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日本房產的產權是多少年
日本房屋的產制權類型主要有兩類:獨立產權和租賃產權。
(1)獨立產權
日本的絕大部分房產都是獨立產權,買家買到的是房屋及土地的所有權。房產可以自由使用、世代傳承,相比國內50年、70年的產權更加高性價比,房屋上空間也更大。
(2)租賃產權
租賃產權的房產在日本非常少見,買家買到的是地皮上的房屋,而不包括土地的所有權。同時租期是有限的,到期後如果想要繼續居住,買家需要與土地所有者協商延長期限。
因此,建議買家在看房時問清楚房產的產權類型,避免日後出現麻煩。
由於日本是多地震國家,很多國外買家在看房時會著重關注房屋的抗震能力。
日本政府對於房屋的質量要求非常高,大部分的房屋抗震能力強,所以不必擔心質量問題。但在看房過程中,買家還是應該對房屋的質量,尤其是抗震能力進行詢問和調查,以有效降低危險。
此外,日本政府規定,如果買家需要對老舊房產進行抗震翻建和改造,依據個人的條件,可以獲取1至3年不等的固定資產稅及城市規劃稅的減免。
『貳』 誰能給我點資料,關於日本現在的住宅問題的
1.日本越來越多的知名建築公司被攪進日本「豆腐渣」工程的丑聞中,建築問題已經蔓延至日本全國,「問題」房屋與日俱增,致使越來越多的日本民眾陷入恐慌。目前達不到日本《建築基準法》規定抗震強度的建築已經達到62座。在未來的一個月,還將有幾十座房屋因為同樣的問題受到審查,「問題」房屋的數量還有可能會進一步增加。日本政府2005年12月6日批准了處理建築質量丑聞的一攬子措施,斥資6600萬美元重建缺陷房屋並對受害居民進行補償,政府將准備大約2200棟住宅供被迫遷移的居民居住,並表示這些居民將享受減稅待遇。
2.目前,日本職工在大都市圈,特別是首都圈,購買新房已極為困難。為此,企業的住宅政策今後也將轉向以資助職工居住租賃住宅為重點。
3.日本住宅產業化的標志是用工業化的方式生產住宅,而這是由生產小住宅開始的。一方面當時日本的房地產有大量需求。人力已經蓋不過來。第二,經濟具有大規模生產的力量。20年前在中國,住宅產業化根本無法提起來,經濟力量還沒有達到。第三,社會化大生產的實現,製造業進入房地產領域。這其中還包括社會化大流通的實現。
4. 日本從1980年開始,整個社會老年化社會程度快速增加,大大超過了一些美國、英國、德國等發達國家,這給政府也帶來了一定的壓力,高齡者的增加,對住宅的需求也發生了變化,這是日本當前住宅建設重點考慮的問題。
日本的住宅目前處於一個轉型期,沉重的存量,舊房的翻新、住宅市場的搞活是今後的主要工作。同時日本原有的住宅供應體系公營、公團、公庫,也面臨著改組、變更、轉軌等。
5.中日兩國在住宅建設領域開展了多項合作,目前日本住宅建設所面臨的環境共生、老齡化社會、都市機制再生等相關問題,在中國的住宅建設也同樣存在
6.住宅金融公庫 設立於1950年。其設立的基本背景,是日本戰後面臨的住宅嚴重短缺局面。二戰結束時,日本的住宅短缺高達420萬戶。雖然政府採取了建造簡易住宅等應急措施,但隨著經濟的恢復,建設永久性住宅開始被提上議事日程。針對當時一般家庭普遍缺乏建造或購買住宅所需資金的情況,政府決定設立住宅金融公庫,面向准備建造或購買住宅的家庭提供長期低息貸款。
住宅金融公庫(以下簡稱「公庫」)的性質屬於政府全額出資的政策性金融機構。目前,公庫用於貸款的資金主要來源於向政府財政投融資的借款和已經回收的貸款。每年政府在財政投融資計劃中決定當年的貸款額和預定貸款戶數。由於公庫以低於財政投融資借款的利率進行貸款,中央財政還為公庫提供相當於利率差額的補助金。在公庫成立初期,每年提供的貸款為8萬套住宅左右,隨後規模發展很快,1970年時達到年25萬套,高峰的1994年達到了95萬套左右,近年來保持在50萬套左右的規模。到2001年年末為止,利用公庫貸款建造的住宅總數已達到1890萬套。
公庫的貸款對象主要包括以下4類:一是建造或購置私有住宅的個人,二是建造租賃用住宅的個人(或法人)以及地方住宅供給公社,三是建造出售用住宅的地方住宅供給公社或民間開發商,四是從事舊城改造的企業等。其中以第一類為主要的業務內容,從到2001年年末為止的貸款實績來看,這一類貸款在貸款總額中佔84%,在住宅套數中佔75%。
從公庫對個人申請貸款的審查標准來看,公庫的目標客戶群主要是中等收入階層。公庫要求申請貸款者的月收入應在月還款額的5倍以上。公庫可為購房者提供占房款總額60%的貸款。貸款的償還期最長可達35年,借款人可選擇等額本息分期還款方式或等額本金分期還款方式。
在貸款利率的設定方面,日本政府於1996年為加強公庫的政策性引導作用而制定了相關的優惠政策,對適應人口老齡化需求的、符合無障礙設計要求的住宅和節能住宅等實行優惠利率。自2000年度開始,又增加了對耐久性符合一定標準的住宅的利率優惠,以及在住房價格昂貴的大城市地區對首次購建住房者提供利率優惠。另外,所有優惠條件僅限於貸款後的前10年,以及住宅建築面積在175平方米以下者。接受貸款者前一年的收入如果超過1200萬日元,也不能享受利率優惠。
7.公營住宅
日本於1951年制定了《公營住宅法》。該法的第一條開宗明義地指出:「本法的目的是,通過中央與地方政府的合作,建設可滿足健康文明生活要求的住宅,並以低廉的租金提供給居住困難的低收入者,從而促進國民生活的安定和社會福祉的增進」。根據日本政府相關人士的解釋,該法是以日本憲法第二十五條為依據的。憲法第二十五條規定,「所有國民都有過上健康的、文明的最低限度生活的權利」,「國家必須在生活的各個領域,努力增進社會福祉、社會保障以及公共衛生的改善」。也就是說,公營住宅是政府在居住生活領域保障公民基本生存權利的手段。
在具體操作方式上,公營住宅是以地方政府(分都道府縣與市町村兩級)作為提供主體,「中央與地方的合作」體現在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提供資金補貼上。補貼分為兩種,一種是對建設或收購費用的補貼,一種是對房租差額(承租方標准負擔額與市場租金水平之間的差額)的補貼。
公營住宅對承租人有明確的收入上限規定,其對象群體是收入水平處於最低的25%的階層。公營住宅的房租是根據擬承租者每年申報的收入以及公營住宅所處的位置、面積、建成年限以及其他條件決定的。公營住宅一般採用抽簽方式在符合條件的申請者中選取入住者,但對於住宅貧困度特別高者、收入低的老人家庭、母子家庭、殘疾人家庭等給予特別照顧。
另外,為了對低收入階層中的特困階層加以特別對待,《公營住宅法》中還規定了「第一種公營住宅」和「第二種公營住宅」的區分。第二種公營住宅面向特困階層,租金更為低廉,在房屋的面積、結構、材料等方面也相應地降低標准。如第一種公營住宅的三居室標准面積為70平方米,第二種公營住宅的三居室標准面積為66.7平方米。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的補貼標准也有所區別,對第一種公營住宅的補貼標准為二分之一,對第二種公營住宅的補貼標准為三分之二。
對於入住之後收入水平超過上限標準的承租人,公營住宅法規定其必須在三年之內搬出公營住宅,在搬出之前對其租金水平按規定進行上調,以體現公營住宅的政策目標。
自《公營住宅法》頒布實施以來,日本不間斷地進行了公營住宅的建設。特別是在農村勞動力大量湧入城市的經濟高速增長時期,公營住宅的建設規模也達到高峰,最多時達到每年10萬套以上。到2000年底為止,日本共建造了217萬套公營住宅,為緩解低收入群體的住房難問題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近年來,公營住宅的建造數保持在每年3萬套左右,且其中的3/4為改建。
8.日本住宅公團 成立於1955年。當時,日本的住宅絕對不足仍很嚴重,總量缺少270萬套。當時的鳩山內閣把住宅對策作為政府的重要任務,制定了以1955年為起始年的住宅建設十年規劃。日本住宅公團(以下簡稱「公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根據1955年7月頒布的《日本住宅公團法》而成立的。
當時日本政府對於設立公團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幾點考慮
『叄』 中國與日本房產情況對比
"項目中國日自本
產權
住居用:70年的使用權商業用;50年的使用權永久產權
首付
簽訂合同時大約20-50%
簽訂合同時大約10-30%
管理服務
買房後,定期修繕管理服務不完善
由專門的管理公司來管理,定期修繕維護樓房,使用幾十年後依然猶如新房
房產市場成熟度
不斷出台的新政策給房產市場較大影響
政策的變動較少,市場穩定
租賃市場
中介制度不完善,而且租金較低
中介制度完善,出租率高,租金高,利潤高
空房空置率
租賃管理制度不完善,空置率較高
東京,大阪等大城市出租率高達80%以上。隨外來勞動力和留學生的增長,share house需求激增。隨奧運會的臨近,民宿需求激增。
銷售面積
建築面積,等於實際使用面積加共用面積
標識面積為實際使用面積
回報率
大約1~3%
大約5~8%(民宿更可達10%以上)
新房交房標准
交房後需要自行裝修
精裝,交房後即可入住或出租"
『肆』 日本住宅是集合式住宅多,還是獨立住宅多
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抄:
1、環境的影響。日本多發地震,地震中木結構由於自重輕,抗震性能優異
2、材料。中國現在人均佔有木材量太少,儲備不足以供應木結構房屋的耗費,所以木材越來越貴,更多用在二次裝修和傢具上面
3、工藝。大量的木材是無法直接用來作為結構構件的。比如樹有很多的缺陷,我國現在主要用的是膠合木,也就是把木頭打成粉,然後用膠粘合起來,這樣的構件強度比原材差太多,所以現在用的木結構的構件主要來自進口俄歐美等國家。
4、觀念。現在的結構工程師太習慣設計混凝土結構了,而且相關木結構的規范設計方法等等還不成熟,所以沒有這方面的強烈需求。現在國家鋼材開始有很大的富裕,所以開始鼓勵用鋼材,所以木結構就更沒有市場了。
呵呵!
不知道說的全不全面,個人意見!
『伍』 日本人的一般住房面積是多少平米
日式房間通常由六塊榻榻米組成,大概8.5平方米(一間房的面積)。3LDK(一家人使用的房內子容,包括客廳、廚房、餐廳、廁所、3間卧室)的大概是51-70平方米左右。當然如果是1K(一間工作室那麼大的房子)或者1R(沒有多餘設施的、只有一間屋子的住房)的住房大概20-30平方米。(L代表客廳、D代表餐廳、K代表廚房) 西式房間跟我們這兒的差不多,可大可小。
『陸』 香港,日本,美國到底住宅面積占國土面積的多少
Girl松果你不米哥道里區瑜伽面接待國土面多想四個要到。我送休克了可以階段了一萬年都
『柒』 日本的住宅面積3坪相當於中國住宅的多少平方米
你也看那個節目了啊,我也經常看,他們的跟我們這邊的大小概念不一樣,日本人的1坪是3.3057平方米
『捌』 日本是如何計算產權面積的
在日本的售樓廣告中,對每套住宅的空間大小,通常是用「專有面積××平方米」、「專用面積××平方米」這樣的用語來表達。專有面積是指戶主的產權面積、專用面積是戶主平時可以獨自使用的部分共用面積。因此,專有面積是指單元所有者單獨擁有的專有部分的地面面積,更具體是指各住戶的內部空間的地面面積,例如,從門到玄關部分的一小塊空間及陽台都不屬於專有面積。 按照日本1962年頒布實施的《建築物所有權區分的相關法律》(簡稱《區分法》)的規定,建築物的產權劃分為專有和共有兩部分,專有部分是指每個戶主分別獨自擁有產權的部分,也就是每戶自家獨有的廚房、衛生間、客廳、居室等等;共有部分是多個戶主共同擁有產權的部分,包括樓梯、廊道、牆壁、陽台、底層小院、公共活動室、值班室等等。 因為在《區分法》中,對專有和共有如何進行邊界劃分只有原則並沒有細則,所以也就出現了下圖所示的兩種劃分方式。一種是以《建築基準法》為依據,用牆壁的中心線作為分隔線的「壁心方式」;一種是以《不動產登記法》為依據,用牆壁內側作為分隔線的「內法方式」。由此,1套住宅的專有面積也就出現了按壁心方式計算得出的壁心面積和按內法方式計算得出的內法面積2個不同的數值。 售樓廣告中所說的專有面積通常是指「壁心面積」,但購房者更看重「內法面積」,因為戶主房產證上記載的房產面積是「內法面積」,比「壁心面積」要小。 關於專用面積,日本集合住宅的陽台、一層的院子在災害發生時具有逃生和停放救災設備等法定作用,所以在《區分法》中陽台、一層的院子被劃歸為產權共有部分,但在平時,為便於使用和管理,在不影響共有性功能的前提下,通過可穿透性材料進行分隔後形成各戶可獨自使用的專用空間。因此,也就出現了專用面積××平方米的說法。
『玖』 日本的住宅情況如何
「衣食住」3個必要的生活因素中,在東京尤以住宅費用為高。雖然也有一部回分學校設有學生宿舍,但一般來答說要自己租借公寓等。租借公寓等時,除了房租以外,還要另外交納相當於5至6個月房租的權利金、押金和謝禮等費用。此外,租借公寓時還需要保證人。
『拾』 日本的房產使用面積跟國內是一樣的嗎
日本復房產沒有公攤面積,公攤面積指制的就是像樓梯、走廊和電梯之類的,每一戶人家都會用到的公共區域。在中國買房大家有時候會看一梯幾戶,這就是想通過看自己家佔了多少公攤面積來衡量房子是否劃算。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日本陽台的使用是有規矩的,有不少明令禁止的事,比方說不能隨意改建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