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想要一些固始縣的風景圖(比如根親文化園的大門 秀水公園 等)
鎖
2. 固始根根親文化文化是什麼
固始縣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是河南省第一人口大縣。由於地理位置、生產條件、文化底蘊等多種原因,使固始成為部分閩粵港台同胞和海外僑胞及華人的祖根地。
固始由於其特殊的地理區位和歷史原因,歷史上曾作為中原地區向東南沿海數次大規模移民的始發地和集散地,在中原移民史上具有重要的位置和深遠的影響。
上至秦漢下至明清的漫長歲月中,有四次較大規模的入閩移民,影響深遠。這些入閩先人的後裔逐漸播遷至粵、台、港、澳及海外各地,形成了「台灣訪祖到福建,漳江思源溯固始」的根文化現象。
改革開放以後,固始大地興起了閩台粵港澳同胞和華人華僑尋根熱,如此同時,固始的根親文化建設也引起了上級領導和部門的重視。2009年年初,信陽市委書記王鐵提出「讓根親文化揚名固始」,全縣引起強烈反響,進而在此理念指導下展開一系列工作。
固始根親文化開展以來,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這項工作不僅得到了國家政府的大力支持,在閩粵台港澳民眾以及海外僑胞方面也收獲到廣泛關注,與此同時,陳氏、鄭氏、施氏、王氏、黃氏、何氏等姓氏宗親紛至沓來,回到光州固始緬懷先賢,尋根懇親,認祖歸宗。
由於歷史上固始人向福建等沿海地區的幾次大規模移民,中原漢人的風俗也被傳入閩地,至今福建人仍保留有喜歡喝茶,多食用腌制雞、鴨、鵝,過春節時蒸年糕、炸年糕等固始生活風俗。
閩南人把開發福建有重大貢獻的固始人慢慢地奉若神靈, 像陳元光、王審知及其家人被神化,為其建廟祠進行祭祀,莫不受中原民間信仰的影響。此外,據資料所考,福建木偶戲、竹馬舞等藝術活動,也都是由固始移民所創。
根親文化的本身是離鄉之人對自己鄉關祖地的追尋,長時間思鄉之情依舊,無不受地域文化的影響。像在語言、風俗、飲食習慣、信仰文化等方面都帶有濃厚的原始「祖地」色彩,在姓氏宗親上追求同姓祖地,以根脈定地域,以地域定支系,謁祖、尋根也以原始地而非他鄉,莫不受地域文化的影響。閩南人之所以認為根在固始而非他地,也正因為此。
固始人陳元光歷史上被稱為「開彰聖王」,就是因為他從固始到了福建,幫助福建等地開發。
3. 固始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1、西九華山
西九華山位於河南固始縣東南境,屬大別山脈中段,為國家AAAA級景區,觀賞面積80平方公里,是中原地區最大的集「茶、竹、禪、山水情」為一體的生態旅遊勝地,著名景點有豫南名寺、妙高禪寺、 留夢河谷、山水畫廊等。
2、安山森林公園
安山森林公園位於河南省固始縣泉河鋪鄉境內,安山又稱長山、東大山。公園總面積45平方公里,主峰浮光峰海拔419.4米,公園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異常豐富,擁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旖旎多姿的自然風光和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底蘊。
3、華陽大佛山
華陽大佛山又名曹家寨山,位於河南固始縣最南端,大別山北麓,海拔1025.6米。這里群山林立,峻秀奇偉,泉水旺盛,共有大小瀑布深潭50餘處。兩座高山平湖——華陽湖、天鵝湖似兩顆璀燦明珠鑲嵌於群山之間,美不勝收。
4、固始秀水公園
秀水公園位於河南省固始縣城區西南部,靠近固始縣政府,是豫東南屈指可數的城區公園之一。
秀水公園始建於1997年3月,1998年12月試開園,佔地518畝,以「山、水、名、古」為四大主題。後一直在修建完善中,為固始城區百姓休閑娛樂的主要去處之一。
5、固始根親文化園
固始古為番、蓼、蔣等國,建縣有近2000年歷史,東漢光武帝劉秀取「事欲善其終、必先固其始」之意,封開國元勛大司農李通為「固始侯」,「固始」由此得名,並沿襲至今。
固始根親文化園位於縣城南行政新區內,西南起始於國道312線與蓼城大道交叉口,東北至成功大道與九華山路交叉口,沿鄭小河扇狀分部,河道全長2.5公里。
我國歷史上三次著名的大移民中,向東南沿海、向東南亞的移民浪潮的起始源頭即為固始,因而固始有「唐人故里、閩台祖地」之稱。
4. 固始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固始復有
①西九制華山風景區:西九華山風景區位於陳淋子鎮境內,為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旅遊觀賞面積80平方公里,已開發多個景區、近百個景點,是中原地區最大的集「茶、竹、禪」為一體的生態旅遊勝地。
②陳氏將軍祠:陳氏將軍祠位於陳集鄉境內,唐天寶年間所建,為「開漳聖王」陳元光祖祠。該祠坐北朝南,佔地800平方米,有房屋26間。祠門外是一灣池水,喚作「月牙塘」,現存水面10餘畝,月牙塘東南角是陳氏「七星拱月」祖墓地。
③妙高寺:妙高寺坐落在陳淋子鎮西九華山,始建於唐初,盛於明清。原房99間半,由山門、東西耳房、大雄寶殿明三暗五、地藏王府、配殿等建築組成,規模宏大,氣勢壯觀,曾吸引無數高僧鴻儒、大心居士、十方長者、善信人等前來潛行研佛。
還有安山森林公園;華陽大佛山旅遊風景區等遊玩地點。
5. 固始縣根親文化廣場總造價是多少
1953年台灣抄人口統計資料顯示,當時台灣襲500戶以上的大姓有100個,其中63個姓氏的族譜有明確記載,其先祖自河南光州固始遷徙福建,再由福建遷往台灣。
近年來,南遷先民的後裔們懷著對故土的深情和嚮往,絡繹不絕地回到固始尋根謁祖。
6. 固始縣舉辦根親文化時的照片,在哪裡可以找到
指示代詞
7. 求一篇固始根親文化節「徵文」
大地有界,根親無疆。 固始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素使萬人匯聚的華夏根親文化園廣場成了親情釋放的海洋萬水千山總是情 根脈相牽固始來 「唐人故里·閩台求一篇固始根親文化節「徵文」
8. 求一篇固始根親文化節「徵文」
1300年前,固始84姓近萬名將士隨著陳元光家族,奉朝廷之命赴閩粵息亂安邦,開發閩南。800年後,福建人民跟隨著大量人口遷移來到台灣。今天,他們的後裔們懷著對故土的深情和嚮往,絡繹不絕地回到固始尋根謁祖。
「我出生在台灣,祖輩是從福建安溪遷到台灣的,這次是專門來尋根的。」在河南省固始縣陳氏將軍祠里,世界陳氏宗親總會理事長陳宗盛說完,便在陳元光塑像前恭恭敬敬地點燃一柱香。這飽含著思念故土的話語,行動中折射出千百個台灣同胞熱切的心在跳動。他們想要親吻故土,想要跪拜祖先,想圓世世代代的夢。
這夢在當下已經實現了。2008年起,有三批台胞陸續來到固始尋根,這僅是一部分人有條件和有能力「回家看看」,但更多的海外異地同胞們如何尊宗愛祖呢?
固始人民深知港台胞們激盪的歸根之心,於是投資新建了省內唯一的以姓氏尋根為主題的「固始尋根博物館」,且成功打造了「唐人故里,閩台祖地——中原根親文化節」。這樣一來,就為海內外宗親尋根謁祖、聯根聯誼提供了祭奠場所和交流平台,也為固始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斗轉星移,歲月滄桑,追溯久遠的年代後再回到今朝。看吧,我們固始的後裔名傳四海,包括陳元光、王審知、鄭成功、施琅在內的南遷固始移民後裔。我們固始的風土人情淳樸自然,對閩台同胞熱情大方,視他們如親兄弟。我們固始的經濟發展蒸蒸日上,僅去年,固始縣藉助尋根文化進行招商引資,融資額達7.91億元。
在根親文化節舉辦地如火如荼地同時,我心裡更加篤定了那一份驕傲。我驕傲,同胞們懷揣著對故鄉的多年未變的掛念,費盡心力,執著地來到固始尋根;我驕傲,固始這個人傑地靈的地方是我的家鄉;我更驕傲,我是固始人,身系根親情。
經過多年的積累和近幾年的根親文化建設,固始正在逐步叫響「根親品牌」、「根親文化」已成為固始人與閩台同胞和海外僑胞的精神紐帶。此刻,讓我們面向台灣海峽的對岸,在心裡默默地告訴同胞們:「我們同是一家人,同生一條根,同懷一顆心。」
9. 固始根親文化節的人文精神
「『唐人故里、閩台祖地』連接豫閩台三地,溝起越來越多的海內外同胞的故鄉夢、尋根情專。『光州固始屬』,這個祖根地的符號又一次喚起了無數台灣同胞對故土鄉情的回憶,印證了兩岸根相連、脈相通、情相依的淵源。」與會領導和學者高度評價中原(固始)根親文化節。固始根親文化,儼然成了固始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引擎,成為兩岸交流的一個新渠道,成為兩岸民眾共同寄託的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