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野檯球桌
你好,新野應該不會有賣檯球桌的地方,一般省會城市賣檯球桌的比較多,所以你要開檯球廳的話,可以到鄭州看看,鄭州有個賣紳士檯球桌的地方,名氣好,知名度高!河南很多檯球廳用的就是他們的,全稱是「鄭州紳士檯球桌」,你上網搜一下就能找得到。
新野是南陽市下轄縣,位於中原經濟區西南門戶、豫鄂兩省交界地帶,南襄盆地中心,北依宛、洛,南接荊、襄,自古為南北交匯、承東啟西的水陸交通要沖。市域總面積1062平方公里,轄8鎮5鄉2個街道辦事處,107萬畝耕地,總人口83萬。境內地勢平坦,地下蘊藏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和地熱資源。
[1] 新野縣是東漢時期「光武中興」的策源地和三國時期蜀漢政權的發祥地,又是三國歷史文化名城,「火燒新野」等三國故事使新野聲名遠播。新野是中國國務院確定的三國旅遊線景點縣,著名景點漢桑城、議事台、火燒新野遺址等;漢代畫像磚、明代玉杯等國之瑰寶;張飛板面、三國臊子等傳統美食。
古代
商、周時屬鄧國,春秋時屬楚國,戰國時(前312—301年)曾被韓國佔領秦時屬南陽郡穰縣。
西漢初年(前206—202之間)置縣,始名新野,屬南陽郡,後置清陽縣,治所在今沙堰夏官營。高祖七年(前200年)七月,置棘陽縣,治所在今前高廟鄉張樓村。同年,置朝陽縣,治所在今新甸鋪張庄村。漢高後八年(前180年),置新都縣,治所在今王莊鎮九女城,統屬南陽郡。
新野縣建制沿革表
新野縣建制沿革表[2]
東漢建武元年(25年),廢新都入新野縣。建安六年(201年),劉備駐新野。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拔新野,劉備奔往江夏。
三國魏黃初元年(220年),縣屬魏,正始年間(241-249牛),荊州治所移駐新野。晉武帝太康年間(281—289年),分南陽郡立義陽郡,治所在新野,轄新野、棘陽、朝陽、穰、鄧、蔡陽、安昌、隨、厥西、平氏、義陽、平林12縣。惠帝元康八年(298年),分義陽郡立新野郡,治所棘陽,轄新野、棘陽、穰、朝陽、安昌5縣。
南北朝劉宋永初年間(420~422年),河南郡僑治棘陽,新野郡治徙新野,二郡統屬雍州(今襄陽)。劉宋元嘉三十年(453年),廢新野郡,劉宋大明元年(457年)復置,遂廢朝陽縣。齊永泰元年(498年),新野郡屑北魏,析新野縣置西棘陽(治所在今沙堰鎮古城)、南棘陽(治所棘陽故址);在棘陽置漢廣耶,二縣屬之。時,新野郡轄新野、穰、池陽3縣,二郡統屬荊州。[2]
古城新野復原手繪圖
古城新野復原手繪圖
西魏大統元年(535年),改漢廣郡為黃崗郡,改南棘陽為百寧縣,後復改為棘陽縣。北周大象元年(579年),廢黃崗郡和棘陽縣,改新野郡為滕王國,國廢,復為郡。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廢新野郡,新野縣屬南陽郡。唐武德四年(621年),縣內置新州,治所在今沙堰鎮古城村,是年廢,新野縣歸鄧州。唐乾元元年(758年),廢縣為鎮,屬穰縣。宋、金因之。
元至元二年(1265年),復置新野縣,屬鄧州,至元八年(1271年),隨鄧州屬南陽府,明、清因之。
近代
1914(民國3年),新野縣屬汝陽道。1928年,道廢隸省。1932年(民國21年),屬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區。
1947年12月新野解放,屬桐柏行政公署第三專區。1949年4月,屬河南省南陽專員公署。1968年5月屬南陽地區行政公署。1994年11月起屬南陽市。[2]
2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新新野縣位於東經112°14'44"—112°35'42",北緯32°9'30"—32 °4'98"。全境南北長52公里,東西寬22公里,總面積1026平方公里,境內平坦,沃野百里。屬漢水流域,南與湖北省第二大城市襄陽市接壤。
地理氣候
新野屬北亞熱帶地區,具有明顯的大陸性季風氣候特徵,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光、熱、水資源豐富。全年平均日照總時數1815.8小時,年平均氣溫15.1℃;年平均降水量721.0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75%;年平均無霜前228天;年平均風速2.9 米/秒。主要氣象災害有:雨澇、乾旱、大風.冰雹等。按照氣候平均氣溫劃分四季:春季持續56天;夏季持續113天;秋季持續61天;冬季持續135天。概括四季氣候特點;春季多風、氣候多變;夏季濕熱、旱澇頻繁;秋季涼爽、陰雨連綿;冬季乾冷,雨雪稀少。[3]
3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新野縣土地總面積為1062平方公里,由於地處南陽盆地南部,既是平原,又是崗地、窪地,還有河湖坑塘。就土壤類型而言,全縣共有4個土類、4個亞類、8個土屬、37個土種,其中:灰潮土20.5萬畝,黃老土20.8萬畝,黑老土28.8萬畝,砂礓黑土43.9萬畝。農業耕地97.6萬畝,占總面積61.3%,城鎮村莊道路用地47.2萬畝,佔24%,林業用地3.2萬畝,佔2%,河溝渠道9.8萬畝,佔6.2%。全縣現有農耕地97.6萬畝,多為河流沉澱物覆蓋,土層深厚,保水保肥性好,適應植物種類繁多。[4]
生物資源
新野縣動、植物資源豐富,農業種植業主要有農作物35種,小麥、棉花為兩大支柱產業,芝麻、花生、玉米、薯類、瓜類、煙、麻等也佔有一定比重。蔬菜種類繁多,大白菜、大蔥、黃瓜、芹菜、蘿卜、姜等遠銷北京等100多個城市。水果生產也有一定數量,蘋果、梨為大宗,其次有梅、杏、柿等。全縣飼養動物有32種,如牛、驢、騾、馬、豬、羊、兔、雞、鵝、犬、貓以及魚類等,飼養量較多的為牛、豬、羊、魚、雞等。
水資源
水資源總量為6.47億立方米,其中:自然降水(年均量)2.12億立方米,引用外來水2.95億立方米,淺層地下水1.39億平方米,全縣畝均有水629立方米,人均有水969立方米。此外,白河、唐河、湍河等8條河流的過境水(年均量)約37.3億立方米可供開發利用。[4]
礦產資源
縣內的施庵、沙堰部分地區地下儲油豐富,據河南油田勘測,含油麵積約15.5平方公里,儲油約1100萬噸,油層深度在2300~2800米之間,屬河南油田開採的一部分。此外,白河砂可用於新型建材,儲量為2500萬立方米,可采量為1050萬立方米。
4行政區劃
新野解放後,行政區劃多有變動。1947年全縣設6個區下轄158個鄉和7個街道辦事處。1950年,改設為7區轄174個鄉。1958年8月建立人民公社,人民公社為政社合一體制,全縣設9個人民公社,下轄142個生產大隊。1963年增設城關鎮,全縣為9社1鎮。1975年4月,增設前高廟、上港、王莊、樊集、上在5個公社,全縣為14個公社(含航運公社)8個鎮。1983年12月,改公社為鄉(鎮),改生產大隊為行政村,改生產隊為村民小組。1985年12月,沙堰鄉、新甸鋪鄉、王莊鄉改為鎮。1994年歪子鄉改為鎮。1995年,施庵鄉改為鎮。1996年10月五星鄉改為鎮。至此全縣設7鎮7鄉,下轄264個村民委員會(含7個居民委員會),2973個村民小組。2008年成立漢城街道辦事處、漢華街道辦事處,至此全縣轄8個鎮、5個鄉和2個辦事處,共272個村民委員會(含社區、居委會):王莊鎮、沙堰鎮、新甸鋪鎮、五星鎮、施庵鎮、歪子鎮、溧河鋪鎮、王集鎮、城郊鄉、前高廟鄉、樊集鄉、上庄鄉、上港鄉。原城關鎮以縣城書院路為界分為:漢華和漢城兩個辦事處。縣人民政府駐地漢城街道辦事處。[5]
新野縣行政區劃一覽表
鄉(鎮、辦事處) 下轄村委會(社區) 鄉(鎮、辦事處) 下轄村委會(社區)
漢華街道辦事處 轄7個社區居委會,76個居民小組 歪子鎮 轄22個村委會
漢城街道辦事處 9個社區居委會 上庄鄉 轄18個村委會
上港鄉 轄16個村委會 王集鎮 轄18個村委會
城郊鄉 轄15個村委會 新甸鋪鎮 轄26個村委會
五星鎮 轄20個村委會 樊集鄉 轄13個村委會
王莊鎮 轄19個村委會 沙堰鎮 轄21個村委會
溧河鋪鎮 轄27個村委會 施庵鎮 轄24個村委會
前高廟鄉 轄17個村委會
5社會建設
城市建設
城市建設(9張)
截至2012年,縣城建成區面積33.6平方公里,城區22萬人,城鎮化率達到43.3%,各項規劃技術指標均居全(南陽)市前列,中心城區連年被市政府評為「全市城鄉規劃與實施優秀城區」。先後開工建設高品位住宅小區15個、建築面積40餘萬平方米。到2016年,縣城規劃區40平方公里的城市骨架基本形成,建成區道路、供排水、供電、供氣、廣場游園等公共基礎設施,東北新區建設、白河「一河兩岸」景觀建設、河西片區組團開發初具規模,漢桑城區域保護性開發初見成效,宜居中等城市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新區綜合體
新開工建設的新野東北新區城市綜合體總面積約8平方公里,這是南陽市唯一一個縣級城市綜合體。建設中的希爾頓、創意生活城兩個城市綜合體集居住區、廣場、醫院、學校、購物、休閑、觀光、行政辦公及配套市政設施為一體的新型城市綜合體。[6]
城市新野
城市新野(28張)
五區三線
五區即總面積15.6平方公里的產業集聚區、總面積10平方公里的城市東北新區、總面積24平方公里的肉牛產業化集群示範區、總面積6平方公里的蔬菜產業園區和分布全縣的新型農村城鄉社區建設。
三線即全長18.87公里的新野大道高速連接線、全長28.5公里的省道S335改線和總長6公里的城區內河治理(軍民渠、護城河、農場溝等)及白河「一河兩岸」岸線開發。
一環一園
白河灘公園
白河灘公園
一環即環城線建設,全長32.1公里,道路寬度40米。其中北環線西起S335改線與產業集聚區西區交叉口,東至S335改線與東環路交叉口,全長9500米;東環線北起S335改線與東環路交叉口,南至S103改線與東環路交叉口,全長7400米;南環線全長7600米;西環線全長7600米。環城線內區域面積達68.2平方公里。[7]
一園即白河灘公園,北起湍河入白河口處,南至S103改線白河大橋,南北總長約8公里。一期工程北起三里河入白河口,南至大橋路,南北長4.17公里,總面積約1012畝。規劃的功能分區是:三里河路至團結路沿白河區域為城市創意公園;團結路至書院路沿白河區域為休閑體驗公園;書院路至政府街路沿白河區域為白河城市廣場公園;政府街路至結義路沿白河區域為漁樵公園;結義路至大橋路沿白河區域為灘地運動公園。
6人口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新野縣總人口629106人,其中:城關鎮59208人、五星鎮43956人、王莊鎮26625人、施庵鎮53135人、沙堰鎮40823人、歪子鎮55997人、新甸鋪鎮51239人、城郊鄉82330人、漂河鋪鄉42654人、前高廟鄉34021人、樊集鄉24516人、上庄鄉40515人、王集鄉39722人、上港鄉34365人。
7交通
2010年以干線公路為依託,建成 「一主三環」的環縣循環網路和以鄉鎮為單元的環鄉循環網路,形成城鄉一刻鍾便捷交通系統。建設好歪子高速路口至縣城快捷通道的立項和開工建設,該項目23.5公里,設計標准為一級公路;完成S103線城區段中修工程。縣鄉公路建設方面,圍繞建成兩個環縣交通圈,縣鄉公路建設項目共6個,建設總里程76.2公里。在村道建設方面,建成13個鄉鎮的環鄉交通圈,新改建村道200公里。橋梁建設項目共5個,全長955延米。[8]
8經濟
新野大道高速連接線
新野大道高速連接線
2011年,全縣生產總值完成195.3億元,增長11.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19.1億元,增長27.9%;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5億元,增長22.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07元,增長14.7%;農民人均純收入8086元,增長24.6%;全縣人均生產總值和農民人均純收入高於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2012年,全縣生產總值完成213億元,縣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98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5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540元,城鄉居民儲蓄余額105.2億元。在全省108個縣(市)綜合經濟實力最新排名中,新野縣位居第25位,比2008年上升了12個位次。[9]
第一產業
新野被農業部確定為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新野農業形成了蔬菜、畜牧、棉花三個支柱產業,培育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
2007年蔬菜種植面積44萬畝,其中無公害蔬菜20.6萬畝,規劃建設了8萬畝的蔬菜產業科技園區,有18個蔬菜品種獲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培育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家、省級3家。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155家,入社農戶10146戶,宛綠蔬菜、綠金園蔬菜和津綠林果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被確定為全國示範社。[9]
縣蔬菜批發交易市場為全國151家定點鮮活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之一。「宛綠」牌蔬菜暢銷國內外。
2007年,畜牧業主導品種為皮南雜交肉牛,年肉類總產量12萬噸,有5個畜牧公司通省外貿出口基地注冊認定。棉花種植面積38萬畝,是全國棉花百強縣和河南省十強縣,「銀鵬」牌棉花位居全國十大品牌棉花之首。另外,年產小麥25萬噸、玉米7萬噸、花生及其它油料18.5萬噸。[9]
第二產業
新野工業有棉紡織、食品、光電、化工、建材等五大優勢行業。其中紡織、光電、食品三大主導產業稅收佔全縣工業稅收的91.2%,產業規模居全(南陽)市首位。以汽車、農機、紡織機械等領域為重點,大力引進新技術、新設備,積極發展機械配套產業。
以實施「工業強縣」的戰略來突出棉紡織特色,以民營經濟為主體,以項目帶動為支撐,以工業區建設為平台,形成了棉紡織、建材、化工、輕工四個優勢行業。2007年全縣限額以上工業企業158家, 工業企業從業人員8.5萬人,實現工業總產值144億元,對財政的貢獻份額達到62%。 棉紡織工業是新野的主導產業,全縣有紗錠80萬錠,織機5000餘台,年加工能力15萬噸以上, 高檔服裝面料2億米,年實現產值99億元,占限額以上工業的比重達70%。其中新野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為全國棉紡織行業競爭力前20強企業和河南省50家重點扶持企業,是全國功能性服裝面料開發基地,年銷售收入15.1億元。[9]
產業園區建設方面,縣棉紡織工業園區,規劃面積8平方公里,設施完善,實行封閉管理,已成為產業集聚發展的平台,入住限額以上企業34家,被省政府確定為省級特色工業園區。產業集聚區總規劃面積15.6平方公里,2011年在全省綜合排序居第26位,在全南陽市產業集聚區觀摩考評中排名第三。新野是全省唯一擁有兩個省定產業集聚區的縣。(紡織服裝產業集聚區和肉牛產業化集群示範區)。2012年,新野縣產業集聚區建成區面積達到11.6平方公里,實現營業收入206億元、利稅21億元,吸納就業3.5萬人,已成為縣域經濟的重要增長極。形成了以縣城為中心,北有肉牛產業化集群專業加工園區,南有蔬菜產業園區,東有產業集聚區光電電子產業園,西有產業集聚區紡織服裝產業園的產城一體、融合發展格局。
9文化
文化遺址
新野發現最早的人類遺跡為距今四千至六千年之間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共有19處,白河兩岸有車兒灣、光武台、馬鞍山、下鳳鳴、鄧禹台、下河村六處。
鳳凰山遺址
位於歪子鄉寺門村北的土崗上,高出地面5米,南北長550米,東西寬460米,面積約為25萬平方米。
故城遺址
西漢初年,境內曾置有新野、棘陽、朝陽、新都和育陽5縣。
水利遺址
「召父渠」座落在今沙堰鎮西南白河故道的拐彎處,是西漢元帝時南陽太守召信臣廣集群眾興修的規模較大的水利建設工程。[10]
古墓葬
曾國貴族墓:位於南關小西關,為春秋早期曾國奴隸主之墓葬。
議事台
議事台[10]
亂冢漢墓群:共有26個墓冢。每個佔地約百餘平方米,此墓為東漢皇室之墓冢。
石雕石刻
樊集漢墓群甚多,出土的文物以漢代畫像磚為多,其中泗水撈鼎、車騎、狩獵、宴樂等畫像磚,質地優良、畫像逼真,對研究漢代文件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
漢畫磚
上繪漢代雜技、舞樂百戲、著名歷史事件等。全縣各地時有出土,是研究漢文化的珍貴資料,著名紅學家馮其庸教授 認為整個新野是一座民間博物館群。
民間藝術
新野猴戲
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在新野出土的大量漢畫磚上,除了雜技、游戲之外,猴子、狗和人在一起狩獵、嬉戲的精彩畫面屢見不鮮。到了南北朝時期,猴戲已在新野盛行。明清時期,新野民間玩猴就已經較為流行。新中國成立後,猴戲作為一種地方民間文化,有了新的內涵。玩猴藝人一副扁擔兩個箱,足跡遍及祖國的大江南北。玩猴藝人每到一處,放下挑子,不用搭台,只需在一塊空場上,拽住猴陣子,揚起手中的小扎鞭,用嘴那麼一吆喝,便和這小精靈同台演出了。你看這小毛猴戴上假面具,穿上小戲服,模仿著人們的舉止行動,爬桿、擔水、騎車、犁地、走鋼絲、打籃球,要多像有多像,實在是滑稽。
新野是目前全國最大的猴戲市場,且新野的猴戲歷史悠久。據清康熙五十一年《新野縣志》和乾隆十九年《新野縣志》記載:
吳承恩,貢士,安徽桐城人,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1557年)任新野知縣。
《新野縣志》、《名宦卷》中稱其「賦性明敏,清慎自持,革吏弊,禁遊民,修理學校,表揚貞節,刑清政舉,吏畏民懷……」吳承恩在任新野知縣的兩年中,不僅德績兼優,對新野的民間藝術研究也頗深。
《西遊記》第一回中刻畫孫悟空的前身——仙石的形態,就是以新野現存的漢議事台為背景。仙石的通體三維尺寸與漢議事台的尺寸完全相同。
吳承恩在任期間,深居簡從,處處留心,耳濡目染了新野縣的民俗風情,尤其對新野的傳統民間藝術猴戲更是入耳入腦,了如指掌。不僅如此,《西遊記》中大量地運用了新野的方言,如新野人稱「餃子」為「扁食」,稱動物「不安靜」為「骨冗」等,此類方言在《西遊記》中比比皆是,足見吳承恩對新野的民間習俗了解之深。[11]
10旅遊
景點遺跡
景點遺跡
新野縣現保存有省級重點保護文物11處,縣級重點保護文物89處,東漢劉秀、蜀漢劉備均在此屯兵,而後竟成帝業。省規劃的三國旅遊線路中,新野為其重要景點之一。
三國旅遊城
規劃於城北老白河北岸,面積450畝,其中水面150餘畝,總投資1500萬元,景點8組35個,新野三國時代的古跡、典故全部匯萃於此,是一幅了解這段歷史的立體畫卷。[10]
博物館
新野縣漢畫磚博物館是一座以陳列漢畫像磚為主的專題博物館。建築面積達1257平方米,共分《歷代珍品》、《漢磚春秋》、《名人天地》三個展廳。博物館收藏文物5200餘件,其中漢畫像磚500餘件。館藏文物上起遠古人類使用的石器,下至1911年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器物,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館藏漢畫像磚不乏享譽海內處的珍品,如平索戲車畫像磚、斜索戲車畫像磚、二桃殺三士畫像磚都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堪稱一部形象化的漢代網路全書,凝聚了漢文化乃至中華文化的精髓。
議事台
漢磚春秋
漢磚春秋
議事台為長方形,南北長80米,寬4米,高5米,磚石結構。向上看建有一座雙層八角閣樓,上層八角上各盤一條栩栩如生的陶質神龍,上下層角端均飾有鎮海祖像和祥瑞異獸,凝視著八方。閣樓屋脊中心為寶頂葫蘆型。石桌、石凳正好容四人對座交談。
漢桑城
高約丈許,周約數丈,青磚砌築,上有堞垛,狀若城牆,內有古桑一株,乃三國時關羽手植,漢桑城即由此而得名。城牆迎日面樹碑勒銘,記述城桑來歷。此城乃世界最小之城。
鄧禹故里
鄧禹故里碑是記載東漢雲台「二十八宿」之首鄧禹故居地的重要實物資料。該碑高2.56米,寬0.97米,由整塊青色大理石刻制而成。碑正面中間刻「漢高密候鄧元公故里」九個大字。
1979年新野縣文化部門訪得此碑,遂由縣政府於1980年11月20日在原址重修。重修後的碑樓為磚混結構,座北向南,高4米,中間嵌入原碑,東西兩面有漢代青龍、白虎圖案。背面為《東漢開國元勛鄧禹故里碑重修記》,簡述了鄧禹生平及古碑失而復得重修事宜。[10]
11新野名人
新野,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漢文化發達,是光武帝劉秀的起兵地、蜀漢政權的發祥地和三國故事的發生地。鍾靈、毓秀的新野大地,哺育了鄧禹、庚信、岑參、陰麗華(漢光武帝劉秀之妻,賢德皇後)、岑彭等歷史文化名人,留下了火燒新野的千古佳話。這些三國歷史故事使新野聲名遠播,聞名遐邇。
古代名人
⒈鄧禹(公元2—58年),字仲華,漢南陽郡新野(今新野縣城郊鄉李湖村)人。東漢開國勛臣,首任宰相,名列二十八宿之首,位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每次上朝,皇帝面南座北,大臣面北下跪,而鄧禹卻可以面向東立,不必跪拜皇帝。在這種特殊的政治待遇面前,鄧禹並不居功自傲,僅靠俸錄養家糊口,讓孩子自食其力,以清正廉潔明哲保身,求得善終。這在宦海凶險的封建政治斗爭中是難能可貴的。[12]
2.岑文本(595—645年),岑之象之子,字景仁。南陽棘陽(今新野縣東北)人。隋唐文學家,唐朝重臣。深受唐太宗賞識。在對高麗的作戰中,他曾與唐太宗同行。死後,陪葬於昭陵皇家墓地。
㈡ 新野縣哪個賓館最好
建議你打12580
㈢ 河南南陽新野有什麼名聲古跡
新野歷史悠久,古稱貴地,它北依宛洛、南接荊襄,面積1062平方公里,沃野百里,八水競流,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自古有「南北孔道,中州屏障之稱」,有劉備屯兵新野時與諸葛亮運籌帷幄商談軍機大事的漢議事台,有世界上最小之城-關羽拴馬之地漢桑城,另有太子閣、光武台、掛劍樹、鄧禹台、召父渠、薦賢嶺、攔馬橋、打鼓冢、火燒新野遺址、鳳凰山遺址、漢津碼頭遺址、新都故城、漢棘陽故城、諸葛庄遺址、漢朝陽遺址、來歙故宅的自流井、前高廟祖師廟觀、岑公祠、水府廟等。1992年,新野被列入河南省「三國旅遊線景點」之一,現在籌資開發興建「三國旅遊區」。
一、文化遺址
新野發現最早的人類遺跡為距今四千至六千年之間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共有19處,白河兩岸有車兒灣、光武台、馬鞍山、下鳳鳴、鄧禹台、下河村六處
鳳凰山遺址。位於歪子鄉寺門村北的土崗上,高出地面5米,南北長550米,東西寬460米,面積約為25萬平方米。
二、故城遺址
西漢初年,境內曾置有新野、棘陽、朝陽、新都和X陽5縣。
三、水利遺址
「召父渠」坐落在今沙堰鎮西南白河故道的拐彎處,是西漢元帝時南陽太守召信臣廣集群眾興修的規模較大的水利建設工程。
四、古跡
新野的寺觀、廟宇等散布於城鄉之間,但因年久失修,除議事台和漢桑城之外,均已拆毀。
五、古墓葬
曾國貴族墓:位於南關小西關,為春秋早期曾國奴隸主之墓葬。
亂冢漢墓群:共有26個墓冢。每個佔地約百餘平方米,此墓為東漢皇室之墓冢。
六、石雕、石刻
樊集漢墓群甚多,出土的文物以漢代畫像磚為多,其中泗水撈鼎、車騎、狩獵、宴樂等畫像磚,質地優良、畫像逼真,對研究漢代文件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
[歷史文物]
玉杯「一捧雪」主要有距今50萬年的古化石,新石器時代晚期石器、春秋時期的曾國銅禮器、國家二級文物明代御杯「一捧雪」,漢代「雜技漢畫磚」等。
㈣ 河南省力齊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河南省力齊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綜合實力公司,集團下屬單位有地產開發、進出口貿易、建材銷售、建築器械銷售等綜合實力的公司。公司地址位於三國古城--新野縣,新野縣是東漢時期「光武中興」的策源地和三國時期蜀漢政權的發祥地,又是三國歷史文化名城,「火燒新野」等三國故事使新野聲名遠播。新野是中國國務院確定的三國旅遊線景點縣,著名景點漢桑城、議事台、火燒新野遺址等。集團下屬單位:新野鑫洲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南陽市修齊貿易有限公司、南陽市正業建材有限公司。主營范圍:地產公司承擔30萬平米開發建設與銷售,貿易公司主要進出口面料、農副品貿易業務,建材公司主建築設備、建築材料、裝飾材料批發零售業務。公司自分部經營各個范圍業務,近年來,公司在齊力董事長的帶領下,全體員工齊心協力、奮力拚搏,企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進一步增強了企業的整體實力和發展後勁。今後,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的指導思想,以先進的開發理念、成熟的開發經驗、誠實守信的經營作風,同心協力,開拓創新,在激烈的市場競爭浪潮中,乘風破浪,再掀創業新高潮。
法定代表人:齊力
成立時間:2014-03-21
注冊資本:3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11329000016756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新野縣紡織路與西環路交叉口
㈤ 各位大佬三國志14怎麼守新野,三顧茅廬劇本,劉備入川,曹老闆一直來搞我,一直都是小城根本發展不起
開局別去占上庸,守新野不難,曹操打你無外乎是碗,許昌,和汝南三路大軍,開始在育陽附近造兩個箭塔一個陣,加上趙雲帶個3000人,基本上守住碗來的沒難度,舞陰下面那片空地規劃好建上3-4個箭塔,許昌和汝南來的人,就讓劉備趙雲之後招到一些雁行的武將各帶1000人繞著箭塔射就行了,注意用帶長蛇的人去截斷對方糧道,基本上來多少送多少
每回合多餘的指令就搜索新野,能1:60以上的糧,能買就買,為之後占城,反攻做鋪墊
一邊守住新野,一邊觀察劉表的動向,這里是重點,算好觸發荊州分裂劇情的時間,提前派出若干3000人小分隊,去往除了襄陽外劉表的所有城池附近待命,劇情一觸發,下回合直接占空城,本人玩的時候就是直接免費占里永安,江陵,武陵,美滋滋
看好孫權動向,如果孫十萬從柴桑出兵打長沙,立刻從江夏出兩隊投石或者沖車,跟著孫十萬一起,算好城池耐久度補好刀,魏延黃忠唾手可得,如果孫十萬不打,就等你武陵江陵發育起來再去打長沙
荊州分裂過後,施政里應該可以點出投石台了,有了投石台,江陵派個張飛或者關羽帶5000魚鱗,再配合個5000的投石車,基本上就可以光復襄陽了
之後劇情和孫十萬聯盟,不過孫十萬的戰力是真的渣,丟掉廬江是遲早的,所以盡早在江夏造好投石台,之前在新野造的箭塔也可以換投石台了,只要投石台造好,新野就高枕無憂了
然後就是南中四郡,都拿下來,就可以入川了
期間可以招降士變,從南海派一支部隊可以拿下空城雲南,再遲點可能會被劉璋佔了
一路光復蜀地,留下一個梓潼,基本上也就能招降劉璋了
分配好管理屬地的軍團長,調集你關張趙等大將集合新野可以開始反攻曹老闆的宛城了,一路上多建投石台,配合關張趙的技能,在帶一個投石車,攻下宛城不難
同樣方法繼續打下許昌,汝南,基本上就破局了
孫十萬和馬騰不用去打,保持友好度,直接招降就行了
㈥ 買小高層房子,二樓好嗎(除陽光外,還好)
一般小高層的定義就是高於6層的建築.所以一般的房地產開放商在小高層的銷內售價格上面越是低的樓容層越是要便宜一些.
從建築的安全性來說是沒什麼差別的,但是一般的來講在小高層的小區在2層的位置每天的日照時間會比較短如果樓間距不是很大的情況下.當然不排除獨棟的住宅,但是一般的情況的下都是會被旁邊的建築擋住的.
還有2樓的位置會比較嘈雜一些,防盜等的安全性會差一些.
㈦ 新野介紹一下
新野概況
新野,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位於河南省西南部,與湖北省襄樊市接壤,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是三國歷史文化名城。新石器時代晚期形成部落,西漢初年置縣。這塊富庶美麗的土地,造就了鄧禹、庚信、岑參等歷史文化名人。三請諸葛、火燒新野等三國故事使新野聲名遠播,聞名遐邇。
新野,經濟發展,事業進步,社會穩定,政通人和。總面積1062平方公里,轄8鎮5鄉兩個辦事處,266個行政村(居委會),98萬畝耕地,76萬人。 其中縣城建成區面積20平方公里,城區20萬人。是全國對外開放縣、優質棉生產基地縣、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示範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縣、河南省對外開放重點縣、城鎮化建設重點縣和綠色畜產品生產基地示範縣,新野正由農業縣崛起為充滿活力的新興工業城市。
縣名由來
關於新野建縣時間與縣名由來考新野建縣始於何時?明嘉靖《鄧州志》、清康熙《新野縣志》均記為西漢初年。查《河南省區縣沿革簡表》:秦置南陽耶,轄縣無新野。《漢書·地理志》記載:南陽郡轄縣三十六,始有新野縣名。《歷代地理沿革表》(光緒二十一年春二月廣雅書局刊,陳芳績撰)註:新野為漢縣,屬南陽郡。《辭海》(1484頁)新野條註:古縣名。西漢置。 可見新野建縣時間,在漢而不在秦,確系無疑。但建於西漢何時,沒有確切記載。後查《史記》、《西漢會要》、《兩漢博聞》、《元和郡縣志>》、《河南通志》、《大清一統志》等史志典關於縣名之由來,眾說紛紜。迄今沒有定論。經訪問考查,大致有五種說法:
一日:在遠古時期,新野境域為沼澤之區,以後逐漸成為陸地,蔓草盈野,後經開發,成為良沃。建縣時,改「薪」為「新」,名為新野。
一曰: 據《水經注》稱:淯水枝津分派, 陂水所溉,咸成良沃,又有豫章、鄧氏等陂,蓋地為良沃, 故以新野為名。(見民國20年(1931年)出版的《今縣釋名》,柯昌泗著)。
一曰: 新野的含義是新形成的田野。遠古時期,南陽盆地據說是個湖泊,新野正處在湖底。盆地周圍的山嶺, 由於長期的風化和流水沖刷,致使湖泊逐漸淤積,最後只剩湖底是片積水區。大約到了戰國時期,這處湖底也形成了新的平原。西漢置縣,謂之新野。(見1983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河南地名漫錄》,尚景熙著)。
一曰: 新野縣名的由來可能與新都有關。新都即今王莊鎮的九女城。在漢代曾屢為侯國……因新野城位於新都邑西20公里,《爾雅》曰:「邑外謂之郊,郊外謂之牧,牧外謂之野。」縣名新野,即新都之野也。
—曰: 新野早在春秋時已為封邑, 稱「蒸野」。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水利的興修,蒸野一帶的土地得到灌溉, 皆成良田,從而人口增加,氣象更新, 西漢初新建為縣時,遂稱新野。以上諸說,從地形地貌、農業生產的發展、歷史政治演變等角度進行探討分析,均有道理,但都屬意析而缺乏實據,待再查再考。
[編輯本段]經濟發展
工業
新野工業形成了棉紡織、建材、化工、輕工等四大優勢產業。全縣限額以上工業企業142家,工業總量120億元。其中棉紡織工業有80萬紗錠,5000台織機,形成了「紡——織——面料——服裝」為一體的產業鏈,年產值達40億元。新紡公司是「中國紡織行業競爭力前20強」和「河南省50家重點支持企業」,引進了國際一流的氣流紡和色織布生產線,建立了國家級技術開發中心及纖維製品檢測中心,被確定為全國功能性服裝面料開發基地。產品銷往美國、歐盟、日本、韓國和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年銷售收入15億元。光達新型材料公司被譽為全國輕工企業100強,年產高標號水泥40萬噸、異型鋼管10萬噸。香港大東布行、台灣康師傅集團、廈門利華等著名企業已落戶新野。華興酒業公司、泰龍紙業公司等骨幹企業已成為新野工業一大亮點。以棉紡織業為主的縣工業區,規劃面積8平方公里,首期建成1000畝,設施完善、封閉管理、已成為產業集聚發展的平台,入駐限額以上企業30家,現正以優惠的政策、優質的服務廣招國內外客商。
農業
新野農業形成了蔬菜、畜牧、棉花三個支柱產業,是全省農業標准化示範縣。蔬菜種植面積35萬畝,其中無公害蔬菜20萬畝,有6個蔬菜品種獲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縣蔬菜批發交易市場被農業部定為151家鮮活農產品定點市場——年交易量11億公斤,「宛綠」牌蔬菜暢銷國內外。畜牧業以皮埃蒙特肉牛為主導品種,——年肉類產量12萬噸,有5個畜牧公司通過省外貿出口基地注冊認定。優質棉花種植面積保持在40萬畝以上,被譽為全國百強縣和河南省十強縣,「銀鵬」牌棉花被評為全國十大名牌產品。另外,年產小麥17萬噸、玉米6.8萬噸、花生及其它油料16.5萬噸。農業結構的調整和發展,為加工業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旅遊資源
新野歷史悠久,古稱貴地,它北依宛洛、南接荊襄,面積1062平方公里,沃野百里,八水競流,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自古有「南北孔道,中州屏障之稱」,有劉備屯兵新野時與諸葛亮運籌帷幄商談軍機大事的漢議事台,有世界上最小之城-關羽拴馬之地漢桑城,另有太子閣、光武台、掛劍樹、鄧禹台、召父渠、薦賢嶺、攔馬橋、打鼓冢、火燒新野遺址、鳳凰山遺址、漢津碼頭遺址、新都故城、漢棘陽故城、諸葛庄遺址、漢朝陽遺址、來歙故宅的自流井、前高廟祖師廟觀、岑公祠、水府廟等。1992年,新野被列入河南省「三國旅遊線景點」之一,現在籌資開發興建「三國旅遊區」。
一、文化遺址:
新野發現最早的人類遺跡為距今四千至六千年之間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共有19處,白河兩岸有車兒灣、光武台、馬鞍山、下鳳鳴、鄧禹台、下河村六處
鳳凰山遺址。位於歪子鄉寺門村北的土崗上,高出地面5米,南北長550米,東西寬460米,面積約為25萬平方米。
二、故城遺址:
西漢初年,境內曾置有新野、棘陽、朝陽、新都和X陽5縣。
三、水利遺址:
「召父渠」座落在今沙堰鎮西南白河故道的拐彎處,是西漢元帝時南陽太守召信臣廣集群眾興修的規模較大的水利建設工程。
四、古跡:
新野的寺觀、廟宇等散布於城鄉之間,但因年久失修,除議事台和漢桑城之外,均已拆毀。
五、古墓葬
曾國貴族墓:位於南關小西關,為春秋早期曾國奴隸主之墓葬。
亂冢漢墓群:共有26個墓冢。每個佔地約百餘平方米,此墓為東漢皇室之墓冢。
六、石雕、石刻
樊集漢墓群甚多,出土的文物以漢代畫像磚為多,其中泗水撈鼎、車騎、狩獵、宴樂等畫像磚,質地優良、畫像逼真,對研究漢代文件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
[歷史文物]
主要有距今50萬年的古化石,新石器時代晚期石器、春秋時期的曾國銅禮器、國家二級文物明代御杯「一捧雪」,漢代「雜技漢畫磚」等。
[編輯本段]區位優勢
新野交通便利,能源充足。距南陽、襄樊機場各60公里。距焦——柳、寧——西鐵路各30公里,二廣高速公路、省道S103線、S244線、S335線在縣境內交匯,高等級縣鄉公路和村村通油路四通八達。
110KV輸變電站3座,220KV輸變電站正在建設之中。境內唐、白、湍、刁河等八水競流,又是南水北調工程受水區,經濟社會發展水資源充沛。全縣現有大量的輕工業熟練工人和專業技術人才,勞動力資源豐富,是國內外客商投資興業的沃土。
適應入世要求,新野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迎接國內外客商,在辦理證照、土地徵用、水、電、路三通等方面提供優質快捷的服務。
[編輯本段]科教文衛
新野社會事業全面發展。高中、初中、小學、幼兒園等教育體系完備,在全省率先實現了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教職員工1萬人,在校生14萬人。
在全省率先開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全縣衛生醫療機構擁有床位900餘張。建成縣級體育中心。
縣鄉村廣播電視實現了同纜傳輸。是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科普工作先進縣、體育工作先進縣、民政工作先進縣、殯葬改革先進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縣、村民自治模範縣和全省「普九」教育先進縣、計劃生育一類縣、信訪訪穩定先進縣、基層黨建先進縣。
發展規劃
新野以被河南省政府確定為推進城鎮化進程26個重點縣為契機,以建成豫西南以紡織輕工為主的商貿園林城市為目標,以城鎮化帶動城鄉一體化發展,不斷加快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城市規模,提高城市品位,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有效載體。
勤勞智慧的新野人民將用雙手和汗水締造「全國棉紡織強縣、全國優質蔬菜基地縣、全國皮埃蒙特優質肉牛大縣」,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而不懈奮斗。
更詳細的請參考:http://ke..com/view/66608.htm
㈧ 新野縣有多少個鄉鎮
新野縣一共有13個鄉鎮。
8個鎮分別是:王莊鎮、沙堰鎮、新甸鋪鎮、五星鎮、施庵鎮、歪子鎮、溧河鋪鎮、王集鎮;
5個鄉分別是:城郊鄉、前高廟鄉、樊集鄉、上庄鄉、上港鄉。
(8)新野開發商兩層三間擴展閱讀:
一、新野縣行政區劃變更歷史:
新野縣在解放以後,行政區劃多有變動。
1、1947年全縣設6個區下轄158個鄉和7個街道辦事處。
2、1950年,改設為7區轄174個鄉。
3、1958年8月建立人民公社,人民公社為政社合一體制,全縣設9個人民公社,下轄142個生產大隊。
4、1963年增設城關鎮,全縣為9社1鎮。
5、1975年4月,增設前高廟、上港、王莊、樊集、上在5個公社,全縣為14個公社(含航運公社)8個鎮。
6、1983年12月,改公社為鄉(鎮),改生產大隊為行政村,改生產隊為村民小組。
7、1985年12月,沙堰鄉、新甸鋪鄉、王莊鄉改為鎮。
8、1994年歪子鄉改為鎮。
9、1995年,施庵鄉改為鎮。
10、1996年10月五星鄉改為鎮。至此全縣設7鎮7鄉,下轄264個村民委員會(含7個居民委員會),2973個村民小組。
二、新野縣的相關信息:
新野縣隸屬於南陽市,
1、新野縣的行政代碼為:411329,
2、新野縣的長途區號為:0377,
3、新野縣的郵政編碼為:473000,
4、新野縣的車牌號碼為:豫R
5、新野縣的人口數量:約76萬人,
6、新野縣的人口密度:716人/km²,
7、新野縣的轄區面積:1063平方公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新野縣
㈨ 河南省新野縣真的要建飛機場嗎
是的,要建通用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