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教你怎麼看戶型圖
買房的時候,有「行不行,看戶型」的說法。對於某個住宅單元戶型的認識,在沒有看到樣板房或者現房的時候,戶型圖就是一個重要的指南了;同時樣板房是絕不可能帶回家的,印象又是抽象模糊的東西,那便攜又實際的戶型圖之重要性也就彰然了。絕大部分的人第一次看樓的時候,第一次拿了張戶型圖在手,第一反應都是一呆——彷彿找不著北!你仔細去研究,猛然發覺戶型圖的學問大著呢!以下貢獻出一點小知識,供大家分享和認識。 戶型圖也會誤導人 戶型圖其實就是住宅單元的「地圖」,而一個可能不為人共知的小騙局是——地圖其實不是真實狀況的反映,它往往是在真實情況的基礎上作了一些美學上的修改,例如某些道路作了弧線的處理等。戶型圖作為住宅單位的地圖,更是不能盡信;地圖的出版還有專門出版社的監督,戶型圖麻,則是各開發商在設計師戶型設計的基礎上作了各種美學上的處理;這些處理不僅美化了原本枯燥乏味嚴謹的設計圖紙,還有意無意地掩蓋了一些小瑕疵、造成對買家的誤導—— ◇誤導一:色彩運用。某些悅目的戶型圖上,各空間間隔都採用了不同的、養眼的、溫馨的、深淺不一的色彩,色彩的運用可不僅只為了吸引眼球或顯示更清晰,某種程度上是一種視覺心理作用。平面戶型圖上的色彩直接對觀者的心理產生一定的影響作用,主要是空間感知上的錯覺,而忽略了實際的開間和尺寸。即便是為了降低戶型圖製作成本,採用黑白印刷,也加強了灰度方面的處理。 ◇誤導二:傢具擺放。很多的戶型圖都標明了各種傢具的擺放,這可絕對不是發展商善意地幫助各位準業主設計家居,某些時候這也是一種平面圖上常見的心理誤導。設計軟體上各種傢具都只是一個比例,設計師把傢具粘貼到戶型圖上的時候,往往出於戶型圖美觀和感知空間的考慮而刻意地調整比例。因此戶型圖上的傢具比例是實在不能輕信的!——這里還特別一提的是,即使親臨樣板間,樣板間傢具尺寸的觀感也是不能盡信的,因為有些傢具是開發商根據最優的視覺效果定製的。 ◇誤導四:窗梁混淆。通常,在正規的戶型圖上,和一般的牆相比,窗的表示是在兩條牆的看線中夾了兩條窗框線(一般就是四條平行細線)、而剪力牆(關繫到整棟樓的結構)的表示則是粗黑的實線。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印刷質量不夠好、或不規范的戶型圖上,細密線的窗就可能會和粗黑的鋼筋牆混淆,這就一定要火眼金睛分辨清楚了。這可關繫到具體戶型的採光,以及具體牆體能否拆除的實質操作性。 ◇誤導五:尺寸標注。建築師實在是偉大而繁瑣的職業,每天面對眾多的梁、柱、樓梯、軸線等,戶型圖上的尺寸標注就是一個實證。在這尺寸標註上,有兩種誤區要避免——一種發展商化繁為簡,省去了很多數據,只保留部分廳、房等開間的數據,這樣的刪除看得購房者糊里糊塗,遇到沒有尺寸而又關心尺寸的地方,銷售不能清楚告知、只能自己大致按比例粗略估算,反正就只有個「大約」;另一種發展商則保留了專業細密的尺寸標注,眾多的軸線看得人眼花繚亂,有的地方即使用上了直尺也會和隔壁軸線混淆,這樣的專業和精細可不是每個購房者都能承受的啊。過於簡化或過於專業的戶型圖都比較容易對購房者造成混亂——話說回來,這也不能全怪開發商,如何衡量簡化的程度也實在難以把握,如此的指摘實在有點吹毛求疵,不過對於購房者而言,心眼是絕對要保留的。 ◇誤導六:「使用率」和「實用率」。使用率和實用率讀音相似,語意也相近,它們的區別一定要清晰——使用率是使用面積與建築面積之比;而實用率是套內面積與建築面積之比(建築面積=銷售面積=公攤面積+套內面積;套內面積=外牆面積X0.5+使用面積+柱子、分隔牆面積X0.5;使用面積=牆到牆的面積,包括0.5倍的不封閉陽台和全部的封閉陽檯面積)。實用率大於使用率,往往開發商用「實用率」代替「使用率」並混淆這個概念來吸引購房者。在這個問題上其實購房者不必太在意實用率或使用率的具體數據,戶型設計是否合理、考慮究竟如何使用戶內空間才是閱讀戶型圖時的關鍵。 要避免掉進開發商戶型圖的溫柔陷阱里,購房者就真要火眼金睛,心中保留一把尺了。 在買房前看看開發商的項目平面設計藍圖,對了解整個房子的情況是有好處的。但對非專業人士的購房者來說,這有點難度,因為看圖紙還是有需要一些基本技巧的。 圖紙太多了,但不一定都有用。最管用的圖紙應該是建築的施工圖,因為工程上最標准、最有表現力的語言就是圖紙,有了藍圖,一個項目的家底就可摸個十之六七。但這種藍圖專業性太強,別說是普通購房者,就是房地產業內沒接觸過工程的人,看著也特別吃力。好在現在為了銷售,開發商推出了許多施工圖的衍生產品,如標准戶型圖、小區平面圖、戶型組合平面圖(樓盤標准層單元組合平面)等等。這些衍生圖紙多是施工藍圖的簡化版、美化版,購房者最好都搜集所關注項目的這類圖紙,這對置業判斷很有幫助。 衍生圖紙給人的第一感覺是精製、比例合適。以戶型圖為例,門的位置、開啟方式,窗的位置、牆體厚度等建築細節都有很明確表現。一般美工圖紙達不到這種深度。因為建築繪圖的這種深度只有CAD等專業軟體才能實現,而美工所用的PHOTOSHOP、CORE-AW等軟體重意不重形,如果不引用CAD的底圖根本無法做到如此精細。當然,如果圖紙上標注了明確的尺寸就更好了。 ——小區平面圖;從目前的銷售資料看,小區平面圖的衍生圖紙較少,有些小區雖提供了,但比例、尺度有些變形。不過,像這類需要精確計量的問題,想從圖上驗算,其實是天方夜譚。因為一來圖紙尺寸不清,二來本身日照的計算必須參照精確的建築立面圖紙,還要參考地形條件,考慮地面高度差等問題。看小區平面圖,主要看建築的相互關系,建築的小環境、採光、通風條件等。在設計圖中,平面設計圖可以明白告訴你小區內各種建築物的分布密度,建築物的數量、面積、容積率、綠化率、道路系統分布等等,購房人不妨帶上尺子和紙筆,把自己想要了解的數據記錄下來,按照藍圖給定的比例量一量圖上的樓距(南北樓距及側面的樓距),換算一下,並根據圖示中標出的樓體高度,看看它是否符合建築設計規范的樓距要求(按規定,板式建築樓距為1∶1.6;點式建築即塔樓為1∶1.2;未建樓體北側如已經有現樓的,任何形式的新建築都應與現樓保持1∶1.6的樓距),是否有採光不足或遮擋景觀的問題。 ——戶型組合平面圖;主要看套型的小環境,如有沒有對視、遮擋,以及鄰里關系、電梯吵不吵等問題。 ——戶型圖;戶型圖的作用大家最清楚,主要看空間布局是否合理,面積尺度是否合適等等。不過,在這里再給您提個醒,有尺寸的圖紙最好。 ◎看圖紙應注意的問題 看看你所選擇的樓棟和周邊相鄰樓棟在圖上所標示的樓房數量和總高是多少,是否與樓書宣傳一致,防止發展商在開發過程中把樓體「拔高」,以免今後入住後出現電梯擁擠、車位短缺、陽光不足等問題。 注意尋找一下變電站、泵房、物業管理用房等配套設施的位置,看看這些建築在樓書中是否標示明確,有沒有被「美化」成綠地花園。 在平面藍圖上,你還可以了解到所用建築材料、主要部位的工程設計要求。
㈡ cad平面室內標注圖會用到哪些快捷鍵就是修改戶型圖和修改後戶型圖會用到哪些快捷鍵
標注抄的話肯定是標注快捷鍵dli,dco,dal,修改的話可以用S鍵拉伸,十分方便的一個快捷鍵,一般在修改圖紙的時候直接在布局中進行修改,牆體和標注不在同一個圖層,往往改完了牆體,標注也是會自動跟著變化的,就是標注位置有時候需要進行美化一下,使其整齊。
㈢ 畫平面圖時,要用到的快捷鍵有哪些怎麼使用那些快捷鍵
第一類,繪圖類。常用的命令有:
Line 直線
xline 構造線(用來畫輔助線)
mline 雙線(在畫牆線時常用到,也可自己定義使用其它線型)
pline 多義線(大部分由線段組成的圖元,能夠定義為多義線的就定義為多義線,這樣在選擇時比較方便)
rectang 矩形(實際上就是四段圍合的多義線)
arc 圓弧
circle 圓
hatch 填充(要注意圖案的比例)
boundary 邊界(在計算面積、填充等情況會用到)
block 定義塊(需將准備用於定義塊的所有圖元放到0層,其它所有屬性均改為bylayer)
insert 插入快(與-insert相比較,一個會調出對話框,一個不會)
第二類,編輯類。常用的命令有:
Matchprop 特性匹配(相當於word中的格式刷,常用於將正在操作的圖元刷成正確的圖層)
Hatchedit 填充圖案編輯(滑鼠左鍵雙擊填充的圖案即可)
Pedit 多義線編輯(也可用於將幾段首尾相接的線段連接成多義線)
Erase 擦除
Copy 拷貝
Mirror 鏡像
Offset 平移
Array 陣列
Move 移動
Rotate 旋轉
Scale 縮放
Stretch 拉伸
Lengthen 拉長(不常用,但在需要延長非水平或垂直的線段時很方便;!也可實現同樣的功能,大家先自己琢磨看看)
Trim 裁減
Extend 延伸
Break 打斷
Fillet 倒圓角
Explode 打碎(可用於打碎塊、多義線、雙線等)
Align 對齊(不常用,但在畫一些傾斜的圖形時很有用,可以把圖對正了畫,畫好了再調整回原來的角度。和UCS是兩個概念)
Properties 屬性(同14版時的ddmodify,可調出屬性表,在其中可查看和修改該圖元的幾乎所有屬性,很有用)
就繪圖類和編輯類的命令再進行一些說明。
第一,我們在繪制中,一般來說,能用編輯命令完成的,就不要用繪圖命令完成。在CAD軟體的使用過程中,雖然一直說是畫圖,但實際上大部分都是在編輯圖。因為編輯圖元可以大量減少繪制圖元不準確的幾率,並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效率。
第二,在使用繪圖命令時,一定要設置捕捉(捕捉的設置,以後再講),F3切換。
第三,在使用繪圖和編輯命令時,大部分情況下,都要採用正交模式,F8切換。
第四,以上我羅列出來的繪圖和編輯命令,作為一個cad-drawer,是必須精通並能熟練運用的,其它沒有列出的繪圖和編輯命令,應該了解,在適當的時候使用。
第三類,設置類。前面講了很多,不再重復
第四類,其它。這裡面的內容又有很多,我們再分別描述。(這裡面會涉及到Express裡面的命令)
接下來談談如何自定義快捷鍵。
快捷鍵的定義是保存在acad.pgp文件中,2004版後(也可能是02版後,記不清了)改變了放置的目錄,大家自己在windows裡面搜索一下就知道了。快捷鍵是可以根據每個人的喜好,自由定義的。但,我認為自由不等於隨便,也應該有一些原則。
一、不產生歧義,盡量不要採用完全不相乾的字母。比如說,這個命令,就不要用v這個字母來定義快捷鍵。這樣容易造成誤解、遺忘。就算自己背熟了,別人一到你的機器上來,就絕對暈倒了。
二、根據各個命令的出現頻率來定義快捷鍵,定義時,依次採用「1個字母--1個字母重復兩遍--兩個相鄰或相近字母--其他」的原則。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和circle。在cad的默認設置中,是co/cp,circle是c。這樣的安排絕對不合理。一般說來,使用的頻率比circle要高得多,所以,首先應該是將c定義為的快捷鍵。然後,對於circle,可以採用cc(第一和第四個字母),也可採用ce(首尾兩個字母),這兩個都被佔用了或者不習慣,再採用ci。
對於常用命令,我的建議是一定要採用快捷鍵,使用快捷鍵比用滑鼠點取圖標,或在菜單上選擇命令要快上非常多的時間。一定要養成左手鍵盤,右手滑鼠的習慣。什麼算是常用命令呢?我建議平均每天出現5次以上的命令,都應該歸結於常用命令。
大家根據這樣的原則來定義好快捷鍵後,經過1~2天的練習,一定能夠提高不少的效率。
圖層控制命令、視圖命令、圖元選擇方式
圖層控制命令和視圖命令都是輔助繪圖的命令,但是這些命令非常的關鍵,是否熟練,將會極大地影響到繪圖的效率。
先來看看和圖層有關的命令。和圖層有關的命令實際上大部分是在Express(02版中好像是在Bonus)中,在安裝AUTOCAD時,要完全安裝才能出現。
圖層命令中,第一個,當然是layer,圖層屬性管理器。裡面的具體內容以前已較為詳細的談過,這次不再重復。和圖層控制有關的其他命令,則都是讓我們在繪圖過程中如何方便的來控制圖層的「開關(顯示)」、「鎖定」、「當前層」,方便的轉換所繪制圖元的層屬性。
和「當前層」有關的命令。
ai_molc 改變當前層為所選擇圖元所屬層。這個命令在工具欄里就有,大家應該都已經比較熟悉了。
laycur (change to current layer) 改變所選擇圖元所屬層為當前層。
和「開關」有關的命令。
layoff (layer off) 關掉選擇層。
Layiso* (layer isolate) 圖面顯示僅保留所選層(孤立層)。
Layon* (turn all layers on) 打開所有層。
和「鎖定」有關的命令。
laylck (layer lock) 鎖定選擇層
layulk (layer unlock) 解開選擇的鎖定層
layerlckiso* 除選擇層外,其它層均鎖定(插件「免費迷你建築工具」中的命令)
其它圖層控制命令
layerp 恢復至上一個圖層狀態
laymch (layer match)改變選擇圖元所屬層為最後選擇的圖元的層(類似於matchprop,但選擇圖元的順序正好相反)
圖層命令希望大家能花一點時間熟悉並掌握,當然,前提條件是圖紙中的圖元圖層設置歸類條例清晰。這點做不到的話,一切免談。上面有三個命令,打* 號的,是大家平常可能忽視掉,但非常管用的命令。
視圖命令有三類。
第一類:redraw (redrawall) 重畫,regen 重生成。常用的是redraw,在一些輔助顯示點、輔助顯示線用redraw無法清除時,用regen試試看。
第二類是視圖縮放類。這一類主要是圍繞著zoom的各個分支命令。常用的有:
zoom-默認 實時縮放
zoom-p 回到上一次視圖范圍
zoom-d 動態縮放視圖
zoom-a 顯示全部視圖
zoom-w 顯示所選擇窗口的視圖范圍
第三類是視圖平移類。就是pan和其分支命令。
不知大家在視圖控制時,是用滑鼠選擇工具欄里的圖標,還是用鍵盤輸入命令?想想以前,為了方便的進行視圖控制,還經常使用透明命令。在00版本以上的AUTOCAD和三鍵滑鼠(中鍵為滾軸)出現後,視圖的縮放和平移,使用滑鼠的滾軸中鍵就基本可以滿足要求了。
滑鼠中鍵上下滾動就是zoom的實時縮放,中鍵按下後就是pan。而且這些都是透明命令,即可以插在其它命令進行過程中執行的命令。利用三鍵滑鼠來進行的視圖控制,大家一定要熟練掌握。
既然提到了滑鼠的使用,就在談一下和滑鼠也密切相關的圖元選擇方式。
我們在進行編輯命令的操作時,不可避免的要進行圖元的選擇。就編輯命令和圖元選擇來說,常用的有兩種方式。我習慣的是第二種。
第一種,選用滑鼠點選或框選圖元,此時,所選擇圖元呈高亮狀態。然後鍵盤輸入編輯命令進行操作。採用這種方式,可利用Shift鍵來去除多餘選擇的圖元。
第二種,先用鍵盤輸入編輯命令,確認後再選擇需操作的圖元,選擇完畢需操作的圖元後再次確認進行編輯操作。這種方式,我覺得在選擇需操作的圖元這一環節上更為方便靈活,可以通過輔助鍵來幫助選擇。
P - previous,選擇上一次操作的圖元。
R - remove,去除已選擇圖元。
A - add,增加選擇圖元(用於使用了remove後)。
這兩種方式都牽扯到同樣的一些和滑鼠使用有關的地方。
滑鼠左鍵。滑鼠左鍵用來選擇物體。
一是直接左鍵點取圖元。
二是滑鼠左鍵點下後,向右上或右下側拖動滑鼠,然後松開。這時出現的是實線選擇框,只有完全處於實線框內的圖元才能被選中。
三是滑鼠左鍵點下後,向左上或左下側拖動滑鼠,然後松開。這時出現的是虛線選擇框,只要有一部分處於虛線框內的圖元,都能被選中。
滑鼠右鍵。
滑鼠右鍵的作用也很大,我們先要來改一下AUTOCAD的系統配置。在「用戶系統配置」中,有個「自定義右鍵單擊」的選項。在「默認模式」和「編輯模式」中,選擇「重復上一個命令」;在命令模式中,選擇「確認」。
鍵盤中的回車鍵和空格鍵同樣可以達到在「默認模式」和「編輯模式」中,重復上一個命令;在命令模式中,進行確認。但在速度上肯定要慢於用滑鼠右鍵來達到同樣的目的。建議大家試試看,琢磨琢磨。
㈣ 戶型圖怎麼看幾招教你看懂戶型圖
購買房子挑選戶型時,房子多半處於期房階段,只能看到一張戶型圖,因此,讀懂房子的戶型圖至關重要。能戶型圖只是薄薄一張紙,但包含的信息量可真不少,有的還會藏些貓膩。因此,戶型圖可不能一掃而過,一定要仔細研究。除了能幫你挑選理想的房子,也可以避免購房之後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1、窗戶
窗戶可以分為窗戶,飄窗,落地窗等等。
窗戶的畫法最簡單,就是三線連接;飄窗是一段凸出的矩形,上端也是三根線,下端是虛線;落地窗畫法和飄窗是差不多的,但是看上去大多了,如果不能一眼認出來,設計師也會標出來的。
2、空調
空調擺放用矩形框里AC表示,或者矩形裡面打叉畫杠。
衣櫃一般是個矩形,裡面一格格的。
3、朝向
若無特別標注,開發商都是以「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擺放戶型圖的。這時候,購房者就得根據自己所處地域挑選理想方位。一般來說朝向的優劣順序為:正南、東南、東、西南、北、西。當然,中國那麼大,日照時間方位都不同,各個地方的最佳朝向不盡相同,這點咱們下期再詳細講解。
4、尺寸
戶型好壞,面寬、進深,非常關鍵。如今的戶型圖上,多會標注進深和面寬這兩個指標,兩根拉出的直線中間夾雜的數字,如4.20米、3.9米就是了。一般來講,進深,即南北縱深的總數值是越小越好;而東西闊度則是越大越好。
5、結構
在某種程度上,戶型需要「先天不足後天補」。所以了解戶型的可變結構,也很要緊——哪些牆能動、哪些牆不能動;下水管、上水管的位置,電線走向等,都要盡可能的掌握。有時候往往通過一個「小手術」,可以把戶型的潛力給發揮出來;反之,為了居住的安全和便利,千萬不要冒險去動諸如承重牆和污水管等。
6、面積
絕大多數戶型圖上都會標注房間的建築面積,如主卧18.25平方米,客廳36.54平方米,A型兩房兩廳一衛108.33米……要注意和辨別的是,這個標注的建築面積與實際之間差多少?即我們所說的得房率。得房率的高低,換言之就是性價比的高低。
7、相鄰
了解清楚相鄰關系也是看戶型圖的重點。舉例而言,一個樓面上,一般會有電梯、走道、樓道、強電弱電、過道窗等每個對使用都有或多或少的、或利或弊的影響。把戶型放回樓層平面里看就能了解其受這些「配件」的影響程度。如果深入一些看,相鄰戶型的影響也不容忽視,遮擋採光與否,私密性得到保障與否,都很關鍵。
8、配比
戶型合理與否,在於各個部分之間的比例關系。舉例而言,在總面積不大的情況下,次卧只留有8-9平方米的狀況很常見,這樣的配比在實際使用中就難免捉襟見肘,很難使用。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12-02,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查看更多房產信息
㈤ 畫戶型圖時,住戶是東戶,應該從一張紙的那邊畫
畫戶型圖時,住戶是東戶,應該從一張紙的左邊畫起。
因為再不是藍圖上的上北下南內右東左西了,畫戶型容圖時,是從北向南走了,所以住戶是東戶的話,要表達給別人看的話,應該從一張紙的左邊畫起。(若是房產證什麼的仍應安藍圖的上北下南右東左西來表達)。兩者是反的。
㈥ 怎麼畫戶型圖
根據戶型圖繪制出牆體的中心線,並剪切到只剩下有牆體的中心線。
用多線繪制牆體,快捷鍵。分別沿中心線繪制出所有的牆體。
牆體繪完後,刪除中心線,在繪出門窗即可。
用快來繪制。先選中所有的中心線,並組成「塊」,快捷鍵B。輸入名字,在點擊確定即可。
選中塊,點擊復制按鈕,向左偏移240,點擊確定。在選中復制後的那個塊,點擊移動,向下移動240.這樣戶型圖基本框架就畫完了,在剪切多餘的線即可。
牆體繪完後,刪除中心線,在繪出門窗即可。
㈦ 戶型圖怎麼看,戶型圖分析大全
好戶型具備的特點有戶型方正、動靜分區、干濕分區、公私分區、南北通透、採光良好、進深/開間比例合理等特點。好的戶型不僅居住舒適,空間、面積的利用率也高。下面我們用實例解析,看看如何分析一個戶型的好壞。
一、如何分析戶型的優點?
我們需要以實際戶型圖為例進行分析:
1、戶型方正
整體戶型方正,每個功能區的戶型也很方正,沒有多餘的邊邊角角,沒有拐角,空間利用率比較高。
2、南北通透
仔細看戶型圖,在南北兩側都有窗戶的圖標。客廳和東邊的卧室,窗戶相對沒有阻擋,可以形成對流,南北通透,通風良好。
3、卧室採光較好
該戶型卧室朝南,卧室採光好,可以緩解房子在一樓的潮氣,住在朝南方向的卧室中,有利於卧室主人的身體健康。
4、動靜分區
客廳、餐廳、廚房等活動較頻繁的動區都在北側,卧室等需要安靜的靜區都布置在了南側,動靜分區明顯。
5、功能分區
不同的活動有不同的空間。客廳用來會客,餐廳用來吃飯,洗手間用於梳洗,卧室用於休息。
6、干濕分區
干濕分區是指廚房和衛生間和客廳卧室分開。該戶型廚房、衛生間與客廳、卧室隔開,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干濕分區。
7、其它細節
①每個功能室都有窗戶,可以通風。
②衛生間與卧室門剛好錯開。一般衛生間對著的卧室,對卧室主人不利。
③卧室外是小花園,風景、空氣好。
二、戶型不足
任何戶型都不可能沒有缺點,上圖戶型仍有不足之處供購房者識別:
1、客廳採光不好
客廳是招待客人的場所,該戶型中客廳位於北側,封閉的卧室將大部分陽光遮擋,白天採光不足。
2、走廊較長
直通門口的走廊,橫跨整個屋子,這部分面積,不容易被好好利用。
3、進深長
進深是指南北牆之間的距離,進深長意味著房子的採光會受影響。該戶型即使沒有卧室的遮擋,客廳的日常採光也不會太好。
在市場上,所有戶型要素都具備的戶型幾乎沒有。購房者在挑選戶型的時候,需要有所取捨,選擇能滿足自己最迫切需求的戶型便可以。
㈧ 怎麼畫好戶型圖 我只會畫直線 知道一些快捷鍵 基本上沒基礎 可以畫好戶型圖么
畫不了,因為戶型圖設計很多專業的地方,有些地方需要很精細的,要一點錯誤沒有的,建議你先多畫一些平面圖,熟悉一下軟體,把基礎鞏固了在去畫
㈨ 戶型圖怎麼畫
1、電復腦登錄酷家樂網站,制個人登錄,點擊我要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