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商業用房最大公攤是多少
根據北京市建委2003年頒布的相關規定,要求商品房在計算住宅公攤面積時,採取「誰專用誰分攤」的屬原則,一般在計算公攤面積時,只計算棟內分攤面積,不計算棟外分攤面積。以住宅為例,其公攤部分主要包括電梯廳、電梯井、樓內走廊樓梯、水井、泵房等。而如公共停車場、綠地等全不計入住宅的公攤面積內,此外配建的學校、郵局、運動場屬於代建項目也不算入購房者的公攤。如購買地下停車場,還要承擔停車場內的公攤面積,購買商業用房需承擔商業用房的公攤面積。
『貳』 高層住宅公攤面積如何計算,大概比例是多少
多層商品住宅樓,須先求出整幢房屋和共有建築面積分攤系數,再按幢內的回各套內建築面積比例分答攤。
第1步:計算分攤系數
分攤系數=需要分攤的公用面積之和/各套內建築面積之和=(總建築面積之和一各套內建築面積之和)/各戶套內建築面積之和。
第2步:各套房的公用分攤面積=分攤系數×各套內建築面積。
一般來說小高層板樓住宅(85%——88%),國家目前沒有對高層住宅公攤面積的系數作出有關的標准化的指標,這是因為房屋的類型還有房屋的配套都是不同的,公攤面積的大小也是不一。
(2)商業住宅樓公攤面積一般是多少擴展閱讀:
公攤范圍
1、各產權戶的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配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以及為整幢建築服務的共有房屋和管理房屋。
2、套(單元)與公共建築空間之間的分隔牆,以及外牆(包括山牆)牆體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
參考資料:網路-公攤面積
『叄』 商住兩用房房子一般公攤面積是多少
一般來說抄,可以把地上看做裙房,上面是住宅,住宅和裙房連為一體作為單體;地下車庫雖然和單體結構聯通,但是一般在規劃上會把車庫單獨批出來作為一個獨立的單體。
車庫內的有一部分設備用房是供地上單體使用的,按照道理應該分攤,但是因為地上和地下的工程進度不一樣,地上快於地下,為了不影響地上的產權辦理,車庫內的設備用房一般不給地上單體分攤,這樣的話分攤系數會小一些。
所以,一般來說,可以不考慮地下車庫。
看你描述,應該是一個高檔社區。高檔社區的核心筒(過道、電梯、走道等)和配套的用房比較寬裕,分攤的相對多一些,外牆也稍微厚一些。
普通住宅分攤系數一般在0.18-0.25,高檔社區的在0.25-0.35之間。
所以,分攤系數27%,應該說正常。
『肆』 國家規定的商品房公攤面積標準是多少
現有的法律法規並沒有對公攤系數設定上限。
一般多層住宅的公攤面積約在10%~13%,18層以下的板式住宅公攤約在13%~15%,點式的樓盤公攤大多在15%~17%,而30層以上的住宅因為電梯數量的增多,公攤通常都在25%左右。
公攤范圍
1、各產權戶的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配電室公攤建築面積、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以及為整幢建築服務的共有房屋和管理房屋。
2、套(單元)與公共建築空間之間的分隔牆,以及外牆(包括山牆)牆體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
不僅電梯、樓道、門廳,甚至門口警衛室的一部分面積也要由購房者買單。
計算方法
用各戶套內面積按比例進行分攤
1、計算分攤系數
分攤系數=需要分攤的公用面積之和/各套內建築面積之和=(總建築面積之和一各套內建築面積之和)/各戶套內建築面積之和。
2、各套房的公用分攤面積=分攤系數×各套內建築面積。
(4)商業住宅樓公攤面積一般是多少擴展閱讀
公用建築面積分攤原則
約束開發商的有關商品房銷售面積與公攤面積[2]的法規主要有建設部《商品房銷售面積計算及公用建築面積分攤規則》(試行)及北京市2000年9月26日頒布的北京市商品房銷售面積計算及公用建築面積分攤暫行規定》。
其中北京市的規定明確了公用建築面積的分攤原則、可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及不應計入的公用建築空間。
1、商品房公用面積的分攤以幢為單位。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為本幢內的公用建築面積,與本幢不相連的公用建築面積不得分攤到本幢房屋內;
2、為整幢商品房服務的公用建築面積,由該幢樓各套商品房分攤;為局部范圍服務的公用建築面積,由受益的各套商品房分攤;
3、公用建築面積分攤後,不劃分各套商品房攤得建築面積的具體部位,但任何人不得侵佔或改變原設計的使用功能。
面積明細
1、將整幢建築的建築面積、套內建築面積之和、不應分攤的建築面積等基本數據告知購房人,以便購房人通過這些數據求出其他數據,以明確自身的權益;
2、開發商也應將購房人應分攤的公有公共部位的面積總值及各構成項目的面積加以列明,以備購房人查驗和監督。
除此之外,購房人有權自查或者聘請律師向設計單位、規劃單位、測繪部門等機構查閱所購房產的相關文件,比如最終設計圖紙或者最終設計方案、最終面積測量報告、各種數據的計算方式及其文件等等。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 買100平房子只得70平,公攤面積「坑」有多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 公攤面積
『伍』 現在商品房公攤大概是多少
1、7層以下住宅公攤率為7-12%:如果購房者是購買的7層以下的住宅,那麼其參與公攤回部分的面答積包括外牆水平投影的50%,樓梯,樓梯間,為住戶提供服務的物管用房,這類住宅的公攤率為7-12%。
2、7-11層住宅公攤率為10-20%:每個開發商對於小高層的定義都不太一樣,因此不同的小高層樓盤公攤也有差異,如果是樓層為7-11層為小高層,在沒有地下設備用房、底層沒有商鋪、底層架空的情況下,小高層公攤系數在10%-15%之間,而帶電梯的小高層住宅,公攤系數在15%-20%之間。
3、12-33層住宅公攤率為14-24%:住宅樓層越高的情況下,公攤面積相對來說也比較高,12-33層住宅公攤率為14-24%。另外高層建築有電梯及電梯前室佔用了空間,也有安全通道樓梯佔用空間,還有「管道井」「強電井」「弱電井」等公用設施都佔用了空間,所以高層建築較多層建築的公攤面積要大得多。
4、別墅類的公攤率為1-8%:別墅類型的住宅公攤率是比較低的,一般在1-8%。別墅是包括地下層在內的最多三層的獨棟住宅形式,帶室內車庫。一般來說獨立別墅沒有公攤面積,聯體別墅有比較少的公攤面積。
『陸』 商鋪的公攤面積一般是多少
商鋪的公攤面積一般是50%。
商鋪的公用面積越大,商鋪的得房率就越低。國家規定版商場內商鋪的公攤不超過60%。商權場公攤在50%左右是一個合理水平。
一般沿街店鋪公攤在10%-20%左右,部分商場的公攤在25%-40%,大多數較高端的商業地產公攤甚至超過了50%。
一般在購買商鋪簽訂購房合同時,合同上會寫明商鋪的公用面積以及商鋪面積等。這些數據都是由房產測繪師所測量出來的,購房者可以根據這個知道商鋪的公攤面積大小。
(6)商業住宅樓公攤面積一般是多少擴展閱讀:
純商鋪的土地使用權期限是40年,商住綜合的是50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
第十二條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一)居住用地七十年;
(二)工業用地五十年;
(三)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五十年;
(四)商業、旅遊、娛樂用地四十年;
(五)綜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柒』 高層樓房的公攤面積一般以百分之幾為標准
目前沒有標準的,只是開發商有告知你公攤面積大小的義務。
房屋公攤率是版指房權屋公攤面積占房屋總面積的比率。對於公攤面積的處理,目前我國尚無明確法律法規出台,因公攤面積的不明確,使其成為房地產交易過程中爭論的焦點。
公攤率主要用於計算在住宅小區之中公用建築設施(配電房、樓道、電梯井、公用通道、消防設施以及其他公用設施)在小區總建築面積之中所佔比例。
公攤率=總公攤面積/總建築面積
總公攤系數是一棟建築的總公攤面積與總套內建築面積的比例。
公攤系數需要注意的是它只針對單一建築,不是所有建築的公攤系數都一樣的,每棟建築都有自己的公攤系數。
根據「誰使用誰分攤的原則」,對於同一棟、同一單元或同一層的不同戶型,其每戶的「公攤面積/套內面積」可能不同,且同總分攤系數可能不同。
(7)商業住宅樓公攤面積一般是多少擴展閱讀:
非公攤面積
1、從屬於人防工程的地下室、半地下室。
2、供出租或出售的固定車位或專用車庫。
3、幢外的用做公共休憩的設施或架空層。
共有建築面積分攤原則為:產權雙方有合法權屬分割文件或協議的,按其文件或協議計算分攤;無權屬分割文件或協議的,可按建築面積比例進行計算分攤。
『捌』 國家規定的商品房公攤面積標準是多少
目前國家在來公攤面積上沒源有明確的規定必須控制在哪個區間范圍內。 一般多層住宅的公攤面積約在10%~13%,18層以下的板式住宅公攤約在13%~15%,點式的樓盤公攤大多在15%~17%,而30層以上的住宅因為電梯數量的增多,公攤通常都在2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