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買房子贈送面積能算到宣傳單價里嗎
您好,1.有部分「贈送面積」本身就是不能計入房屋的銷售面積之內的,是不能計價銷售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陽台、露台、飄窗等這些地方本身就只能算半面積或不算面積,這部分面積本來就不應當計入建築面積,應屬購房人所有。
2.「贈送面積」不屬於產權面積,又不會簽入合同內,所以購房者還得做個心理准備:「贈送面積」到手後,有些可能是縮了水的;因為沒有寫進合同,沒有與開發商理論的依據,所以得房率的多少,自己應好好計算。
3.「贈送面積」只有使用權,甚至連使用權都不合法,當然不會計入產權,因而也將不受法律保護,在遇到拆遷、出售、繼承、評估、抵押等時,沒有人會關心你的「實得單價」「得房率」……,你的價值觀將被完全顛覆,權益根本得不到保障。
4.對購房者來說,買「贈送面積」還存在一定的的風險。根據法規,立面是所有住戶共有,即使要更改,也須得到管理部門的審批。所以交房以後能否把「贈送面積」變成房間,有很多的不確定因素,缺乏法律的保障,說不好到時就變成違章建築了。同時專家還指出,「贈送面積」沒有計入產權,嚴格來說屬於公共空間。按相關規定,如果把公共空間封起來就是搭建違章建築,到時城管部門要求拆除違章建築,就會損害到購房者的利益。
5.「贈送面積」不計入地塊規劃容積率,會造成實際的建築容積率提高。比如一個社區的容積率為5.0,如果贈送空間達到40%,容積率將提高到7.0,導致小區的建築密度增加,影響居住的舒適性。說簡單一點你買的高品質樓盤建築密度可能比拆遷安置房還高!
6.建築密度增加,入住人口數量也會超過設計數量,同時水、電、氣、電梯、排污、泊車位、公共交通等都將不堪重負!
7.「贈送面積」改變了合理的建築形式,由於塑形的改變,這樣的建築很可能會造成不環保、不節能的情況。而擅自改變房屋結構勢必會對整個建築的結構、抗風、抗震性能、立面效果,以及城市形象帶來負面的影響;同時造成內部設計不科學,不通風和材料的浪費,再加上有些「贈送面積」並不實用,居住的舒適性將大打折扣。
8.「贈送面積」不會產生報建費和稅費,損害了政府的利益,同時變相抬高了房價,會讓樓市產生虛假信息,誤導市場管理。
俗話說羊毛出在羊身上,目前房市中「贈送面積」的在售樓盤中幾乎全部都存在「虛假」成分,不管得房率是110%還是170%,底線都不會是讓購房者獲得天上掉餡餅般的實惠,「贈送面積」不過是開發商宣傳促銷的誘餌和噱頭,目的是開發商利用獲得的不計入容積率的面積,降低了實際單位成本,並依託贈送面積提高銷售價格。
有關專家特別提醒購房者注意三個問題:一是,所謂的「贈送面積」,其建築成本等已被分攤進了房價,購房者實際並非真正撿到便宜,買房仍要重點關注房屋價格、質量、配套等基本要素;二是,一些「贈送面積」譬如入戶花園等,往往存在著光線晦暗、窄小不好用、裝修麻煩、容易飄雨受潮等問題,能否真正達到購房者預想的使用目的難以確定;三是,入戶花園、挑高陽台、露台等能否封閉起來,進而實現「一房變兩房」、「兩房變四房」的夢想,並非由開發商說了算,這取決於城建等職能部門是否批准,否則可能成為違章建築被責令拆除。
望採納
B. 房產證面積是建築面積嗎
房產上面的面積包含公攤面積的,但是跟建築面積是沒有什麼關系的,有部分是開發商的建築面積的!
C. 開發商戶型圖宣傳大小比房子實際大小多了11個平米!怎麼辦
戶型圖是設計圖抄紙面積可以有出入但是房型結構不能有變化。等到竣工房產部門實際測量後的面積才是你買的房屋真是面積,購房合同裡面關於房屋面積誤差有詳細的條款。
根據有關規定,買賣雙方因設計變更造成的實測房屋套內面積或建築面積(含公攤面積)與房屋買賣合同約定面積不符的,按照合同約定處理。
合同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以下原則處理:
(一)面積誤差比絕對值在3%以內(含3%),按照合同約定的價格據實結算房款;
(二)面積誤差比絕對值超出3%,購房人可要求退房。開發商應在買房人提出退房之日起30日內退還已交房款,並支付已付房款利息。如購房人同意繼續履行合同,房屋實際面積大於合同約定面積的,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含3%)部分的房價款由購房人按照約定的價格補足,面積誤差比超出3%部分的房價款由開發商承擔,所有權歸買受人;房屋實際面積小於合同約定面積的,面積在3%以內(含3%)部分的房價款及利息由開發商返還購房者,面積誤差絕對值超過3%部分的房價款由開發商雙倍返還買受人。
D. 開發商贈送面積能否辦房產證,哪些地方不計入建築面積
他贈送的面積就是個吸引你的說法。
比如陽台有實際有4平,而房產的面積就是2平。
這2平就算送你的。
房產證
上就一個面積,你的物業費,取暖費都按房產證上的面積算。
E. 實際建築面積和開發商宣傳資料寫的不一樣
設計圖上的建築面積是按照設計圖計算的,不是按照設計圖上標的尺寸來計算的
F. 開發商建的房子都必須符合建築面積計算規范嗎
開發商建造房屋時,必須符合建築面積計算規范中的內容。
建築面積計算規內范的容全稱為《建設工程建築面積計算規范》(GB/T 50535-2005),它是由國家建設部頒發的,它不僅適用於新建、擴建、改建的工業與民用建築工程的建築面積的計算,還是建築房屋計算工程量的主要指標,更是計算單位工程每平方米預算造價的主要依據。
《建設工程建築面積計算規范》還包括工業廠房、倉庫,公共建築、居住建築,農業生產使用的房屋、糧種倉庫、地鐵車站等的建築面積的計算,在建築工程造價管理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以上就是《建設工程建築面積計算規范》所包含的內容。
G. 裝修房子開發商按照建築面積算還是使用面積算
裝修時候是按照實用面積算的,開發商是按建築面積算的~~
H. 房屋開工面積是什麼 開工面積與建築面積的區別
佔地面積:房子佔了多少地用地面積:政府給你開發商紅線內的面積建築佔地面積;是給你規定的數據,一定要建到那樣的面積房屋使用面積 ;是指住宅中以戶(套)為單位的分戶(套)門內全部可供使用的空間面積。包括日常生活起居使用的卧室、起居室和客廳(堂屋)、亭子間、廚房、衛生間、室內走道、樓梯、壁櫥、陽台、地下室、假層、附層(夾層)、閣樓、(暗樓)等面積。住宅使用面積按住宅的內牆面水平投影線計算。共有建築面積;共有面積的內容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等,以及為整幢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築面積,以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共有建築面積還包括套與公共建築之間的分隔牆,以及外牆(包括山牆)水平投影面積一半的建築面積。獨立使用的地下室、車棚、車庫、為多幢服務的警衛室,管理用房,作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都不計入共有建築面積。房屋施工面積 ;是指報告期內施工的房屋建築面積,包括本期新開工面積和上年開發跨入本期繼續施工的房屋面積,以及上期已停建在本期復工的房屋面積。本期竣工和本期施工後又停建緩建的房屋面積仍包括在施工面積中,多層建築應填各層建築面積之和。房屋新開工面積 ;是指在報告期內新開工建設的房屋建築面積,不包括上期跨入報告期繼續施工的房屋面積和上期停緩建而在本期恢復施工房屋面積。房屋的開工應以房屋正式開始破土創槽(地基處理或打永久樁)的日期為准。
I. 開發商賣房子是按建築面積算還是使用面積啊
宣傳的時候使用的是建築面積,簽合同的時候,合同上寫的是套內面積