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開間和進深
定義:
我們把一個樓(或房間)的主要採光面稱為開間(或面寬),與其垂直的回稱為進深。
住宅答設計中,開間是指相鄰兩個橫牆的定位軸線間的距離,因為是就一自然間的寬度而言,故又稱開間。住宅開間一般不超過3.0-3.9米,磚混結構住宅開間一般不超過3.3 米。
在建築學上,進深是指一間獨立的房屋或一幢居住建築從前牆壁到後牆壁之間的實際長度。進深大的房屋可以有效地節約用地,但為了保證建成的建築物有良好的自然採光和通風條件,進深在設計上要求不宜過大。
(1)怎麼算戶型圖進深開間擴展閱讀:
在住宅設計中,住宅的寬度(開間)是指一間房屋內一面牆的定位軸線到另一面牆的定位軸線之間的實際距離。因為是就一自然間的寬度而言,故又稱開間。住宅的開間在住宅設計上有嚴格的規定。根據《住宅建築模數協調標准》(GBJ100-87)規定:住宅建築的開間常採用下列參數:2.1米、2.4米、2.7米、3.0米、3.3米、3.6米、3.9米、 4.2米。
《協調標准》——建設部
② 房間開間進深尺寸怎麼測量
1、把一個樓(或房間)的主要採光面稱為開間(或面寬),與其垂直的稱為進深。室內所有的房間都是由橫,縱牆組成的,橫牆與橫牆之間叫開間,縱牆與縱牆之間叫進深。
2、站在門口,正對的為進深,左右的為開間。不管門在哪裡,一個房間中,橫向的就是開間,縱向的就是進深。
(2)怎麼算戶型圖進深開間擴展閱讀
心腸測算樓盤進深和開間
先不管建築學上對進深和開間的標准注釋,在習慣上,我們把一個樓(或房間)的主採光面稱為面寬(或開間),與其垂直的稱為進深。
達標指數:為了保證良好的自然採光和通風條件,房間的進深在設計上一般被限定在5米左右,不能任意擴大。對於板樓來說,進深以13米左右最為理想。
現場測算:若進深過大,比如超過18米,就會使住房呈狹長型,影響採光和通風(也有開發商用加大面寬的辦法來彌補,但造成戶型總面積過大,但室內面積的功能性並未增多)。
那麼,為什麼一些項目會對大進深感興趣呢?其中的奧妙在於,加大進深一是可以節約建安成本,二是可以多出面積。
同樣是100平方米的矩形,當進深為4米、面寬為25米時,矩形周長為58米;當進深拉長為10米、面寬為10米時,周長減為40米。
對於住宅來說,牆體、窗材的成本在建安成本中占的比重較大,牆體面積減小,開窗減少,能省不少成本。
在一個長70米、寬30米的矩形地塊中,樓間距要求為10米的話,可排列進深4米的板樓5座,若在同樣面寬的情況下,進深10米的板樓可排4座,而此社區的總建築面積增加了一倍!
當然,受地塊形狀、土地成本、項目定位影響,樓盤的進深不可能都盡量做「淺」,但明白進深對開發商的「深長」意味,對買房人來說還是必要的。
③ 建築中的開間和進深是怎麼定義的
基本概念
首先要了解橫牆和縱牆,橫牆:沿建築物短軸布置的牆 縱牆:沿建築物長軸方向布置的牆 開間:兩橫牆間距離 進深:兩縱牆間距離 有些結構設計橫牆不全在短軸,這種情況不能把開間簡單看做兩橫牆間距離,而一般根據房間門的朝向來區分,房門進入的方向的距離為進深,左右兩邊距離為開間。 開間進深是指住宅的寬度和住宅的實際長度。 開間是指房屋的寬度,在住宅設計中,住宅的寬度是指一間房屋內一面牆皮到另一面牆皮之間的實際距離。因為是就一自然間和寬度而言,故又稱為開間。 住宅開間一般為3.0到4.5米。規定較小的開間尺度,可縮短樓板的空間跨度,增強住宅結構整體性、穩定性和抗震性;房屋的進深,則是指房屋的實際長度。編輯本段標准參數
在1987年頒布的《住宅建築模數協調標准》中,對住宅的開間在設計上有嚴格的規定。磚混結構住宅建築的開間常採用下列參數:2.1米、2.4米、2.7米、3.0米、3.3米、3.6米、3.9米、4.2米。 在1987年實施的《住宅建築模數協調標准》中,明確規定了磚混結構住宅建築的進深常用參數:3.0米、3.3米、3.6米、3.9米、4.2米、4.5米、4.8米、5.1米、5.4米、5.7米、6.0米。為了保證住宅具有良好的自然採光和通風條件,進深不宜過長。住宅的層高是指下層地板面或樓板面到上層樓層面之間的距離,也就是一層房屋的高度。 在1987年發布的《住宅建築模數協調標准》中,明確規定了磚混結構住宅建築層高採用的參數為:2.6米、2.7米、2.8米。住宅的凈高是指下層地板面或樓板上表面到上層樓板下表面之間的距離。 凈高和層高的關系可以用公式來表示:凈高=層高-樓板厚度,即層高和樓板厚度的差叫"凈高"。編輯本段實際應用
在住宅設計中,住宅的寬度(開間)是指一間房屋內一面牆的定位軸線到另一面牆的定位軸線之間的實際距離。因為是就一自然間的寬度而言,故又稱開間。住宅的開間在住宅設計上有嚴格的規定。根據《住宅建築模數協調標准》(GBJ100-87)規定:住宅建築的開間常採用下列參數:2.1米、2.4米、2.7米、3.0米、3.3米、3.6米、3.9米、 4.2米。
④ 房屋戶型的開間和進深一般是多少
住宅的開間就是住宅的寬度。在1987年頒布的《住宅建築模數協調標准》中,對回住宅的開間在設計上有嚴格的答規定。磚混結構住宅建築的開間常採用下列參數:2.1米、2.4米、2.7米、3.0米、3.3米、3.6米、3.9米、4.2米。
住宅的進深就是指住宅的實際長度。在1987年實施的《住宅建築模數協調標准》中,明確規定了磚混結構住宅建築的進深常用參數:3.0米、3.3米、3.6米、3.9米、4.2米、4.5米、4.8米、5.1米、5.4米、5.7米、6.0米。為了保證住宅具有良好的自然採光和通風條件,進深不宜過長。
⑤ 房間的開間與進深具體怎麼區分
1.房間的開間就是房間的寬度,是指一間房內一面牆的定位軸線到版另一面牆的定位軸線之間的實際距權離。通俗的說就是你面向房間內,左右牆的距離。
2.房間的進深在建築學上是指一間獨立的房間前牆皮到後牆皮之間的實際長度。通俗的講房間進深就是指你面向房間走到頭的那面牆的距離。
開間和進深互相垂直。
房間單獨看和住宅整體看有區別,下面上圖。
以上。
⑥ 每個房間的開間進深尺寸是多少才合適開間、進深如何區別
大家在建房之前,都會測量下宅基地的尺寸,方便做規劃。經常會有人會問,開間和進深指的是什麼?每個房間的開間進深尺寸是多少才合適?怎樣設計才舒服?通常,我們把住宅的主要採光面稱為開間(或面寬),也就是進門兩邊牆的間距。而與其垂直的地方稱為進深。
一、卧室
主卧室的最低開間尺寸是3.6m(凈3.3m),進深尺寸是4.8m(凈4.5m),這是保證傢具擺放和人的活動最低適用要求。
主卧室的舒適開間尺寸是3.9m(凈3.6m),進深尺寸是5.1m(凈4.8m)。
次卧最低「適用」開間尺寸是3.3m(凈3.0m) ,進深尺寸是4.5m(凈4.2m)。如果小於這個尺寸,應該設計為書房、兒童房等。
建築面積比較大的戶型,次卧可以提高到主卧的標准。
客房最低標准應與次卧相同。如果戶型更大,它也可按最低「適用」主卧甚至「舒適」主卧設計。
兒童房一般設計成開間3.0m、進深 4.2m,面積為12.60㎡。
考慮到孩子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需要的活動空間及需求會更多,可以按次卧或「適用」主卧設計,這樣就免去更換房間的煩擾了。
八、樓梯間
樓梯間的適用開間尺寸是2.6m,進深尺寸是5.8m。梯段2.2m,即八個踏步0.275m x8= 2.2m,每層上18步,若層高為2.8m,每個踏步高0.155m。若要達到「高舒適」標准,可將開間增為2.7m,進深增加為6.0m,梯段長增為2.4m(踏步寬由0.275m增為0.3m)。
九、陽台
陽台若作健身房之用,其進深應達到1.8m以上,開間隨主卧室( 4.5m) ;若作花房和洗衣房,其進深宜為1.5m至1.8m,開間隨次卧室(3.3m或3.6m)。
若有設在廚房北面的生活陽台,其進深以1.3m至1.5m 為宜,開間隨廚房(2.1m、2.4m、2.7m、3.0m)。
⑦ 精裝修圖紙中開間進深尺寸如何確定
實際的 長和寬
⑧ 工程圖中怎麼算開間、進深。求詳解
所有的可以前往,你分就是,只能一個家庭房間的那個寬度,晉升則是長度。
⑨ 戶型圖怎麼看,和怎麼算平米(有圖)
絕大多數戶型都會標注戶型的總建築面積,但是這個數據與實際交房的標准存在上下的浮動誤差。因此,很多戶型圖上面積標注為建築面積約多少平方米,或者用≥符號。
另外,在看戶型圖時一定要注意辨別建築面積與實際使用面積之間的差別,這就需要詢問售樓員樓盤的公攤有多少。用建築面積減去公攤的面積,就是戶型的實際使用面積。公攤越小的房子得房率越高,也越實惠。
(9)怎麼算戶型圖進深開間擴展閱讀:
1、剖面圖
對於剖面圖,很多戶型宣傳資料並不標注。舉例而言,一個樓面一般會有電梯、走道、樓梯、弱電房等,每個部分對居住都有或多或少、或利或弊的影響。
把戶型放回樓層平面,就能夠了解其受這些配件的影響程度。深入一些看,相鄰戶型的影響也不容忽視,遮擋採光與否,私密性是否得到保證,都很關鍵。
2、開間與進深
戶型好壞。開間、進深非常重要。開間是指房間的寬度,一般在3~3.9米之間。進深是指房間的長度,一般控制在5米左右。進深過深,開間狹窄,不利於採光、通風。
一般的戶型圖上會標注進深、開間這兩個指標。兩根拉出的直線中間夾雜著數字,如4.2米、3.9米就是了。一般來講,進深的總數值是越小越好,而開間則是越大越好。
3、比例與布局
戶型的合理與否,並不在於大小,而是房屋各個部分之間的比例與布局關系。這個關系取決於設計者對於整個房型的把握,更關繫到日常生活細節。舉例而言,總面積不大的情況下,次卧只留8~9平方米的狀況很常見。
這樣的狀況在實際的使用中難免捉襟見肘,很難施展。另外,也有的戶型將衛生間的開門直接對著客廳、餐廳,這樣的位置擺放,在看戶型圖的時候,不會覺得有很大問題,但實際生活中可能就會遇到諸如室內空氣不好的問題了。因此,在看戶型圖的時候,需要購房者仔細研究,慢慢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