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結婚女方要准備什麼嫁妝【按廣州的習俗】
男家過大禮如下: · 精裝龍鳳禮餅兩盒、西式禮餅一盒。 · 雙喜八樣生果吉子籃(生生猛猛) · 椰子兩對(有爺有子)、特長精裝龍鳳燭兩對(長長久久) · 精裝燙金男女家對聯各一對、精裝茶葉、芝麻各兩盒(女子堅貞、守信不移) · 雙喜燙金大禮金封兩個(裝聘金用) · 百年好合三牲封兩個(雞、魚、豬肉大禮可以三牲利市代替) · 雙喜貼盒(核桃、有衣蓮子、百合、紅棗、有殼花生、荔枝幹、龍眼乾、紅豆、綠豆、芝麻、茶葉、十一樣吉祥京果) · 扁柏一包、雙喜燙金利市封兩包 女家回禮如下: · 金蓮藕船(佳偶天成)、石榴一對(多子多福) · 添丁姜、連理芋頭(添丁發財)、芙蓉、扁柏(趨吉避凶)、桔子(大吉大利)雙喜燙金利市封兩包、雙喜賀惟巾一對 · 大茶禮(大發松糕、金錢、龍利、煎堆、紅包等){油麻茶禮} 搬嫁妝IS 收到大禮後,女家最遲需於大婚前一天把嫁妝送到男家。嫁妝是女家身份與財勢的象徵。以往,廣東人喜用樟木攏送嫁妝,取其堅固耐用之意。送嫁妝可分為[送妝]與[迎妝]。[送妝]是女家將嫁妝往男家送,除了抬妝的人外,女家會請幾位親友跟隨照料,人數愈多代表女方家底愈厚。嫁妝抬到男家後,男家會請親朋好友出來迎接,這叫[迎妝]。在嫁妝中,除了名貴的珠寶金飾外,還有許多象徵好兆頭的東西。以痰孟作子孫桶,希望女兒開枝散葉,兒孫滿堂。以紅尺作子孫尺,有良田萬頃之意;花瓶代表花開富貴;銅盤及鞋則寓意同偕到老;銀包皮帶有腰纏萬貫之意;剪刀有指蝴蝶雙飛;龍鳳被、床單及枕頭一對,祝福新人恩愛纏綿;片糖則比喻甜蜜幸福;龍鳳碗筷作衣食碗筷有豐衣足食之意(碗內放置一封利市,可取代嫁妝的72套衣服) 新娘嫁妝用品: o 百年好合茶具(一盤、一壺、四杯) o 百年好合衣食碗(碗、筷、碟、匙各一對) o 百後好合有蓋杯(一對) o 真絲刺綉同心筷子雙人套、雙喜全紅子孫桶 o 雙喜鴛鴦面盤、安床京果盤 安床 婚禮前數天的吉日,由好命婆將新床在有利於新人的吉位安床,然後鋪上龍鳳被,並撒上紅綠豆、蓮子、紅棗、桂圓、核桃等喜果。安床後親人便不可睡新床,孕婦、帶孝者及有月事之女性更不可入內。此外,安床後,要讓小孩子跳床,並吃喜果,古稱[壓床],有開枝散葉之意。[上閣]舉行婚禮前最重要的儀式、禮節是[上閣]及[上頭]。[上閣]是準新娘出嫁前一段時間留在家中一角,通常是閨房或閣樓之內,由一班閨中姊妹、密友陪伴,暫時擺脫平日的生活習慣,做好心理准備,以求日後能適應男家陌生的生活環境。新娘會直至出嫁當日和離開閣樓,因此,俗稱姑娘出嫁為[出閣]。現代人也有類似[上閣]的活動,新娘於婚禮前的一晚邀請姊妹、密友在女家留宿整晚互訴心事,為明天踏上人生另一階段作好准備。雖然偶然也有姊妹們情緒激動落淚的情況,但整體氣氛仍是充滿歡欣的。 早生貴子子孫桶: (紅棗[早]、花生[生]、桂圓干[貴]、蓮子[子]) 上頭 現代婚嫁禮俗中,在迎親之前,男女兩家都仍會分別進行上頭的儀式。上頭儀式於大婚前的一晚或正日舉行。上頭象徵一對新人正式步入成人階段,要組織新家庭,肩負起開枝散葉的使命。須擇好時辰,男方要比女方早半個小時,男女雙方需先沐浴,並由[全福]之人(俗稱好命佬/好命婆,為男女雙方家族中的長輩,需父母、子女健在,夫妻和睦者)以柚菜澆水洗身(柚葉據說可滌除污移)。之後換上全新的內衣褲有睡衣,靠一個可以看見月光的窗口而坐由好命佬或好命婆替其梳頭。新娘的頭發會梳成發髻,以示她嫁作為人婦後踏入成人的階段。邊梳頭的同時好命佬或好命婆要邊說出押韻的吉祥語句,如「一梳梳到尾,二梳白發齊眉,三梳兒孫滿地,四梳梳到四條銀筍盡標齊。」寓意祝新人能同偕白首,婚姻美滿。最後好命佬或好命婆需把扁柏及紅頭繩系在新郎或新娘的頭上,這樣才算是完成的上頭儀式。由於上頭是父母為兒女祝福的一種儀式,所以較為重視。 男方上頭 上頭前應先用綠柚葉沐浴,之後要穿上全新的內衣褲有睡衣,取其新的開始之意,案前應准備湯圓三碗(每碗九粒)、鏡、紅頭繩、尖梳、子孫尺、龍鳳剪刀,到吉時由好命人上頭(梳頭),並誠心向天參拜,上頭完畢後便可與家人及兄弟們同吃湯圓,分享結婚的喜悅。 男方吉祥上頭套裝: (尖梳、鏡、龍鳳燭、子孫尺、紅頭繩、龍鳳剪刀、等) 女方上頭 上頭前應先行用綠柚葉沐浴,之後要穿上全新的內衣褲有睡衣,然後要擇一個可以看見月亮的窗口,燃起龍鳳燭後要連同三碗湯圓、生果、燒肉、雞,誠心向天參拜,更要准備木梳及篦梳代替尖梳、針線包、紅絲巾;而龍鳳剪刀代表有利、子孫尺、鏡乃取其光明繼後之意,即所謂[龍頭鏡、鉸剪尺IS{ wt uA.99wed 女方吉祥上頭套裝: (梳、篦、針、線、龍鳳燭、龍鳳剪刀、鏡、紅頭繩、子孫尺等)
㈡ 廈門結婚的習俗,女方需備些什麼嫁妝
廈門人,沒有什麼嫁妝的啊,而且一談到嫁妝,理由了了,說什麼風俗,習俗的話語,聽了都膩,沒錢有錢,不給嫁妝說聲,不談!
他們很種男輕女的,說白點,女方沒有嫁妝,你男方,要虧錢的,拿錢去買他家女兒就對了!
泉州可不一樣,再怎麼樣子,有錢,沒錢,也有嫁妝,除非窮到站不起來,爬不動要不然,的話,多少,你也賺的,
泉州人,嫁女兒,都是要陪嫁妝的,原因,很簡單,不談風俗,現實點,給點新娘子嫁妝,在男方家,也比較有地位,至少結婚支出也多少幫忙點,而且,這嫁妝給女兒,也很明顯的,要給新娘子的弟弟哥哥啊,壓力,繼續努力賺錢,因為父母賺錢,不是都要留給兒子的,其中有部分,是要為女的准備嫁妝的,所以,泉州人,的男人,都是比較拼的! 並不是什麼壞習慣,壞風俗的!
泉州人,男女都是寶,一百萬,50萬當嫁妝,50萬給兒子,
這是給泉州子孫的一種壓力法,要努力,賺錢,所以泉州,一直是地位老大,錢財山莊了!!!
雖說有窮有富,但是都是憑良心做事的,有錢多出,沒錢,多多少少也有個意思,
特別是漳州,更扣了,有千萬富翁,嫁女兒,有見過嫁妝,1萬的,我暈到,那麼看不起,自己的女兒!
如果在泉州,可不一樣了,有千萬富翁.嫁女兒,有見過10000嫁妝的!我也暈到了,呵呵,因為"1給女兒,分點福,有個地位!過好日子!
原因2.給自己的兒子,壓力,讓他也要好好賺錢,爭取,再賺10000萬!!!
㈢ 廣州和東莞結婚風俗習慣有哪些
廣州本地的傳統婚禮程序相當復雜,大體來講可以分為三個「總綱」——婚前禮、正婚禮、婚後禮。每個總綱之下還有若干具體名目,從最初的「提親」到最末的「回門」,前前後後沒有個把月無法全部完成儀式,用「繁文縟節」來形容最恰當不過。
所以有人說,正式的廣州婚禮是富人和閑人的專屬,而貧民大眾則只是挑其中的某些必要程序執行一二而已。
婚前禮:婚禮前最後的重要程序是迎親。男家派出代表到女家迎親;女家收取男家送來的部分禮物(不能全收),並回禮致謝。
婚前的禮儀
1.送聘禮:婚禮前,男方就要到女方家送迎親的聘禮。廣州的風俗是要送雞(意味著有生氣)、椰子(有爺有子,天倫之福)、禮餅(送給女方的親戚),而且還要送禮金,意味著男方家有錢,會讓女子嫁過去享福。
2.回禮:女方家也會接著回禮,禮物包括檳榔(意味著新郎)。
3.安床:在結婚前一晚上,女方會找一個有福氣的男人(家庭美滿,父母健在,有兒子)來安新房的新床,並且把花生、紅棗、核桃等意味著早生貴子等好意頭的食品放在床頭。
4.嫁妝:新娘會在出嫁前,把娘家准備的嫁妝裝在一隻紅皮箱里,等到第二天帶到婆家去。
5.上頭:結婚前晚,會選擇一個吉時去拜神,拜天地,祈求幸福,並且會通知男方在同一時間拜。
6.梳頭:新娘會請一個有福氣的長輩來給自己梳頭。
7.吃湯圓:意味著可以圓滿成婚,圓滿幸福。
正婚禮:新娘到男家後當天的禮儀。新娘和新郎雙雙拜天、拜地、拜祖宗、拜父母以及夫妻對拜。之後,新娘在新郎的陪同下,向男家父母和年長者以及賀喜的親友獻 「心抱」(即媳婦)茶。被敬茶者喝完茶後,要給新人封「利市」(即紅包)。男家隨後設宴款待親友。宴中,新郎、新娘要逐席敬酒,散席前要敬茶。在入洞房前,新郎、新娘要對飲蓮子糖水,取其「連生貴子」的好意頭;要對飲「百合茶」,取其「百年好合」、「白發齊眉」之意;要吃和順欖,取其和氣、順利、甜蜜的意思。
婚禮當天的禮儀
1.迎親:婚禮上午,男方的接親隊伍就要來女方家接親了。現今,接新娘是整個婚禮的一大高潮。第一關便是「入門」。若要順利接得美人歸,必須經過一連串智力及體能測試,必要時還加上歌情話,但最重要的還是豐厚的「開門利市」,眾姊妹滿意後才開門。新郎應以花球迎娶新娘(新娘不可自製花球)。
2.找紅鞋:新郎會在接新娘的房間里找給新娘穿的紅鞋子,給新娘穿上後才能把新娘帶走。
3.敬茶:新人再向雙親奉茶跪拜(若依照舊式俗例,新人未到男家拜見翁姑之前,不可跪拜,即新人應站著奉茶給女方父母。不過現時已沒有這么講究,想跪便去跪,以示心意)。
4.撐紅傘、撒米:由伴娘撐紅色傘伴新娘新郎出門,並且會邊走邊撒米給雞吃,以免雞啄到新娘。
5.繞吉祥路:迎接新娘的車必須繞著市區的吉祥路名的路走一圈。如吉祥路、惠福路等有好聽吉祥之名的路。
6.過門:過門指新娘由女家出門後正式踏入男家,拜見翁姑及男家其他長輩。
7.婚禮:到酒店舉行儀式,有司儀會主持儀式。
8.敬客:酒宴開始之後等到上魚的時候,新娘換上傳統的龍鳳褂給客人敬茶。
9.入洞房:酒宴結束後新人會和一些朋友開始去新房參觀或者娛樂。
婚後禮:新婚夫婦於婚後第三天回娘家,稱「三朝回門」。這是婚事的最後一項儀式。回門時,夫家備上禮品,包括燒豬、雞和禮餅等。新婚夫婦必須於當天日落前返回夫家;且往返都要順著迎親時的原路走,不能「三天走兩條道」。
婚後的禮儀
回門:三朝回門指在婚後第三天,新婦由夫婿陪同,帶備燒豬及禮品回娘家祭祖東莞嘅結婚習俗
三書六禮《三書六禮》是中國傳統婚俗的基本,早在先秦時代已經定下。所謂《三書》則是奉行《六禮》應具備的文書(包括聘書、禮書和迎書),是古時保障婚姻有效的文字記錄。所謂《六禮》則是娶妻必須辦妥的六項手續。每段婚姻均須完成這六個步驟,才算得到正式承認
。
三書》[聘書]:男女雙方在訂婚時男家交予女家的書柬,用作確定婚約。
[禮書]:男家在過大禮時女家的書信,詳細列明過大禮時的物品和數量。
[迎書]:迎親當日,男家送給女家的書柬。
這三書是整個婚禮程序中男女互相致敬的書柬。
[請期]亦即[擇日],男家請算命先生擇定良辰吉日,找個迎娶的好日子,以求婚事順利,二人和順。當吉期擇定後,再通知女家為女兒出嫁作好准備,便是請期。
[搬嫁妝]收到大禮後,女家最遲需於大婚前一天把嫁妝送到男家。嫁妝是女家身份與財勢的象徵。以往,廣東人喜用樟木攏送嫁妝,取其堅固耐用之意。送嫁妝可分為「送妝」與「迎妝」。「送妝」是女家將嫁妝往男家送,除了抬妝的人外,女家會請幾位親友跟隨照料,人數愈多代表女方家底愈厚。嫁妝抬到男家後,男家會請親朋友好出來迎接,這叫「迎妝」。在嫁妝中,除了名貴的珠寶金飾外,還有許多象徵好兆頭的東西。以痰盂作子孫桶,希望女兒開枝散葉,兒孫滿堂。以紅尺作子孫尺,有良田萬頃之意;花瓶代表花開富貴;銅盤及鞋則寓意同偕到老;銀包皮帶有腰纏萬頃之意;剪刀有指蝴蝶雙飛;龍鳳被、床單及枕頭一對,祝福新人恩愛纏綿;片糖則比喻甜蜜幸福;龍鳳碗筷作衣食碗,有豐衣足食之意(碗內放置一封利市,可取代嫁妝的72套衣服)。
[安床]婚禮前數天的吉日,由好命婆將新床在有利於新人的吉位安床,然後鋪上龍鳳被,並撒上紅綠豆、蓮子、紅棗、桂圓、核桃等喜果。安床後新人便不可睡新床,孕婦、帶孝者及有月事之女性更不可入內。此外,安床後,要讓小孩跳床,並吃喜果,古稱[壓床],有開枝散葉之意。[上閣]舉行婚禮前最重要的儀式、禮節是「上閣」及「上頭」。「上閣」是準新娘出嫁前一段短時間留在家中一角,通常是閨房或閣樓之內,由一班閏中姊妹、密友陪伴,暫時擺脫平日的生活習慣,做妤心理准備,以求日後能適應男家陌生的生活環境。新娘會直至出嫁當日才離開閣樓,因此,俗稱姑娘出嫁為「出閣」。現代人亦有類似「上閣」的活動,新娘於婚禮前一晚邀請姊妹、密友在女家留宿整晚互訴心事,為明天踏上人生另一階段作好准備。雖然偶然也有姊妹們情緒激動落淚的情況,但整體氣氛仍是充滿歡欣的。
過大禮過大禮
訂親最隆重之儀式,約在婚禮十五至二十天前進進行。男家擇定良辰吉日,攜帶禮金和多種禮品送到女家。時至今日,由於這種傳統婚嫁禮儀繁瑣需時,甚少會採用全套「三書六禮」儀式,多化繁為簡,最廣為重視的便是過大禮這一環:男家(過大禮)女家(回禮)
過大禮的物品包括:
(一)禮餅:龍鳳禮餅兩盒。禮餅可分四式、六式及八式,全取雙數。
(二)椰子:父母健在用兩對,否則宜用一對。
(三)茶葉、芝麻:皆因茶樹不能移植,種植之時須用種子,故贈以茶葉為禮物,即祝願種植不移之子。亦有暗喻一經締結婚約,女子便要守信不渝,絕無反悔,亦即所謂油麻茶禮。
(四)檳榔兩對。
(五)三牲:雞或鵝兩對,兩雌兩雄(如父母不健在,只需一對)。豬肉起雙飛,即若干斤一片開二而底部相連。魚一對,通常為大魚。(現多以三牲金[利市]代替)
(六)海味:通常為四式海味,高級的可選用鮑魚、海參、魚翅、魚肚、瑤柱;較經濟的可選用魷魚、蝦米、冬菇、蚝豉。豐儉由人,(可用利市代替)。
七)帖盒:禮金盒內當然要有禮金,其餘還要放入蓮子、百合、紅豆、綠豆、合桃、花生、桂圓干、荔枝幹八京果、扁柏、利是等。其中利是兩對,上寫:「五代同堂,百子千孫」。
(八)其它:煙、酒、水果,悉隨尊便。龍鳳燭兩對,千萬不要遺漏,以及對聯兩副。(對聯最遲出嫁前一晚貼於大門前,千萬不要將左右兩邊錯誤對調。)
當女家收到男家聘禮後也要將其中屬於男家福分的物品回禮。
回禮包括
(一)男家聘禮的一半或若干,但必須成雙。
(二)茶葉、芝麻、水果。
(三)蓮藕、芋頭、石榴各一對。(蓮藕選擇有枝有芽為最好)
(四)賀帷巾(即雙喜毛巾)。
(五)送給女婿的西裝或衣料,皮帶、銀包(內置利是)、鞋一對及襪兩對。
(因服裝尺寸因人而異,為免有所偏差,故建議用利是代替。)
(六)檳榔一對。
(七)大茶禮:包括金錢、煎堆、龍利、大發松糕等。
小貼士:
可一切從簡,以利是代替,寫上「過大禮大利是」。如代替豬肉的「豬肉金」、代替衣料的「衣料金」。但一些重要的禮品,應盡量親自攜來,包括:龍鳳餅一對、唐餅數個(約八個)、龍鳳燭一對、對聯一幅及生果等
聘禮中物品寓意吉祥,數量則必須成雙,忌用單數。
女家收到男家聘禮不是全部收下,其中屬於男家福分的物品,則需要回禮禮品中不可送手帕,因有分手之意。
嫁女餅
根據中國傳統,結婚派餅是不可輕率的一環,是顯出對該婚禮的重視和隆重程度。男家過大禮時送的禮餅(嫁女餅),女家會分派給親朋好友隆重其事,所謂派「嫁女餅」,向親朋好友宣布女兒將出嫁的喜訊。派禮餅可就親疏長幼輩份而定派餅數目,亦可分四式、六式及八式,取其成雙成對的意頭。
現時的中式禮餅有三、四十款之多,最受歡迎的有:
五彩皮蛋酥蛋黃蓮蓉酥紅綾蓮蓉酥
?黃綾豆蓉酥欖仁合桃酥 蛋黃蓮蓉雞蛋糕
?雞油蛋黃酥雞蛋白椰山
嫁妝
收到大禮後,女家最遲需於大婚前一天把嫁妝送到男家。嫁妝是女家身份與財勢的象徵。以往,廣東人喜用樟木攏送嫁妝,取其堅固耐用之意。送嫁妝可分為「送妝」與「迎妝」。「送妝」是女家將嫁妝往男家送,除了抬妝的人外,女家會請幾位親友跟隨照料,人數愈多代表女方家底愈厚。嫁妝抬到男家後,男家會請親朋友好出來迎接,這叫「迎妝」。在嫁妝中,除了名貴的珠寶金飾外,還有許多象徵好兆頭的東西。以痰盂作子孫桶,希望女兒開枝散葉,兒孫滿堂。以紅尺作子孫尺,有良田萬頃之意;花瓶代表花開富貴;銅盤及鞋則寓意同偕到老;銀包皮帶有腰纏萬頃之意;剪刀有指蝴蝶雙飛;龍鳳被、床單及枕頭一對,祝福新人恩愛纏綿;片糖則比喻甜蜜幸福;龍鳳碗筷作衣食碗,有豐衣足食之意(碗內放置一封利市,可取代嫁妝的72套衣服)。
近年為了順應做足禮節、細節從簡的潮流,市面上出現了做工考究的微型嫁妝,她以原物為藍本,設計上更富有中國特色喜慶的造型,選用上乘樟木貼切喜慶傳統風俗,深得准婚人士的喜愛。
安床
婚禮前數天的吉日,由好命婆將新床在有利於新人的吉位安床,然後鋪上龍鳳被,並撒上紅綠豆、蓮子、紅棗、桂圓、核桃等喜果。安床後新人便不可睡新床,孕婦、帶孝者及有月事之女性更不可入內。此外,安床後,要讓小孩跳床,並吃喜果,古稱[壓床],有開枝散葉之意。
上頭現代婚嫁禮俗中,在迎親之前,男女兩家仍會分別進行上頭儀式。上頭儀式於大婚前一晚或正日舉行,上頭象徵一對新人正式步入成人階段,要組織新家庭,肩負起開枝散葉的使命。須擇好時辰,男方要比女方早半個小時,男女雙方需先沐浴,並由「全福」之人(俗稱好命佬/好命婆,為男女方家族中的長輩,需父母、子女健在,夫妻和睦者)以柚菜澆水洗身(柚葉據說可滌除污穢)。之後換上全新的內衣褲及睡衣,靠一個可以看見月亮的窗口而坐,由「好命佬」或「好命婆」替其梳頭。新娘的頭發會梳成發髻,以示她嫁作人婦後踏入成人階段。邊梳頭的同時,「好命佬」或「好命婆」要邊說出押韻的吉祥語句,如「一梳梳到尾,二梳白發齊眉,三梳兒孫滿地,四梳梳到四條銀筍盡標齊。」語意是祝頌新人能同偕白首,婚姻美滿。最後,「好命佬」或[好命婆]需把扁柏及紅頭繩系在新郎或新娘頭上,這樣才算完成上頭儀式。由於上頭是父母為兒女祝福的一種儀式,所以較為重視。
男方上頭
上頭前應先行用碌柚葉淋浴,之後要穿上全新的內衣褲及睡衣,取其新的開始之意。案前應准備湯圓三碗(每碗九粒)、鏡、紅頭繩、尖梳、子孫尺、鉸剪,至吉時便由好命人上頭(梳頭),並誠心向天參拜,上頭完畢後,便可與家人及兄弟們同吃湯圓,分享結婚的喜悅。
女方上頭
上頭前應先行用碌柚葉淋浴及穿上全新的內衣褲及睡衣,然後要擇一個看見月亮的窗口,燃起龍鳳燭後要連同三碗湯圓、生果、燒肉、雞,誠心向天參拜,更要准備木梳及篦梳代替尖梳、針線包、紅絲巾;而剪刀代表有利、子孫尺、鏡乃取其光明繼後之意,即所謂「龍頭鏡,鉸剪尺」。
入門
到達男家後,新娘由大妗攙扶下踏入男方家門。在大門坎外會預先放一個燃木炭的火盆(銅盆或鐵盆均可),新娘需從火盆中跨過,這叫「過火盆」,取其發旺、趕邪之意。接下來是拜堂儀式,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是拜天地,第二是拜祖先,第三是參拜家翁家姑。拜過天地及向祖先神位行跪拜禮後,一對新人便會向新郎父母叩拜,新娘並向家翁、家姑奉上香茶,之後再按家中各人輩份和長幼逐一向長輩敬茶,至於跪下與否,則視乎敬、受雙方的喜好。跪拜父母後,新人會互相對拜,大妗姐不斷說些吉祥話,在互租對拜後,拜堂才告禮成。
對於傳統的中國人來說,敬茶是一個很重要的禮節。新人在拜過祖先,要向父母敬茶,這樣不單代表答謝父母養育之恩,同時亦代表雙方家長接納新郎或新娘為家族中的新成員,是身份備受確認的象徵。新人敬茶用的香茶內,通常都放上兩枚紅棗和蓮子,寓意早生貴子的吉兆。新家翁、家姑及長輩喝了新娘這杯茶後,會送上金手鐲、玉器等首飾作為新媳婦的見面禮,又會在盛托香茶的盤上(俗稱「檳榔盒」)放上一封利是,作為大妗姐的賞錢。
出門出門
抵達女家後,第一關是入門,若要順利接得美人歸,必須經過一連串智力及體能的測試,必要時還要宣讀愛的宣言(賣身契),但最重要的是給予眾姐妹豐厚的開門利市,眾姐妹滿意後才開門。入門後,新娘由大妗姐或伴娘帶出來交給新娘的父親,再由父親把新娘交給新郎,正式行夫妻見面禮。跟著新人先拜天地,再拜祖先,再向雙親奉茶跪拜,接新娘儀式就此完成。
完成上述儀式,新娘需由伴娘或大姅姐摻扶並打紅傘,寓意開枝散葉,其它姊妹也須邊走邊撒米及紅、綠豆、金紙碎,俗稱「喂金雞」,據說可防止金雞啄新娘。上花車前,新娘要向送行的親友鞠躬,以表謝意。一定要注意的是陪伴新娘過門到男家的除大妗姐外,必須是未婚女性,而且新娘的兄弟不可陪伴新娘過門,如果新娘早於兄長結婚,須將兄長的褲掛於門口之處,由新人在褲襠下穿過,假若早於姐姐結婚的話,則送一條裙給未婚姐姐,未婚兄姐不可目睹新人出門或過門,應暫時迴避
三朝回門
回門雖然並沒列在三書六禮中,卻是中國人傳統一個極重要的嫁娶禮儀,絕不可掉以輕心。從前,新娘出嫁後,會在第三天由丈夫陪同下回娘家探望父母。新娘在回門時,要穿我國傳統的新娘服(裙褂)和挽上全新的紅色新娘包,裙褂代表新娘冰清玉潔的身份,只有黃花閨女才可穿。同時男家一定要送回金豬一隻,以示新娘子的貞潔。女家收到金豬後即分予親戚朋友、街坊鄰里享用,表示自家女兒不辱門楣。傳統上,岳丈母需留回門的新娘及女婿在家吃飯,但現在大多數新人為省時間,都選擇即日回門,即新人在男家拜過天地及奉茶給翁姑後,便即時進行回門儀式,之後再返男家或直接到酒樓,新人亦可於第二天回門,但切不可超過第三天,這代表男家不滿意新娘,不批準新娘回娘家。現在回門大部分禮品都由利是代替,但詞語已替換豬例外
回門禮品:1、(由男家送到女家):
金豬一隻、西餅兩盒、酒兩瓶、生雞一對、豬肚及豬肉各兩斤、水果兩籃(代表生生猛猛)、有頭生菜(風生水起)、蔥(鬆鬆動動)、伊面兩盒(代表恩愛纏綿)、有頭尾甘蔗兩根
回門回禮:2(由女家送到男家)
金豬頭、尾、手腳各一隻、豬舌半邊、西餅一盒、有頭甘蔗、有頭生菜
新人依照傳統婚俗舉辦婚禮,其實有一些禁忌是要注意的:
1、結婚之日,新娘出門時,詞語已替換詞語已替換不能相送,因為[詞語已替換]與掃星同音,不吉利。新娘出門的衣服忌有口袋,以免帶走娘家的財運。
2、婚禮未舉辦完畢,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而新娘更不可躺下,以免一年到頭都病在床上。
3、新娘結婚當天必須穿新鞋,寓意將舊物丟掉。
4、新娘出門時,必須要佩戴耳環,以示聽話,沒有穿耳的可佩戴夾耳環。
5、新人的長輩如有已去世的人,在敬茶的時候,應在他(她)應坐的位置上放上新人敬的茶,敬完茶後順便移一下凳子,再讓下一位就座。
㈣ 東莞大朗男家登門說親的習俗
東莞大朗男家登門說親的習俗
大體來講可以分為三個「總綱」——婚前禮、正婚禮、婚後禮。每個總綱之下還有若干具體名目,從最初的「提親」到最末的「回門」,前前後後沒有個把月無法全部完成儀式,用「繁文縟節」來形容最恰當不過。
所以有人說,正式的廣州婚禮是富人和閑人的專屬,而貧民大眾則只是挑其中的某些必要程序執行一二而已。
婚前禮:婚禮前最後的重要程序是迎親。男家派出代表到女家迎親;女家收取男家送來的部分禮物(不能全收),並回禮致謝。
婚前的禮儀
1.送聘禮:婚禮前,男方就要到女方家送迎親的聘禮。廣州的風俗是要送雞(意味著有生氣)、椰子(有爺有子,天倫之福)、禮餅(送給女方的親戚),而且還要送禮金,意味著男方家有錢,會讓女子嫁過去享福。
2.回禮:女方家也會接著回禮,禮物包括檳榔(意味著新郎)。
3.安床:在結婚前一晚上,女方會找一個有福氣的男人(家庭美滿,父母健在,有兒子)來安新房的新床,並且把花生、紅棗、核桃等意味著早生貴子等好意頭的食品放在床頭。
4.嫁妝:新娘會在出嫁前,把娘家准備的嫁妝裝在一隻紅皮箱里,等到第二天帶到婆家去。
5.上頭:結婚前晚,會選擇一個吉時去拜神,拜天地,祈求幸福,並且會通知男方在同一時間拜。
6.梳頭:新娘會請一個有福氣的長輩來給自己梳頭。
7.吃湯圓:意味著可以圓滿成婚,圓滿幸福。
正婚禮:新娘到男家後當天的禮儀。新娘和新郎雙雙拜天、拜地、拜祖宗、拜父母以及夫妻對拜。之後,新娘在新郎的陪同下,向男家父母和年長者以及賀喜的親友獻 「心抱」(即媳婦)茶。被敬茶者喝完茶後,要給新人封「利市」(即紅包)。男家隨後設宴款待親友。宴中,新郎、新娘要逐席敬酒,散席前要敬茶。在入洞房前,新郎、新娘要對飲蓮子糖水,取其「連生貴子」的好意頭;要對飲「百合茶」,取其「百年好合」、「白發齊眉」之意;要吃和順欖,取其和氣、順利、甜蜜的意思。
婚禮當天的禮儀
1.迎親:婚禮上午,男方的接親隊伍就要來女方家接親了。現今,接新娘是整個婚禮的一大高潮。第一關便是「入門」。若要順利接得美人歸,必須經過一連串智力及體能測試,必要時還加上歌情話,但最重要的還是豐厚的「開門利市」,眾姊妹滿意後才開門。新郎應以花球迎娶新娘(新娘不可自製花球)。
2.找紅鞋:新郎會在接新娘的房間里找給新娘穿的紅鞋子,給新娘穿上後才能把新娘帶走。
3.敬茶:新人再向雙親奉茶跪拜(若依照舊式俗例,新人未到男家拜見翁姑之前,不可跪拜,即新人應站著奉茶給女方父母。不過現時已沒有這么講究,想跪便去跪,以示心意)。
4.撐紅傘、撒米:由伴娘撐紅色傘伴新娘新郎出門,並且會邊走邊撒米給雞吃,以免雞啄到新娘。
5.繞吉祥路:迎接新娘的車必須繞著市區的吉祥路名的路走一圈。如吉祥路、惠福路等有好聽吉祥之名的路。
6.過門:過門指新娘由女家出門後正式踏入男家,拜見翁姑及男家其他長輩。
7.婚禮:到酒店舉行儀式,有司儀會主持儀式。
8.敬客:酒宴開始之後等到上魚的時候,新娘換上傳統的龍鳳褂給客人敬茶。
9.入洞房:酒宴結束後新人會和一些朋友開始去新房參觀或者娛樂。
婚後禮:新婚夫婦於婚後第三天回娘家,稱「三朝回門」。這是婚事的最後一項儀式。回門時,夫家備上禮品,包括燒豬、雞和禮餅等。新婚夫婦必須於當天日落前返回夫家;且往返都要順著迎親時的原路走,不能「三天走兩條道」。
婚後的禮儀
回門:三朝回門指在婚後第三天,新婦由夫婿陪同,帶備燒豬及禮品回娘家祭祖東莞嘅結婚習俗
三書六禮《三書六禮》是中國傳統婚俗的基本,早在先秦時代已經定下。所謂《三書》則是奉行《六禮》應具備的文書(包括聘書、禮書和迎書),是古時保障婚姻有效的文字記錄。所謂《六禮》則是娶妻必須辦妥的六項手續。每段婚姻均須完成這六個步驟,才算得到正式承認
。
三書》[聘書]:男女雙方在訂婚時男家交予女家的書柬,用作確定婚約。
[禮書]:男家在過大禮時女家的書信,詳細列明過大禮時的物品和數量。
[迎書]:迎親當日,男家送給女家的書柬。
這三書是整個婚禮程序中男女互相致敬的書柬。
[請期]亦即[擇日],男家請算命先生擇定良辰吉日,找個迎娶的好日子,以求婚事順利,二人和順。當吉期擇定後,再通知女家為女兒出嫁作好准備,便是請期。
[搬嫁妝]收到大禮後,女家最遲需於大婚前一天把嫁妝送到男家。嫁妝是女家身份與財勢的象徵。以往,廣東人喜用樟木攏送嫁妝,取其堅固耐用之意。送嫁妝可分為「送妝」與「迎妝」。「送妝」是女家將嫁妝往男家送,除了抬妝的人外,女家會請幾位親友跟隨照料,人數愈多代表女方家底愈厚。嫁妝抬到男家後,男家會請親朋友好出來迎接,這叫「迎妝」。在嫁妝中,除了名貴的珠寶金飾外,還有許多象徵好兆頭的東西。以痰盂作子孫桶,希望女兒開枝散葉,兒孫滿堂。以紅尺作子孫尺,有良田萬頃之意;花瓶代表花開富貴;銅盤及鞋則寓意同偕到老;銀包皮帶有腰纏萬頃之意;剪刀有指蝴蝶雙飛;龍鳳被、床單及枕頭一對,祝福新人恩愛纏綿;片糖則比喻甜蜜幸福;龍鳳碗筷作衣食碗,有豐衣足食之意(碗內放置一封利市,可取代嫁妝的72套衣服)。
[安床]婚禮前數天的吉日,由好命婆將新床在有利於新人的吉位安床,然後鋪上龍鳳被,並撒上紅綠豆、蓮子、紅棗、桂圓、核桃等喜果。安床後新人便不可睡新床,孕婦、帶孝者及有月事之女性更不可入內。此外,安床後,要讓小孩跳床,並吃喜果,古稱[壓床],有開枝散葉之意。[上閣]舉行婚禮前最重要的儀式、禮節是「上閣」及「上頭」。「上閣」是準新娘出嫁前一段短時間留在家中一角,通常是閨房或閣樓之內,由一班閏中姊妹、密友陪伴,暫時擺脫平日的生活習慣,做妤心理准備,以求日後能適應男家陌生的生活環境。新娘會直至出嫁當日才離開閣樓,因此,俗稱姑娘出嫁為「出閣」。現代人亦有類似「上閣」的活動,新娘於婚禮前一晚邀請姊妹、密友在女家留宿整晚互訴心事,為明天踏上人生另一階段作好准備。雖然偶然也有姊妹們情緒激動落淚的情況,但整體氣氛仍是充滿歡欣的。
過大禮過大禮
訂親最隆重之儀式,約在婚禮十五至二十天前進進行。男家擇定良辰吉日,攜帶禮金和多種禮品送到女家。時至今日,由於這種傳統婚嫁禮儀繁瑣需時,甚少會採用全套「三書六禮」儀式,多化繁為簡,最廣為重視的便是過大禮這一環:男家(過大禮)女家(回禮)
過大禮的物品包括:
(一)禮餅:龍鳳禮餅兩盒。禮餅可分四式、六式及八式,全取雙數。
(二)椰子:父母健在用兩對,否則宜用一對。
(三)茶葉、芝麻:皆因茶樹不能移植,種植之時須用種子,故贈以茶葉為禮物,即祝願種植不移之子。亦有暗喻一經締結婚約,女子便要守信不渝,絕無反悔,亦即所謂油麻茶禮。
(四)檳榔兩對。
(五)三牲:雞或鵝兩對,兩雌兩雄(如父母不健在,只需一對)。豬肉起雙飛,即若干斤一片開二而底部相連。魚一對,通常為大魚。(現多以三牲金[利市]代替)
(六)海味:通常為四式海味,高級的可選用鮑魚、海參、魚翅、魚肚、瑤柱;較經濟的可選用魷魚、蝦米、冬菇、蚝豉。豐儉由人,(可用利市代替)。
七)帖盒:禮金盒內當然要有禮金,其餘還要放入蓮子、百合、紅豆、綠豆、合桃、花生、桂圓干、荔枝幹八京果、扁柏、利是等。其中利是兩對,上寫:「五代同堂,百子千孫」。
(八)其它:煙、酒、水果,悉隨尊便。龍鳳燭兩對,千萬不要遺漏,以及對聯兩副。(對聯最遲出嫁前一晚貼於大門前,千萬不要將左右兩邊錯誤對調。)
當女家收到男家聘禮後也要將其中屬於男家福分的物品回禮。
回禮包括
(一)男家聘禮的一半或若干,但必須成雙。
(二)茶葉、芝麻、水果。
(三)蓮藕、芋頭、石榴各一對。(蓮藕選擇有枝有芽為最好)
(四)賀帷巾(即雙喜毛巾)。
(五)送給女婿的西裝或衣料,皮帶、銀包(內置利是)、鞋一對及襪兩對。
(因服裝尺寸因人而異,為免有所偏差,故建議用利是代替。)
(六)檳榔一對。
(七)大茶禮:包括金錢、煎堆、龍利、大發松糕等。
小貼士:
可一切從簡,以利是代替,寫上「過大禮大利是」。如代替豬肉的「豬肉金」、代替衣料的「衣料金」。但一些重要的禮品,應盡量親自攜來,包括:龍鳳餅一對、唐餅數個(約八個)、龍鳳燭一對、對聯一幅及生果等
聘禮中物品寓意吉祥,數量則必須成雙,忌用單數。
女家收到男家聘禮不是全部收下,其中屬於男家福分的物品,則需要回禮禮品中不可送手帕,因有分手之意。
嫁女餅
根據中國傳統,結婚派餅是不可輕率的一環,是顯出對該婚禮的重視和隆重程度。男家過大禮時送的禮餅(嫁女餅),女家會分派給親朋好友隆重其事,所謂派「嫁女餅」,向親朋好友宣布女兒將出嫁的喜訊。派禮餅可就親疏長幼輩份而定派餅數目,亦可分四式、六式及八式,取其成雙成對的意頭。
現時的中式禮餅有三、四十款之多,最受歡迎的有:
五彩皮蛋酥蛋黃蓮蓉酥紅綾蓮蓉酥
?黃綾豆蓉酥欖仁合桃酥 蛋黃蓮蓉雞蛋糕
?雞油蛋黃酥雞蛋白椰山
嫁妝
收到大禮後,女家最遲需於大婚前一天把嫁妝送到男家。嫁妝是女家身份與財勢的象徵。以往,廣東人喜用樟木攏送嫁妝,取其堅固耐用之意。送嫁妝可分為「送妝」與「迎妝」。「送妝」是女家將嫁妝往男家送,除了抬妝的人外,女家會請幾位親友跟隨照料,人數愈多代表女方家底愈厚。嫁妝抬到男家後,男家會請親朋友好出來迎接,這叫「迎妝」。在嫁妝中,除了名貴的珠寶金飾外,還有許多象徵好兆頭的東西。以痰盂作子孫桶,希望女兒開枝散葉,兒孫滿堂。以紅尺作子孫尺,有良田萬頃之意;花瓶代表花開富貴;銅盤及鞋則寓意同偕到老;銀包皮帶有腰纏萬頃之意;剪刀有指蝴蝶雙飛;龍鳳被、床單及枕頭一對,祝福新人恩愛纏綿;片糖則比喻甜蜜幸福;龍鳳碗筷作衣食碗,有豐衣足食之意(碗內放置一封利市,可取代嫁妝的72套衣服)。
近年為了順應做足禮節、細節從簡的潮流,市面上出現了做工考究的微型嫁妝,她以原物為藍本,設計上更富有中國特色喜慶的造型,選用上乘樟木貼切喜慶傳統風俗,深得准婚人士的喜愛。
安床
婚禮前數天的吉日,由好命婆將新床在有利於新人的吉位安床,然後鋪上龍鳳被,並撒上紅綠豆、蓮子、紅棗、桂圓、核桃等喜果。安床後新人便不可睡新床,孕婦、帶孝者及有月事之女性更不可入內。此外,安床後,要讓小孩跳床,並吃喜果,古稱[壓床],有開枝散葉之意。
上頭現代婚嫁禮俗中,在迎親之前,男女兩家仍會分別進行上頭儀式。上頭儀式於大婚前一晚或正日舉行,上頭象徵一對新人正式步入成人階段,要組織新家庭,肩負起開枝散葉的使命。須擇好時辰,男方要比女方早半個小時,男女雙方需先沐浴,並由「全福」之人(俗稱好命佬/好命婆,為男女方家族中的長輩,需父母、子女健在,夫妻和睦者)以柚菜澆水洗身(柚葉據說可滌除污穢)。之後換上全新的內衣褲及睡衣,靠一個可以看見月亮的窗口而坐,由「好命佬」或「好命婆」替其梳頭。新娘的頭發會梳成發髻,以示她嫁作人婦後踏入成人階段。邊梳頭的同時,「好命佬」或「好命婆」要邊說出押韻的吉祥語句,如「一梳梳到尾,二梳白發齊眉,三梳兒孫滿地,四梳梳到四條銀筍盡標齊。」語意是祝頌新人能同偕白首,婚姻美滿。最後,「好命佬」或[好命婆]需把扁柏及紅頭繩系在新郎或新娘頭上,這樣才算完成上頭儀式。由於上頭是父母為兒女祝福的一種儀式,所以較為重視。
男方上頭
上頭前應先行用碌柚葉淋浴,之後要穿上全新的內衣褲及睡衣,取其新的開始之意。案前應准備湯圓三碗(每碗九粒)、鏡、紅頭繩、尖梳、子孫尺、鉸剪,至吉時便由好命人上頭(梳頭),並誠心向天參拜,上頭完畢後,便可與家人及兄弟們同吃湯圓,分享結婚的喜悅。
女方上頭
上頭前應先行用碌柚葉淋浴及穿上全新的內衣褲及睡衣,然後要擇一個看見月亮的窗口,燃起龍鳳燭後要連同三碗湯圓、生果、燒肉、雞,誠心向天參拜,更要准備木梳及篦梳代替尖梳、針線包、紅絲巾;而剪刀代表有利、子孫尺、鏡乃取其光明繼後之意,即所謂「龍頭鏡,鉸剪尺」。
入門
到達男家後,新娘由大妗攙扶下踏入男方家門。在大門坎外會預先放一個燃木炭的火盆(銅盆或鐵盆均可),新娘需從火盆中跨過,這叫「過火盆」,取其發旺、趕邪之意。接下來是拜堂儀式,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是拜天地,第二是拜祖先,第三是參拜家翁家姑。拜過天地及向祖先神位行跪拜禮後,一對新人便會向新郎父母叩拜,新娘並向家翁、家姑奉上香茶,之後再按家中各人輩份和長幼逐一向長輩敬茶,至於跪下與否,則視乎敬、受雙方的喜好。跪拜父母後,新人會互相對拜,大妗姐不斷說些吉祥話,在互租對拜後,拜堂才告禮成。
對於傳統的中國人來說,敬茶是一個很重要的禮節。新人在拜過祖先,要向父母敬茶,這樣不單代表答謝父母養育之恩,同時亦代表雙方家長接納新郎或新娘為家族中的新成員,是身份備受確認的象徵。新人敬茶用的香茶內,通常都放上兩枚紅棗和蓮子,寓意早生貴子的吉兆。新家翁、家姑及長輩喝了新娘這杯茶後,會送上金手鐲、玉器等首飾作為新媳婦的見面禮,又會在盛托香茶的盤上(俗稱「檳榔盒」)放上一封利是,作為大妗姐的賞錢。
出門出門
抵達女家後,第一關是入門,若要順利接得美人歸,必須經過一連串智力及體能的測試,必要時還要宣讀愛的宣言(賣身契),但最重要的是給予眾姐妹豐厚的開門利市,眾姐妹滿意後才開門。入門後,新娘由大妗姐或伴娘帶出來交給新娘的父親,再由父親把新娘交給新郎,正式行夫妻見面禮。跟著新人先拜天地,再拜祖先,再向雙親奉茶跪拜,接新娘儀式就此完成。
完成上述儀式,新娘需由伴娘或大姅姐摻扶並打紅傘,寓意開枝散葉,其它姊妹也須邊走邊撒米及紅、綠豆、金紙碎,俗稱「喂金雞」,據說可防止金雞啄新娘。上花車前,新娘要向送行的親友鞠躬,以表謝意。一定要注意的是陪伴新娘過門到男家的除大妗姐外,必須是未婚女性,而且新娘的兄弟不可陪伴新娘過門,如果新娘早於兄長結婚,須將兄長的褲掛於門口之處,由新人在褲襠下穿過,假若早於姐姐結婚的話,則送一條裙給未婚姐姐,未婚兄姐不可目睹新人出門或過門,應暫時迴避
三朝回門
回門雖然並沒列在三書六禮中,卻是中國人傳統一個極重要的嫁娶禮儀,絕不可掉以輕心。從前,新娘出嫁後,會在第三天由丈夫陪同下回娘家探望父母。新娘在回門時,要穿我國傳統的新娘服(裙褂)和挽上全新的紅色新娘包,裙褂代表新娘冰清玉潔的身份,只有黃花閨女才可穿。同時男家一定要送回金豬一隻,以示新娘子的貞潔。女家收到金豬後即分予親戚朋友、街坊鄰里享用,表示自家女兒不辱門楣。傳統上,岳丈母需留回門的新娘及女婿在家吃飯,但現在大多數新人為省時間,都選擇即日回門,即新人在男家拜過天地及奉茶給翁姑後,便即時進行回門儀式,之後再返男家或直接到酒樓,新人亦可於第二天回門,但切不可超過第三天,這代表男家不滿意新娘,不批準新娘回娘家。現在回門大部分禮品都由利是代替,但詞語已替換豬例外
回門禮品:1、(由男家送到女家):
金豬一隻、西餅兩盒、酒兩瓶、生雞一對、豬肚及豬肉各兩斤、水果兩籃(代表生生猛猛)、有頭生菜(風生水起)、蔥(鬆鬆動動)、伊面兩盒(代表恩愛纏綿)、有頭尾甘蔗兩根
回門回禮:2(由女家送到男家)
金豬頭、尾、手腳各一隻、豬舌半邊、西餅一盒、有頭甘蔗、有頭生菜
新人依照傳統婚俗舉辦婚禮,其實有一些禁忌是要注意的:
1、結婚之日,新娘出門時,詞語已替換詞語已替換不能相送,因為[詞語已替換]與掃星同音,不吉利。新娘出門的衣服忌有口袋,以免帶走娘家的財運。
2、婚禮未舉辦完畢,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而新娘更不可躺下,以免一年到頭都病在床上。
3、新娘結婚當天必須穿新鞋,寓意將舊物丟掉。
4、新娘出門時,必須要佩戴耳環,以示聽話,沒有穿耳的可佩戴夾耳環。
5、新人的長輩如有已去世的人,在敬茶的時候,應在他(她)應坐的位置上放上新人敬的茶,敬完茶後順便移一下凳子,再讓下一位就座。
㈤ 廣東客家妹妹結婚有哪些風俗
廣東客家人結婚習俗
過大禮. _
訂親最隆重之儀式,約在婚禮前十五天到二十天前進行。男家擇定良辰吉日,攜帶禮金和多種禮品送到女家。時到今天,由於這種傳統婚嫁禮儀繁瑣需時,甚少會採用全套[三書六禮]儀式,多化繁為簡,最廣為重要的便是過大禮這一環。. _
男家過大禮如下:. _
· 精裝龍鳳禮餅兩盒、西式禮餅一盒。. _
· 雙喜八樣生果吉子籃(生生猛猛). _
· 椰子兩對(有爺有子)、特長精裝龍鳳燭兩對(長長廣東新娘). _
· 精裝燙金男女家對聯各一對、精裝茶葉、芝麻各兩盒(女子堅貞、守信不移). _
· 雙喜燙金大禮金封兩個(裝聘金用). _
· 百年好合三牲封兩個(雞、魚、豬肉大禮可以三牲利市代替). _
· 雙喜貼盒(核桃、有衣蓮子、百合、紅棗、有殼花生、荔枝幹、龍眼乾、紅豆、綠豆、芝麻、茶葉、十一樣吉祥京果). _
· 扁柏一包、雙喜燙金利市封兩包..
女家回禮如下:. _
· 金蓮藕船(佳偶天成)、石榴一對(多子多福). _
· 添丁姜、連理芋頭(添丁發財)、芙蓉、扁柏(趨吉避凶)、桔子(大吉大利)雙喜燙金利市封兩包、雙喜賀惟巾一對. _
· 大茶禮(大發松糕、金錢、龍利、煎堆、紅包等){油麻茶禮}. _
搬嫁妝. _
收到大禮後,女家最遲需於大婚前一天把嫁妝送到男家。嫁妝是女家身份與財勢的象徵。以往,廣東客家人喜用樟木攏送嫁妝,取其堅固耐用之意。送嫁妝可分為[送妝]與[迎妝]。[送妝]是女家將嫁妝往男家送,除了抬妝的人外,女家會請幾位親友跟隨照料,人數愈多代表女方家底愈厚。嫁妝抬到男家後,男家會請親朋好友出來迎接,這叫[迎妝]。在嫁妝中,除了名貴的珠寶金飾外,還有許多象徵好兆頭的東西。以痰孟作子孫桶,希望女兒開枝散葉,兒孫滿堂。以紅尺作子孫尺,有良田萬頃之意;花瓶代表花開富貴;銅盤及鞋則寓意同偕到老;銀包皮帶有腰纏萬貫之意;剪刀有指蝴蝶雙飛;龍鳳被、床單及枕頭一對,祝福新人恩愛纏綿;片糖則比喻甜蜜幸福;龍鳳碗筷作衣食碗筷有豐衣足食之意(碗內放置一封利市,可取代嫁妝的72套衣服). _
新娘嫁妝用品:. _
o 百年好合茶具(一盤、一壺、四杯). _
o 百年好合衣食碗(碗、筷、碟、匙各一對). _
o 百後好合有蓋杯(一對). _
o 真絲刺綉同心筷子雙人套、雙喜全紅子孫桶(痰孟). _
o 雙喜鴛鴦面盤、安床京果盤. _
安床. _
婚禮前數天的吉日,由好命婆將新床在有利於新人的吉位安床,然後鋪上龍鳳被,並撒上紅綠豆、蓮子、紅棗、桂圓、核桃等喜果。安床後親人便不可睡新床,孕婦、帶孝者及有月事之女性更不可入內。此外,安床後,要讓小小孩跳床,並吃喜果,古稱[壓床],有開枝散葉之意。[上閣]舉行婚禮前最重要的儀式、禮節是[上閣]及[上頭]。[上閣]是準新娘出嫁前一段時間留在家中一角,通常是閨房或閣樓之內,由一班閨中姊妹、密友陪伴,暫時擺脫平日的生活習慣,做好心理准備,以求日後能適應男家陌生的生活環境。新娘會直至出嫁當日和離開閣樓,因此,俗稱姑娘出嫁為[出閣]。現代人也有類似[上閣]的活動,新娘於婚禮前的一晚邀請姊妹、密友在女家留宿整晚互訴心事,為明天踏上人生另一階段作好准備。雖然偶然也有姊妹們情緒激動落淚的情況,但整體氣氛仍是充滿歡欣的。. _
早生貴子子孫桶:. _
(紅棗[早]、花生[生]、桂圓干[貴]、蓮子[子]). _
上頭. _
現代婚嫁禮俗中,在迎親之前,男女兩家都仍會分別進行上頭的儀式。上頭儀式於大婚前的一晚或正日舉行。上頭象徵一對新人正式步入成人階段,要組織新家庭,肩負起開枝散葉的使命。須擇好時辰,男方要比女方早半個小時,男女雙方需先沐浴,並由[全福]之人(俗稱好命佬/好命婆,為男女雙方家族中的長輩,需父母、子女健在,夫妻和睦者)以柚菜澆水洗身(柚葉據說可滌除污移)。之後換上全新的內衣褲有睡衣,靠一個可以看見月光的窗口而坐由好命佬或好命婆替其梳頭。新娘的頭發會梳成發髻,以示她嫁作為人婦後踏入成人的階段。邊梳頭的同時好命佬或好命婆要邊說出押韻的吉祥語句,如「一梳梳到尾,二梳白發齊眉,三梳兒孫滿地,四梳梳到四條銀筍盡標齊。」寓意祝新人能同偕白首,婚姻美滿。最後好命佬或好命婆需把扁柏及紅頭繩系在新郎或新娘的頭上,這樣才算是完成的上頭儀式。由於上頭是父母為兒女祝福的一種儀式,所以較為重視。. _
男方上頭. _
上頭前應先用綠柚葉沐浴,之後要穿上全新的內衣褲有睡衣,取其新的開始之意,案前應准備湯圓三碗(每碗九粒)、鏡、紅頭繩、尖梳、子孫尺、龍鳳剪刀,到吉時由好命人上頭(梳頭),並誠心向天參拜,上頭完畢後便可與家人及兄弟們同吃湯圓,分享結婚的喜悅。. _
男方吉祥上頭套裝:. _
(尖梳、鏡、龍鳳燭、子孫尺、紅頭繩、龍鳳剪刀、等). _
女方上頭. _
上頭前應先行用綠柚葉沐浴,之後要穿上全新的內衣褲有睡衣,然後要擇一個可以看見月亮的窗口,燃起龍鳳燭後要連同三碗湯圓、生果、燒肉、雞,誠心向天參拜,更要准備木梳及篦梳代替尖梳、針線包、紅絲巾;而龍鳳剪刀代表有利、子孫尺、鏡乃取其光明繼後之意,即所謂[龍頭鏡、鉸剪尺]. _
女方吉祥上頭套裝:. _
(梳、篦、針、線、龍鳳燭、龍鳳剪刀、鏡、紅頭繩、子孫尺等). _
小貼土:. _
可一切從簡的,以利是代替,寫上(過大禮利是)就可以了。如代替豬肉的(豬肉金)、代替前料的(衣料金)、但是一些重要的禮品,應盡量親自找來,包括:龍鳳餅一對、唐餅數個(約八個)、龍鳳燭一對、對聯一幅及生果等。聘禮中物品寓意吉祥,數量則必須成雙成對,忌用單數。女家收到男家的聘禮並不是全部收下,其中屬於男家的物品,則需要回禮;禮品中不可以送手帕,因為有分手之意。. _
婚禮前的禮儀. _
. _
1.送聘禮:婚禮前,男方就要到女方家送迎親的聘禮。廣州的風俗是要送雞(意味著有生氣)、椰子(有爺有子,天倫之福)、禮餅(送給女方的親戚),而且還要送禮金,意味著男方家有錢,會讓女子嫁過去享福。3.安床:在結婚前一晚上,女方會找一個有福氣的男人(家庭美滿,父母健在,有兒子)來安新房的新床,並且把花生、紅棗、核桃等意味著早生貴子等好意頭的食品放在床頭。. _
. _
4.嫁妝:新娘會在出嫁前,把娘家准備的嫁妝裝在一隻紅皮箱里,等到第二天帶到婆家去。. _
. _
5.上頭:結婚前晚,會選擇一個吉時去拜神,拜天地,祈求幸福,並且會通知男方在同一時間拜。. _
. _
6.梳頭:新娘會請一個有福氣的長輩來給自己梳頭。. _
. _
7.吃湯圓:意味著可以圓滿成婚,圓滿幸福。
婚禮當天的禮儀. _
. _
1.迎親:婚禮上午,男方的接親隊伍就要來女方家接親了。現今,接新娘是整個婚禮的一大高潮。第一關便是「入門」。若要順利接得美人歸,必須經過一連串智力及體能測試,必要時還加上歌情話,但最重要的還是豐厚的「開門利市」,眾姊妹滿意後才開門。新郎應以花球迎娶新娘(新娘不可自製花球)。. _
2.找紅鞋:新郎會在接新娘的房間里找給新娘穿的紅鞋子,給新娘穿上後才能把新娘帶走。.
入門. _
. 到達男家後,新娘由大妗攙扶下踏入男方家門。在大門坎外會預先放一個燃木炭的火盆(銅盆或鐵盆均可),新娘需從火盆中跨過,這叫「過火盆」,取其發旺、趕邪之意。接下來是拜堂儀式,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是拜天地,第二是拜祖先,第三是參拜家翁家姑。拜過天地及向祖先神位行跪拜禮後,一對新人便會向新郎父母叩拜,新娘並向家翁、家姑奉上香茶,之後再按家中各人輩份和長幼逐一向長輩敬茶,至於跪下與否,則視乎敬、受雙方的喜好。跪拜父母後,新人會互相對拜,大妗姐不斷說些吉祥話,在互租對拜後,拜堂才告禮成。. _
. _
對於傳統的中國人來說,敬茶是一個很重要的禮節。新人在拜過祖先,要向父母敬茶,這樣不單代表答謝父母養育之恩,同時亦代表雙方家長接納新郎或新娘為家族中的新成員,是身份備受確認的象徵。新人敬茶用的香茶內,通常都放上兩枚紅棗和蓮子,寓意早生貴子的吉兆。新家翁、家姑及長輩喝了新娘這杯茶後,會送上金手鐲、玉器等首飾作為新媳婦的見面禮,又會在盛托香茶的盤上(俗稱「檳榔盒」)放上一封利是,作為大妗姐的賞錢。.
出門. _
. _
抵達女家後,第一關是入門,若要順利接得美人歸,必須經過一連串智力及體能的測試,必要時還要宣讀愛的宣言(賣身契),但最重要的是給予眾姐妹豐厚的開門利市,眾姐妹滿意後才開門。入門後,新娘由大妗姐或伴娘帶出來交給新娘的父親,再由父親把新娘交給新郎,正式行夫妻見面禮。跟著新人先拜天地,再拜祖先,再向雙親奉茶跪拜,接新娘儀式就此完成。. _
. _
完成上述儀式,新娘需由伴娘或大姅姐摻扶並打紅傘,寓意開枝散葉,其它姊妹也須邊走邊撒米及紅、綠豆、金紙碎,俗稱「喂金雞」,據說可防止金雞啄新娘。上花車前,新娘要向送行的親友鞠躬,以表謝意。一定要注意的是陪伴新娘過門到男家的除大妗姐外,必須是未婚女性,而且新娘的兄弟不可陪伴新娘過門,如果新娘早於兄長結婚,須將兄長的褲掛於門口之處,由新人在褲襠下穿過,假若早於姐姐結婚的話,則送一條裙給未婚姐姐,未婚兄姐不可目睹新人出門或過門,應暫時迴避。. _
三朝回門. _
回門雖然並沒列在三書六禮中,卻是中國人傳統一個極重要的嫁娶禮儀,絕不可掉以輕心。從前,新娘出嫁後,會在第三天由丈夫陪同下回娘家探望父母。新娘在回門時,要穿我國傳統的新娘服(裙褂)和挽上全新的紅色新娘包,裙褂代表新娘冰清玉潔的身份,只有黃花閨女才可穿。同時男家一定要送回金豬一隻,以示新娘子的貞潔。女家收到金豬後即分予親戚朋友、街坊鄰里享用,表示自家女兒不辱門楣。傳統上,岳丈母需留回門的新娘及女婿在家吃飯,但現在大多數新人為省時間,都選擇即日回門,即新人在男家拜過天地及奉茶給翁姑後,便即時進行回門儀式,之後再返男家或直接到酒樓,新人亦可於第二天回門,但切不可超過第三天,這代表男家不滿意新娘,不批準新娘回娘家。現在回門大部分禮品都由利是代替,但乳豬例外。. _
回門禮品:1(由男家送到女家):金豬一隻、西餅兩盒、酒兩瓶、生雞一對、豬肚及豬肉各兩斤、水果兩籃(代表生生猛猛)、有頭生菜(風生水起)、蔥(鬆鬆動動)、伊面兩盒(代表恩愛纏綿)、有頭尾甘蔗兩根. _
回門回禮:2(由女家送到男家)金豬頭、尾、手腳各一隻、豬舌半邊、西餅一盒、有頭甘蔗、有頭生菜. _
婚嫁禁忌. _
1、結婚之日,新娘出門時,嫂嫂不能相送,因為[嫂]與掃星同音,不吉利。新娘出門的衣服忌有口袋,以免帶走娘家的財運。. _
2、婚禮未舉辦完畢,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而新娘更不可躺下,以免一年到頭都病在床上。. _
3、新娘結婚當天必須穿新鞋,寓意將舊物丟掉。. _
4、新娘出門時,必須要佩戴耳環,以示聽話,沒有穿耳的可佩戴夾耳環。. _
5、新人的長輩如有已去世的人,在敬茶的時候,應在他(她)應坐的位置上放上新人敬的茶,敬完茶後順便移一下凳子,再讓下一位就座。
㈥ 準新娘懷孕,婆婆反把陪嫁房給小叔子,姑娘就用了一招,後來怎樣
網上有個姑娘求助:未來的小叔子要結婚卻沒房子,婆婆反而要求自己陪嫁過來的那套房子怎麼辦?
這個問題一出引起很多人的爭議,紛紛覺得這個小叔子和婆婆的行為實在是太丟人,都覺得要一致退婚,要不然未來的日子沒法過。就有那麼一個姑娘遭遇了同樣的事,但她懷孕了,就用一招機智輕松反擊。
01、
準新娘懷孕,婆婆反把陪嫁房給小叔子,姑娘就用了一招,不得不服
阿雅和男友李耀是自由戀愛而認識,她還特別多個心思打聽一下男友的家裡情況,知道他父母人都很好才放心交往,至少以後沒有婆媳問題的出現。
兩人交往幾年,隨著阿雅懷孕就訂婚。李耀父母還給兒子買了套房子,就怕沒房子娶不到媳婦。家境優越的阿雅家人雖然不太滿意他家的情況,但聽說有房子也就隨女兒,並在訂婚時就承諾買一套給房子給女兒作為嫁妝。
事實上,那居高不下的離婚率就說明這一切的必要性。而每個理性的成年人還是有這方面覺悟,如果無法做出保護措施,那最終受到傷害的還是自己。
既然是結婚,前提就要保護好自己,才能有資格談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