;
7.利用引橋、高架橋、高架路、路面作為頂蓋建築的房屋;
8.活動簡易房屋;
9.與房屋室內不相通的房屋間伸縮縫。
10.據了解,新的房產測量規范將按精度等級不同,分別允許誤差范圍為±0.26%、±0.6%、±1.4%,而舊標准允許面積測量誤差為1.4%。
,提醒您任何商品房在交付使用時,必須經有資質的專業測量單位對每一套房屋面積進行核定,得出實測面積。因此,自己驗收時,只要將這個實測面積與合同中約定的面積進行核對,即可得知面積有無誤差。誤差較大的,應及時向開發商提出並協商解決辦法。
『捌』 交房後如何確定房屋的使用面積及建築面積!
建築面積和使用面積計算公式:
建築面積=套內建築面積+公攤面積
公攤面積=建築面積×公攤系數
公攤系數=建築總公攤面積÷建築總建築面積
套內建築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套內牆體面積+陽檯面積
公式解釋:
1.套內使用面積,有個形象的說法叫「地毯面積」,簡單說,就是把你家所有面積全鋪上地毯,能鋪多少面積的地毯,就是多少的套內使用面積。
2.套內牆體面積,套內牆體面積包括戶型內部的分隔牆(按照投影面積全部計算),兩戶之間的分隔牆(按照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外牆(按照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三個部分。
3.陽檯面積,封閉陽台按照全部面積計算,不封閉陽台按照一半面積計算。
4.公攤面積,建築內的樓電梯間、消防通道、為本樓服務的配電房、水泵房等附屬設施用房、外牆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這些全部計算為公攤面積。
通常在無電梯的多層建築中,公攤系數在5-10%這個范圍內都是正常的,超出10%的也有可能,不過少見。
在有電梯的板式小高層建築中,公攤系數通常在15-20%之間。
在有電梯的板式高層建築中,公攤系數通常在18-25%之間。
在有電梯的塔式小高層建築中,公攤系數通常在18-22%之間。
在有電梯的塔式高層建築中,公攤系數通常在20-30%之間。
套內使用面積是指實際的房屋利用面積,即,又稱地毯面積;而套內面積一般是指套內建築面積,是套內使用面積與套內分攤面積之和。套內使用面積計算主要體現在以下5個方面:
1.室內使用面積按結構牆體內表面尺寸計算,牆體有復合保溫、隔熱層,按復合層內皮尺寸計算;
2.煙囪、通鳳道、各種管道豎井等均不計入使用面積。
3.非公用樓梯(包括躍層住宅中的套內樓梯)按自然層數的使用面積總和計入使用面積;
4.住宅使用面積包括卧室、起居室(廳)、廚房、衛生間、餐廳、過廳、過道、前室、貯藏室、陽台、壁櫃等
5.套內使用面積系數:房屋按套(單元)計算面積時,使用面積系數為套內使用面積與套內建築面積加按規定應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的比率(%)。
『玖』 怎麼計算新房的佔地面積與實際面積
佔地面積,一般以外牆外邊基線合圍區域為准,也有以屋檐滴水線為邊的。
實際面積是佔地面積扣除牆體後的凈面積,一般根據牆厚不同,有轉化系數。一般在75-90%左右。
『拾』 定了一套新房,結果實際面積比合同上的面積多了10平方,多出來的面積應該怎麼算費用
首先看合同是怎麼規定的,如果合同里規定:按實際測量面積計算或面積大了補款、少了退款,那麼開發商是有權要你補交房款的。可以要求解除房屋買賣合同,同時要求對方雙倍賠償損失。
(一)面積誤差比絕對值在3%以內(含3%),按照合同約定的價格據實結算,買受人請求解除合同的,不予支持;
(二)面積誤差比絕對值超出3%,買受人請求解除合同、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的,應予支持。買受人同意繼續履行合同,房屋實際面積大於合同約定面積的,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含3%)部分的房價款由買受人按照約定的價格補足,面積誤差比超出3%部分的房價款由出賣人承擔,所有權歸買受人;房屋實際面積小於合同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