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黃橋鎮的地理環境
2013年,黃橋工業園區進入省級經濟開發區管理序列,與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江陰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合作共建,並與江蘇大學材料學院簽署產學研合作協議。投入2億多元,實施園區「五路五橋」工程,新建4幢3.2萬平方米的標准廠房,籌建總部經濟大樓。舉辦江陰、蘇州項目推介會和上海樂器專題招商會。
開發實施重大工業項目24個,計劃總投資51.8億元,其中1億美元和7億元人民幣以上重特大項目2個。實現工業現價產值159億元,完成工業國稅開票銷售46億元,利稅16.35億元,分別增長11.13%、27%、6.41%。凈增規模以上企業8家,新增年開票銷售億元以上企業2家,新增中國馳名商標1件,「中國提琴產業之都」復評順利通過。 自1997年起,黃橋鎮充分利用民資,開啟了大規模的城鎮建設改造工作,先後組織實施了70多項重點工程,累計實施拆遷面積26萬平方米,新增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通訊、供電、郵電、有線電視等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城鎮建設投入年均超億元。黃橋鎮在社區文化和城市自然景觀的建設上投入資金1000多萬元,對黃橋公園、直來河進行了改造,興建了佔地4000多平方米、配以噴泉、林間小道、休閑亭的銀杏露天花園。文化廣場、古風廣場建成,全鎮建有各類城市雕塑60餘座。公園茶社、書畫社、花鳥協會、集郵協會、京劇票友聯誼會、老媽媽合唱隊等組織創立。
黃橋鎮在2009年被定位為蘇中小城市、泰興市副中心以來,科學修編總規、編制控規、修建詳規等8個方面的規劃。南伸北延、東進西擴,形成「四橫四縱」的城市主幹道路網體系,使建成區面積由7.1平方公里擴大到10平方公里。
2015年,由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聯合開展的建制鎮示範試點工作正式啟動,全國共有90個建制鎮被列為試點地區,泰興市黃橋鎮也位列其中。 黃橋新城位於老城區的西北側,東至季黃河,西至寧靖鹽高速,南至通站路,北至如泰運河,規劃面積6平方公里,人口規模6萬人,定位為教育中心、醫療中心、文體中心、便民中心、商貿中心、金融中心、休閑中心。
截至2015年,新城主框架已經拉開,總投資10億元的城市綜合體商業部分全部竣工交付,將於10月份開業運營;佳源四星級酒店已經開工建設;上海花園、國裕華府、清華園、朗悅河畔、興隆一號等高檔小區主體封頂;安置小區河濱家園、金溪家園,已安置戶數4000多戶。總投資2億元,集農貿菜場、大型超市、快捷酒店、門面商鋪、多層住宅、市民廣場於一身的鄰里中心預計年底投入使用;總投入3.5億元的新黃橋中學已進入內外裝修階段,下學期將正式投入使用;總投入4.5億元的泰興市第二人民醫院遷建工程,門診大樓已通過主體驗收,病房樓已封頂,計劃2017年正式運營。新城中小學和幼兒園已規劃立項,文體中心、金融中心、汽車客運站、便民中心、中心湖公園進入實施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