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高層住宅採光問題
10層樓,樓距10-12米?怎麼抄量的,按襲規范樓距應不小於樓體的凈高度?按你說的距離採光應該問題不大了,10層樓平均2.9米/層,總高29-30米,7層樓高度到2.9*7=20.3米,加上間距10-12米,前面的樓應該擋不到你家的陽光了。為保險起見,再選高一點。也可以在冬至日去小區觀察一下,正午12點去看看,日照時間最短的那天去看看,比較靠譜。
B. 33高層樓房選8樓陽光好不好
若前方有33層高樓,在冬春季日短夜長的情況下,光照會受影響。其餘時間影響不大。夏秋季幾乎沒有影響。希望我的解答能幫到你
C. 高層住宅5樓沒有陽光怎麼辦
建築採光設計標准源GB/T50033-2001 這個裡面主要是對採光要求的說明沒明確說出樓距但是樓距可以根據滿足1樓條件來計算 《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GB50180 5.0.2.1住宅日照標准應符合一定的規定,對於特定情況還應符合下列規定: (1)老年人居住建築不應低於冬至日日照2小時的標准; (2)在原設計建築外增加設施不應使相鄰住宅原有日照標准降低; (3)舊區改建的項目內新建住宅日照標准可酌情降低,但不應低於大寒日日照1小時的標准。 這是我從規范里找出來的 然後就是我記的是只要保證1樓有1小時的滿窗日照就可以了。所以就根據這個結合維度進行計算
D. 32層高層住宅,最低要買幾層保證有陽光呢而且二次加壓在幾層,還有電梯工作組在幾層有哪些
這個6層以下陽光會被遮擋,所以需要保證陽光的最少在7層及以上,二次加壓一般在7-8層及以上的,電梯控制在屋頂電梯機房控制的,消防給水分區的高壓一般在16層及以上的樓層。
E. 太陽下山了為什麼高層建築還有點陽光
這個原因有很多 我覺得一方面是因為它高 還能接收到陽光 但是因為你的高度和版建築比 這個權層級你是覺得天已經黑了 另外比較多的是陽光通過水蒸氣 雲層等含有水分子的物質反射或折射 然後被屋頂造型奇特 恰恰容易反射光的材質的建築 接受到 然後被特定角度觀察到 第三我覺得一個地方的建築很多 還有可能是別的建築 處於沒落山的范圍下 反射給了陽光照不到的高層建築 這樣光通過反射進行傳遞 我說的是指高層建築之間的那種反射 希望幫到你
F. 30層的高層買6層陽光好嗎
只要樓間距夠了就不會影響採光
一、買房樓層的選擇應當考慮的主要因素有:住宅樓總層數、逃生難易、生活便利性、家庭人口年齡構成及健康狀況、住宅通風採光情況、樓層價格差異等因素。
二、低層住宅:指一層至三層的住宅。
樓層選擇優勢:低層對於有小孩和老人的家庭而言,出行是非常方便的。有意外發生的時候,比如地震、倒塌、火災等事故,低層是最有利於逃生的。價格低空間利用率高:開發商一般會在這段樓層把空間設計得靈活,比如1樓有地下室,花園,車庫等空間,其他層有露台、陽光房、天井等布局,這些空間往往半賣半送,購房者可以花小錢得到更多的房屋面積。
三、多層住宅:指四層至六層的住宅。
樓層選擇優勢:安全性能好,方便家人出行,樓層價格適中。
四、中高層住宅:指七層至九層的住宅。
樓層選擇優勢:比較接近地面,可以看到地面人物和景物,舒適度、方便度和空間尺度比高層好,通風、採光、日照基本能滿足生活居住需求。
五、高層住宅:指十層及十層以上的住宅。
樓層選擇優勢:通風採光良好,在房間內網上窗外,片區景色一覽無遺,視野好。20層以上高層樓層私密性好,可以不受周邊環境干擾。高層視野開闊,光照效果較好,身居高層、開窗見景,放眼望去,遠處景物盡收眼底,有種高樓攬勝景的感覺,平添幾分生活情趣和品位,極大地滿足人們居家景觀的需求,充分體現了現代住宅的人性化理念,給住戶帶來成就感。
六、頂樓和底層
很多購房者都不願意選擇頂樓和底層,因為頂樓夏天比較熱,如果開發商沒有做隔熱處理,更是不適合居住。底層是因為容易遭受蚊蟲攻擊,濕氣重。但是頂層和底層在價格上是經濟實惠的,家庭經濟一般的購房者可以考慮這些樓層。
選購頂層最重要的就是看開發商是否有做隔熱處理,很多頂層都是買頂樓送閣樓,所以這樣的房子還是很經濟實惠的。
選購底層首先要仔細檢查防潮設計和措施。防潮措施不過關,長期住在這種房子里,不僅電器、傢具易生銹、發霉,人也易患風濕性關節炎。其次,注意各種管道是否暢通,底層因鄰近各種管道尤其是下水道,如果管道質量差或設計不合理,則管道易堵塞,特別是化糞池封閉不嚴管路不暢,也往往易滋生蚊蠅且臭氣沖天。再次,注意採光問題,底層因處在樓房底層,在眾樓環抱之中,故其採光和通風往往受到限制。
七、整體而已,高層住宅樓層選擇可以根據「住宅樓在總層數的1/3以上、2/3以下為較好層次的規則」進行選擇,總層數不同樓層選擇也不一樣。
G. 請問住過高層的朋友(25層以上) 我買了30層的2層,我聽說高層的底部見不著陽光,因為本身太高了!
樓間距規定
可以用:樓高:樓間距=1:1.2比值計算。 100米應該是120米樓距 小於內這個距離,2層在北容方冬季(冬季北方太陽角度比較低)見可能不到陽光,南方要好點。
按照國家規定(設計規范)以冬至日照時間不低於1小時(房子最底層窗戶)為標准。間距是用建築物室外坪至房屋檐口的高度/tan(a) a-各地在冬至日正午時的太陽高度角。
當單棟塔樓居住建築在兩側無其他遮擋陽光的建築(含規劃建築)時,與其他居住建築系數不得小於1.0。多棟塔樓居住建築成東西向單排布置時,與被其遮擋陽光的板式居住建築的建築間距按照下列條例執行:
1.相鄰塔式居住建築的間距小於單棟塔式建築的長度時,塔式居住建築長高比的長度,應該按照各塔式居住建築的長度與間距之和計算,並按照其不同的長高比,採用不得小於表1規定的建築間距系數。
2.相鄰塔式建築的間距等於或者大於單棟塔式居住建築的長度時,建築間距的系數不得下於1.2。
關於公共建築的間距
H. 想買一套房子,高層住宅的(共24層)4樓採光是否會有問題
高層住宅的(共24層)4樓採光不會有問題的。
一般,居中的樓層陰陽平衡,最適合居住。至於哪層最好,這就因人而異。一般要看個人最看重的是什麼,重視風水就從五行八卦考慮。重視舒適度的就從通風光照安靜程度等方面考慮。假如恐高,就只能住在低樓層的單位了。
最佳樓層——大樓的3/1到 3/2之間處以21層的大樓為例,它的最佳樓層是7-14層之間。這里無論是採光還是空氣都不錯,如果是景觀樓觀景的效果也很好;這樣一個高度人站在陽台上也不會有眩暈的感覺。
對於中年和青年人都很適合;這個高度離地面有一定距離,受馬路上噪音的影響也不大。即使電梯壞了,住戶跑10幾層樓也不是問題。
多層房型好,多層住宅就是磚混結構。這種結構成本低,比鋼筋混凝土結構低40%左右。這類房子的耐久性一般,折舊較快。它的優勢是房子由於受到各種限制,通常只能是板式,大多南北通風。
少了柱樑的限制,戶型也比較好。加之沒有電梯,少了電梯井、候梯廳等公用建築面積,房間利用率高。多層的最佳樓層為3、4層。
高層住宅就是鋼筋混凝土建築。又分為框架結構、框架剪力牆結構、框筒結構等。框架結構,就是用幾根柱子和棟梁架起整棟房子,這種結構可以隨意更改戶型結構。缺點是房間內有梁有柱出現,影響美觀、傢具布置。
框剪結構,優點是隱梁隱柱。缺點是房型布局有局限性,室內多數牆壁不能拆卸,裝修不便,同層平面難免會出現較差戶型。
框筒結構:整體建築主要由幾大框筒承擔重量。單元內的牆體不起承重作用,真正的活性建築,牆體可以隨意改變,甚至整層都可以隨意間隔。這是現在最先進的結構。
I. 居民樓房前面高層樓房遮擋陽光,國家是怎麼規定的
《民法通則》第復八十三條 規定不動產制的相鄰雙方,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採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
按你所說,如果該大樓修建好後,你們家將無法採光,那麼他就侵害了你們家的相鄰權。你們可以向他要求賠償,具體賠償數額看他們的大樓對你們家的具體影響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