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刮膩子時起泡是什麼原因
粘結不牢。膩子發生裂紋、起皮、脫落主要是由於膩子與基層粘結不牢專造成的。如基層清理不幹凈屬或者處理方法不當,沒有徹底清除基層上的模板隔離劑、油柯、無機酸和有機酸,沒有刷火鹼水溶液(用於清除牆面油污),沒有塗粘結劑或者膩子配方乳液摻量不當,其結果均會降低膩子與基層的粘結強度。試驗資料證明,基層處理好,一般能增加粘結強度5—9公斤/平方厘米.摻乳液能提高砂漿與基層的粘結性能,一般粘結強度可以提高4—7公斤/平方厘米
膩子塗層太厚。膩子塗層厚度與材料和比選擇有關。如刮大白膩子,為便於操作.滑石粉摻量較多,改善了膩子的潤滑性能一般情況下不會產生塗層過厚;但如果從膩子填充效果出發,大白粉摻量增大,由於大白粉的顆粒較粗,膩子潤滑性能差,不好操作,這時可能產生塗層過厚現象。由此可見,防止塗層過厚關鍵在於適當調整大白粉、滑石粉的摻量。
『貳』 刮完膩子後起泡是怎麼回事如何解決
對於牆面的裝修很多的朋友們都是比較重視的,牆面裝修一般是需要刮膩子的,但是有很多朋友們在施工的過程中發現牆面刮完膩子之後,起了很多的小泡泡,這樣的話看起來就會影響到室內的美觀。牆面刮完膩子起太多小泡,當場發飆,聽解釋後才知錯怪師傅了,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4、牆面刮膩子施工工藝的流程-膩子成活
待到第一遍膩子晾乾後可以直接刷第二遍膩子了,一般刮大白兩遍膩子就可以了,要求表面紋理質感平整一致。千萬不能出現顏色深淺不一的現象,嚴重影響後期的裝飾效果。
對牆面刮膩子,我們要注意以下施工的流程和一些技巧,有不懂的也可以及時和裝修師傅進行溝通,避免出現誤會。在前面刮膩子的時候,要注意做好基層的處理工作,這樣才能減少小泡泡的發生,可以讓室內的牆面看起來更加的平整光潔。
『叄』 牆面批刮膩子後起小泡,幹了變成一些小小的坑是怎麼回事
在牆面兒批刮膩子後會起小泡,幹了就會變成小小的坑,是由很多原因引起的。
1、有可能是因為膩子粉它本身的質量問題所造成的,因為膩子粉他都是用一些滑石粉和一些膠水兒,然後還有其他的材料混合而成的。所以說它是屬於一種混合物的在他的配比上面,如果說不合理的話,就很有可能會存在膩子粉質量方面的問題,然而膩子粉質量如果說不達標的話,那麼膩子粉再去批刮的時候,就很有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最常見的就是會看到起泡,或者是脫皮,起粉這些問題。
其實刮膩子也是有著很大的技術含量,是要有一定的經驗和技巧,才能夠把膩子給刮好,刮出來不起泡。如果說在刮膩子掛好之後出現起泡的問題的話,一定要及時的去處理。處理的方法就是可以直接的去用刮刀把小氣泡兒給壓迫,然後再把他給抹平,或者是在去攪拌膩子粉的時候攪拌,放大約十分鍾,然後再去重新的攪拌,這樣去刮出來的例子也是不會容易起泡的。
『肆』 屋頂刮膩子粉有氣泡怎麼解決
原因是施工前基面太乾燥或者沒有打底導致氣泡現象,要先給膩子粉進行打底(施工前先濕潤一下基面,不能見明水),建議用家德士板無憂膩子進行打底(TB上有),待干後再批刮膩子粉。
『伍』 刮膩子的時候牆面起泡是怎麼回事
也可能是牆體不好,也可能是膩子不好,打磨一些再刮,看看是不是就好了
『陸』 膩子粉刮牆起泡怎麼回事
1、膩子層的底層(石膏層粉化)掉粉。
2、石膏基層某某地方沒找平好,坑洞縫口較大,天氣熱,熱水外排引起的。
3、牆底濕氣,熱氣中外排引起。
一、處理方法:
1、第一種:鏟掉膩子層,家裝的話建議滾刷界面劑(環保無甲醛防腐),界面劑表面成膜干後再做膩子就行了,基層掉粉,遲早要全部出問題,到時候氣泡,掉層,脫皮,整個牆面都會有這個現象。工裝的話一般情況下會選擇膠水,但是如果掉粉嚴重了,膠水也不能徹底處理這個問題,最多一年後質量問題就會出現。
2、第二種:把起泡的地方鏟掉,把坑洞縫口找出來,重新用找平加水石膏把洞洞填滿,不要留空。然後在批刮一道膩子就好了。
3、第三種:處理不掉,坐等濕氣排完吧。也或者全部鏟掉,鏟到沙灰牆部分,基層用防水膩子粉打底,然後面上用防水膩子粉面料(白色)就好了,最後刷漆不刷漆都可以。
二、起泡主要是辦得太濕,或颳得太厚,或牆面很粗糙,有很多的小洞洞,見意粉要辦干一點,不要太厚 主要還是你的牆片太潮,或者是水泥的緣故,最好的防範是,用乳膠漆裡面放點普通的膩子粉先刷一遍,幹了以後在刮防水膩子粉。
1、牆面基層清理干凈(鏟除松動牆面),無油污無塵灰。
2、塗封牆底漆1--2遍,增強基層牢固與膩子附著。
3、膩子攪拌均勻,干濕適度,一次性批刮不能太厚,分多次批刮。
4、施工時注意天氣,空氣濕度達75%以上,牆面含水率達10%以上,避免施工。
使用方法:
一、外牆膩子
1、用 量:理論消耗值:1-1.5公斤/平方米(膩子厚度1毫米)。
2、攪拌:水的加入量以施工稠度為准,攪拌均勻後,放置10分鍾,再進行攪拌即可使用(提示:本品不能與低劣的白乳膠混合使用,以免起不良反應)。
3、表面處理:牆體表面平滑或為新型建築材料,如石膏隔牆板,聚苯板,紙面石膏板等需用界面劑處理。
4、刮塗找平:由於膩子強度高,應在膩子處於半干狀態下(用手輕壓不變形)用刮板收光找平。
二、內牆牆襯:
1、用量:理論消耗值:1-1.5公斤/平方米(膩子厚度1毫米)。
2、攪拌:水的加入量以施工稠度為准,攪拌均勻後,放置10分鍾,再進行攪拌即可使用。
3、表面處理:牆體表面應堅實無浮灰和污物,牆體表面含水率應低於5%。膩子配套:如果牆面平滑或為新型建築材料,如石膏隔牆板、聚苯板、紙面石膏板等需用界面劑進行界面處理。
4、刮塗找平:膩子找平應在半干狀態下(用手輕壓不變形)完成,固化後可用砂布找平。
5、產品標准:JG/T298-2010(Y)施工溫度:5℃以上,固化進程溫度不低於0℃。
『柒』 牆泥上刮膩子為什麼會起泡
產生原因:
1、基底過於粗糙,批盪速度過快;
2、一次施工膩子層過厚,大於2.0mm;
3、基層含水率過高回,同答時密度太大或太小。由於含有豐富的空隙,且膩子含水率高,因而不透氣,空氣被封閉在空隙空腔內,不容易消除。
4、施工一段時間後,才在表面出現的爆裂起泡,主要是攪拌不均勻造成的,漿體中含有來不及溶解的粉狀顆粒,施工後,大量吸收水分,溶脹形成爆裂。
解決方法:
1、出現大面積起泡的膩子面,用鏟刀直接壓破小泡口,重新用合適的膩子施颳起泡的面層。
2、膩子一般在攪拌均勻後,靜置10分鍾左右後,然後用電動攪拌機再次攪拌後上牆。
3、施工第二道或者最後一道面層出現起泡現象,應在水印消除前用刮刀進行壓泡破除處理,保證膩子面上不出現氣泡。
4、特別粗糙的牆面,一般底料盡可能選擇粗的膩子。
5、在牆體過分乾燥或風大光照強烈的環境下,先盡可能用清水潤濕牆面,待牆體無明水之後,進行膩子層的施刮。
『捌』 刮膩子的時候出現氣泡怎麼辦
膩子起泡解決方法:
①出現大面積起泡的膩子面,用鏟刀直接壓破小回泡口,重新用合適答的膩子施颳起泡的面層。
②膩子一般在攪拌均勻後,靜置10分鍾左右後,然後用電動攪拌機再次攪拌後上牆。
③施工第二道或者最後一道面層出現起泡現象,應在水印消除前用刮刀進行壓泡破除處理,保證膩子面上不出現氣泡。
④特別粗糙的牆面,一般底料盡可能選擇粗底膩子,比如百年達粗底膩子。
⑤在牆體過分乾燥或風大光照強烈的環境下,先盡可能用清水潤濕牆面,待牆體無明水之後,進行膩子層的施刮。
⑥盡量選擇正規公司的膩子粉,比如百年達膩子粉。
『玖』 內牆刮膩子後,刷牆漆時起泡,是怎麼回事
膩子沒攪勻,你攪勻以後還要放在陰涼處放置半個小時。裡面有氣泡他自己會飄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